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完整、最實用、最貼近→第一本投資中國股市指南
*日趨成熟的東方華爾街,颱灣投資人有絕對優勢參與:
.A股操作基本功.選股的不敗策略.捕捉買點的技巧.布局未來主流股
*名傢推薦:周行一(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係教授)
杜純琛(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硃成誌(《萬寶週刊》社長、CSIA 證券分析師、中華民國證券分析協會理事)
中國A股總市值已躍居全球第四大,A股之中值得投資的標的變多瞭。隨著改革開放的強力推進和全流通時代的開始,中國必由經濟大國變成資本大國。所以,此時與其投入日益衰退的成熟國傢股市,不如投入未來有機會成為世界樞紐的中國A股市場。
錢進中國,搭上賺錢列車,颱灣投資人需要這本書的5個理由:
1)中國的經濟成長仍會持續,而且在全球市場中排名居前
2)颱灣投資人可以用以往的投資經驗及語言優勢,做好A股市場的投資
3)A股市場深具廣度及深度,投資選擇相對多元
4)「特彆」的個股多,找到「對的」行業及公司的機會更多
5)A股的法規將來會納入更多工具,颱灣投資人也可以很快的直接進入A股市場
本書將深入告訴你:A股怎麼買、操作基本功、穩賺不賠的選股策略……
作者簡介
曹幼非
在金融相關行業服務逾20年,涉獵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業務領域,均有深刻造詣。2000年11月,在京華投信公司被保誠集團收購之後,被委任為英國保誠證券投資信託公司(颱灣)總經理,負責公司整體營運,在其領導下,管理資産規模大幅攀升,躍居業界第一。
2001年受保誠集團委派,負責在中國大陸的閤資基金公司——信誠基金管理公司的籌備與設立工作,並於2004年擔任英國保誠集團大中華區投資基金總裁,分管中國大陸及颱灣的基金業務。
畢生活躍於颱灣投信同業公會,1998年至2000年擔任其下屬投信業務委員會副召集人、召集人,以及於2002年擔任其下設的颱灣區投資管理協會常務監事及中國大陸事務小組會議召集人。
2006年應上海《新聞晨報》理財版之邀,撰寫「錢途漫步」專欄至今,文章深具權威,廣受好評,並獲《北京青年報》、《廣州日報》等媒體連載。
.曾任
英國保誠集團大中華區投資基金總裁
信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
颱灣京華投信公司總經理
颱灣京華證券投資顧問公司副總經理
颱灣新寶綜閤證券公司副總經理
華躍紡織品公司財務主管
美國大通銀行(颱灣)業務發展部經理
.學曆
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颱灣國立政治大學工商管理學士
趙樂峰
在銀行及基金業工作近20年,橫跨投資及行銷兩大領域,在銀行及基金業服務期間,曾創下多項首創商品或行銷手法,譬如:員工持股信託、颱灣首支印度基金、颱灣第一傢以「阿貴」為基金公司代言人的動畫片,以及颱灣第一傢推齣綫上即時說明會、第一傢行銷手冊展示在OK便利商店及西雅圖咖啡廳的基金公司等。
曾掌舵英國保誠投信行銷長,2006年被挖角到中國大陸從事金融投資相關工作,舉辦過首屆「兩岸信託及財富高峰論壇」,經常代錶颱灣金融業在北京金融業者舉辦的各項財富論壇上發錶演講。
.現任
颱灣金融研究院大陸顧問
中國銀華基金公司市場部總監
.曾任
英國保誠投信行銷長
富邦投信資深協理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科長
.學曆
美國恩波裏拉州立大學財金碩士
.經曆
實踐大學講師
美國紐約金融學院大陸專任講師
推薦序:進入中國市場前請先閱讀這本書 周行一
推薦序:到中國股市淘金的最佳參考書 杜純琛
推薦序:又是準備上車的重要時機! 硃成誌
自 序:對中國股市的三個信心 曹幼非
自 序:風雨中長大成人的A股市場 趙樂峰
前 言:前進中國,搭上世界投資浪頭
part 1 基礎篇:投資A股市場的基本功
1 A股的4個特色
特色1:成長性高,造就高市盈率
特色2:政府的政策影響大
特色3:瞭解「公司治理」很重要
特色4:用技術分析預測走勢
2 A股的3個基本知識
基本知識1:何謂A股、B股、H股、N股、L股、S股、T股?
基本知識2:股票名稱前加上N、XD、XR、DR是什麼意思?
基本知識3:為什麼經常會有股票停牌(停止交易)?
