全国第一本教您如何精心设计一场人生最后毕业典礼告别式的书
本书不仅是学界所期待的一本书,更是台湾业界的第一本专业书籍。
我的第一次来不及害怕!
打破禁忌谈生论死,摆脱传统及人们对于丧礼的禁忌、害怕与迷思。全书以告别式会场设计及布置范例,全彩图文示例,让生死课程不再是隔着帘幕的身后事,也是一场生死PARTY般个性化告别式的人生最后、最特别的飨宴,足供生死系所、殡葬从业人员及家属参考。
本书内容可以说是冠妤的实务经验与授课心得的总结晶,非常值得从事殡葬礼仪专业的朋友及关心殡葬文化提升的国人参考阅读。
──政治大学殡葬礼俗授课教授 杨国柱
本书新颖、有创意,能够将现代文学、美学、个人生命回顾一览无遗的在丧礼中表现,那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正是符合生死教育中提倡的殡葬改革与丧礼革新。
——台北护理学院生死教育与辅导研究所教授兼所长 曾焕棠
本书不只提供给专业布置人员参考,更是礼仪师必备的专业书籍,本书图文并茂,化繁为简;为故人建造一座美丽新世界、为家属圆一个了无遗憾的梦境。
——中华民国葬仪商业同业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 王志成
生死是一个轮回,每天都有人出生、有人死亡。在面对最爱的亲友离开时,该如何为他筹备一场简单隆重又充满精致温馨气息的告别仪式呢?
本书作者为提升台湾殡仪文化而投入研究「告别式场之设计布置与规划」,希望能将其在传播广告、设计制作方面的实务经验,与这项「尊重生命」的行业完美结合。书中提到会场布置的要点、个性化告别式设计的内容,以及如何与家属沟通协调的技巧,用深入浅出、生动感性的说故事的方式,让读者从中深入了解。
本书旨在强调将告别式个性化、温馨化,让殡葬礼仪不再是件可怕的事,而是让过世的亲人更有尊严的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比较传统仪式里的黑白遗照、讣闻等形式,作者精心研发的告别式会场规划设计,摆脱传统形式的阴森气氛,让离世亲人的倩影在亲友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因此,本书不仅是学界所期待的一本书,更是台湾业界的第一本专业书籍。
作者简介
何冠妤(Kelly)
O型+狮子座=喜欢自在.要有独特风格
*现职:
自由风视觉传达有限公司执行总监、兼任台北护理学院、华梵大学推广教育中心
佛光大学、南华大学、中国文化大学推广教育部、礼仪研习班个性化会场设计讲师
*学历:
加拿大辛尼卡学院创意广告设计
美国普莱斯顿大学企业管理硕士
*经历:
从事传播广告、设计制作相关行业达十年,执行过电视CF广告制作,及公私立之公司与企业机构简介与广告,现在更为提昇台湾殡仪文化而参与「个性化告别会场设计佈置与规划」,希望能将传播、广告之实务经验,运用与结合在这个「尊重生命」的行业上,延续探索「心」哲学,继续「思念」忆百年……
*着作:
《陈年往事》、《李棚窗下》等传记
*意见交流:
E-mail:Free.wind13@msa.hinet.net
【推荐序】
别具设计概念的会场规划∕杨国柱
藏得住现代与礼俗,藏不住现代与创意∕曾焕堂
用创意形式呈现温馨的气氛∕王志成
【自序】
我的第一次来不及害怕
【楔子】
不随俗,走自己的路
1.回顾传统礼俗、仪式
谈传统与创新──遗照
传统的告别式场
2.与礼仪美学的相遇
3.让亲人的倩影如同徐志摩的诗一般
如生照的意义
讣闻的设计
珍藏版的收藏
家属谢词的准备
浮生录的回顾
题名簿的用处
怀恩辑的回忆(纪念光碟)
传家宝典的传承
4.如何小创意大改革
5.回顾复古灵内堂与创新的设计
创新灵内堂设计
6.个性化会场设计与规划
告别式会场平面模拟设计
追思会场的美学
李黄好妈妈
张毛蓁蓁──真爱爱蓁
豫棻妹妹
李先生
史鸯只
叶添澄
张简金狮
Yvonne
7.让挚爱的人更完美的走完人生
去芜存菁的蜕变∕黄铭玉
创新中兼具传统∕叶桂垚
分享母亲的生命点滴∕张嘉伦
8.因缘际会的巧合……冥冥之中
王阿嬷──巧合
陈阿公与郭阿嬷──永恆的爱
阿嬷不喜欢的画像
礼仪趣文
9.诗集
逃
奇蹟的美丽
思
圣诗
10.用自己的方式向生命挥别
后记
遗嘱范本参考──用自己的方式向生命挥别
感恩时刻──一路上有您
参考书目
看到《个性化告别式-会场规划范例与设计》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终于有一本书关注到了这个被很多人忽略却又极其重要的环节。我购买这本书,是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指导,让我知道如何去着手准备一场告别式。我特别想了解,如何将“个性化”这个概念,具体地体现在会场的每一个角落。比如,如果逝者是一位热爱旅行的人,那么会场能否通过一些地图、明信片或者他曾经去过的地方的照片来布置?如果他是一位充满幽默感的人,那么是否可以在不失庄重的前提下,加入一些轻松的元素,让人们在回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丝温暖的笑容?我期待书中能有详细的图文展示,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风格的会场规划。例如,如何利用布艺、灯光、甚至是音乐的选择,来营造出不同的情感氛围?如何巧妙地处理遗照的摆放,让它成为整个会场的焦点,又不会显得过于突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告别式不仅仅是一个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对生命的尊重。它应该是一个能够让所有参与者都感受到被理解、被关怀的场域,让逝者的生命痕迹,得以用一种最贴合的方式被纪念。
