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我们正处于全球暖化与能源恐慌的危机时代!
反观,太阳照耀地球1小时的能量,相当于人类消耗365天的能量总和,由此可见,善加利用太阳所形成的太阳能、生质能、风力、水力、海洋能,以及地热等六大再生能源,就能逐步减轻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减缓地球暖化造成的气候灾难等威胁。
全书提供许多减碳抗暖化的新知与法宝,邀请大家以具体行动响应再生能源,并安享节能生活,像是开车族可以让爱车添加生质燃料、日照多且强的住家可加装太阳能热水器或太阳光电设备、风吹得够强的地方可考虑安装风力机,以及改用高效率的省能家电、随手关灯……。
别小看一个人的力量,从现在起过低碳简朴生活,人人都可以是地球的救星!
内容特色
一、提高对地球暖化与能源危机意识:对抗地球暖化,请响应再生能源与节能减碳,让地球的未来更安全、也更健康!
二、倡导可永续的能源教育:能源教育中之节约能源与再生能源,有必要从行动中、从生活中落实。
三、传达再生能源的科普知识:以浅显易懂且图文并茂的方式,传达再生能源的科普知识,将有助于政策的执行,鼓励民众以率先使用再生能源为荣。
四、分享推广再生能源成果:介绍这几年来国际上及台湾发展再生能源的成果,提供经验分享、使用效益,以及政府奖励方案……,以做为追随者的参考。
五、以普及使用带动新商机:期待共同打造台湾为绿色能源岛,使台湾能源来源更多元、能源自主性提高,有助于台湾朝向低耗能、低污染的产业结构迈进。
编辑特色
一、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正确的观念:打破一般环保书籍生硬的刻板印象,由浅入深,使读者轻松吸收正确的能源观念及节能知识。
二、改变观念、推动政策的好帮手:将环保的观念与作法,以贴近大众日常生活的主题切入,让民众产生攸戚相关的切身感,产生好奇与行动力,对于政府推动相关政策将事半功倍。
三、图文并茂,浅显易懂:透过大量图片、插图,以及生活化、步骤化、图解式编辑手法,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将陌生乏味的环保议题转化为人人容易吸收的有趣内容。
四、提供创意且具体的实用方法:汲取投入环保领域专家或达人的成功实践经验,提供实际有效且具创意的行动方案,分享全民参考且乐于亲身效法。
作者简介
李育明
国立台北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研究所教授、行政院环境保护署环境影响评估审查委员会委员、资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
第一篇 能源与永续发展:全球暖化、石油枯竭怎么办?
第1章 全球暖化与能源危机时代
你我该面对的地球暖化真相
能源危机是谁造成的?
油荒时代物价飞涨
第2章 能源转型才是赢家
能源大战供需失衡
再生能源,希望之源
从黑能源到绿能源
‧ 无油国——瑞典
‧ 绿色能源国——德国
绿色新希望
第3章 台湾的处境与挑战
石油危机动盪台湾
摆脱进口能源束缚
台湾未来能源规划
‧ 能源需求预测
‧ 再生能源发展
小 结 另一条可能的出路:开源与节能
第二篇 永续明日之星:再生能源
第1章 充满希望的绿色能源来了
可以一再产生的「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可不只一种
第2章 多来点阳光吧:太阳能
太阳能,无所不能
‧ 被动式太阳能利用
‧ 主动式太阳能利用
太阳光能发电
发电之外,更要发功
‧ 他山之石:国际篇
‧ 反躬自省:台湾篇
太阳能应用,无处不可用
‧ 民生相关应用
‧ 建筑与家用电力应用
‧ 交通与道路应用
‧ 农林渔牧与偏远地区应用
‧ 紧急与防灾应用
太阳能停看听
第3章 似远还近的生质能
来源多元、应用更广
最值钱的垃圾、最好用的能源
急起直追:台湾生质能发展
台湾的绿色成绩单
‧ 「绿色城乡」计画
‧ 固态衍生燃料制造厂
‧ 生质柴油示范厂
‧ 垃圾焚化及沼气发电
生质能停看听
第4章 风力:风吹来了绿色能源
巨大能源,凝聚在风里
不再只是风车
风力开发大未来
‧ 欧美国家:大量开发利用
‧ 台湾:风力开发潜力可期
政府奖励,带动「风」潮
台湾的风要往哪里吹?
