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一共有五篇作品,这五篇作品,就像五篇有趣的故事。林良爷爷写他的成长历程中所遭遇的事情以及跟家人相处的情形。写林良先生的童年在长辈们的品格教养中潜移默化长大。每一篇作品里的主角都是「我」,但是每一个「我」的年龄都不一样,也有些地方也写大人,例如我的父亲、我的母亲。他们是牵着我的手、教我走路的人,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够像他们走得一样好。你也一样,从小到大,你一直在成长。慢慢的,你认识了自己,也认识了别人;懂得关心自己,也懂得关心别人。你学会了自己走路,同时也准备随时伸手搀扶别人。
作者简介
林良
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国语科及私立淡江文理学院英文系。当过小学老师、新闻记者。历任国语日报编辑、编译主任、出版部经理、社长。民国94年自《国语日报社》董事长一职退休。业余从事语文教育、儿童文学创作及散文写作。曾主持中国广播公司《国语闽南语对照教学》节目广受欢迎。曾获中国语文学会中国语文奖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台联络处儿童读物金书奖、省教育厅中华儿丛书最佳写作奖。「小太阳」散文集获中山文化基金会的文艺创作奖、台湾省文艺作家协会儿童文学类第八届中兴文艺奖、信谊基金会幼儿文学特别贡献奖、新闻局金鼎奖终身成就奖。并曾任中华民国儿童文学学会第一届理事长。
(自序)童年是人格成长的一个起点◎林良
(给家长和老师的话)通往童心世界的桥梁◎林良
(给小朋友的话)很高兴你能得到这本书◎林良
(绘者的话)对自己有「期许」又怕不尽理想◎洪义男
1滚铁环时代
2车头灯
3最美味的一餐
4爷爷、爸爸和我
5代用教员
自序
童年是人格成长的一个起点◎林良
写散文,我最喜欢在生活中找题材。这是因为面对生活里的真人、真事和实物,我必须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文字让它们在作品中一一呈现,虽然是吃力,却也为我带来真正的写作乐趣。这情形,就像习画者的「写生」。他必须用线条把他所捕捉到的影像一一呈现在画幅上。他一样的孤立无援,靠的也是自己的一枝笔。
从生活中找写作题材有许多方向,我尤其重视的是童年生活,因为童年是人格成长的一个起点。童年所处的环境,童年发生的事情,以及童年所遇到的人,都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因为这个缘故,我最近这几年的散文写作,几乎都是以童年生活为题材;甚至有些题材,已经写过一次,还认真的重写一次,因为我又有了新的领悟,新的发现。
我曾经为幼狮文化公司刊行的《幼狮少年》月刊写过几篇散文,也是以我的童年生活为题材,内容包括发生在童年的事情,以及环绕在我四周的人。幼狮的编辑群发现那几篇作品的隐形主题是「成长」,就为它命名「成长散文」,肯定了那些作品的意义。我很喜欢这样的命名,因为它对我的写作方向是有力的鼓励。
「成长」是朝向「成熟」发展的历程。成熟并不仅限于质量的增加。我们对成熟有许多期许和祝福,尤其是心智方面的成熟。
我心目中的成熟是向善的,是关怀别人和尊重生命。一个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知道接触过多少次父母的叮咛,多少次长辈的祝福,多少次老师的教导,多少次同学、朋友的相助,以及他自己所亲历的挫折、危险、觉悟和抉择,才能慢慢的走向成熟。这历程是漫长的,值得审视的,书写童年生活的意义就在这里。
