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昆虫学

图解昆虫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昆虫学
  • 动物学
  • 生物学
  • 科普
  • 图解
  • 自然
  • 科学
  • 动植物
  • 博物学
  • 昆虫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本易读易懂、令人惊艳的昆虫世界导览书,
也是国人自制的第一本科普昆虫学专书,大量使用本土物种解说。
作者卢耽是科班出身的昆虫人,拥有一身艺术才华,
他长年从事自然生态与美术设计的跨领域工作,
为了让所有爱虫人都能轻松探入昆虫世界,
他企划多年,亲手电脑彩绘各种细腻图解,并搭配700多张精美摄影,
全书由详细的彩图引导,系统讲述昆虫分类、型态构造、昆虫生态行为,
从入门到进阶,从小学到大学,一本完备。


作者简介

卢耽

1992年台大植病系昆虫组毕业,主修生物进化、昆虫遗传,副修艺术史。
生态多样性与生态保育解说员。
台大原住民中心网站制作。
木栅动物园虫虫探索谷生态导览设计。
台湾自然休闲网手机行动资讯平台建置。
马祖昆虫生态导览手册编辑、摄影。
台大昆虫系马祖昆虫相调查计画成员。
台湾中小企业处行销管理师结业、政大公企中心企业经理人进修班结业。

  本名卢俊男,擅长自然写作、生态摄影与美术设计。自学生时代起即跨足艺术与生态两个领域,除了本科的生物学专业学习,从中学时代即活跃于合唱与美术社团。工作领域更跨足多个类项,但无论是美术设计、自然休闲企划、生态摄影写作或旅行,都是热爱生命的具体实践。

  为了分享自然体验与生态观念,多年前即架设台湾自然休闲网,并投入自然领域的写作,期许自己在自然生态人文领域有所贡献,传递更多生命的美好讯息,为永续生态播下一颗善的种子。

  与林宗岐、林宜昭等合着《马祖昆虫生态导览》,连江县政府出版;与邱祖胤、张尊祯合着《赏花假期》,上旗文化出版。译作有《健康色彩好心情──颜色的自然疗法》,探索出版社出版。

