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作者所著《純粹力動現象學》的續篇,主要是補充正篇所未及充分闡發的義理,特彆是純粹力動作為終極原理的宇宙論方麵的開拓問題。宇宙論是處理現象界的事物的生成與變化的哲學。人生在這個現象世界中,一舉一動莫不與周圍環境的事物發生關係;人一齣生,便是以雙足踏著大地生活的。要生活得好,能運用周圍的資源,提高生活的質素,便得對它們有既廣且深的理解,故宇宙論是不能忽視的。在這個問題上,作者透過純粹力動的凝聚、蘊聚、詐現等宇宙論概念來說,發前人所未發。另外,本書又有兩篇具分量的有關京都學派哲學的文字。筆者的純粹力動現象學的建構,頗受到京都學派的啓發。但後者以絕對無來說宇宙與人生的終極原理,動感顯然淡薄,甚至流於薄弱。該兩篇文字主要處理這個問題,透過對純粹力動與絕對無這兩個關鍵性觀念的廣泛的、深入的比較,展示齣純粹力動作為終極原理、真理較絕對無更為殊勝之處,更具足動感,並提齣絕對無的力動轉嚮觀點。這是對京都學派的多麵的理解與嚴刻的批判,在國際哲學研究界中亦為首次,因而具有特殊的意義。附錄中有三篇英語作品,是提供予不看中文的學者、朋友參考的,俾能略知純粹力動現象學的扼要內容。
作者簡介
吳汝鈞
一九四六年生於廣東省農村。曾任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哲學係教授,現任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研究員,榮獲傑齣人纔講座(2004-2009)。曾留學日本京都大學、德國漢堡大學,獲加拿大馬剋馬斯德(McMaster)大學宗教係哲學博士,為國際知名佛教與哲學學者,先後在日、德兩國多所著名大學作訪問研究。研究範圍跨越中印佛學、儒學、先秦道傢、京都哲學、德國觀念論、現象學(鬍塞爾)與曆程哲學,研究語文涵括中文、梵文、藏文、英文、日文與德文。由於年輕時廣泛遊學,承受當代新儒傢、京都學派、漢堡學派及維也納學派的正麵影響,但學無常師,擇善而從。在佛學研究上倡導文獻學、哲學分析雙軌並行法;近年潛心建構純粹力動現象學的哲學體係。有中英文著書近三十冊,包括《純粹力動現象學》、《佛教思想大辭典》、《唯識現象學》、T'ien-t'ai Buddhism and Early Madhyamika等;發錶論文逾一百六十篇。
這本書的齣現,讓我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暢快淋灕!我一直覺得,很多現有的哲學、科學體係,雖然精妙,卻總有些地方顯得過於僵化,難以捕捉到生命本身那種瞬息萬變、生生不息的精髓。《純粹力動現象學 續篇》恰恰填補瞭我的這一認知鴻溝。它沒有沉溺於對已有理論的修修補補,而是另闢蹊徑,從“力動”這個最基礎、最活躍的維度切入,將一切現象都視為力動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的過程。這種視角極大地拓展瞭我的思維邊界。我開始意識到,很多我們看似靜止的事物,實際上都在進行著微小的、持續的力動。而那些劇烈的變化,更是力動纍積到一定程度後的爆發。書中的論述,邏輯清晰,層層遞進,但又不像許多學術著作那樣枯燥乏味。它更多的是一種啓發,一種引導,讓我自己去感受、去領悟。我尤其喜歡它對“純粹”這個詞的強調,它似乎在告訴我,我們要剝離掉那些附加的、後天形成的認知濾鏡,迴歸到事物最本真的狀態,去捕捉那股最原始、最純粹的驅動力。這種迴歸,讓我對世界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加充滿敬畏。
评分《純粹力動現象學 續篇》這本書,就像一束光,照亮瞭我一直以來在認知上的迷霧。我一直覺得,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並非是靜止不變的,而是充滿著各種運動和變化,而這些運動和變化,並非是隨機的,而是有其內在的規律和驅動力。這本書,恰恰就是對這種內在驅動力——“力動”——的深刻闡釋。它不是那種枯燥的學術論文,也不是那種空洞的理論說教,而是充滿瞭生命力和洞察力。它讓我看到瞭,原來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現象,背後都隱藏著一股強大的“力動”。這種力動,既可以是物質層麵的,也可以是精神層麵的,它貫穿於一切事物之中,驅動著世界的不斷演進。我尤其欣賞書中那種“現象學”的視角,它鼓勵我們放下 preconceived notions,直接去體察和理解事物的本質。這種“迴歸現場”的思考方式,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位智者,引導我重新認識這個世界,認識生命,認識我們自己。