对我来说,书写童年生活使我有机会对自己的童年作更认真的审视,得到的好处是会有许多新发现、新领悟。对读者来说,如果他是年轻的,阅读我的童年生活书写,等于阅读到我对童年的认真审视,必定也会引发他对自己的童年作同样认真的审视,因而也有了许多发现,许多领悟。这就是他得到的好处。
最后,我想说的一句话是:我很高兴能有机会把我这几篇散文作品献给我的年轻读者。
【给家长和老师的话】通往童心世界的桥梁◎林良
这是一本「成长散文」集,书中收入五篇我的散文作品,写的是我在成长历程中所遭遇的事情以及跟家人相处的情形。作品中除了描写和叙述以外,还有当年幼小的我心中的许多感想。那些感想的呈现,要靠苦苦的追忆,并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家长和老师阅读这些感想,可以知道小孩子也是有思想的,只是他们不擅长表达。很希望阅读这本书的家长和老师能因此而多了解孩子一点,对孩子不完整的表达有良好的回应,免得不必要的造成对孩子心灵上的伤害。
小孩子跟大人虽然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但是身高只达大人腰际的孩子,所看到的世界并不完全相同,感受也不相同。到非洲行医的德国人史怀哲医生,有一次坐船去诊病,看到一群河马在河中欢乐戏水而悟出「尊重生命」的道理。关心孩子的大人,对孩子的快乐游戏也要有适度的包容。
始终受到大人呵护的孩子,也会有遇到困难必须独自面对的时候。大人为了保护孩子而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是必然的,但是也应该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让孩子学习独自去面对,因为孩子总有一天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这本书虽然是为你们所关心的孩子写的,但是也间接的提供了许多通往童心世界的桥梁。对一直关心孩子成长的你们,作者最大的期望是,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把它推荐给你们的孩子。
【给小朋友的话】很高兴你能得到这本书◎林良
很高兴你能得到这本书。
如果你已经决定要好好的读下去,你就是我的读者。
如果你知道这本书就是为像你这样的小读者写的,你一定也会很高兴。我希望你能顺利的把这本书读完。
这本书里一共有我写的五篇作品,出现在每一篇作品里的主角都是我,但是每一个「我」的年龄都不一样,有的比你大,有的比你小。例如书中的一篇〈代用教员〉,作品里的「我」已经二十岁,比现在的你大得多。例如书中的那篇〈车头灯〉,作品里的「我」只有六岁,比现在的你就小得多了。我猜你一定很想问我怎么能记得五、六岁时候的事情。这有什么奇怪,大多数的人都能记得五、六岁时候的事情,我为什么不能。不过,这也要看你懂不懂得回想。回想是要先让自己安静下来,专心的探索,拉些相关的事情放在一起想。例如你六岁的时候住在哪里,记不记得你家房子的模样,一件一件的继续想,说不定就能唤醒藏在你脑中的一大堆记忆……
在这本书里,有些地方也写大人,例如我的父亲、我的母亲。他们是牵着我的手、教我走路的人,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够像他们走得一样好。
你也一样,从小到大,你一直在成长。慢慢的,你认识了自己,也认识了别人;懂得关心自己,也懂得关心别人。你学会了自己走路,同时也准备随时伸手搀扶别人。
这五篇作品,就像五篇有趣的故事,每篇故事又有画家精美的插图。我相信,手拿这本书的你,已经等不及要开始往下读了。那么,就让我祝你一路顺风吧!