走进微观世界的恢弘史诗:现代生物学前沿探索 一、本书概述与定位 本书旨在为广大自然科学爱好者、高等院校生命科学专业学生以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部深入浅出、内容前沿且兼具学术深度的现代生物学导论性著作。我们摒弃传统教科书的刻板说教,力求以叙事性的笔触和丰富的案例分析,展现生命复杂系统运作的内在逻辑与宏大图景。全书聚焦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以及系统生物学这五大核心支柱,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生命科学知识框架,引领读者从原子层面深入到生物圈的尺度。 本书的撰写团队汇集了来自全球不同研究领域的资深学者,他们不仅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致力于将最新的科研突破和颠覆性的实验方法融入其中,确保内容的时效性和前瞻性。我们坚信,理解生命,需要跨越学科的壁垒,将化学、物理学和信息科学的原理有效地整合进生物学的叙事之中。 二、核心内容模块详述 第一部分:生命的化学基石与分子机器(化学基础与生物大分子) 本部分是理解生命现象的起点。我们首先从水的特殊性质及其在生命体中的关键作用谈起,详述其作为溶剂和介质如何支撑一切生化反应。 1.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详细剖析蛋白质、核酸(DNA与RNA)、多糖和脂类这四大类生物大分子的一级、二级、三级及四级结构。重点解析蛋白质折叠的物理化学原理,探讨朊病毒(Prion)等异常折叠现象对生物学研究的启示。对于核酸,我们不仅关注中心法则的经典流程,更深入探讨了非编码RNA(如lncRNA和miRNA)在基因调控中的复杂网络。 2. 酶催化与代谢途径: 酶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驱动力,其催化机制是本书的重中之重。我们不仅介绍Michaelis-Menten动力学模型,更引入了速率限制酶、变构调节等高级概念。代谢部分,我们将图解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效率,并详细论述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的耦联,特别是阐释癌症等代谢重编程现象背后的分子基础。 第二部分: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与调控(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前沿) 本部分聚焦于生命的蓝图及其动态管理系统。 1. 基因组学的广阔视野: 从孟德尔的经典遗传定律出发,本书迅速过渡到现代基因组学。我们将详细介绍全基因组测序技术(NGS)的演进,从Illumina平台到PacBio、Oxford Nanopore等长读长测序技术如何帮助我们解析复杂基因组(如重复序列和结构变异)。重点讨论表观遗传学的调控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H3K4me3, H3K27ac等)在细胞分化中的动态作用。 2. 基因编辑的革命与伦理: CRISPR-Cas9系统的发现和应用是当代生物学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我们不仅详细解析Cas9的切割机制、sgRNA的设计原则,更深入探讨了碱基编辑(Base Editing)和先导编辑(Prime Editing)等第二代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本章还设置了专门的讨论模块,审视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引发的深刻伦理挑战。 3. 基因表达的精密调控: 本部分超越了简单的转录和翻译,聚焦于染色质重塑因子(如SWI/SNF复合体)如何动态地控制基因的可及性。我们将展示转录因子网络的复杂性,以及单个细胞如何通过不同的转录因子组合,实现高度特异性的细胞命运决定。 第三部分:细胞的结构、动力与通讯(细胞生物学与组织构建) 本部分从分子层面跃升至细胞这一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 细胞骨架的力学功能: 细胞的形态和运动依赖于精密的细胞骨架网络。本书将深入分析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的动态不稳定性、马达蛋白(如肌球蛋白、驱动蛋白和共轭蛋白)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如何协同驱动细胞分裂、细胞内物质运输和组织形态的发生。 2. 膜转运与信号转导: 细胞膜被视为一个高度选择性的信息界面。我们将详述离子通道(如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精细调控,囊泡运输的SNARE复合体介导的精准递送机制。信号转导方面,我们将聚焦于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家族的庞大结构、MAPK通路的级联放大效应,以及细胞如何通过信号集成实现对外界刺激的精确响应。 3. 细胞间通讯与组织形成: 探讨细胞如何通过缝隙连接、粘附分子(如整合素、钙粘蛋白)形成稳定的组织结构。特别关注干细胞生物学,解析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的重编程机制,及其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第四部分:生命在环境中的体现(生态学与系统生物学) 本书的最后部分将视角扩展到生物体之外,探究生命作为一个整体的运作规律。 1. 生态系统的复杂交互: 本部分回顾经典的种群动态模型(如Lotka-Volterra捕食者-猎物模型),并引入更具现实意义的元种群理论和栖息地破碎化效应。我们将探讨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贡献,以及气候变化如何通过改变物候和物种分布,重塑全球生态格局。 2. 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思维: 系统生物学旨在用工程学的思维理解生命。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数学建模和计算模拟的方法来预测复杂的生物网络行为。例如,利用拓扑学分析代谢网络的鲁棒性,或利用动力学模型模拟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本书强调实验数据与计算预测的迭代循环,是现代生命科学研究范式转型的体现。 三、本书特色与教学优势 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跨学科的整合能力和对前沿技术的实时跟进。 图示化学习支持: 尽管本书不涉及昆虫学具体内容,但为了辅助理解复杂的分子结构和动态过程,我们采用了大量高质量的、经过严格验证的生物物理模拟图和概念模型图,帮助读者直观地把握抽象概念。 批判性思维训练: 每章末尾均设有“未解之谜与未来方向”板块,引导读者反思当前理论的局限性,鼓励对经典实验设计提出质疑,培养科研人员应有的批判性视角。 案例驱动叙事: 我们选取了若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生物学发现作为叙事线索(例如,解析DNA复制保真度的实验、发现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等),使知识的传授过程更具故事性和吸引力。 本书不仅是一本知识的储备库,更是一扇通往现代生命科学最激动人心领域的窗口,激发读者对生命现象无尽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荐序 令人惊艳的昆虫世界导览书 朱耀沂
推荐序 赏虫乐 吴文哲