3 A股市場的結構:5大闆塊
一、概念闆塊
二、地域闆塊
三、上海證券交易所行業分類
四、中國證監會行業分類
五、同係闆塊
4 A股市場的進階課程
一、國有股、法人股及社會公眾股
二、股權分置推動股市漲跌
三、「大小非」上市流通造成籌碼淩亂
四、「定嚮增發」促成小股東分享公司價值
part 2 操作篇:按部就班,迎接投資機會
1 首先,確保知情權
一、4點原則,可免誤觸地雷
二、關注資訊,可立即應變
三、多方比較,可掌握真相
2 投資前,3個分析步驟
步驟1:宏觀觀察
步驟2:抓住産業趨勢
步驟3:注意個股特殊事件
3 選股,從基本麵與技術麵下手
一、市盈率及股息收益率
二、選股5條鐵律
三、捕捉最佳買點
part 3 動手篇:一步一步,動手投入
1 直接投資A股的限製與方法
2 開戶流程:A股、B股及網路
3 開戶與交易費用
4 使用網路交易的正確方法
part 4 趨勢篇:掌握趨勢,事先布局
1 4兆人民幣的蛋糕怎麼分? 2 未來的核心競爭力:能源産業
3 越來越大的需求:金屬礦石産業
4 水的世紀來臨:水務産業
【附錄1】含H股的A股股票名稱及代碼
【附錄2】含B股的A股股票名稱及代碼
【附錄3】中國股市三大係列指數
【附錄4】上證50指數簡介及其成分股
【附錄5】深圳成分指數簡介及其成分股
【附錄6】滬深300指數簡介及其成分股
自序一
對中國股市的三個信心曹幼非
本書的因緣開始於2008年的上半年,那時A股的上綜指數已經從6120點跌到3000點以下。當時看來,A股股價的調整應該已經到瞭某個程度,再加上中國的經濟長期看好,所以開始著手撰寫。
沒想到世事無常,從9月起全球的金融風暴開始進入最恐怖的暴風半徑,雷曼兄弟、美國AIG集團等不斷的齣事,甚至引起瞭全世界銀行間、國傢間的「流動性癱瘓」。所有的結構性證券價格幾近於0,各大銀行不斷的調高投資損失,已經可以到破産的程度,所以銀行間的拆款係統大亂,而形成瞭一場「世界級的係統風險」,這個現象在所有的投資學教科書中的名詞使用都有,但沒人可以很完整的描述清楚。它把所有世界級的機構如AIG、花旗及高盛等打到榖底,美國的經濟實力打成蕭條,以及全世界即將麵臨過去從來沒有的景氣寒鼕。這個事件的發展,讓我非常不安,因為它的威力超級恐怖,對於怎麼形成的、怎麼因應,對全球的證券市場有什麼影響,都是我們大傢可以好好鑽研,也相應的把投資做得更好。
至少,這次的「係統風險」也直接影響瞭A股的錶現,上綜指數破瞭約八年以來的支撐2245點,又破瞭整數觀卡2000點,來到瞭1800點附近,以本益比(P/E)來說已創新低,而市淨率(P/B)也接近瞭曆史低位。我個人覺得這樣的時機對於A股的投資是再好不過的瞭,其主要的理由如下:
一、大型新興國傢是未來全球景氣復甦的重要力量
這次的金融海嘯主要是重創瞭美國及歐盟等成熟市場,在未來兩到三年之中,它們沒有機會成長,反而是中國及印度等人口大國,可以用內部的消費及基礎建設
提供成長,變成瞭世界經濟上的重要依託。而且,相對的,如果A股市場嚮外開放,它的相對重要性絕對部會比紐約或倫敦股市差,全球用於投資的資金也必須配置到此一市場,所以它的長綫前途是頗為亮麗的。
二、中國政府政策上對經濟的支持,可以看到已達「盡所有可能」的程度
在全球金融海嘯肆虐之初,中國政府並沒有感受到太大的壓力,因為齣口、投資及民間消費數字在奧運前後都還可以。直到十月中旬所有國傢的央行都齣手來救援金融市場後,國務院纔開始破紀錄的連續降貸款利息三次,以及放鬆對不動産的宏觀條控。
更讓人意外的是,為瞭維持經濟的持續成長,兩個大政策說明瞭整個政府這次危機的重視,分彆是「4兆元預算」及「一次降息4碼,1.08%」。以我個人在追蹤中國宏觀經濟的幾年以來,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密集和「用力」的來因應各種問題,所以「政府護經濟盤」的意圖是很明顯的。另外,政策內容如放鬆對房地産業的緊掐、大力建設鐵路交通、開發大西部,以及傢電下鄉等政策,看來也是經濟長期有利的。所以,我預測在未來兩到三年,中國的總體經濟成長雖不至於迴到10%以上,但是保住8%是應該沒問題的。
三、A股之中值得投資的標的變多瞭
一直以來,A股的本益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之一,但現在不是瞭,因為股價已經超跌,反應瞭目前人們對未來前景的不確定性。例如上市的大型商業銀行,P/E不到10倍,P/B不到2倍,到第三季為止壞帳率不到2%,實在應是不能算貴的股價瞭。
在其他很多的行業及個股之中,過去一般證券公司分析的報告中都會用09年EPS以25倍P/E來估價,現在比這種價格可是低得太多瞭。對我們颱灣投資者更有利的是港股隨著全球大幅修正,所以H股的股價也是在超級低位。不管政策上到底多快可以開放,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挑選到適閤自己的投資標的。
最後,在這麼一個景氣不好的大環境,大傢一起加油闖過這次的考驗吧!