【绘者的话】对自己有「期许」又怕不尽理想◎洪义男
温文儒雅、和蔼可亲的林良爷爷是这本插图的大「功臣」。因为不断接受绘图者「盘问」仍不厌其烦的很有耐心一五一十将时光「倒转」,有如坐上「哆啦A梦」的「时光机」回到「童年」。
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帽子?什么场景?文章里?写的「祕密」全「招供」。
对绘图者来说帮助非常大,如果?有林良爷爷的「口述」就无法将消失的「时空背景」拉回来。
一上来就让绘者开始「伤脑筋」的,是插图的呈现要以黑白加套色,画面用「似」版画方式「黑白分明」用黑白分层次感,远近构图尽量要有「张力」。
跨页更要避开「装钉线」以免破坏整体构图。最困难的是「想像」自己重回「历史」现场,首先必须找些参考参考资料,如「老照片」等等。
从林良爷爷小时候在日本、到回?门,最后当上代用教员,从成长的过程,尽量去「捕捉」林良爷爷的「个性」。
总之,第一次画这类插图难免「战战兢兢」,对自己有「期许」又怕不尽理想,最后总算交稿,掉下心头一块大石头。
说实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因为现在市面上同类型的绘本太多了,很多都千篇一律,缺乏新意。但读完之后,我却被深深地打动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真实性。作者并没有试图去营造一种虚假的温馨,而是把孩子和爷爷之间真实的互动,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书里有争吵,有误解,也有和解,这些都是真实生活中会发生的事情。正是因为这种真实性,才让这本书更加具有感染力。我特别喜欢书里爷爷对孩子的一种放手。他不会干涉孩子的选择,也不会强迫孩子按照他的意愿去做,而是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去探索,去尝试。这种教育方式,让孩子能够自由地成长,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本书也让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是否也应该像书里的爷爷一样,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和自由?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绘本,更是一本育儿指南,它能够帮助父母更好地了解孩子,更好地教育孩子。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读起来像一首诗,充满了韵律感和画面感。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爱和温暖的故事。我特别喜欢书里一些细节的描写,比如爷爷的手,粗糙而温暖,充满了岁月的痕迹;爷爷的眼睛,慈祥而睿智,能够看透孩子的心思。这些细节的描写,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立体。书里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告诉我们,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刻。它也告诉我们,爷爷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伙伴,能够给予孩子爱和支持。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用心,书的纸张很厚实,手感很好,书的封面也很漂亮,让人爱不释手。我买了两本,一本自己收藏,一本送给我侄女,希望她也能喜欢。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绘本,更是一件艺术品,它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台湾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作者并没有刻意地去强调“台湾性”,而是通过一些细微的描写,比如书里出现的传统玩具、食物、节日习俗等等,自然而然地展现了台湾的文化特色。这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适合所有孩子的绘本,更是一本具有台湾本土特色的绘本,能够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文化,增强自己的文化认同感。我记得书里有一页,描绘了爷爷带着孩子去夜市的情景,夜市里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小吃、热闹的叫卖声,都让人感觉非常亲切。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和家人一起逛夜市的场景,那时候总是能吃到各种各样的美食,玩各种各样的游戏,真是快乐的回忆啊!作者的画风也很特别,带着一种水墨画的意境,清新淡雅,让人感觉很舒服。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它不仅能够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还能够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文化,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
评分读完这本绘本,心里暖暖的,像小时候阿嬷讲故事时的那种感觉。画面色彩鲜明,但不是那种过度饱和的亮眼,而是带着一点怀旧的色调,让人感觉很舒服。故事本身很简单,讲述了一个孩子和爷爷之间的日常互动,像是放风筝、一起吃饭、爷爷讲故事等等。但作者却能把这些平凡的细节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浓浓的亲情。我特别喜欢书里爷爷的形象,他不是那种严肃、说教的长辈,而是一个慈祥、幽默、充满智慧的老人。他会陪孩子一起玩闹,也会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还会用生动的故事启发孩子的思考。这种爷爷的形象,让我想起了自己的阿公,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却一直铭刻在我的脑海里。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绘本,更是一份珍贵的回忆,一份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刻,因为时间过得很快,童年一去不复返。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像书里那样一位充满爱的爷爷,都能拥有一个充满快乐和温暖的童年。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特别,它没有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通过一些片段式的描写,来展现孩子和爷爷之间的关系。这种叙事方式,让故事更加具有悬念,也更加具有艺术性。我记得书里有一段,描绘了孩子和爷爷一起去海边放风筝的情景。风筝在空中飞舞,孩子和爷爷在海边奔跑,画面非常美妙。但作者并没有详细地描写风筝飞行的过程,而是通过一些简单的笔触,来暗示风筝的自由和快乐。这种留白式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也让故事更加具有回味。这本书的画风也很独特,带着一种复古的风格,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台湾的乡村风光,展现了台湾的美丽和宁静。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绘本,更是一本关于时间和记忆的诗篇,它能够唤起人们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也能够让人们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