评分对于“告别式”这个词,我一直觉得它应该承载着比庄重和仪式感更多的东西。因此,《个性化告别式-会场规划范例与设计》这本书的书名,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我购买这本书,是出于一种想要深入了解如何将“个性化”理念融入到告别式会场规划中的强烈愿望。我期望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告别式不仅仅是摆放鲜花和遗照那么简单。我希望从中能够学到,如何通过对空间、色彩、甚至是一些非常细微的装饰元素的运用,来准确地传达逝者的生命故事和性格特点。比如,如果逝者是一位艺术家,那么会场是否可以借鉴他的作品风格,用大胆的色彩和独特的造型来布置?如果他是一位热心公益的人,那么是否可以通过一些相关的元素,比如募捐箱或者相关宣传资料,来体现他的精神?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有启发性的案例,让我看到,即使在悲伤的时刻,也能够通过充满创意和人性化的会场设计,来唤起人们对逝者美好回忆的联结,并且为生者带来一种温和的抚慰。它应该是一本能够引导我们去思考,如何用一种更贴近生命本身的方式,来告别生命中重要的人。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吸引了我,那种低饱和度的颜色和简洁的排版,营造出一种庄重又不失温馨的氛围。我一直觉得,告别式不应该是冰冷和仪式化的,而是应该充分体现逝者的个性和生前的热爱。这本书的书名《个性化告别式-会场规划范例与设计》恰好点出了我的想法。我购买这本书,是想从里面找到一些实际可行的建议,比如如何根据逝者的职业、爱好、甚至是喜爱的颜色,来布置告别式的场地。我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通用的模板,而是能够激发我思考,如何将逝者独一无二的生命故事,融入到每一个细节中。例如,如果逝者热爱园艺,那么会场是否可以摆满他生前最喜欢的花卉?如果他是一位音乐家,那么背景音乐的选择是否可以是他最钟爱的曲目?甚至,告别式的主题颜色,是否也可以呼应他生命中最闪耀的时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丰富的案例,从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人生轨迹的逝者出发,展示他们告别式会场的独特之处。我尤其希望看到一些关于如何处理照片、视频以及其他纪念物品的建议,让这些回忆能够以一种有温度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而不是仅仅堆砌。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告别式除了传统模式之外的更多可能性,让我相信,即使是离别,也能充满爱与尊重,成为对生命最美好的致敬。
评分作为一个常年奔波于各种活动策划的人,我对“会场规划”这个词有着特别的敏感。然而,之前接触到的多数是商业活动、庆典等,对于“告别式”的会场规划,总觉得缺少一种特别的温度和细腻。所以当我看到《个性化告别式-会场规划范例与设计》这本书时,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超越传统的教科书式讲解,提供一些真正有创意、有深度的案例。我希望看到的不仅仅是关于灯光、音响、座位安排的专业建议,更重要的是,是如何通过这些规划,去传递一种情感,去讲述一个生命的故事。比如,如何利用空间布局,让前来吊唁的亲友能够感受到一种沉静而庄重的氛围,同时又不失对逝者生平的缅怀?如何通过一些细节的设计,比如香薰的选择、墙面的装饰、甚至是指引牌的设计,来呼应逝者的性格和经历?我非常期待能够从这本书中学习到,如何在有限的预算和场地条件下,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充满人性化的告别式。我想要了解,如何将“个性化”这个概念,真正地落地到每一个具体的设计元素中,让告别式成为家属和朋友们共同完成的一份爱的告白,而不是一份冰冷的执行。我相信,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些启发,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实践“告别式”的艺术。
评分我一直对生命中的重要节点有着特别的关注,而告别式无疑是其中最需要智慧和情感投入的时刻之一。因此,《个性化告别式-会场规划范例与设计》这本书的书名立刻吸引了我。我购入这本书,主要源于我对于如何让告别仪式变得更有意义、更有温度的思考。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超越传统模式的思路,例如,如何根据逝者的生前喜好,比如他喜爱的大海,来设计告别式的整体色调和装饰风格?如何运用一些象征性的元素,比如将逝者生前种植的花卉带入会场,让整个空间充满生命的气息?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分享一些具体的实践案例,展示不同年龄段、不同人生阅历的逝者,其告别式的会场是如何被精心布置的。我特别想了解,如何通过光影的运用,营造出温暖、宁静又带点怀旧的氛围,让前来送别的亲友们能够沉浸在对逝者美好回忆之中。这本书的价值,我想不仅仅在于提供一些装修技巧,更在于它能够引导人们去思考,如何以一种尊重逝者、也抚慰生者的方式,来安排这场生命中最后的相聚。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获得更多关于情感表达和空间叙事的灵感,从而为自己或身边人,设计一场真正触动人心的告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