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一点都不难《进阶篇》作文拿高分2【抒情.议论文秘笈】

作文一点都不难《进阶篇》作文拿高分2【抒情.议论文秘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作文
  • 写作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抒情作文
  • 议论文
  • 写作技巧
  • 作文指导
  • 提分技巧
  • 进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亲爱的小学生们:想成为校内语文竞赛的高手吗?本书规划的进阶版抒情文、议论文完全攻略,绝对可以帮你提升程度喔!

  亲爱的国中生们:本书网罗全台湾各地历届作文考题,及各校段考、模拟考作文范文,绝对可以帮助你应付段考,并战胜基测作文!

  亲爱的老师们:还在为了增加学生作文程度与修辞技巧而烦恼吗?本书提供你广大的作文题库,可让你的学生增加语文实力!

  亲爱的家长们:担心孩子的基测作文考不好,写不出来吗?本书将带给您的孩子一个参考的方向,让您的孩子可以大声喊出:「写作文,一点都不难!」

  将抒情?议论文分成8大单元,16堂进阶作文课程,网罗81篇国中历届出题次数最高的参考题库,进行实战解析攻略,让你成功战胜基测作文!

  (一)系统分类本书将中小学生常见的抒情文、议论文题库内容分为八大类,将可帮助学生在广泛的题海当中,简单扼要的了解内容及写作方法。

  (二)历届考题本书选录的题目与文章,皆为历届联考题目,也是目前各校常见基测模拟考题,熟悉本书,你就可以战胜基测作文!

  (三)写作宝藏库国中基测常见的修辞技巧,国中生不擅长的修辞佳句,本书帮你完全备妥,一个题目,多个修辞技巧,以及包罗万象的名言佳句与成语,不仅帮助学生写好作文,也协助学生增语文程度。

  (四)应用题目告诉你如何触类旁通、一题多用,除了让你可以轻松下笔写作文,还可以在看到题目时,就可联想到类似的题型。

  (五)高分重点各单元以图解的方式,将深奥复杂的作文题目,以易懂好理解的方式呈现,协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所有重点。

作者简介

扎根高手 苏永杰老师

  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台北教育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毕业,曾担任过「土城市桐花之美征文比赛」评审,具有合格教师之证明,现专职国小中低年级作文教学,教学时间十余年。

满分达人 李厚忠老师

  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台北教育大学应用语言文学研究所,曾任文化大学大学推广教育部作文班讲师,现专职国小高年级作文教学,并在国中补习班指导基测作文,教学时间十余年。

基测杀手 吴锦昌老师

  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慈济大学教育研究所毕业,曾任台湾师范大学进修推广部  作文班讲师,现专职国中作文及国文教学,教学时间十余年。

爬格子作文教学团队

  爬格子作文团队是一群对教学有热情,而且经验十分丰富的老师们所组成,结合了理论与实务编辑成一套系统化的教材,也定期举办十分扎实的师资培训。

  有人认为作文只是应付国中基测的一种手段,但我们爬格子作文团队始终秉持一个最高指导原则,也是我们的信念:写作,是一直不断的「爬格子」。唯有持续锻鍊、创意思考,格子才能不断延伸,作文方能无限宽广。而培养出这样的能力将不只反映在作文上,亦能在孩子的人生道路上,产生极为显着的帮助。