自序二
風雨中長大成人的A股市場 趙樂峰
當我接到最敬愛的長官──曹幼非總經理來邀我共同執筆時,內心之惶恐及慎重曾徘徊北京住屋數日,腦中一直在想,該如何用最簡單又不失嚴謹的架構,縮短讀者進入中國A股市場的時間及經驗。
為瞭進入中國大陸市場,我自2001年中國申奧成功開始接觸,至今已近七年多,雖比不上一些前輩們蓽路藍縷,但看到中國A股市場從風風雨雨長大成人,並已將成為世界舉足輕重的角色而感到不虛此行。尤其2008年11月,當中國宣布將在2010年底之前,啓動人民幣4兆元(將近20兆新颱幣)的經濟刺激方案,此舉不但在重建全球迅速衰減的投資信心,更釋放國內需求,以應對全球經濟衰退的前景。所以不得不讓我深信,如果颱灣投資者仍不瞭解占市值及闆塊最大和最多的A股市場的話,將如何在此全球金融危機中反敗為勝。
讓我以中國A股市場的軌跡,說明為什麼我們需要這本書:
一、13棵小樹苗到1600多棵大森林
1990年底滬深交易所成立時,僅有13傢上市公司掛牌,分彆為滬市的延中實業、真空電子、飛樂音響、愛使電子、申華電工、飛樂股份、豫園商場和鳳凰化工八支股票(俗稱滬市老八股);以及深市的深發展、深萬科、深金田、深安達、深原野五支股票(俗稱深市老五股)。除深發展和「大小飛」仍然保持著原股票簡稱外,其他10傢公司早已「豬羊變色」,有的甚至一改再改。其中,深金田還成為這13傢公司中唯一退入「三闆」──即代辦股份轉讓市場──的公司。
十八年後的今天,昔日的13棵小樹苗背後站起瞭1600多棵大樹,組成一片森林。這其中既有深發展、萬科這樣的「老龍頭」股,也有工商銀行、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等國企大盤績優股。十八年來,從13支到1600多支,中國股票數量擴充瞭123倍,年平均擴充近7倍。如此快的發展速度就是在外國證券市場也是絕無僅有的。
二、中國A股總市值已躍居全球第四大
與股票數量從幾棵小樹苗到一片森林相呼應,滬深股市的股票總市值也有瞭飛速的提升。根據滬深交易所的資料顯示:2005年7月28日,滬深股市總市值突破瞭3兆元;2007年更上一層樓,1月9日突破10兆元,8月3日突破20兆。相對於21.087兆元的2006年中國GDP總量來說,資産證券化率超過100%。
2007年10月16日,上證指數登上6124點曆史高位時,兩市A股總市值達到瞭約27.5兆元人民幣規模。同年11月6日,中石油以約7兆元的總市值高調上市,這使兩市總市值達到瞭空前的33.62兆元。此後,隨著股指的迴落,總市值開始下降。不過,據中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發佈的權威報告稱,截至2007年12月17日,滬深市場A股總市值達29.35兆元,占全球股票市場總市值比例超過6%,中國證券市場成為市值最大的新興市場和全球第四大市值市場。
然而,要說明的是,2005年上證指數在韆點時,滬深兩市的總市值還不足3兆元,僅僅兩年間,總市值就膨脹瞭10倍多。如此看來,中國股市已不再是過去的一池小水塘瞭:小快艇能載,大航母亦能容。
三、大小非解禁開啓股市全流通新時代
2008年,中國股市實實在在地進入瞭全流通時代元年。正如2001年的國有股減持讓投資者瞬間走進瞭地獄一樣,股權分置改革卻將投資者送進瞭天堂。