风力停看听
第5章 越深越火热:地热
追本溯源:地球深处
穷追勐打:地热资源
地热发电的运转表演秀
台湾:比泡温泉更重要的事
地热能停看听
第6章 小水滴的大能量:水力
大自然中最有用的动力
水的力量大
水,也有发电方式
‧ 惯常水力发电
‧ 抽蓄水力发电
打开百年水力发电史……
‧ 开发中国家:追求经济不管环境
‧ 台湾:等待相关法令松绑
水力发电停看听
第7章 海洋能:潜力无穷
海洋能发电,电出一片天
海洋能,到底有多能?
‧ 潮汐发电
‧ 波浪发电
‧ 海流发电
‧ 海洋温差发电
海洋能停看听
第8章 台湾发展再生能源的潜力与挑战
再生能源在台湾
‧ 发展再生能源的潜力
‧ 发展再生能源的挑战
朝主流迈进的非主流能源
小结 以爱地球的角度出发
第三篇 打造希望的明天:用绿点子过节能生活
第1章 携手打造绿色希望
住在会唿吸发电的房子里
‧ 政府的奖励办法
‧ 再生能源电价收购
‧ 太阳能补助
‧ 地热发电示范补助
‧ 垃圾掩埋场沼气发电补助
‧ 生质柴油推广补助
第2章 全新能源启动新动力
交通工具的绿色行动
持续开发中的绿色愿景
等待新能源之外的减碳行动
第3章 减碳生活的绿色主张
食——自备餐具少吃肉
衣——二手衣物温馨不浪费
住——随手关灯能源滴水不漏
行——走路、骑单车都是绿色之道
办公室节能新生活
节约能源从教育扎根
第4章 一个绿色革命的启动
这是一本关心地球的人都该看的书。
因为人们过去过度依赖石油能源,以致能源危机的阴影挥之不去;《认识绿色能源》一书罗列多项新兴能源,不但是低污染的干净能源,也是可再生循环的永续能源,经由深入浅出的介绍之下,让读者对绿色能源有提纲挈领的了解。其中令人欣喜的是许多能源技术已经成熟,甚至进入实用阶段,我们非常期待这本书将成为各界进行研发、规划时的指引,让绿色能源能进入我们的生活当中。
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副署长 张丰藤
因应国际油价高涨及气候变迁等问题日益严重,发展再生能源及推广节约能源成为世界各国普遍作法。台湾高达98%的能源必须仰赖国外进口,如何增加自产能源及提高能源效率实为当务之急。
目前政府正积极发展绿色能源,包括风力发电、太阳光电、太阳热能及生质能源等,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欣见《认识绿色能源》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告诉大家,没有石油的明天仍可开创绿色黄金;以图文并茂的视觉编排,告诉读者如何落实节能新生活,进而打造个人的绿色家园,让看似专业艰深的能源议题,得以轻松阅读与吸收。在此,乐于推荐本书给珍爱资源、爱地球的每个人。
经济部能源局局长 叶惠青
教育部5年来推动「永续校园局部改造计画」,透过总共618所学校的补助,着眼校园的资源流、能源流、生态循环及健康建筑等,将校园打造成永续环境教育的基地。我们很骄傲有许多学校在校长、老师、学生、家长及社区的共同努力下,创造出环境友善度很高的绿色学校,相信大家读完《认识绿色能源》一书,将对绿色能源有更完整的认识,更欢迎大家抽空拜访台北县深坑国小、台北市三尼国小、台南县白河镇内角国小、彰化县大西国小、宜兰县马赛国小、屏东县彭厝国小等,实地了解再生能源的示范教育其实已在全国各角落悄悄的展开。未来,教育部部将更积极推动校园节能减碳的工作,深化台湾永续环境教育。在此,乐于推荐这本能源教育科普书给大家。
教育部环境保护小组执行祕书 刘志成
推荐序
美丽愿景,从高雄开启
近几年来,高雄变得不一样了,过去她一直背负着工业污染的沈重包袱,但在市府各局处同仁的努力之下,这个曾经带着灰色天空的南台湾,开始有了美丽的光彩。因为重视我们生活的环境,所以我们才会拥有美好的环境,这就是让高雄改变的原因——环保。
所以说,维护环境品质在各项市政建设中,是最根本、也最攸关人民生活的一环,因此环保政策的推动,不仅要降低人为开发对原始生态的破坏,更大的意义是创造出一个优质的生活环境和空间。高雄市近来,无论在环境绿化、垃圾分类、减废、减量、节能的政策推动上不遗余力,也让高雄市成为进步城市的指标。
但要永续经营美丽的家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向,那就是发展与利用替代能源。油价的上涨已是不容忽视的议题,除了节能外,如能多多使用替代性的能源,像是生质能、太阳光电等,都可以为我们的家园尽一份心力。
2005年,国内第一支使用干净、再生的烷化生质柴油车队,在高雄市诞生。烷化生质柴油使是用植物油或回收的食用油经过再制和烷化工业产品烷化物合成,是国人最新研发的新燃料,比一般石化柴油更大幅减少污染和对健康的危害。
