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門的舞者很習慣奔波,彷彿舞者的生涯就是一齣「流浪者之歌」。而當觀眾的我們,則很習慣看到舞颱上技藝精湛的舞者,鮮少去探究幕後是什麼樣專業的團隊,撐起這一幕幕撼動人心的錶演;更無從得知在緊湊的行程中,舞者們如何從纍成人乾的狀態,迴復舞颱上精神飽滿的錶演者。
今年七週的歐洲巡演,雲門去瞭六個國傢、八個城市,錶演三齣舞碼:〈狂草〉、〈水月〉和〈流浪者之歌〉。旅程中,老師每天寫日記,記錄幕後的點點滴滴。這是第一次,我們可以窺見雲門世界級的工作團隊及舞者舞颱下的真實生活,瞭解雲門舞蹈之所以精彩的原因;並且藉由老師的雙眼,以一種寬闊的視野看舞,看世界,看雲門。讀者讀到舞,也讀到瞭旅途中的風景。
老師說,「錶演藝術在我們的社會仍是一個陌生的行業。許多人以為雲門舞者纔華洋溢,到戲院化好妝就可以上颱起舞。更多人認為場場滿座,一定賺翻瞭,或者,『你們一天到晚到世界各地去玩,好好喔!』」這個旅行,老師說他「總算老老實實每天在旅館、劇場,甚至在飛機上寫字。希望這本書讓大傢對於這個『逐水草而居』的行業,能夠多一點認識。」
如果你對錶演藝術,以及這個以世界為舞颱的人生,有過想像和好奇,那麼,就以林老師這本暌違近二十年的親筆著作,和雲門一起,去歐洲流浪。
作者簡介
林懷民
雲門舞集創辦人兼藝術總監,1947年齣生於颱灣嘉義。14歲開始發錶小說,22歲齣版《蟬》,是六、七○年代文壇矚目的作傢。大學就讀政大新聞係;留美期間,一麵攻讀學位,一麵研習現代舞。1972年,自美國愛荷華大學英文係小說創作班畢業,獲藝術碩士學位。1973年,創辦「雲門舞集」,帶動瞭颱灣現代錶演藝術的發展,名列歐洲舞蹈雜誌「二十世紀編舞名傢」。
曾獲許多奬項和榮銜:包括颱灣十大傑齣青年(1977)、國傢文藝奬(1980、2002)、吳三連文藝奬(1983)、世界十大傑齣青年奬(1983)、紐約市政府文化局「終生成就奬」(1996)等。2004年,國際舞蹈聯盟特彆舉辦「榮典」,肯定林懷民對颱灣及世界舞壇的貢獻與成就。2005年《時代》雜誌選為「亞洲英雄人物」。2006年,獲國際錶演藝術協會頒發卓越藝術傢奬。
序
颱北.澳洲雪梨
1. 月亮碎片裏舞狂草
(box)雪梨歌劇院
2. 蹲下來就自由瞭
3. 硬脖子
4. 快跑!快跑!快跑!
澳洲.德國路易士哈芬、威士巴登
5. 乾扁四季豆與芍藥
(box)路易士哈芬法茲堡劇院、威士巴登國際五月藝術節、威士巴登黑森州立劇院
6. 舞者像大象
7. 不能看肚臍眼跳舞
(box)服裝管理 子宜的話
8. 坐巴士去跳舞
9. 保樹說
10. 流浪者之歌
11. 遺憾與歉疚
12. 掌聲
13. 無我
德國.俄羅斯莫斯科
14. 前進莫斯科
(box)莫斯科契珂夫國際藝術節、墨索維埃劇院
15. 黃金災難
(box)流浪稻米的故事(盧健英)
16. 戲要常帶三分生
17. 魂魄
18. 班門弄斧
19. 尊嚴
20. 溫柔之必要
21. 告彆與眷戀
俄羅斯.葡萄牙裏斯本
22. 看海的日子
23. 繁花的猶大
(box)辛特拉藝術節、歐加.卡德佛文化中心
24. 對外人的想像
25. 花落知多少
26. 辛特拉演「水月」
27. 五條好漢在一班
(box)技術總監∕燈光設計 桃叔的話
(box)製作經理 李查的話
(box)舞颱技術指導 駒爺的話
(box)舞颱監督 大俠的話
葡萄牙.英國倫敦
28. Chinatown的老虎
29. 沙德勒之井
(box)沙德勒之井劇院
30. 手機與粽子
31. 美香往生
32. 自己的一把尺
(box)〈狂草〉的紙與墨(陳品秀)
33. 倫敦 明年見
(box)忘不瞭的畫(張愛玲)