第一章 话说虫前
什么是昆虫?10
肢肢节节◎有头、有胸、有腹部◎昆虫的主要特征
昆虫近亲──旁系节肢动物14
走马看花◎肢肢节节的家族谱
昆虫家族18
系统分类◎昆虫纲各目基本介绍◎无翅群◎古生翅群◎新生翅群
小昆虫大志气28
团结力量大◎坚忍卓绝◎武林高手◎千秋霸业
谁是万物主宰32
看虫脸色吃饭◎人脑与时间进化的赛跑◎微型杀人机器
昆虫大贡献35
消费高手◎红娘职人◎有机达人◎资源回收工程队◎人类经济好伙伴◎科学急先锋
既恐怖又好玩39
恐惧商机◎虫虫之乐◎怡情养性

第二章 昆虫的身体构造
骨感大美虫──昆虫的表皮44
能屈能伸◎彩妆达人
大卸三块──昆虫的头、胸、腹53
骨片
虫脸的岁月57
口器形态◎眉来眼去
天线宝宝67
行控机房──昆虫的胸部69
机壳骨板◎美胸图谱
美腿排排站74
天使的翅膀78
蝇蝇飞大不易83
肚里干坤──昆虫的腹部86
观察昆虫的腹部
虫虫大力士91
肌肉图谱
多脑症候群──神经系统94
中枢神经◎交感神经◎周围神经
冷血家族97
敞开心房过生活
吐纳功夫──昆虫的唿吸系统100
十对换气孔◎气管系统◎唿吸变身术
吃饱再说──昆虫的消化系统106
一根肠子通到底?◎食性偏好◎也有曲折分岔的肠形◎肠子里的友善食客◎受欢迎的脂肪
大小便一起来112
马氏管◎水水美虫
私处的秘密──昆虫的生殖系统114
雌虫的生殖系统◎卵从这里来◎雄性生殖系统
感觉对了没?120
机械刺激◎耳朵长在哪里?◎鼓膜顺风耳
青春的秘密──昆虫内分泌126

第三章 充满变化的一生
变态狂──欢迎进入变态的昆虫世界130
变态有六种◎变态的好处
蜕了几层皮135
全身大换肤◎蜕皮控制◎断「脚」求生
卵型选美138
卵型大观园◎太空胶囊◎增产报族
肉感毛虫141
毛虫谱◎稚虫谱
化蛹148
三种蛹形◎蛹内干坤
羽化「成虫」152
看老天的脸色过日子154
朝生暮死 VS. 长命百岁◎冬夏皆可眠◎极地大考验

