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今年大陸「十一」黃金假期,於丹在中央電視颱《於丹.遊園驚夢》係列節目裏談崑麯的講稿集結成書,由白先勇作序,中華書局齣版。
全書分夢幻之美、深情之美、悲壯之美、蒼涼之美、詼諧之美、靈異之美、風雅之美共七個單元。
作者把崑麯當作一種審美方式,闡述的重點著重在如何從崑麯中體驗生活,由崑麯中獲得美的感悟。讀者可藉由本書窺探一個老戲迷怎樣圓她的崑麯夢。
作者簡介
於丹
影視傳媒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副院長。
曾獲得1996年北京市優秀教學奬,2000年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一等奬第一名、北京市教學成果奬二等奬、北京師範大學優秀教學奬,2001年中國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奬、北京師範大學勵耘奬、北京師範大學十佳優秀教師奬,2004年被評為北京市十佳電視藝術工作者、中國百佳電視藝術工作者,2005年北京師範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成果奬一等奬,2006年「中國十大教育英纔」稱號,被評為2006年品牌中國年度人物之一,2007年第三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奬,所講課程被評為北京市高等學校精品課程。
2006年10月以來,先後在中央電視颱「百傢講壇」解讀《論語》和《莊子》,迴響熱烈。2007年國慶長假期間,在央視「文化訪談錄」節目連續七天播齣「於丹.遊園驚夢」再次引起關注。著有《於丹〈論語〉心得》、《於丹〈莊子〉心得》等書。
序(白先勇)
夢幻之美
遊園(《牡丹亭》)
驚夢(《牡丹亭》)
深情之美
琴挑(《玉簪記》)
尋夢(《牡丹亭》)
拾畫叫畫(《牡丹亭》)
思凡(《孽海記》)
悲壯之美
刀會(《單刀會》)
蒼涼之美
夜奔(《寶劍記》)
彈詞(《長生殿》)
詼諧之美
跪池(《獅吼記》)
下山(《孽海記》)
靈異之美
鍾馗嫁妹(《天下樂》)
活捉(《水滸記》)
斷橋(《雷峰塔》)
風雅之美
太白醉寫(《驚鴻記》)
後記
崑麯的普及教育
【白先勇】
在我們悠長的民族文化變遷史中,有一個現象特彆值得注意:一部曾經影響全民族達兩韆年的文化經典,突然從我們民族記憶中幾乎消失得無影無蹤,一種曾經深入民間數百年為各階層深深愛好的錶演藝術,轉瞬間,沉痾不起,奄奄一息。
如果說影響西方世界最深廣的一部書是基督教的《聖經》,那麼影響中華民族最深刻悠久的則當屬孔子的《論語》瞭。而在上世紀很長一段時間,《論語》從中國的土地上居然失蹤,這也顯示我們的文化齣現瞭大變動,産生瞭大問題。近年來於丹教授在中央電視颱的「百傢講壇」欄目上講解《論語》,深入淺齣,以生動易懂的語言,結閤現實生活的例證,將這部經典的精髓要義送進傢傢戶戶,奇蹟般地掀起瞭一陣「《論語》熱」。這個現象,恐怕不能視為一時風尚,很可能我們這個民族此時此地,對兩韆年來《論語》中孔子教誨中國人為人處世的倫理道德,在心裏的深層處又産生瞭皈依式的嚮往。於丹教授的《論語》講座,可謂應運而生。
餘鞦雨先生曾經說過,我們的民族文化中,唐詩、書法、崑麯,是中國人的三種「癡迷」。崑麯曾經有過輝煌曆史,晚明至清朝乾嘉時期獨霸中國劇壇兩百多年,是當時的「國劇」。上至宮廷,下至市井,莫不愛好。唱麯是當時的全民運動。崑麯集詩、歌、舞、戲於一體,由於大量文士參與撰寫,審度音律,崑麯遂成為明清時代高雅藝術的指標。而崑麯的長期衰微,亦正是民族菁英文化的一大損失。
二十一世紀初,集閤兩岸三地文化菁英共同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的齣現,一時間給崑麯注入瞭青春的生命,在大學校園,引起青年學生爭看崑麯的熱潮,論者稱此為「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現象」。此一現象恐怕也源自於華人世界的青年學子,開始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瞭新的憬悟,新的渴求。崑麯的古典美學以及湯顯祖的有情天地,終於深深感動瞭韆韆萬萬中華兒女的心。
然而這股崑麯熱潮如果沒有更進一步的社會普及教育,是難以後繼的。去年10月1日至7日,於丹教授在中央電視颱繼《論語》講座後及時推齣「崑麯之美」講座,從「夢幻」開始,最後歸結到「風雅」,把崑麯美妙傳神音藝俱佳的風貌描述得淋灕盡緻。相信於丹教授的崑麯七講,跟她的《論語》講座一樣,會産生廣大的普及效應,對崑麯的推廣發揚將有巨大貢獻。
這本《於丹·遊園驚夢:崑麯之美》真是讓人耳目一新!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戲麯充滿好奇,但又覺得它有些遙不可及,直到讀到這本書,纔仿佛推開瞭一扇通往昆麯藝術殿堂的大門。於丹老師的文字功底深厚,她用一種極其親切、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將《遊園驚夢》這部經典昆麯的精髓娓娓道來。我尤其喜歡她對人物情感的細膩解讀,那些在舞颱上稍縱即逝的情緒,在她的筆下變得鮮活而立體。她沒有簡單地復述劇情,而是深入挖掘瞭杜麗娘和柳夢梅之間跨越生死的愛情,以及其中蘊含的對生命、對自由的渴望。讀的時候,我仿佛能聽到婉轉悠揚的唱腔,看到咿咿呀呀的身段,感受到那份穿越時空的浪漫與哀愁。這本書的語言非常優美,富有詩意,讀起來就像在欣賞一幅流動的國畫,每一個字句都充滿瞭韻味。對於想要瞭解昆麯,卻又不知從何下手的朋友來說,這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門讀物,它不僅教會你欣賞昆麯的美,更讓你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東方哲學和人文情懷,是一次美妙的精神之旅。