英國.西班牙巴塞隆納
34. 西班牙水舞
35. Gaudi 在颱北
(box)高第與聖傢堂
(box)巴塞隆納葛瑞剋藝術節、花市劇院
36. 穿黑套裝的女人
(box)各部門又忙又亂的日程錶
(box)所有人員亂七八糟的不同航班
37. 希臘劇場的聖獸
38. Ol?
39. 花市劇院
40. 城市與傳奇
41. 佛堂
西班牙.颱北
42. 迴傢囉
43. 傷情
(box)再見,楊導(顧爾德)
44. 迴傢
2007年雲門春季國際巡演名單
2007.10.30 颱北.颱灣
沒想到會變成一本書.
雲門行銷部多年建議,我應該寫些東西,放到雲門網站,跟雲門之友講講舞團國外巡演的事情。她們說,連我們也不清楚啊。
事實上,錶演藝術在我們的社會仍是一個陌生的行業。許多人以為雲門舞者纔華洋溢,到戲院化好妝就可以上颱起舞。更多人認為場場滿座,一定賺翻瞭,或者,「你們一天到晚到世界各地去玩,好好喔!」
全然不是如此。以2007年為例,雲門在國內演齣二十七場,海外有十國十九城四十九場的公演。年初有澳洲之行,春暮再赴澳洲、俄國、歐洲,以及香港、北京,鞦天則有美洲之旅:加拿大、美國、巴西。結果,農曆除夕在澳洲柏斯,端午在倫敦,中鞦在魁北剋吃月餅。年初到年尾,拖著行李跑江湖,到瞭每個地方,下飛機就是工作。
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不說齣來,外人當然無法瞭解,連舞蹈科係學生也沒觀念。
久未寫作,這迴下瞭決心,五六月的七週巡演,我就老老實實每天在旅館、劇場,甚至在飛機上寫字。希望這本書讓大傢對於這個「逐水草而居」的行業,能夠多一點認識。
十年瞭吧,聯副主編陳義芝不時嚮我邀稿,「寫寫你在國外演齣的狀況都好。」這迴我真的寫瞭。他真的四十一篇全登。沒想到的是,這一係列文字竟成為他聯副二十六年功成休退前最後登用的幾篇文章之一。
我是電腦文盲,貞妮斯在旅途公忙之中,加班幫我把潦草的手跡打成美麗的文稿,傳迴颱北發錶。她是第一位讀者,也是熱情的編輯;許多寶貴的建議,我都照單全收,一一修改。而颱北辦公室裏,Becky負責接「球」,將傳迴的圖文掛到雲門網站,送到聯副發錶。我一路寫,一路改,迴到颱灣,福英接手,校稿,修稿,非常辛苦。
我也不拍照。多虧蔣?、贊桃和雲門諸友慷慨提供他們的照片,來豐富這冊隻有幾萬字的小書。
大塊李惠貞小姐,文章見報就隔海邀書,用細心和創意讓本書有瞭活潑光鮮的麵貌。
在齣書之際,我要嚮他們誠懇的緻謝,也希望讀者們閱讀快樂。
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抱有太大的期望。市麵上的書太多瞭,很多時候,封麵和名字隻是一個吸引人的噱頭,內容卻乏善可陳。但《跟雲門去流浪》這個名字,卻像一股清流,在喧囂的文字世界裏,顯得格外特彆。它沒有那種強烈的、目的性極強的標題,比如“XX秘籍”或者“XX指南”,它隻是輕輕地說,跟我去流浪吧。這是一種邀請,一種分享,而不是一種命令或者說教。我試著翻開瞭第一頁,並沒有立刻被跌宕起伏的情節所吸引,而是被一種溫潤的筆調打動。它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刻意煽情的段落,就像一位老友在娓娓道來,將自己的經曆,將自己的感悟,一點點地鋪展在紙上。我努力去理解,去感受,去品味作者想要傳遞的細微之處。這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我仿佛跟著作者的腳步,走過瞭一段段平凡而又充滿詩意的日子。我開始思考,所謂的“流浪”,究竟意味著什麼?是身體上的漂泊,還是心靈上的解脫?是逃離,還是追尋?這些問題,在閱讀的過程中,一點點地在我心中發酵,留下淡淡的痕跡。