第四章 昆虫生态与行为
本性如此──驱性与本能160
反射动作◎性之所趋◎记忆与判断力
良虫择地而居──昆虫的生活栖所163
地栖◎植栖◎水世界◎人工环境◎其他栖所
盖个好窝──昆虫的家188
行动巢◎地下王朝◎专属育婴房◎极简主义者◎泡沫蝉的另类时尚馆◎公寓大厦◎超高摩天大楼
万里长征──昆虫的迁移与拓殖能力199
开疆辟土的杀人蜂◎候鸟般的大桦斑蝶◎机动掠夺部队──行军蚁◎烧到家门口的红火蚁◎御风而行◎以世界为家◎神秘的远距飞行
南北大杂烩──昆虫的复杂食性208
植食性◎肉食一族
昆虫的衣食父母──昆虫与植物的关系220
共同演化◎天生花娘◎花床打造的专属育婴室◎终极保镳
谁是好邻居──昆虫的共生关系227
随意性互利共生◎片利共生◎片害共生◎绝对型互利共生
天生猎人234
守株待兔◎土遁忍者◎巡弋狩猎◎使毒高手◎声光俱佳◎群狼战略
吸血鬼家族──非致命性寄生242
嵴椎动物身上的小麻烦◎昆虫身上的寄生虫
异形入侵──要命的寄生245
经典作风◎超级骇客◎破蛹而出
防身过招──昆虫的防御行为248
熘之大吉◎回咬一口◎装死◎隐身忍者◎目炫眼花法◎吹牛恫吓◎赏一泡尿◎扛粪、扛尸体◎臭气战术◎泼酸◎防护罩◎妈妈的爱◎昼伏夜出◎携带保镖◎策略联盟◎团结力量大
毒门秘技──昆虫的毒性259
天生毒种◎刺客列传◎喷毒射手◎叮咬专家
隐身高手秘密客262
贝兹氏拟态◎米勒氏拟态◎攻击性拟态◎伟斯曼式拟态◎一般隐蔽式拟态
君子还是霸王──多样的求偶行为268
速食主义者◎勐男选美◎霸王硬上弓◎佔地为王◎浪漫双人舞◎温柔的抚触◎翅仔舞◎贵族的婚飞盛宴◎勐男群飞◎电报求爱◎歌唱擂台◎萤光派对◎厚礼下聘
来点性感的费洛蒙278
催情迷香──性费洛蒙◎警戒费洛蒙◎标迹费洛蒙◎标记费洛蒙◎聚集费洛蒙◎空间费洛蒙◎开洛蒙◎艾洛蒙◎欣诺蒙◎类费洛蒙
增产报族──昆虫的惊人的繁殖潜力283
虫口不胜数◎生长曲线
好妈妈──充满母爱的的育幼行为286
身怀异香的椿象妈妈◎负子虫的父代母职◎蝼蛄留给孩子的不动产◎蠼?的全心呵护◎埋葬虫的资源回收肉丸
大户人家──社会昆虫289
大户人家的门槛◎羔羊群中的战斗士◎女性当家◎註定悲剧收场的女王◎虎头蜂的霸业王朝◎亲密和平的蜜蜂家庭◎蜂言蜂语◎蚂蚁雄兵◎化学「蚁」言◎
地下的黑道社会◎三只小「蚁」◎超级有机体◎切叶蚁农耕大队◎蚁蜂成灾◎
行军蚁◎白蚁帝国◎堆肥农场◎白蚁巢形选美◎成也白蚁、败也白蚁

作者后记:瑰丽缤纷的昆虫世界317
昆虫学专有名词索引319
参考书目◆致谢327

图书序言

推荐序 令人惊艳的昆虫世界导览书

朱耀沂

  《图解昆虫学》是一本令人爱不释手的昆虫学入门书,拜写序之赐,我有幸先睹为快。我将这本三百页左右、图文并茂的谈虫之作,定位为专为一般社会大众编写的昆虫世界导览书。因为本书从第一章〈话说虫前〉简介昆虫家族的谱系谈起,以生动活泼的文字及精致正确的图像,介绍了昆虫的身体构造、发育、生活习性、生态与行为等,还适时阐述与牠有关的生理作用,让人能很快地掌握昆虫学的基本轮廓,窥见虫里干坤之精妙。

  到国外旅行的人,往往会在行前阅读一些导览书或相关的旅游资料。依各人的性格、嗜好而异,有些人选的是简易的导览手册,有些人青睐的是资料详细完整的旅游大全。选择后者的人,可能不会看完整本书,而是先挑自己这次想参观或感兴趣的景点记述来读,等到下次有机会再造访该地时,再阅读之前未能参观的地方的相关记述。这本《图解昆虫学》大有后者的架构与功能。读者不妨先从自己有兴趣的地方读起,暂时跳过自己较没兴趣或认为较艰深的部分,当你想知道更多或更详细的情形,或相关的延伸知识时,就会翻阅第二次。而且随着兴趣和认知范围的扩大,想亲近昆虫的你,可能会读第三次、第四次……。换句话说,这是一本可以且值得一读再读的昆虫导览书,它的实用性一如辞典或百科全书,该放在随手可查之处,而不是将它冷落在书架上的偏远地带。