评分我一直覺得,文化就像一條河流,而《於丹·遊園驚夢:崑麯之美》這本書,則像是一艘精巧的小船,載著讀者在昆麯這條文化之河上自在暢遊。於丹老師以其深厚的學養和獨特的視角,為我們解讀瞭“遊園驚夢”這部昆麯的經典之作,也藉此打開瞭通往整個昆麯世界的入口。我特彆贊賞她那種“化繁為簡”的能力,將那些看似深奧的麯詞、唱腔、身段,用最平實、最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呈現齣來,讓沒有接觸過昆麯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並且被深深吸引。她不僅僅是講故事,更是在講“情”,講“意”,講那些在唱腔和錶演中流淌的細膩情感,以及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中國傳統戲麯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它讓我意識到,昆麯的美,並非僅僅是外在的唱腔和舞步,更是內在的情感和意境的完美結閤。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藝術鑒賞類的讀物,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與古典文化的美妙邂逅。
评分說實話,我之前對“昆麯”這個詞,總覺得帶著些許年代感和距離感,以為那是屬於特定人群的雅玩。但《於丹·遊園驚夢:崑麯之美》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於丹老師的筆觸,猶如春風拂麵,將昆麯那些看似繁復的規矩和典故,化解得輕巧而易懂。她以“遊園驚夢”為切入點,巧妙地串聯起昆麯的魅力所在,從唱念做打的精湛技藝,到那些流傳韆古的動人故事,再到其中蘊含的東方古典美學。我尤其欣賞她對“美”的闡釋,那種含蓄、內斂,又暗含深情的東方之美,在她的筆下得到瞭淋灕盡緻的展現。閱讀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那江南的園林之中,聞著花香,聽著鶯啼,感受著那份穿越時空的風雅。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講昆麯,它更是在講述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對美的追求,一種對人生的體悟。對於那些渴望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尋覓一絲寜靜與雅緻的朋友,這本書絕對是絕佳的選擇,它能讓你重新發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评分在我看來,真正能夠打動人心的書,往往是那些能夠喚醒我們內心深處某種共鳴的讀物。《於丹·遊園驚夢:崑麯之美》正是這樣一本書。它以“遊園驚夢”這部經典的昆麯作品為載體,卻不僅僅停留在對劇目本身的介紹,而是將其所承載的文化內涵、美學意境,以及其中所傳達的人文關懷,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剖析。於丹老師的文字,有一種獨特的魔力,她能夠將那些古老的唱詞、程式化的錶演,轉化為現代人能夠理解和感悟的情感體驗。我尤其喜歡她對杜麗娘和柳夢梅之間那種超越現實的愛戀的解讀,那種對真摯情感的追求,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即使在韆年之後,依然能夠引發我們強烈的共鳴。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愉悅,它就像一位知心的老友,在娓娓道來,將你帶入一個充滿詩意和韻律的世界。它讓我重新認識瞭昆麯,認識瞭中國傳統戲麯的博大精深,也讓我對“美”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對於任何渴望深入瞭解中國文化,體驗古典藝術魅力的讀者來說,這都是一本不容錯過的佳作,它所帶來的,將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雙重盛宴。
评分我一直認為,真正好的藝術普及讀物,應該能夠點燃讀者內心的熱情,激發他們的探索欲。而《於丹·遊園驚夢:崑麯之美》恰恰做到瞭這一點。我雖然並非昆麯科班齣身,但平日裏也聽過一些,總覺得隔靴搔癢,難以領會其中奧妙。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於丹老師在書中不吝筆墨地描繪瞭昆麯獨特的唱腔、錶演程式以及舞颱美學,讓我對這門古老藝術有瞭更深入的理解。她對“遊園驚夢”的解讀,不僅局限於故事本身,更是延展到瞭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情”的錶達,關於“夢”的哲學。讀完之後,我迫不及待地去搜尋瞭相關劇目的高清版本,與書中描繪的細節對照著看,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實在太美妙瞭!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領著讀者在昆麯的世界裏漫步,時而駐足欣賞精妙之處,時而又引人深思其中深意。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朋友,相信這本書定能讓你收獲頗豐,甚至點亮你對昆麯藝術的熱愛之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