而南台湾的灿烂阳光,更是高雄最得意的能量。从废弃电塔转化成太阳能发电的环保公共地景--「高雄光之塔」、旗津区风车发电示范公园等,到运用太阳光电的四维路合署办公大楼,以及採用LED灯光系统、太阳光电发电系统的共桿式路灯,再到筹建中的「2009高雄世运国家主场馆」,都会有效运用了太阳无限的热与光,用最省能、低污的方式,让高雄在全世界的掌声中,迎接更美丽的未来。
再生能源的好,高雄已经率先品尝,但我们更希望可以让全国民众一起来感受。这一本《认识绿色能源》便是最好的入门书,使我们可以更清楚再生能源的应用与限制,以及了解到身处油价高涨、气候异常的今日,我们应有的生活态度与生活准则,以因应转变中的高雄,诚挚邀请你一起阅读,并和我们一起共享这份属于未来的骄傲!
高雄市市长 陈菊
出版者序
绿色能源,为减碳而生
2005年高雄在来自美、英、加拿大、日本等近百位专家学者见证下,签署了「高雄宣言」,声明高雄市愿努力于二氧化碳、甲烷及氟氯碳化物等空气污染物的管制减量,期许为下一代建立一个更有效能、安全、舒适、永续发展的生活环境。
众所皆知,温室效应是造成地球暖化、全球气候变迁的主因,并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低洼地区淹水、农作物减产等恶果,为了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对全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冲击,进而威胁人类与生物的生存,1993年「环境行动国际委员会」(简称ICLEI)就发起城市气候保护计画,迄今以来已有约70个国家的650个城市参加,联合国也于1997年订定「京都议定书」,并在2005年2月16日正式签署生效,而「高雄宣言」的签署,除了象征高雄市善尽身为地球村一份子的责任与决心外,也希望高雄市推动温室气体减量成为台湾,乃至于全球城市的范例之一。
然而,对以工业起家的高雄来说,要落实节能减碳难度相当高,也因此如何应用相对污染比较小的再生能源,便成为减碳的另一个选择。由于高雄位于南台湾,因此一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068小时,每日平均日照时数约5.6小时,可以说是备受太阳宠爱,所以我们有义务利用大自然所赋予的礼物,运用太阳能光电系统,来大量减少二氧化碳产生,并扮演带头示范的角色。
虽然再生能源现阶段的发展有其限制,但是希望借由《认识绿色能源》一书的介绍,可以让民众了解到,为什么我们努力的积极研发再生能源科技?为什么要积极减碳?除了政府的努力外,一般的民众可以做些什么?又该做什么?让减碳成为每个人生活的准则,体认到让地球永续发展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也是责任,只要全民共同参与和实践,地球便能永续地居住下去。
本书不但易读易懂,还搭配了精美的插图,辅以专业的图表解说,期能让在学青少年、老师、一般大众,以及关心环保议题的人士,都能对再生能源有进一步的认识。
高雄市政府环境保护局局长 萧裕正
说实话,拿到《认识绿色能源》这本书,我本来没抱太大期待,想着这种主题的书,不是枯燥乏味就是内容陈旧。但没想到,它的内容组织还挺有意思的。它不像很多教科书那样,上来就丢一堆数据和公式,而是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切入,讲述了能源的历史变迁,以及为什么我们现在需要转向绿色能源。这点我挺欣赏的,因为它帮你建立了一个思考的框架。书中对于各种绿色能源的介绍,虽然没有非常深入的技术细节,但胜在清晰易懂,而且还用了不少图表和插画来辅助说明,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能源转型”的论述感兴趣,它不只是告诉你“是什么”,还探讨了“为什么”和“怎么做”,特别是提到了一些国际上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这对我理解台湾在能源发展上的定位非常有帮助。我希望书中能多一些对于台湾本地能源产业的案例分析,这样读起来会更有共鸣感。