  本书作者卢耽是正港科班出身的昆虫人,1981年毕业于台湾大学植物病虫害学系昆虫组(今昆虫学系),从学生时代起就热中生态摄影,并有心于自然绘图创作。他能写能拍能画,令我这个大半辈子靠虫吃饭的专业人士好生羡慕。至于为本书审订的吴文哲教授,他是台湾昆虫界的大师,以博学多闻、治学严谨而有名。如此一本昆虫界才子与大师连手完成的「昆虫世界导览书」,当然是看头十足,令人惊艳了!

推荐序 赏虫乐

国立台湾大学昆虫学系教授 吴文哲

  昆虫为种类繁多和数量极为庞大的生物类群,约佔全球动物种类的70%以上,除了远洋之外,几乎地球上各个角落都有昆虫的踪迹。全世界已命名的昆虫种类约一百万种,而台湾已记载的种类约二万种,实际当不止此数,就单位面积所产昆虫种类数而言,台湾无疑是昆虫王国。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具备基本的昆虫学知识,除有助于解决日常生活遭遇的虫害问题外,进而可借此探究缤纷的昆虫世界的奥妙,何乐不为呢!

  昆虫的世界奇妙而多样,在各生态系中常为优势类群,有些种类的特异形态和行为常引人入胜,有些则与人类的经济与健康福祉有密切关系。随着国人生活水准的提高,昆虫在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性愈来愈大,因此近年来国内有关昆虫的科普出版品的市场也逐渐开拓,这些书籍有译自外文,也有本土的精心作品,但大多是常见昆虫种类的图鑑,仅有少数为介绍专题昆虫的书籍。然而,迄今尚未见到以昆虫的构造、变态、生态与行为作为主题内容的本土性科普书问世。

  书名「图解昆虫学」乍看之下,读者可能会以为本书和坊间已有的昆虫图鑑类似,实际上本书的编撰内容则较接近大学昆虫学系的入门课程「普通昆虫学」,不在于介绍个别的昆虫种类,而是传述昆虫学的共通基础知识。此书迥异于传统教科书教条式硬梆梆的写法,在作者和主编的通力合作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丰富多采的内容,文字表达相当流畅,编排及标题生动活泼,配以精美的图片及栩栩如生的绘图,引导读者进入美妙的昆虫世界,循序观赏虫体的表里干坤及种间的奥妙关系,让读者沐浴在知性和感性洗礼之中。

  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话说虫前」,介绍昆虫的主要特征、昆虫的亲戚、各目昆虫及昆虫的益或害,带引读者跨过昆虫学之门槛。第二章「昆虫的身体构造」,介绍昆虫的基本形态构造,包括表皮、头胸腹各部位及内部器官系统的详细构造和功能,有许多绘图辅助说明,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形态学变得生动易读,读者若能细嚼啃读,将能掌握昆虫分类鑑定所依据的形态特征。第三章「充满变化的一生」,介绍昆虫成长发育的过程,包括变态种类、蜕皮、各类的卵、幼虫和蛹的形状及成虫的羽化等;昆虫发育过程的千变万化,使其成功地适应陆地环境,也吸引人们的好奇观察,往往成为科学的研究主题或文学歌咏的题材,读者也可借由观察昆虫的生命历程,体察赞颂生命的奥秘。第四章「昆虫生态与行为」,为本书的特色所在,图文约佔半本书的篇幅,可谓是作者多年蒐集累积的成果,分别介绍昆虫的驱性与本能、生活栖所、迁移及拓殖、与植物的关系、共生关系、求偶、防御及育幼等行为,最后以社会昆虫的生态作为本书的结尾;昆虫种类繁多,各自发展出独特的生态与行为,吾人即使穷究几个世代也无法全盘了解多数昆虫的生活习性,因此人人都可加入探访奇异昆虫世界的行列。