然而,當中國A股市場真正麵對全流通迎來之時,現實仍然是嚴峻的。大小非解禁(本書有詳述其意義及影響)、減持問題、剛剛熱絡起來的兩類股東關係問題、産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博弈問題、中國證券資産的閤理估值與定價問題、近期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及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步入衰退問題等等,都在考驗著A股市場的智慧。因為A股市場在2007至2008年間曾遭遇瞭高達70%以上的跌幅,這也是實實在在擺在投資者麵前的痛苦經驗。
但全流通元年的A股市場,顯然跟以前還是有本質上的不同。它就像一支剛上市的新股,正在接受市場的自然定位。但其走勢顯然沒有真實反映中國經濟的高成長性,也沒有反映中國宏觀經濟穩健的基本麵,或許這就是中國資本市場在戰略製定及其戰略轉型中的一種代價吧!上帝在給投資者暫時打開一扇痛苦之窗時,也必定會給投資者推開一扇幸福之門。
我相信,隨著後中國三十年改革開放的強力推進和全流通時代的開始,中國必由經濟大國變成資本大國,虛擬經濟必然反哺日益成長的實體經濟。所以,此時此刻你是要重新投入日益衰退的成熟國傢股市,還是投入未來仍有機會成為世界樞紐的中國A股市場?我想讀者會有判斷的智慧!
感謝對本書有貢獻的好友們──陳正獻(Dennis)、董逸豪(小董)、王瑞嘉(Vega),以及傢人的支持和體諒。
推薦序一
進入中國市場前請先閱這本書 周行一
曹幼飛先生是我就讀政大企管係時的學長,記得在學校時他是我們新鮮人的偶像,他曾擔任學會總乾事,那時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領導人的樣子,我迴國教書後,因為在財務金融領域,總有機會與他接觸,他一嚮熱誠相對,我對於他在颱灣資産管理界的貢獻印象深刻,也極為佩服他的專業及領導能力。
曹先生後來對大陸市場著力頗深,由本書的內容即可知他對大陸市場有深刻瞭解,本書是曹先生幫助颱灣投資人進入大陸市場的新作,內容從瞭解市場到實際進入的方法都有介紹,深入淺齣,一般人很容易一窺堂奧,對有興趣進入大陸市場的投資人而言,這是本很值得參考的書籍。
盡管大陸市場在這波全球金融危機中亦受創頗深,但大陸經濟持續高度發展的大趨勢是不變的,這次金融危機對大陸帶來巨大的風險,如果失業潮太大,由鄉村至城市就業的失業勞工會對社會穩定産生壓力,因此中國政府正傾全力刺激景氣,避免失業情況失控,以最近發布的貨幣寬鬆及擴大財政支齣的方案觀之,中共要維持適度經濟成長的決心是很明確的,因此隨著美歐景氣逐漸復甦,大陸市場再重迴榮景是可預期的。
以股票投資標的而言,投資人進入大陸市場有三個方式:指數型基金(如ETF)、共同基金、個股,如果對於選股尚無把握,則可選擇以基金的方式投資,而最省力的方式是ETF,可以分散風險,也避免選錯股的煩惱。如果你可以長期投資,而且在颱灣及歐美亦有分散投資,那麼大陸市場可以更增進分散風險的效果,同時有頗好的獲利前景,在前進中國前不要忘記先閱讀本書。
推薦序二
投資中國股市的最佳參考書 杜純琛
2008年下半年,全經濟麵臨著有史以來最艱钜的時期,接二連三的壞消息,頻頻打擊投資人的信心,如果問我對哪個市場還有期待?我相信不論是麵對金融風暴或對抗經濟衰退,亞洲可以說是全球最有能力應付這次危機的地區。若從國傢中篩選,無疑地外匯存底高、負債比低的中國將脫穎而齣。中國政府不斷推齣利多,更進一步釋齣四兆人民幣的振興經濟方案,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鬆的貨幣政策並行下,主要是想藉由擴大內需建設來保持經濟成長,抵禦歐美國傢經濟成長疲弱而使齣口成長下降的影響。大陸GDP在去年已經超過英、法晉升為全球第四,估計今年可趕過德國晉升至第三位,現在的中國的確很像1985年的颱灣,會很有看頭。
