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探索的领域中,并不经常出现重要性和探讨成果的严重落差,不过,这个命题并不适用在战争、身体与现代性的讨论上。过去半世纪中,台湾的学术界并未对战争的议题,和其与身体和现代性的问题进行过严肃讨论。因此,许多重要的问题都没有被提出。本书採取后启蒙的角度,考察战争与现代性的关联,对发生于台湾的主权战争与社会战争,进行深度剖析。
尽管总动员作战已经不再成为台湾的主要战争准备模式,但总动员作战型塑的历史轨迹和社会佈署,并没有消逝于旦夕。经营战争和战争的氛围,依旧是许多人的利益所在。因此,研究战争和战争的政治经济学一样,可以让我们对战争的所以然,和国家需要战争的理由有更多了解。如何让操弄战争的空间不再存在,或不再成为便宜的习惯,是本书的着述目的。
作者简介
黄金麟
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系学士,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东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曾任《台湾社会学刊》主编(2006-2008)。主要研究兴趣为社会学理论、民国的文化与政治、身体社会史、战争与现代性等。着有《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2001,2006),《政体与身体:苏维埃的革命与身体,1928-1937》(2005)等书。论文散见国内外主要期刊与论文集。
自序
第一章:战争与现代性
暴力的艺术1
现代性的再思考
战火边缘的历史
以身为度的测量
第二章:武化的身体系谱 (I)
从小站开始的历史
军营外的「军营」
「志仁勇」的身体
国防经济学与身体
第三章:武化的身体系谱(II)
战争边缘的动员
战争的基础
武化身体的教养
可见与不可见的接收
第四章:战争与治理
「失败」的政治价值
战争的经营与挪用
军事治理的技艺
战争的生产性
第五章:敌体化的社会
差等的权力
全天候的战争
自我看管的生产
敌体化的代价
第六章:共谋性的治理
竞争与战争
集体的共谋
沈默的渗透
历史与选择
第七章:回首来时路
参考文献
索引
《战争、身体、现代性》这本书给我的震撼,远不止于对历史事实的认知。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现代性在我们身上留下的烙印。我是在都市中长大的,对战争的直接感受有限,但通过这本书,我开始重新审视现代都市生活对我们身体的影响。比如,我们对健康的焦虑,对身体的极致追求,这些是否也是现代性逻辑下的产物?战争带来的集体创伤,以及对个体身体的规训和改造,这些理念又是如何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影响到我们对“正常”身体的定义?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关于战争与科技发展的关联,以及科技如何进一步加深了对身体的控制和异化。这让我不禁思考,在我们追求科技进步、享受现代文明便利的同时,我们的身体是否也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而我们对此却浑然不觉?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具启发性的框架,让我能够以更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周遭的一切。
评分坦白说,阅读《战争、身体、现代性》这本书,过程并非总是轻松的。书中触及的战争残酷性,以及现代性逻辑下对身体的异化和规训,常常让我感到一种压抑。但正是这种不适感,才更显出这本书的深刻之处。作者并没有回避那些沉重的话题,而是以一种冷静而犀利的笔触,将战争与现代性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它们对我们身体所造成的深远影响,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开始反思,我们是否过于沉浸在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中,而忽略了支撑这一切的,是无数的个体身体所付出的代价,以及那些在战争中被扭曲、被剥夺的身体经验。这本书促使我去思考,在追求所谓“进步”的过程中,我们是否也在不断地牺牲着某种更本质的东西,一种与身体的真实连接。它像是一种警醒,提醒我们去关注那些被现代化进程所遮蔽的、关于身体的、关于痛苦的、关于存在的真实。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且具有挑战性的视角来理解“现代性”。在许多讨论现代性的著作中,往往聚焦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层面,而《战争、身体、现代性》则将“身体”这一被忽视的维度置于核心位置。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战争与身体关系时的 nuanced approach,他没有简单地将身体视为战争的受害者,而是深入探讨了身体在战争中如何成为权力运作的场域,如何通过身体的体验来理解和构建现代性的逻辑。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比如对特定历史时期医疗实践的考察,或者对士兵身体改造的描述,都让我感到非常新颖和震撼。这些分析不仅揭示了战争对身体的直接冲击,更重要的是,它们展现了战争如何参与塑造了现代社会对身体的理解、规范和控制。这种研究方法,让我重新认识到,身体的维度对于理解历史进程和现代性本质,是不可或缺的关键。
评分阅读《战争、身体、现代性》这本书的过程,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书中的论述,总能巧妙地勾起我对台湾近代历史的回忆,尤其是一些关于日治时期和国民政府迁台初期的片段,那些看似遥远的战争阴影,其实从未真正从我们的土地上消退,它们以各种隐秘的方式,渗透到我们的文化、社会结构,乃至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意识之中。我常常会想起长辈们口中那些关于战争的零星叙述,那些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为了生存所付出的努力,以及那些在战乱中留下的伤痕。这本书将这些零散的个体经验,与宏大的“现代性”叙事相结合,让我意识到,我们今天所享有的和平与发展,是建立在无数的牺牲和变革之上的。作者的笔触细腻而深刻,他并没有停留在对战争残酷性的简单描绘,而是进一步探讨了战争如何重塑了人们的身体经验,如何改变了社会对身体的认知,甚至是如何催生了现代社会特有的某些“身体政治”。这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让我深深着迷。
评分这本《战争、身体、现代性》的封面设计真的让我眼前一亮,那种沉甸甸的质感,搭配上书名,就已经让我开始好奇这本书到底要探讨什么了。我是那种对历史和人文社科类书籍情有独钟的读者,尤其喜欢那些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作品。最近在台北诚品书店闲逛的时候,无意中翻到了这本书,它的排版和纸张都相当考究,感觉就是一本用心制作的书。书名中的“战争”和“现代性”这两个词,在我看来就有着天然的联系,现代社会的许多变革,似乎都与战争脱不开干系。而“身体”这个概念的加入,更是增添了一层独特的视角,我一直认为,战争不仅仅是宏观层面的政治经济博弈,更是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身体,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存、感受和记忆。所以,这本书会如何剖析战争在塑造现代社会和个体身体体验上的复杂关系,这让我感到非常兴奋,迫不及待地想一窥究竟。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个新的认知维度,去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现代世界,以及它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脉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