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生态工法盛行,挡土结构施作亦考虑绿化植生之美化,故就地取材不使用钢筋混-土材料之加劲挡土墙已渐被採用,但目前尚无相关之设计及施工规范,可供业者参考。加劲挡土结构物须考虑与整体环境之配合,方可达生态工法之目标。历年来发生了一些加劲挡土墙结构破坏案例,提醒设计及施工者,加劲挡土墙并非万能,高度及坡度仍有其限制,地取材之地工材料亦需考量其设计强度。
作者有感于加劲挡土结构物之设计及施工,时有边坡滑动或挡土结构破坏等灾变,乃委请坚尼士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周南山博士进行「结合生态与景观之加劲挡土结构设计及施工规范」之研究,其成果经本会审查委员几番审订,得以顺利完稿,期以提供各界及技师执行业务之参考。
表目录
图目录
第一章 通则
1.1 本规范之适用范围与使用限制
1.2 地工合成材料加劲挡土结构之定义
1.3 地工合成材料加劲挡土结构之构造与种类
1.4 加劲挡土结构设计者之要求
1.5 责任分工及风险承担
1.6 品管要求
第二章 应用范围
2.1 加劲挡土结构在坡地之应用
2.2 加劲挡土结构在交通之应用
2.3 加劲挡土结构在废弃土及垃圾掩埋场之应用
2.4 加劲挡土结构在其他土木工程之应用
第三章 规划与调查
3.1 一般说明
3.2 规划
3.3 调查
第四章 材料及其试验方法
4.1 地工合成材料之材质特性及基本要求
4.2 填筑土料之选取与基本要求
4.3 加劲挡土结构排水材料之性质要求
4.4 加劲挡土结构採用硬式面版之性质要求
4.5 面版与加劲材间之连接
4.6 加劲挡土结构採回包式面版之性质要求
第五章 设计与分析
5.1 加劲挡土结构之破坏模式
5.2 加劲挡土结构之分析设计方法
5.3 排水系统设计
5.4 加劲挡土结构之耐震设计
5.5 特殊加劲挡土结构之分析设计
第六章 加劲挡土结构之景观生态化考量
6.1 加劲挡土结构与生态工法
6.2 墙面外观处理方式
6.3 植生绿化
6.4 组立式面版
6.5 线形配置
6.6 植生种类选择
6.7 加劲材料就地取材与其限制
第七章 施工
7.1 一般说明
7.2 回包式加劲挡土系统之施工
7.3 预铸叠块式加劲挡土系统之施工
7.4 场铸面版式加劲挡土系统之施工
第八章 监测与维护
8.1 监测系统
8.2 维护方式
参考文献
附录A:
表一 传统式刚性RC墙与加劲式挡土结构之比较
表二 台湾近年来加劲挡土结构破坏案例与教训(a)
表二 台湾近年来加劲挡土结构破坏案例与教训(b)
表二 台湾近年来加劲挡土结构破坏案例与教训(c)
附录B:案例研究:暨南大学校门口九二一地震加劲边坡之 破坏与重建
附录C:加劲挡土结构设计参考图(以暨南大学加劲边坡为例)
附录D:加劲挡土结构施工实例(以暨南大学加劲边坡为例)
这本书的内容,对于我这种刚入行不久的土木工程师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让我们的工程项目更加绿色环保。在学习过程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模糊的概念,比如如何科学地进行边坡生态修复,如何选择合适的植被来加固边坡。这本书在这方面给了我非常清晰的指引。它不仅介绍了各种加劲挡土结构的设计思路,还非常细致地阐述了如何将这些结构与生态景观巧妙地结合起来。书中对不同加劲材料的生态影响和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让我能更好地理解其优缺点。而且,书中关于施工的技术细节,也让我受益匪浅。很多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难题的方法,书中都有涉及。特别是关于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和保护措施,让我认识到,工程建设不仅仅是技术活,更是对环境负责任的行为。
评分坦白讲,我不是学工程的,我是一名景观设计师。但近几年,我们部门接手了很多需要与土方工程相结合的项目,尤其是那些依山而建的社区和公共空间,挡土墙的出现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过去,我一直觉得挡土墙是纯粹的工程元素,和景观设计关系不大,甚至觉得它们是破坏景观的“硬伤”。但读了这本书,我彻底改变了看法。它让我看到了挡土墙在景观设计中的无限可能。书中关于如何将挡土墙与自然地形相融合,如何通过色彩、材质、肌理的变化来提升其视觉效果,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来打破混凝土的单调,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绿色屏障,这些都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本“生态景观与工程的桥梁指南”。它帮助我理解了工程的限制,也让我看到了如何用设计的语言去“软化”这些限制,最终实现工程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解了我燃眉之急!近几年,我们这里推行生态友善的建设理念,很多工程都要求在边坡处理上兼顾结构安全和环境绿化。以前,想找一本真正结合生态和景观的挡土墙设计施工手册,真的是大海捞针。市面上大多是纯粹的工程技术书籍,对景观和生态的考量寥寥几笔,要么就是一些偏向理论的生态学著作,难以转化为实际的工程操作。这本书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挡土墙,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如何将挡土墙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处的设计思路。比如,它里面关于植被选择的建议,针对台湾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给出了非常实用的指导,让我这个景观设计出身的工程师,也能对挡土墙的绿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操作方向。而且,书中对不同加劲挡土结构类型的生态友好性进行了比较分析,让我能根据项目需求,选择既经济又环保的方案。这对于我们提升工程的整体品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非常有帮助。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对这本书的期待不高,总觉得这类专业书籍写出来都比较枯燥乏味,充斥着大量的公式和图表,读起来非常吃力。但翻开后,我完全被吸引住了。作者在讲解加劲挡土结构的工作原理时,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和清晰的图示,把复杂的力学概念讲得浅显易懂。尤其是关于土体加筋的机理,我之前读过几本书都搞不太明白,这本书用了一个“打地基”的类比,让我一下子就豁然开朗。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施工过程的描述也非常细致。从场地准备、材料验收,到每一道工序的具体操作,甚至连一些容易忽略的细节,比如施工顺序、碾压方法等,都做了详尽的说明,还配有大量的现场照片和施工流程图。这对于我们施工一线人员来说,简直是福音!很多时候,图纸上的东西和实际操作之间总会有一些脱节,但这本书的书写方式,让人感觉就像有经验的师傅手把手地教你一样,非常实用。
评分作为一名在建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工程师,我深知一本好的设计施工规范对于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性。这本书的内容,我只能说,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它系统性地梳理了加劲挡土结构的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并且在“规范”的框架下,赋予了它更多人性化的考量。我特别欣赏它在“生态”和“景观”这两个维度上的深度融合。过去,我们谈论挡土墙,更多的是关注承载力、稳定性等工程指标,而这本书则强调了如何通过设计,让挡土墙成为景观的一部分,而非突兀的建筑。比如,它提出了利用不同形状和材质的面板,以及结合当地特色的植被,来营造更具美感的挡土墙。在施工方面,它不仅提供了标准的施工流程,还强调了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具体的检测方法和验收标准。这本书的出版,无疑将极大地提升我们台湾地区在加劲挡土结构设计施工领域的整体水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