书籍名称:《文采飞扬:中小学生写作技法精讲与范例集》 导言:打开写作的无限可能 本书专为希望在基础写作技能上实现跨越式提升的中小学生设计。我们深知,写作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的梳理和情感的表达。本书跳脱出传统作文教学中枯燥的“套路化”讲解,转而聚焦于如何激发内在的创作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写出真正打动人心的文章。全书结构清晰,内容详实,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指导和丰富的范例展示,助你轻松驾驭各类文体,迈向高分作文的新境界。 --- 第一部分:夯实基础——构建稳固的文字基石 (约400字) 本部分致力于解决学生在基础写作层面常遇到的“无话可说”、“下笔困难”的问题,强调观察与积累的重要性。 第一章:发现世界的眼睛——观察力的培养 1. 精微观察法:如何捕捉事物的细节?从色彩、质地、声音、气味等多感官入手,将“看到”转化为“感知”。提供具体的训练方法,如“五分钟细节速写”。 2. 主题式观察训练:围绕特定主题(如“城市的一角”、“一次校园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有目的性的观察,确保素材的深度和针对性。 3. 素材的立体化记录:教授如何使用笔记、速写、录音等多种方式,建立个人“素材库”。强调素材的分类整理,如人物特写、场景描摹、哲理感悟等。 第二章:语言的雕琢——词汇与句式的精进 1. “新鲜词汇”的搜集与运用:摒弃陈词滥调,学习如何自然地融入具有画面感和冲击力的动词、形容词。提供“同义词替换练习”以提升语言的丰富性。 2. 句式变化的魔力:长短句的交错使用,主动句与被动句的灵活转换,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适度嵌入,旨在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3. “去套路化”表达训练:针对常见的俗套开篇和结尾,提供大量富有创意和个人色彩的替代方案,确保文章从第一行开始就吸引读者。 --- 第二部分:叙事之美——描绘生动鲜活的故事 (约450字) 本部分专注于叙事文的技巧提升,核心在于“以小见大”和“情景交融”。 第三章:人物塑造的“呼吸感” 1. “亮相”的艺术:如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让人物形象在初次登场时就立体可感。深度解析“语言的潜台词”。 2. 冲突与转折:故事的驱动力来源于冲突。教授如何设置内在冲突和外在矛盾,并通过关键的转折点推动情节发展,避免故事平铺直叙。 3. 心理刻画的层次:从外显行为到内心独白,学习运用意识流、内心对话等手法,展现人物复杂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 第四章:场景描写的沉浸式体验 1. 空间与时间的调度:如何有效地转换场景,控制叙事节奏。着重讲解如何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心境。 2. 感官细节的“蒙太奇”:将视觉、听觉、嗅觉等元素碎片化组合,如同电影镜头切换,营造强烈的现场感和氛围感。 3. 叙事视角的选择与转换:第一人称的亲密感、第三人称的广阔性。学习根据文章主题需要,精准选择最合适的叙事视角,并探讨视角转换的技巧。 --- 第三部分:思辨的力量——构建逻辑清晰的论证体系 (约400字) 本部分聚焦于议论文的写作,强调逻辑的严密性和论证的创新性。 第五章:确立论点与架构的骨架 1. “小切口”论点提炼法:如何将宏大主题分解为具体、新颖、可论证的“小论点”,避免空泛的口号式陈述。 2. 三段论的升级:传统“提出-论证-总结”模式的革新。引入“递进式”、“对比式”的论证结构,增强逻辑推进的层次感。 3. 论证的深度与广度:如何从不同层面(历史、现实、个体、社会)对论点进行多维度剖析,提升论证的穿透力。 第六章:论据的精准捕获与有效运用 1. “新颖论据”的挖掘渠道:除了常见的名人事例,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的社会热点、科学发现、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等,确保论据的时效性和独特性。 2. “化用”而非“堆砌”:论据与论点的有效结合是关键。详细讲解“引述—分析—结论”的连接步骤,确保论据为论点服务,避免事例的简单罗列。 3. 反向论证的技巧:通过辨析常见的错误观点或对立面,反衬己方论点的正确性,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 第四部分:文体融合与高分策略 (约300字) 本部分教授如何将前面学到的技巧应用于实际考试,实现文体的灵活转换和高分布局。 第七章:散文与记叙文的“诗意表达” 1. 情景交融的进阶训练:如何让景物描写不再是干巴巴的背景板,而是成为人物情感的延伸和象征。 2. 行文的韵律感:通过节奏变化和意象的重复,使记叙文读起来具有音乐的美感。 第八章:应试高分布局与时间管理 1. “黄金三分钟”审题与立意:快速锁定题目要求,确立最易出彩的切入点。 2. 结构优化方案:针对限时写作,提供“凤头、猪肚、豹尾”的量化标准,确保重点突出,结构完整。 3. 自我校阅清单:提供一套详细的考场自查清单,专注于检查逻辑漏洞、错别字和关键表达的力度,确保在交卷前将分数最大化。 --- 结语:成为你自己的文字大师 本书旨在为你提供一把开启写作宝藏的钥匙。写作的精进没有捷径,但有方法。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将不再畏惧任何作文题目,而是能自信地将所思所感,以最精彩、最动人的方式呈现在卷面上,真正做到“下笔如有神助”。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编者序  基测作文定生死,勤练妙笔以备战 
先认识  主宰作文的三大天王——记叙文、抒情文、议论文 
先了解  爬格子私房31绝招——写作文常见方法 
导 读  如何使用本书? 