评分書架上,一本名為《跟雲門去流浪》的書,就這樣靜靜地躺在那裏,仿佛一個被遺忘的角落,等待著被發現。封麵上,雲淡風輕,山巒起伏,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寜靜與遼闊撲麵而來。我並非有意尋找這樣的故事,生活已然如奔騰的河流,偶爾停下腳步,隻是為瞭喘口氣,或是眺望一下遠方的風景。然而,當我的指尖拂過書脊,一種莫名的衝動便湧瞭上來。我無法確定它到底講述瞭什麼,也沒有任何先入為主的期待,隻是純粹地被那份“流浪”二字所吸引。它不像那些精心編織的奇幻史詩,也不像那些探討人生哲理的深度論述。它更像是一聲低語,一種邀約,邀請我去一個未知的地方,體驗一種不被束縛的生活。我想象著,也許是一個背包客,背著簡單的行囊,踏上瞭一條沒有終點的旅途;也許是一個心靈的追尋者,在山川湖海之間,尋找著遺失的自我。無論如何,這“流浪”二字,承載瞭太多我對自由的嚮往,對平凡生活的些許厭倦,以及對未知的好奇。我把它帶迴傢,並非是為瞭逃避現實,而是希望在書頁之間,能夠找到一種彆樣的呼吸,一種屬於自己的節奏。
评分我對《跟雲門去流浪》這本書的期待,並非來自任何具體的介紹或者推薦,而是源於那份名字本身帶來的純粹的想象。它沒有給我預設任何具體的場景,無論是高山大海,還是古老城鎮,亦或是人聲鼎沸的市集。它隻是一句溫柔的邀約,讓我跟隨“雲門”這個似乎並不存在的存在,去體驗一種“流浪”的狀態。這種狀態,在我看來,是一種對固定模式的暫時的告彆,一種對日常軌跡的暫時偏離。它可能是身體的位移,也可能是心靈的漫遊。當我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並沒有試圖去分析它的人物設定,或者情節發展,而是完全沉浸在那種氛圍之中。作者似乎是用一種非常細膩的筆觸,描繪著生活中的一些細微的片段,這些片段,或許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早已被我們忽略,但通過作者的眼睛,它們卻煥發齣瞭彆樣的光彩。我感到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寜靜的角落,靜靜地觀察著,感受著,讓思緒隨著文字的起伏而飄蕩。
评分《跟雲門去流浪》這本書,它的名字就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它不像那些充滿戲劇性或者說教意味的書籍,它更像是一種邀請,一種引導,讓你自己去探索,去感受。我打開它的時候,並沒有想著去從中找到什麼驚天動地的故事,或者是什麼人生的至理名言。我隻是想,跟著這個名字,去體驗一種不一樣的狀態。它不像是一部小說,有明確的起承轉閤,也不像是一本散文集,有清晰的論點和論據。它更像是一種情緒的捕捉,一種瞬間的凝固。作者的文字,有一種特彆的魔力,能夠將那些生活中稍縱即逝的美好,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細節,都一點點地展現齣來。我沒有去刻意地分析它的結構,也沒有去試圖理解作者的深層含義,隻是讓自己的意識,隨著文字的流動而自由地漂浮。我感到自己仿佛不是在閱讀,而是在經曆,在感受,在與那個所謂的“雲門”,一起進行著一場無聲的對話。
评分說實話,《跟雲門去流浪》這個名字,讓我對它産生瞭一種好奇,但又說不齣具體的原因。它沒有那種特彆宏大的背景設定,也沒有那種驚心動魄的衝突。它隻是靜靜地存在著,仿佛是從生活的一角,被小心翼翼地摘取齣來,然後放大,呈現在我們麵前。當我讀進去之後,我發現它更像是一幅畫,而不是一個故事。作者的筆觸,就像是畫傢的調色闆,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用一種獨特的視角,賦予瞭色彩和生命。我看到瞭那些被我們忽略的風景,聽到瞭那些被我們忽視的聲音,感受到瞭那些被我們遺忘的情感。每一次翻頁,都像是在揭開一層薄薄的麵紗,露齣更深層次的意境。我並沒有去刻意地尋找書中所謂的“流浪”的意義,而是讓它自然而然地流淌進我的意識。我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也曾經有過這樣類似的經曆,或者說,內心深處,是不是一直渴望著這樣的“流浪”?它讓我停下匆忙的腳步,去審視自己,去感受生活本身,而不是被生活所裹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