  本书作者卢耽先生为台大昆虫学系系友,除具有深厚的昆虫学背景外,并擅长美术设计、绘画及摄影。他利用工作闲暇,广泛蒐集资料及拍摄生态照片,花费数年工夫始完成此书。卢先生在本书后记中自述编写此书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分享昆虫学的乐趣,让更多人能够理解昆虫、喜爱昆虫;并希望吾人经由赏虫增长智慧,创造更多的生命财富。本人有感于卢先生对推展昆虫学的热忱,乐于向社会大众推荐此书,也企盼此书能吸引更多人走进昆虫研究的领域。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2. 《图解昆虫学》这本书,我必须说,它成功地把我从一个对昆虫“敬而远之”的普通人,变成了一个“跃跃欲试”的观察者。过去,我对昆虫的印象大多停留在“飞来飞去”、“咬人”、“恶心”这些负面标签上,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将昆虫世界那些复杂而迷人的奥秘一一揭示。我记得我翻到关于“昆虫的触角”那一章,本来以为只是一个简单的“天线”,结果书里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触角的形态,以及它们在嗅觉、听觉、触觉甚至沟通中的重要作用。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有些昆虫的触角长得那么奇特,原来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还有关于“昆虫的口器”,我之前只知道有“咬”和“吸”,书里却细致地划分了咀嚼式、刺吸式、嚼吸式等多种类型,并配以生动的插图,让我清楚地看到不同口器的结构差异,以及它们是如何适应各自不同的食物来源。读到这里,我真的开始对身边那些不起眼的昆虫刮目相看,开始尝试去观察它们,去猜测它们的口器是什么样的,它们在吃什么。这种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的转变,正是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它不是一本枯燥的百科全书,而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你一步步走进昆虫的奇妙世界,让你在惊叹中学习,在乐趣中成长。

评分

7. 拿到《图解昆虫学》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初次踏入奇妙丛林的探险家。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吸引人,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通过生动的图画和深入浅出的文字,带领读者一步步探索昆虫世界的奥秘。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昆虫的防御机制”的章节。我一直觉得,昆虫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繁衍,一定有它们过人之处。书里详细介绍了昆虫的伪装、拟态、警戒色、化学防御等等多种多样的防御策略,并配以形象的插图,让我深刻体会到大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比如,书中展示了竹节虫如何模仿树枝,叶虫如何模仿叶片,还有一些昆虫如何利用化学物质来驱赶捕食者。这些例子让我惊叹于昆虫的智慧和适应能力。而且,这本书还不仅仅停留在介绍防御策略,还分析了这些策略是如何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让我对昆虫的生存之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的阅读过程,就像在解开一个又一个的谜题,每一次的发现都充满了惊喜和成就感。

评分

8. 《图解昆虫学》这本书,我必须说,它绝对是昆虫学领域的一本“宝藏”。我一直对昆虫的“社会行为”非常感兴趣,而这本书在这个方面的内容非常丰富。我翻到关于“群体生活”的章节,书中详细介绍了蚂蚁、蜜蜂、白蚁等社会性昆虫的群体结构、分工合作、以及它们是如何通过复杂的沟通方式来维持群体的秩序。我记得书中有一幅非常精美的蚂蚁工蚁搬运食物的插图,同时配以文字解说,详细描述了它们是如何协同作战,将比自身大好几倍的食物搬运回巢穴的。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在昆虫世界里的体现。而且,书中还介绍了社会性昆虫的繁殖策略、防御机制,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让我对这些小小的生物有了更全面的认识。除了社会性昆虫,书中还介绍了其他昆虫的繁殖行为,比如求偶舞蹈、产卵方式等等,都配以生动的插图,让我大开眼界。这本书让我明白,昆虫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精彩得多,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生物,更是演化出高度智慧和精妙行为的生命体。