单元1 家庭亲情类
第一堂课 家庭之情 要写出「家人」+「亲情」的关系 
1母亲之爱  
2爸爸的足迹  
3难忘的背影  
4 一种美味

第二堂课 
珍惜亲情 点出重要性,真实呈现心中的情绪 
5论孝悌  
6 亲情

单元2立志奋斗类
第三堂课 不该忘记的事—立志 就是时时刻刻在心中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该做的事 
7肯定自我  
8种下一粒种子  
9希望  
10逐梦、筑梦、完梦

第四堂课 要认真、不懈怠—奋斗 就是告诉自己要认真,不能懈怠 
11与其流泪,不如流汗  
12面对失败  
13我想学习的对象  
14不要拒绝吃苦
15知错能改  
16超越自己  
17我的未来不是梦  
18一步一脚印

单元3人生处事类
第五堂课 人生价值观 发现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19我的座右铭  
20人生的光明面  
21勇者的画像  
22珍惜人生的春天  
23珍惜生命

第六堂课 自我修身 先理清自己具备的观念或心态,然后去芜存菁 
24快乐做自己  
25独处的时候  
26知识与品德  
27改变自己

第七堂课 待人接物 用心留意身边的生活小细节 
28幽默  
29知福、惜福、造福  
30说话的艺术
31肯定自己,欣赏别人  
32赞美与批评

单元4为学读书类
第八堂课 与书本内容相关 掌握3W原则——什么?为什么?如何做 
33书  
34我最欣赏的书中人物  
35印象最深刻的一本书

第九堂课 书与人的关系 发掘自己的读书经验,写作技巧并非强调重点 
36读好书,交好友  
37处处留心皆学问  
38读书与做人  
39比读书更重要的事

单元5社会意识类
第十堂课 社会关怀 三大关键——事件、见解、角色 
40多一点爱心  
41救救我们的地球  
42富裕中的贫穷  
43正在消失的事物
44关怀老人  
45礼貌与尊重  
46我能为社会贡献什么?

单元6托物寄情类
第十一堂课 借物说理 发掘象征意义,针对特性下手 
47水  
48打开一扇门  
49露珠的启示  
50墙与桥  
51蜡烛

第十二堂课 借物抒情 写出「物」+「情感」的关系 
52大自然之美  
53纸与笔  
54愿我是一条小溪  
55月光下的沉思
56一件心爱的礼物  
57天空

单元7校园生活类
第十三堂课 学习生活 以自己的学习生活为基础,加入他人经验 
58我们的园丁  
59学生的责任  
60友情
61国中生的烦恼  
62基测与我  
63学习与补习

第十四堂课 休闲生活—青少年次文化 点出休闲生活,并强调对于个人的意义
64漫谈健康的休闲生活  
65拒绝烟毒
66网路与我
67偶像崇拜
68名牌的迷思

单元8生活省思类
第十五堂课 个人生活省思 先找主题,再搭配情感与道理 
69一次助人的经验  
70一则教训的启示  
71我最在乎的一件事
72一部我最喜欢的电影
73充实的一天  
74我最喜欢的一首歌
75伤心的经验  
76一次新的尝试

第十六堂课 社会生活省思 掌握流行趋势,写出建议与反思 
77一念之间
78最有意义的花钱方法
79做好一件小事、就是完成一件大事
80有舍才有得  
81团结就是力量

图书序言

基测作文定生死,勤练妙笔以备战

  「如何写好作文?」、「看什么样的书有助于写作?」、「我们该如何写出可以拿高分的作文?」………

  这些有关作文方面的疑惑,原本在废考作文的政策之下,消失了、隐藏了,大家也不重视了。然而,近年来在国中基本学力测验中主张加考作文,并以写作测验作为优先考量的决定,在「考试引导教学」风气之下,作文每一分都是定生死的关键。如何写好作文?如何排解「作文压力」?不但让家长头痛,老师教学不知从何下手,更可怜的是广大的学子们,每週可能都要面对课堂上的作文题目,望文生叹,不知怎样「掰」出一篇作文?为了帮助大家,爬格子教学团队的老师们,特地分享他们的教学经验──选对工具勤练习,作文一点都不难,希望能解决大家的烦恼。