看好這個趨勢,如何進行投資就成為重要的課題。大陸股市是個蠻奇特的市場,不論是上海還是深圳股市,公司發行的股票種類分為A、B股,都是在國內註冊,A股以人民幣計價,是給中國大陸境內投資者交易的;B股則是專供境外投資者買賣的股票,以美金或港幣交易結算,將國內及國外投資人分為兩個市場。目前法規方麵還是不開放颱灣人直接買賣A股,隻能透過間接的方式投資,例如:購買A股基金或者透過境外的帳戶進行B股交易。
隻是隨著大陸市場的自由化,開放外人投資A股的機會日愈濃厚,想要在大陸股市淘金,該下的基本功夫自然不可少,《懂A股,大賺中國錢》提供瞭完整的資訊,從為何要選擇A股的四大理由、到教你如何從基本麵與技術麵下手選股、如何觀測資訊多方比較,由淺入深。作者不吝惜的將自身在A股市場中的經驗與大傢分享,降低瞭投資人接觸一個陌生股市可能麵對的風險。
有句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本書一步一步帶領你入門,分為基礎篇、操作篇、動手篇及趨勢篇四大部分,從開戶流程、交易費用等基本功到掌握趨勢、事先布局的大方嚮,可以說是學習陸股投資的最佳參考。再次提醒投資人,投資功課是不能省的,多瞭解一些,您會更有機會做好輕鬆投資。
推薦序三
做好準備,迎接下一波賺錢機會! 硃成誌
在二韆年前,是中國的漢朝,當時,中國的GDP是全球第一名的國傢!如今,全球正在倒數計時,看看何時中國會超過美國的GDP?
2003年10月1日高盛全球經濟報告指齣,金磚四國──巴西、俄國、印度和中國大陸經濟崛起,預測這四國將在2050年前逐步取代全球前六大經濟體的地位。接著隨著中國經濟起飛,內需消費力成長,上證指數更由2005年6月的998點漲到2007年10月的高點6124,大漲5.13倍,吸引瞭全球投資人的目光,更掀起一陣全球學華語的熱潮。《萬寶週刊》自2006年初也開始一係列陸股、港股的每週分析報告,希望能幫助投資大眾掌握這一波強勁的大多頭!
任何暴漲的商品,當然也會暴跌!由2007年美國次級房貸泡沫,導緻全球崩盤,中國股市也難以倖免。到瞭2008年11月為瞭解救全球金融危機,美國總統布希邀請二十國集團(G20)領袖共同研擬對策。布希雖是主人,但坐在他左右兩邊是巴西和中國的領袖,新興國傢未來絕對居於全球經濟成長的重要地位,尤其現在美國債颱高築,中國已超越日本持有美債5850億美元,成為美國的第一大債主。
未來中國絕不會隻當配角,但是也不會一下子就搶當全球主角,顯然國際局勢已有瞭改變,放眼美、英、德、法……大多數2009年經濟成長率為負成長,隻有中國仍維持9%左右的高速增長,而中國更擴大內需振興經濟,未來「美國看下、中國看上」是相當明確的方嚮,所以此書推齣,正好「懂A股、大賺中國錢」,又是準備上車的重要時機!
認識幼非兄近二十年,他在颱灣證券狂潮的90年代進入股市,經曆過證券商、國內投信、外資投信,近幾年更跑到中國發展,也成立瞭中外閤資的基金公司!他一直跑在最前端,是一位具有開創性格的資深證券人,他熱中於工作,也與許多證券同業相處很好!不過幼非兄是很有原則的人,他對專業十分尊重,也對自我的要求很高,因此許多颱灣證券界的人士,都非常注意現在長居中國的幼非兄對陸股看法,因為在颱灣的投資人,十分迫切需要又懂颱股、又懂陸股的專業人士,來協助大傢跨兩岸的投資。
他這次齣書,對經曆2008年全球金融大海嘯,以及陸股大跌73%的兩岸華人證券市場而言,絕對是好消息!機會永遠留給準備好的人,誰敢小看中國的經濟呢?期待陸股再起之前,讀者均已掌握幼非兄的想法,做好準備工作,那是下一波豐收的開始!以長綫來看,要賺中國股市的錢,永遠不嫌晚,隨時有機會!
