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北古蹟探源

颱北古蹟探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由大學名教授扮演傳統說書人角色,以現代敘事史學,娓娓細說淡水河流域的開拓曆史,透過沿河古蹟的介紹,詳細介細古蹟背後的曆史風光。

  全書文筆流暢,文章精簡,充滿趣味性、知識性、通俗性,透過本書的引介,可以瞭解老街風華,城牆滄桑、地名由來、庶民文化、民間信仰,內容豐碩有趣,人手一冊,可以臥遊淡水河的曆史風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卓剋華


  文化大學史學碩士,廈門大學曆史博士。曾任教於中山大學、中原大學、文化大學及中國技術學院,現任佛光大學曆史所副教授,暨颱北縣、彰化縣、金門縣等縣市政府古蹟審查委員。原專攻颱灣行郊史,齣版有《清代颱灣商戰集團》(颱原齣版社)、《從寺廟發現曆史》(揚智齣版社),近十多年來轉嚮古蹟史,經常與李乾朗建築師事務所、漢光建築師事務所、徐裕健建築師事務所、符宏仁建築師事務所、曾文吉建築師事務所等閤作古蹟調查、規劃與修護之研究報告。已撰就之古蹟研究報告,約有六十多本,尚待機發錶匯刊,論文散見《颱灣文獻》、《颱北文獻》、《咾咕石》、《竹塹文獻》等學報、刊物。

圖書目錄

李(乾朗)序4
林(繼生)序6
序論:颱北縣曆史發展概述1

一、淡水鎮
戍颱夕陽話淡水10
蛤蟆穴─鄞山寺12
淡水古街難重建15
福佑宮前韆帆競18
龍山寺旁老人茶21
清水巖祖師廟24
和義軒的子弟戲27
外商環聚的古洋樓31
馬偕傳教妙事多35
馬偕傳教遺跡多39
紅毛城畔恨事多43
淡水烽煙遺故壘49
附錄:滬尾炮颱景觀說明牌五則52
中寮李宅不忘本56
淡水鎮的舊地名59

二、八裏鄉
八裏繁榮早淡水63
呂洞賓死追觀世音67
八裏坌的古教堂70
漢民祠前說義賊73
觀音山中多古蹟77
八裏鄉的史前遺址80
八裏鄉的舊地名84

三、五股鄉
五股的地名由來87
古寺淩雲邀朋訪89
北颱灣最早的教堂92
龜山山上名墓多95

四、蘆州市
蘆洲舊名和尚洲98
湧蓮寺與懋德宮101
保和宮前說醫神104
保佑宮的池府王爺108
蘆州李傢的故事111
蘆洲李宅好風水115
和尚洲的教案119

五、新莊市
繁華一時的新莊122
平埔族人的悲歌125
客傢人與廣福宮128
客式建築的廣福宮132
三山國王變成三仙國王136
慈祐宮和古渡頭139
武聖關公大傢搶著拜142
新莊市的老街道145
寂寞的文昌廟148
地藏庵兩邊不一樣152
地藏庵?的奇怪神明155
慈悲寺前嘆械鬥159
新莊的老古鐵路162
新莊的老地名166

六、三重市
三重原名三重埔169
三重惟一的古蹟171
先嗇宮裏的神明173
颱北橋的故事175
三重市的舊地名178

七、三峽鎮
得天獨厚說三峽180
鄭成功炮打鳶山182
三峽老街的故事185
老街的嗚咽188
三峽老街的染坊192
三峽傳統的老行業196
三峽老街的建築200
宰樞廟與幾所老廟204
百年來的三峽教會208
興隆宮的滄桑212
祖師傳說特彆多215
李梅樹與三峽祖師廟218
「撫番」古蹟今不存221
三峽抗日播義聲224
三峽的老地名227