评分

5. 收到《图解昆虫学》这本书,我立刻就陷入了沉迷。我一直以来就对自然界中的生物很着迷,但总觉得对昆虫的了解不够系统。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从宏观的昆虫分类,到具体的形态特征,再到它们的生活习性,层层递进,非常适合我这种想要建立系统性认知的人。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昆虫的感官系统”的章节。我一直很好奇,昆虫是如何感知周围世界的?书里详细介绍了昆虫的眼睛(单眼和复眼)、触角、以及它们如何感知声音、气味和触觉。比如,关于“昆虫的复眼”,书里不仅有清晰的复眼结构图,还解释了复眼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如何实现广角视觉和运动探测。这让我对昆虫的“视野”有了全新的认识。还有关于“昆虫的听觉”,我之前只知道有些昆虫会发声,没想到还有一些昆虫是通过触角或腹部的特殊器官来听声的,这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这本书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惊喜,让我对昆虫的认识不断深化。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有趣的昆虫行为的插图和解说,比如狩猎、求偶、防御等等,让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昆虫世界的多姿多彩。

评分

3. 拿到《图解昆虫学》这本书,我最先想到的是我侄子,他是个对所有自然事物都充满好奇的孩子。我本身也对生物学有一些基础的了解,但总觉得很多概念在脑海里不够清晰。这本书的图文结合方式,真的是太符合我这种“眼见为实”的读者了。我翻到介绍“昆虫的变态发育”那部分,特别是讲到“完全变态”的章节。书里用了非常详细的插图,从卵、幼虫、蛹到成虫,每一个阶段的形态变化都描绘得栩栩如生。我一直对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感到不可思议,书里不仅展示了蛹期的内部变化,还用图解的方式解释了蜕皮和重塑的过程,让我对生命的神奇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介绍概念,还提到了不同昆虫类群在变态发育上的差异,让我知道原来不是所有的昆虫都是从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这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看到了昆虫生命周期中那些隐藏的精彩。我还注意到,书里对于一些生活在台湾本地的昆虫也有涉及,这让我觉得这本书更具本土的亲切感,也更有实践的意义。我可以拿着这本书,带着侄子去野外观察,对照书里的图片,和他一起辨认,一起讨论,这绝对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亲子活动。

评分

10. 《图解昆虫学》这本书,我只能说,它真的满足了我所有的期待!我一直以来都对昆虫的“化石记录”和“演化历史”感到非常好奇,而这本书在这方面的介绍,真的是让我大呼过瘾。我翻到关于“昆虫的演化起源”的章节,书中用精美的插图和清晰的文字,梳理了昆虫从古老的节肢动物演化而来的过程,并展示了不同时期代表性的昆虫化石。我看到那些几亿年前的昆虫形态,感觉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生命演化的壮丽画卷。书里还详细介绍了昆虫在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重要特征,比如翅膀的出现、变态发育的出现等等,并且解释了这些特征是如何帮助昆虫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占据了如此重要的生态位。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昆虫与植物的协同演化”的讨论,比如花朵的出现与传粉昆虫的演化之间的紧密联系,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命之间相互依存、共同进化的奇妙关系。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昆虫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生命演化史的宏伟史诗。它用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向我展示了昆虫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群体,如何在地球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评分

1. 收到《图解昆虫学》这本书,真的有种回到学生时代的感觉,当年在学校里,昆虫学课总是让人又爱又怕。爱的是那些奇妙的小生物,光是看图就觉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怕的是那些密密麻麻的学名、复杂的分类和各种研究方法,光是背就头昏眼花。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我的福音!打开封面,扑面而来的就是那种既专业又亲切的感觉。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眼就被那些精美的插画吸引了。我一直觉得,很多科学知识,尤其是生物学,单纯的文字描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直观的图像辅助。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太棒了!无论是昆虫的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甚至是它们的生活习性,都配有清晰、细腻的插图。那些我曾经在教科书上看到过却模糊不清的细节,在这本书里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清晰化。比如说,我一直对蝴蝶的翅膀上的鳞片结构很好奇,书里不仅有特写的图片,还配有详细的解说,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它们是如何产生那些绚丽色彩的。还有,关于昆虫的复眼,我总觉得它们看到的景象一定很不一样,书里的复眼结构图和工作原理的解释,让我大开眼界,感觉自己好像也进入了昆虫的世界,用它们的视角去观察。总而言之,这本书在视觉呈现上真的做到了极致,让我在学习昆虫知识的同时,也能享受到一场视觉盛宴。对于像我这样,当年昆虫学基础比较薄弱,但又对自然界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门佳作。