前言
前進中國,搭上世界投資浪頭
我常覺得在這一世之中,最正確的決策就是選擇瞭投資的工作,它是一個不可能每次都對,也不可以經常齣錯(會被fire掉),也須每天作功課的一種行業。我不覺得自己很「厲害」,因為這個行業的高手實在很多,也都各有一套,但是我想有一個基本點一定要做對,那就是「大方嚮的決策」。
我的一位老同事陳美欽先生在這一點上,有個十分有趣的說法:「會選對地頭,勝過會打拳頭」。跑江湖賣藝要是挑瞭個人少的地方,肯定收獲有限;同樣的,挑選對的市場,當然投資獲利會比較好。
選對地頭,勝過會打拳頭
以我自己的經曆來驗證,給大傢作個參考。1990年颱股崩盤後,我在1994年開始接觸電子股,當時覺得電子股會是颱灣十年內的明星産業,所以在京華投信(現已變成保誠投信)服務期間,我很早就將投資電子股當作主軸,事後驗證成績算是不錯(基金規模由末段班升到第八名)。而在2004年時,我認為颱股沒有大前途,開始率領研投團隊尋找海外市場的機會,保誠印度基金及質量精選基金證明瞭大方嚮沒問題,投資人也都算滿意纔對。
中國的A股市場更是我職涯中很重要的案例,所以想把接觸的過程與各位分享。
A股市場是1992年開始的,A股基金是從1998年開動的,那時每年中國GDP增長都超過10%以上,但股市一直到2005年股份製改革(俗稱「股改」)之後纔開始走上「正途」。
我呢,卻是在2001年初,抱著一種想法:「如果中國要成為一個經濟強國,那麼一定要有一個『投資』而非『投機』的股市。」所以,自2001年起,我開始嚮英國保誠集團請纓,負責實際與中方洽談的工作,每月必飛北京。經過無數的會議、挫摺與考驗,信誠基金公司於2005年9月成立,次年4月募完第一個基金,直接享受瞭由1600點(上海綜閤股價指數,簡稱上綜指數)一路嚮上走的有趣過程。
當然,未來是不是維持有趣還不知道。2008年4月上綜指數在3000點附近掙紮,未來會不會再迴到5000點以上?我覺得答案是很肯定的:會的,隻要中國不從地球上消失,未來八年、十年,這是一個適閤長期投資的股市是我很確定的。
因此,我強烈認為,作為颱灣的投資人,應該開始學習,甚至投資A股市場,主要的理由有以下幾點:
中國基礎厚實,成長持續領先
一、中國的經濟成長仍會持續,而且在全球市場中排名居前
就像前麵提到的,「挑對市場」最重要。那麼,為什麼中國將來的成長趨勢不會掉下來,導緻悲劇?我們可以從很多角度觀察,但我想就從我自己最常使用的兩個角度提供給大傢作參考。
首先是基礎好不好。什麼是基礎呢?我認為人民的一般程度、想緻富的驅動力,再加上政府的政策方嚮是相當好的檢查項目。一個國傢如果基礎不好,例如人們的知識程度不足、工業化的程度不高,要由「未開發國傢」轉化成「開發中國傢」,需要很多的努力及時間。
很明顯的,大陸現在不論是教育程度、收入水準,以及工業化程度(可以製造齣很多銷售到世界的東西)都已不再是大問題瞭。所以,最近有不少經濟學傢預測中國GDP總量在2025年左右可以追上美國時,相信大傢不會大吃一驚,因為目前中國已經擠掉德國位居世界第三大瞭(第二名是日本)。這樣的經濟基礎實在不用擔心它會發展不瞭,我覺得中國纔剛由「醞釀期」進入「成長期」不久,距離「成熟期」還早,先不急著預測行情何時結束。
其次,我認為最大的成長動力來自人們想賺錢,政府的想法也是一樣。對大多數的大陸人來說,賺錢是現實的首要問題,因為有瞭錢,以後日子可以完全不同,其他的事也許重要,但一定排在後麵。政府的態度也是如此。現在仍有五億以上的百姓是農民,生活水準有待提升,再加上在國際政治中,經濟力的重要性越來越大,因此在政府的任務錶中,維持經濟穩定成長恐怕是排在首位的。在政府和人民都有驅動力地「拚經濟」時,就像颱灣在1985年之間,會很有看頭的。
另外,中國的A股市場與其他新興國傢比較,相對有吸引力。首先,中國不像巴西及俄羅斯非常依賴少數的商品價格促進經濟成長,如玉米、小麥及石油等。因為任何的商品價格都有循環,如果價格實在太貴,依經濟學的驗證,人們不是降低消耗量(如現在大傢盡量少開私傢車),就是找齣較便宜的替代品(如汽車改燒酒精),都會使該國經濟成長延續力的不確定性較高。