基测作文的迷思

  国中基本学力写作测验,并非作文比赛,绝非文学创作。它不需要考验学生到底有多会写,多有想像力,而是要考验学生有无达到一般目前写作能力的要求。因此,只要写出一篇完完整整,合乎题意的通顺文章,就能迎战基测。

  但是,为什么想要写好一篇作文,会有这样大的问题呢?根据笔者多年在作文补习教育界的观察下,以国中学生为例,发现有以下的迷思问题。

1.家长的难题

  双薪家庭的社会中,忙碌的家长们对于孩子的课业总抽不出时间来关心,更别提指导了。而作文能力需自小培养才能于国中时发光发热,许多学生在小学时期缺乏阅读经验及写作训练,所以到了国中仍然语焉不详,文章读来琐碎零乱且毫无架构可言。家长虽忧心却也爱莫能助,只能期望借由国文课使作文能力连同进步,殊不知学校亦面临以下的难题。

2.学校老师vs补习班老师的难题

  为了因应国中基测作文的考验,身为学校的师长,当然要好好辅导学生面对此项挑战。不过,作文是一门结合听、说、读、写的综合写作能力,老师在学校连一般课程赶课都来不及了,岂有时间多花心力为孩子们建构完整的作文训练?为此,学校老师们只有不断在「回家功课」上出一堆的作文题目,最后这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又从学校老师换成了补习班老师。

  补习班并非皆有作文专业师资,故无法提供学生完整的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只能用自己所知的字句,拼凑组成文章,对真正要上考场的学生而言,总不见成效。

3.学生的难题

  现在的学生,因为在生活中受到许多的声光刺激,所以在口语表达能力上都有相当优异的程度,但是,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加上少有纸笔写作练习的机会,因此在写作文上,除了缺乏写作材料之外,也无法将心中所想诉诸于文字。想当然尔,学生面对排山倒海而来的作文,怎会有下笔有如神助的可能呢?


选对工具勤练习,作文一点都不难

  身为作文老师的我们,为了解决家长、师长和学生的烦恼,决定为大家精心制作一份「作文菜单」,用最常见、最普遍的题目,却有着最充实包罗万象的内容,让每位读者发现,原来「作文一点都不难」。八大单元、十六堂课,囊括八十一篇现今学校最常见的题目与历届考题,而每篇范文,则是由爬格子老师亲自撰写或与学生在课程中脑力激盪出的结晶,这些作文范文都是历年来最好的文采精华,深信能为你们带来收获,是学生在应付学校作文作业或考题的好帮手。

  本书之付梓,实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除了感谢古国顺教授、江惜美教授、赵中伟教授、罗肇锦教授对本书之不吝指正。并感谢爬格子团队之林晓瑜老师、陈姿君老师在编书期间担任编纂的联系工作,使得本书得以如期印行,并且感谢卢盈如老师、邱思萳老师、许佳琳老师提供相关章节范文及编辑校对,以此致谢。

  最后,更要感谢许许多多在课堂上与作文一同努力奋斗的学子们,没有你们,就没有这本书。

爬格子作文教学团队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真的要為這本書的議論文架構讚嘆不已!以前寫議論文,我總是抓不住重點,論點散亂,論據也牽強。有時候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自己都不知道想表達什麼。這本書的「秘笈」部分,簡直是救星!它把複雜的議論文結構拆解得清清楚楚,從如何確立鮮明的論點,到如何蒐集有力、有說服力的論據,再到如何進行嚴密的邏輯推理,每一步都說得非常到位。 作者還舉了好多不同類型的議論文範例,並且詳細分析了它們的優缺點。我特別喜歡它教導如何「反駁」別人的觀點,這點太重要了!很多時候,我們只知道陳述自己的意見,卻忽略了聽取和回應不同的聲音。學會如何有禮貌、有邏輯地指出別人的論點中的不足,然後有力地支持自己的觀點,這讓我的議論文寫作能力瞬間提升了好幾個檔次。感覺寫議論文不再是件令人頭痛的事情,反而變成了一場有趣的思辨遊戲。