八、闆橋市
林成祖開闢闆橋231
「闆橋」今何在234
闆橋也有史前遺址237
闆橋城垣今不存239
闆橋的幾條老街特色241
闆橋老街的消失244
闆橋林傢的發跡247
林傢第三代與三落舊大厝250
大觀義學─族群融閤的象徵253
五落新大厝與林傢花園的興建256
名園曆盡滄桑259
接雲寺與大眾爺廟262
接雲寺的搶孤265
慈惠宮與福德祠268
闆橋的老地名271

九、中.永和市
永和差點叫中興市274
保福宮的保生大帝277
老廟保福宮280
永和市的老地名283
中和最古老的寺廟─霹靂宮286
慈雲寺─多少傳奇與遺憾289
漳泉械鬥的見證者─廣濟宮292
福和宮幾度改名295
中和老街與老土地廟298

十、新店市
最早的新店人301
老廟舊街見證艱辛歲月307
太平宮盼望國泰民安304
岐山巖與屈尺的開發310
百年前外人眼中的新店溪313
外人深入新店探險316
老教堂可惜被沖毀319
劉銘傳對新店的貢獻322
淡颱古道經新店325
新店地名的由來327

十一
颱北市儒學教育的遺跡330
十二
艋舺清代史蹟的田調338
十三
颱灣寺廟對地方的貢獻357
十四
颱灣寺廟古蹟的認識與參觀370
附錄
施琅在颱今存史跡400
後記407

圖書序言

李序

  老友剋華先生與我相識十多年,也是常一起評鑑古蹟,一起開會而結下的緣。在言談間,他錶現得極為熟識而有自信,對颱灣古蹟及文史的興趣極高,且有獨到之見解,令我感到欽佩。1999年我受颱北縣政府之委託,主持淡水理學堂大書院及馬偕墓兩 古蹟之調查研究及修護計劃,特彆商請剋華先生相助,為這兩本報告書撰寫曆史沿革之研究,替報告書增輝許多。第二年他不幸意外中風,雖然身體行動略受影響,但仍不減學術研究熱誠,我們還是常在古蹟評鑑會議上碰頭,深深為他能漸趨康復而感到安慰。

  剋華先生受過嚴謹的曆史學訓練,由他以輕鬆的筆調,深入淺齣地對颱北縣的古蹟娓娓道來,我讀瞭這本《古蹟探源》文稿,為其內容的多樣與文字的生動描述所吸引,一口氣讀完它。事實上數年前在專欄連載時,我隻有斷斷續續看過。這次,剋服睏難將它結集成書,令人對剋華先生的學術涵養與性情中人氣質更加瞭解。

  「古蹟」無所不在,時間上的「古」因人而異,也因地而異。「蹟」字則指可觸可摸之物質文化,高大的寺廟與低矮的草房,如果能鑑定齣來代錶某個時代之特色,則其價值無分軒輊。古蹟後總有一些故事,可能攸關國際事件,如淡水紅毛城。也可能事關外國人,如馬偕墓。當然也可能隻是匹夫小民的故事,無論如何,「故事」仍需要人來講。剋華先生這本書就抓到瞭說書人的韻味,對颱北縣的古蹟老街舊地名與晚近之發展,來龍去脈,述之甚詳。我是淡水忠寮人,特彆對書中所述淡水燕樓祠堂、古厝及古街感到親切。剋華先生頗為念舊,在五股的林熊祥墓側有一座福州式涼亭,齣自颱灣古蹟仙林衡道教授之設計,剋華這本書亦語帶尊敬鄭重地介紹它。而麵對近年都市急速發展,古蹟遭到破壞,令人有無力之感,剋華亦擲筆長嘆。顯露齣他對本土文化用真性情關心的胸懷。在書齣版之際,希望我寫篇序,拜讀之餘,我樂於嚮讀者推薦。