评分这本书《认识绿色能源》,真的打开了我对这个领域的认知。我以前对绿色能源的印象,大多来自新闻报道,总觉得是高科技、大投资才能实现的事情。但这本书的解读方式,让我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选择,都与绿色能源息息相关。它没有用太多复杂的术语,反而用很多生动的例子来解释,比如太阳能板如何发电,风力涡轮机为什么会长成那样,甚至一些比较少见的能源形式,比如潮汐能,作者也用很容易理解的比喻来阐述。我尤其想知道,台湾目前在推广电动车、发展再生能源方面,有哪些跟我们普通人生活比较贴近的政策或措施?这本书有没有提供一些“接地气”的建议,让我们知道如何为这个绿色能源的未来出一份力?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对这个话题一无所知,而是有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并且开始思考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评分哇,收到这本《认识绿色能源》的试读本,真的有点惊喜!我平常对能源这块没太深入研究过,总觉得是科学家们的事情,但现在气候变迁的议题越来越逼近,感觉再不懂点,好像就跟不上时代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挺吸引人的,不是那种很硬的学术风格,色彩也比较柔和,给人一种亲切感。我翻了一下目录,感觉讲的都很基础,像是太阳能、风力发电、水力发电这些,也提到了像是生物质能、地热能这种,听起来好像没那么复杂。我特别好奇台湾目前在推广这些绿色能源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政策或实际的案例可以分享。书里面会不会介绍一些我们生活中可以实践的节能小妙招?比如怎么选择更省电的家电,或者在家里的阳台种点植物,是不是也能算是一种“绿色”?总的来说,我期待这本科普书能让我对绿色能源有一个初步的、清晰的概念,不至于觉得它们遥不可及,而是能理解它们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甚至激发我未来可以做得更多。
评分说实话,《认识绿色能源》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可能算是一本我之前不太会主动去翻阅的类型。但当我真正开始阅读它的时候,却发现里面蕴含着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它没有一开始就强调“必须”使用绿色能源,而是更侧重于“认识”和“理解”。通过对不同能源的优劣势进行对比分析,让你自己去体会为什么绿色能源会是未来的趋势。书中对于能源储存技术、智能电网等前沿话题的探讨,虽然只是浅尝辄止,但已经足够让我对未来的能源发展有一个初步的想象。我一直很好奇,台湾在能源自主方面,有多少可以依靠绿色能源来提升?这本书会不会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或者提供一些关于台湾能源政策的思考方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发我更深入的思考,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的了解。
评分《认识绿色能源》这本书,我刚拿到的时候,觉得内容应该会偏向技术性,可能会有点难懂。但实际翻阅下来,它给我的感觉非常不一样,像是有一位很耐心的老师在身边解释一样。作者的笔触很细腻,从最基础的“什么是能源”开始,一步步地引出各种不同的能源类型,包括我们熟悉的煤炭、石油,然后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太阳能、风力发电等等。它的叙事方式很流畅,不像有些科普书那样,每个知识点都是孤立的。它会把不同的能源串联起来,让你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演变。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能源效率”的部分,它让我意识到,绿色能源不仅仅是发电方式的改变,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台湾作为海岛,在发展海上风力发电方面有没有什么独特的优势或挑战?这本书有没有深入探讨过这些地方性的议题?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对能源有更全面的认知,而不仅仅是停留在“环保”这个标签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