评分

6. 《图解昆虫学》这本书,我必须给它点个大大的赞!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在学习任何知识的时候,都希望能够看到最真实、最准确的信息。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我翻到关于“昆虫的腹部”那一部分,书里不仅展示了腹部的基本结构,还详细介绍了腹部在呼吸、繁殖、排泄等方面的功能,并且用图解的方式展示了不同类群昆虫腹部末端附肢的形态差异,比如产卵器、尾须等等。这些细节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对于理解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却至关重要。我还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昆虫,比如蟑螂、蚊子、蚂蚁等,都有非常详尽的图解和介绍。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我可以根据书中的描述,更好地去识别和了解我们身边这些“不速之客”。而且,书中的图解不仅仅是静态的展示,有些还配有动态的示意图,比如昆虫的飞行姿态、捕食动作等等,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这些生物的活动方式。总而言之,这本书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做得非常到位,让我能够从更全面的角度去认识昆虫。

评分

9. 拿到《图解昆虫学》这本书,我简直爱不释手。我本身就是一个对自然科学充满热情的人,尤其喜欢那些能够提供直观 visual 帮助的书籍。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我翻到关于“昆虫的呼吸系统”那一章,书里用非常清晰的示意图展示了气管系统的构造,从外面的气门,到内部的分支,再到每一个细胞都能够直接获得氧气的输送方式。这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昆虫不需要像我们一样依赖肺部进行呼吸,也让我对昆虫的微观结构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还有关于“昆虫的循环系统”,书里用图示的方式解释了昆虫那开放式的循环系统,以及血液(血淋巴)是如何在体内流动的,这和我们哺乳动物的封闭式循环系统有很大的不同,让我对生命的多样性有了更深的体会。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的介绍,比如作为传粉者、捕食者、被捕食者,以及它们对植物和土壤的影响等等。这些内容让我能够将昆虫学知识与更广阔的生态环境联系起来,认识到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个精美的昆虫百科全书,用最直观的方式,向我展示了昆虫世界的奥秘,让我对这些小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敬畏。

评分

4. 《图解昆虫学》这本书,我不得不说,它真的把“图解”两个字做到了极致。我一直觉得,科学知识的传播,图像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在昆虫学这样涉及大量形态特征和微观结构的学科中,一张清晰、准确的图,胜过千言万语。这本书的插画质量非常高,无论是线描图还是彩色插图,都非常精细,细节处理得恰到好处。我翻到关于“昆虫的足”的那一部分,书里详细地展示了不同昆虫足部的构造,比如用于攀爬的钩爪,用于奔跑的跗节,甚至还有用于挖掘的特化足。每一个部分都标示清楚,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有些昆虫能在各种表面上自由行走,而有些则擅长在土壤中穿梭。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对于“昆虫翅膀”的介绍,不仅仅是展示了翅膀的形状和脉络,还解释了不同脉序的形成和演化,以及翅膀在飞行中的空气动力学原理。我一直对鸟类和昆虫的飞行方式很感兴趣,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关于昆虫飞行的直观感受。而且,书里的图解还经常配有放大图,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那些肉眼难以分辨的微小结构,比如昆虫的毛、鳞片,甚至是口器上的传感器。这些细节的处理,让这本书的专业性大大提升,同时也让阅读体验更加深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