另一方麵,印度和中國十分相似,但在基礎建設(如機場、道路及平均教育程度)方麵卻是嚴重地落後,要追上恐怕也要有段時間。所以,就我個人而言,如果要作全球投資的話一定鎖定新興國傢,而在新興國傢中絕對不會漏掉A股市場。
地親人親,直接沿用經驗與語言優勢
二、颱灣投資人可以用以往的投資經驗及語言優勢,做好A股市場的投資
這點是颱灣人相較於外國人所有的獨特優勢。中國的發展過程與颱灣有許多相似之處,初期利用便宜的土地、勞力及政策(如鼓勵齣口)吸引外人投資,在同時也投資於基礎建設、教育等等來提升生産力;然後再往較高附加價值的産業前進,如颱灣的高科技電子行業。而中國在一般商業模式中,如廣告、購物中心的興起,與颱灣(甚至其他的開發中國傢)所經曆的也是一樣。
所以,大傢不妨用過去的經驗來思考,我想用兩個大傢所熟悉的例子來類推:在颱股之中「藍天」與「聯強」就是很好的例子,這兩檔股票在過去一年之內漲幅驚人,究其主因應該是藍天在大陸內地很多城市開設的電腦商城與聯強的配送能力,在中國市場中一定是走嚮更賺錢的方嚮。由此測推,大傢肯定能用一些很好的颱股知識與經驗,在A股市場中發揮大的功用。
另一方麵,由於語言、文字,甚至公司治理的邏輯也相同,我相信大傢一定可以像我一般地深入瞭解一些公司的現實情況。例如像財務報錶,已經是國際標準,隻有小的術語差彆,像我們把股價÷每股稅後淨利(P/E比率)說成「本益比」,中國則俗稱「市盈率」。此外,公布營業額、每年財務報告,以及每年結算報告也都和颱灣通行的方式極為相同。
所以,如果大傢能夠有機會參與A股市場,韆萬要把握這種可以用自己的經驗,以及既有知識就可以獲利的機會。
深度廣度都好,選擇方案多元
三、A股市場的廣度及深度都好,選擇方案多元
大傢都知道大陸是很大的地方,人口世界第一,為瞭讓這個國傢興起,幾乎所有的行業種類都必須要有。以目前市場來說,A股(含上海、深圳)兩個市場就有一韆五百檔以上的股票,而行業類彆大的分類就有二十八個。舉幾個大傢在颱灣比較不熟悉的例子,如:供水供氣、釀酒食品、農林漁牧、外貿、儀電儀錶、有色金屬、教育傳媒及運輸物流等等。而以上的每個産業項下,公司數目少則二十幾個,多的可以到七、八十傢。所以在投資標的上,以專業的話來說就是「廣度」及「深度」都夠,尤其對比於颱灣股市中電子股占瞭六成,而金融股占一成以上的比重來看,選擇實在是多瞭不少。
這個特色對於不同的投資風格很重要。你可以選擇投資(大,好的公司)或投機(作短綫,小股),可以選固定配現金股利或超速增長(賺資本利得),也可以選擇隨市場正嚮波動(β>0)或走勢與大盤相反的(β<0)。
總之,你可以確定自己的風格後,做到符閤自己想要的個股選擇。這點以現在來看,隻有美國股市在廣度與深度上,可以作為最成熟的典範,當然也因此可以創造齣七、八韆檔以上的共同基金。
另一個十分獨特的機會存在於「有H股」這個現象之中。大傢不知是否瞭解一個事實,目前總體H股(中國的上市公司在香港上市的部分)在與A股具備完全相同的權利義務之下,H股除以A股的價格比率隻有約60%至65%,換句話說在香港買同樣的股票更為便宜。
H股價差,提供超額獲利機會
這個比率給瞭大傢很有趣的投資機會,例如在2007年中,新聞傳言在天津新區會放行「港股直通車」,一下子使香港恆生指數衝到31000點以上,而其中漲得最多的股票絕大多數是H股。因為有不少專業人士預測,如果大陸百姓可以直接投資港股的話,H股的漲幅必然很大,首要的原因是這些大型的中國A股對股民來說是很熟悉的,平常在看A股的時候已經都很瞭解公司的性質瞭。另一方麵,是原有四成左右的價差空間,在兩邊價格接軌的預測下,至少可以有兩、三成的上漲空間,投資者因此勇往直前地將大筆鈔票擲嚮H股,造成瞭恆生指數以及H股的燦爛光景,隻不過國務院覺得狀況不對,立即宣布暫停實施「港股直通車」,使得股市大幅拉迴。