评分讀完《純粹力動現象學 續篇》,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這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破局之作”,它挑戰瞭我過去對許多概念的理解,讓我看到瞭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我一直對那些看似獨立、靜態的事物感到睏惑,總覺得它們之間一定存在著某種聯係,某種驅動著它們不斷變化的內在力量。這本書,恰恰就是試圖揭示這種力量的本質。它不迴避復雜性,但也沒有被復雜性所淹沒,而是以一種極其優雅的方式,將萬物歸結於“力動”這一核心概念。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論述過程中所展現齣的那種洞察力,能夠從細微之處捕捉到宏大的規律。比如,它對“慣性”和“阻力”的重新解讀,讓我看到瞭事物並非是被動接受外部影響,而是自身力動在與外部環境互動的結果。這種主動性,這種內在的張力,是理解生命和社會現象的關鍵。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理解世界的方法論,一種更加動態、更加鮮活的視角。它讓我不再滿足於對現象的錶層描述,而是渴望去探究它們背後更深層的動力學機製。
评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一直以來,我都對事物最本源的運動規律著迷,渴望能有一種視角,不被繁復的理論和固有的框架所束縛,直接觸及現象背後最純粹的動力。當我在書店偶然翻到《純粹力動現象學 續篇》時,那種感覺就像是找到瞭失散多年的知音。書中的語言並非那種高深莫測、拒人韆裏之外的學術腔調,反而充滿瞭直覺的引導,仿佛作者就在我耳邊低語,點撥著我那些朦朧的思考。我特彆欣賞它對“力動”這個概念的深入挖掘,不再是那種簡單粗暴的物理意義上的力,而是將力視為一種內在的、湧動的生命力,一種驅動萬物變化的根本力量。讀著讀著,我仿佛能看到那些抽象的概念在眼前鮮活起來,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流淌的能量。這種體驗是如此的新穎,又如此的貼閤我長久以來對世界運行方式的直覺感受。它讓我重新審視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現象,比如一片葉子的飄落,一次心跳的起伏,甚至是一場思維的激蕩,都能從中窺見那股強大的、不息的“力動”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迫不及待地想繼續深入,去探索它所描繪的更廣闊的力動圖景,去理解那些更深層次的連接與轉化。
评分這本書給瞭我一種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它不像一本傳統的書,更像是一次深入的對話,一次對宇宙最深層運作機製的探索。我一直在思考,是什麼讓事物發生改變?是什麼驅動著生命不斷嚮前?《純粹力動現象學 續篇》給瞭我一個非常令人信服的答案——力動。它不是一種簡單存在的“物”,而是一種持續發生的“過程”,一種內在的、湧動的能量。我特彆喜歡書中對“純粹”二字的注解,它指嚮的是一種不被外界乾擾、不被概念汙染的原初狀態。這種純粹的力動,是萬物生長的源泉,是變革發生的契機。我甚至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在談論哲學或者物理,它觸及的是一種更廣闊的生存哲學。它讓我反思,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力動”被我們忽視瞭?有多少潛藏的能量被我們壓抑瞭?這種反思,帶來的不隻是理論上的啓示,更是對個人生活方式的深刻觸動。我開始嘗試去感受自己內在的“力動”,去理解那些驅動我行動的根本原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