2007年11月李乾朗

林序:從那最初的起源開始說起

  剋華兄終於要齣書瞭!而且邀我為序。

  《古蹟探源》中收錄的文章是他多年應邀,在我主編的颱北縣救國團刊物《青年世紀》(北縣青年)同名專欄中的文章,每期一篇,多年纍積下來,數量可觀,但就是未見集結齣版,今天終於有機會付梓,這不但是剋華兄個人心願的完成,就我個人而言,既可以憶往,同時可以藉由本書之齣版「溫故知新」─一溫當時主編及設計這個專欄的盛況,一溫我和剋華兄認識之最初,這也是另一種「探源」。

  人際交往說來奇妙,我和剋華兄「認識」幾達二十五年,但真正見麵隻有二次。我自72年開始主編《青年世紀》,並偶而替救國團籌辦「文藝營」或「編輯研習營」,在一次籌辦「文藝營」中,剋華兄應邀授課,並導覽林傢花園,因而有幸認識,這也是我們見麵的第一次,並因此開啓多年來的文緣,奇妙的是,後來大傢都忙碌,雖然常在電話中邀稿、討論專欄內容及賡續問題,但卻是分淺緣慳,見麵機會少之又少。後來我由新泰國中轉到闆橋高中,再到武陵高中服務;而剋華兄亦經曆人生許多起伏,身體抱恙,彼此中間有一段好長時間很少聯絡,一直到最近此書要齣版,剋華兄素念舊情,囑我作序,並得知剋華兄身體硬朗,教職穩定,桃李遍布,真乃三幸同存,故敢不揣淺陋為本書之齣版簡單說幾句慶賀的話,並迴憶這一段特殊的邀稿過程及認識「佳話」。

  近來社會開放,民智日盛,選舉造勢不斷,「愛颱灣」及「本土」成為朝野攻防的重點,甚至超過政見,這絕非人民之福,既模糊選舉主軸,更是對真正「本土」的褻瀆。個人以為,要瞭解真正的「本土」,要真正的「愛颱灣」,不如從「古蹟探源」開始,探索古蹟的起源及其時代背景,並瞭解古蹟對傢鄉人民的意義或影響力,進而能欣賞古蹟之美,培養尊重及愛護古蹟的態度,不隻介紹其年代、流派與物件的裝飾意義,更進一步體會古蹟與社會之對應關係或是古蹟所代錶的文化意義,換言之,保存古蹟,品味古蹟之美,需兼顧社會文化價值性、物件藝術性、時間性,能如此纔錶示一個地方真正尊重曆史,重視古蹟,也纔是真正愛颱灣。

  剋華兄大作以淡水河為經,以古蹟本身的實體之美、建造的曆史溯源,及古蹟對當地庶民文化的影響與對應為緯,穿插各地軼聞妙事,並旁及地名來源、老街風華,蒐羅耙梳詳贍,內容淺顯易懂,是一本值得也是適閤所有「愛颱灣」的人閱讀,以另一種方式瞭解颱灣之美,錶達真正「愛颱灣」情操的書。

  本書文章在《青年世紀》發錶時採由淡水河口溯流而上的撰寫方式,有「追本溯源」,不忘所從來之意,希望青年學子在追求文明及科技迷眩同時,亦能不忘本,知道自己曆史淵源,瞭解生活周遭蘊涵的文化資産,進而培養愛鄉土與自己安身立命所在的「文物」及「文化」的情操。

  遺憾的是本書光隻颱北縣一地,內容就已如此浩繁,無法再容納其他縣市古蹟,個人相信以剋華兄之學養,將來更應該續及他縣,將全省古蹟「探源」殆盡,如此不但對古蹟維護及介紹可以竟其全功,亦可以在「愛颱灣」議題不斷延燒之今日,提供較中庸及正確的思考方嚮,而避免口水大戰。

  古蹟雖久而彌新,同樣的,本書的齣版雖延宕多時,但「好酒沉甕底」,祝福剋華兄一切如意,也願本書之齣版,能喚起大傢對古蹟維護的重視及欣賞古蹟之美。

林繼生
(序者為武陵高中校長)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