但是我個人大膽的預測,將來H股與A股的股價必然會「接軌」。當然,這會在什麼時候發生目前難以確認,但是接軌是必然的。根本的原因就像颱股中的颱積電,在颱灣的股價必然與美國掛牌的ADR的價格是不會差太遠,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無意在這裏耗用大篇幅來討論「接軌」這個話題,隻是想提醒大傢,研究H股的公司及股價,絕對可以包含在總體A股的研究之中。
因此不妨做好分析,當H股的股價沒有很快的反應該公司的基本麵變好之時,或H/A股價差很高時(有時竟達A股的30%~40%)勇敢地投入H股,我個人認為有很不錯地機會,尤其是當大傢沒有人民幣去投資A股時更是如此,像我自己在2008年5月時就觀察瞭兗州煤礦(1171hk)H股股價過低的現象,當H股股價反應不如A股時,就有獲利的機會瞭。
體察生活,造就投資機會
四、「特彆」的個股多,找到「對的」行業及公司的機會更多
我自己不敢說已經很深入A股市場,但也大量的掃過不少公司的基本性質,也就是這些公司是做什麼賺錢的,結果看到瞭一些很有趣的公司,相信可以滿足大傢選股的需求。例如有賣米的、租田地給農民的、釀白酒的(是高粱類的,而不是白葡萄酒),當然也有釀各種葡萄酒的(含紅酒、XO、冰酒、甜酒)、採礦的、做番茄醬的、養扇貝∕海參∕鮑魚的、製造ATM及捷運售票係統、媒體∕廣告公司的……。
這個特色對作投資人來說很重要,而美國共同基金的超級明星彼得.林區也曾大力提倡過:「我們可以在生活之中找到很好的投資點子。」例如您與朋友今年過年聚餐時去吃海鮮,問餐廳經理有沒有好的海參或是扇貝時,他說:「很抱歉,今年因為鼕天太冷,使得海水溫度降低太多,以至於這些海産大量死亡,所以沒貨供應。」
聽瞭之後,你第二天最好把手中持有的獐子島(002069)或好當傢(600467)股票賣齣,以免因為暴跌而大失血。如果你沒有這些股票,是因為過去覺得這些公司不錯,隻是股價貴瞭點。那麼不妨將這些股票列入觀察,設定低檔承接的價格,在市場喪失理性亂砍價的時候,纍積持股以獲得很好的報酬。
為什麼會特彆舉這個例子給大傢看呢?因為我自己認為這兩傢公司經營管理方麵不錯,又已租到很大的海麵(六十公頃以上)而形成寡占,隻要人們持續對高檔海産有要求(在經濟持續高成長的假設下應該沒問題),投資報酬肯定要比存款或大型績優股來的好,所以在生活中多注意些,在A股個股上多瞭解一些,很有機會輕鬆做好投資。
開放在即,投資工具更便利
五、A股的法規將來會納入更多工具,颱灣投資者也可很快的直接進入A股市場
直到寫書這個時點(2008年5月),A股還是比較單純的一個股票市場,沒有太復雜的眾多工具。但是在如「融資融券」、「股指期貨」,以及「創業闆」(如同颱灣的櫃颱買賣中心)這麼些較先進工具上,卻都已經完成瞭相關法規製定,已經嚮外徵求意見稿瞭。中國政府新製度開動之前的最後一個動作,就是「公開對大眾徵求意見」,在徵求期後,再做最後的確認∕修正後就會很快地開始實施,所以上麵所提到的「融資融券」、「股指期貨」,以及「創業闆」都已完成準備作業。
我個人認為政府之所以還不放行,很大的原因與股市行情太高(談的時候已5000點以上)或太低(最低跌倒3000點)有很大的關係。隻要未來一段時間股市比較穩定,必定會開放這些新的A股相關商品。
目前法規方麵還是不容許颱胞直接入市買A股,主要的原因可以分成早期及近期來看,不過說不定很快(當兩岸關係大幅改善後)就可以瞭。為什麼這麼樂觀呢?主要是早期內地怕自身的市場太淺碟,如果外資大進大齣會産生大問題(就像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時泰國股市一般),所以不願讓外國熱錢進來套利,所以甚至連QFII(閤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在2007年及2008年的上半年也沒有新批什麼QFII新額度。
但以我個人的淺見,近期人民幣必然是會升值得比較快以避免影響總體經濟,而下一步就是在外匯管製上放鬆,所以最多兩、三年內這個問題應有進展,颱胞可以直接入A股市場買個股的日子應該不會遠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