评分

這本《進階篇》真的讓我對「寫作」這件事,有了全新的認識。我以前總覺得,作文就是要「寫得好」,但這本書告訴我,寫得好,其實是建立在「想得清楚」和「感受深刻」的基礎上的。作者在書裡運用了很多活潑的語氣,就像在跟朋友聊天一樣,把一些原本可能很枯燥的寫作技巧,講得生動有趣。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探討如何寫出有「畫面感」的抒情文時,提到了「感官的運用」,這讓我在寫作時,能夠更具體地去描繪場景,讓讀者彷彿身臨其境。而在議論文的部分,它教導我們如何「架構論點」,如何「鋪陳論據」,並且舉了許多實際的例子,讓我不再害怕面對長篇的議論文。它讓我明白,寫作不是一種天賦,而是一種可以透過學習和練習來提升的能力。這本書確實做到了「進階」,讓我從一個對寫作感到束手無策的人,變成了一個對寫作充滿信心的人。

评分

我一直認為,台灣的教育體系在寫作這塊,有時候過於強調「標準答案」,反而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本書恰恰相反,它鼓勵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切入題目,去挖掘文字背後的深層意義。特別是它在分析抒情文時,提到「情感的層次感」,我真的覺得醍醐灌頂。以前寫文章,總覺得情感越強烈越好,但這本書卻讓我看到,原來細膩、含蓄的情感表達,有時候更能打動人心。 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在議論文部分,並不只是教我們如何「說服」別人,更是引導我們去「理解」不同的觀點,然後再提出自己的見解。這種「同理心」的培養,在寫作中非常難得。作者透過案例分析,讓我們看到,即使是看似對立的觀點,也可能在某個層面上找到共通點,進而激發出更深刻的思考。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作文指導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與人溝通、如何理解世界的啟蒙讀物。

评分

身為一個經常被作文分數「打擊」的學生,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其實抱持著一點點懷疑的態度,畢竟「一點都不難」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太過樂觀了。但當我真的開始閱讀,特別是關於「拿高分」的技巧部分,我才發現,原來這句話背後是有紮實的學理和實用的方法作為支撐的。它不是在說寫作本身有多麼簡單,而是在教你如何「掌握方法」,讓原本看似困難的寫作變得「可控」,進而達到「不難」的效果。 書中對於「如何讓你的文章脫穎而出」的建議,我認為是它最核心的價值所在。作者沒有教我們套公式,而是引導我們去思考,如何運用獨特的視角、創新的思維,讓自己的文章在眾多作品中散發出不一樣的光芒。例如,它鼓勵我們嘗試不同的敘事角度,或者在論證中融入個人經驗,這些都讓原本可能平淡無奇的文章,瞬間變得生動有趣,充滿個人特色。這讓我明白,寫作的高分,不僅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個人思想和情感的展現。

评分

這本書真是讓我眼睛為之一亮!我之前一直覺得寫作文,特別是像抒情文和議論文這種需要情感投入和邏輯架構的,簡直是門藝術,而且還是我這種凡人難以企及的藝術。每次拿到題目,腦袋裡就一片空白,不然就是寫出來的東西乾巴巴的,毫無靈魂。想著要拿高分,簡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然而,翻開《作文一點都不難《進階篇》》,我的想法完全被顛覆了。它不是那種給你一堆死板的範文,然後要你模仿的書,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循循善誘地引導你,讓你理解作文的「眉角」在哪裡。 特別是抒情文的部分,作者用了好多生動的比喻,把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像是打開了我的感官閥門。以前我寫抒情文,常常只能擠出「我很開心」、「我很難過」這種膚淺的句子,然後用很多形容詞來填補,但總覺得空洞。這本書教我怎麼從生活中的細節去捕捉情感,怎麼用更細膩的筆觸去描繪,讓讀者讀了你的文章,也能感同身受。它讓我明白,原來最動人的情感,往往藏在最平凡的瞬間,關鍵在於你能不能發現,能不能用文字把它們「點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