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國立中正大學舉辦「第三屆經典人物—『黃春明跨領域』國際學術座談會暨研討會」,本書收編此研討會的部分論文,分為「專題演講」、「論述」、「座談會」與「國際論壇」四部分,大抵涵蓋瞭黃春明散文、小說、插畫、電影、評論、兒童劇,以及黃春明文學的翻譯等各種麵嚮,凸顯其跨領域的豐富性。
書附江寶釵、林鎮山的序跋,略述研討會舉辦緣起,以及成書始末,並有黃春明與陳芳明的專題演講。對於理解黃春明的跨領域人文成就,以及其人暨其人文創造典範化之踐履,本書是一本不可不讀的參考書。
黃春明簡介
(1935年-),生於颱灣宜蘭縣羅東鎮,為颱灣當代重要的文學作傢。黃春明的文學創作十分多元,而以小說為主,其它創作還有散文、新詩、兒童文學、戲劇、撕畫、油畫等,各類作品曾被翻譯為日、英、法、韓、德等多國語言。1993年於宜蘭創立吉祥巷工作室,搶救日漸流失的本土文化,從事鄉土語言教材編寫、田野採訪記錄、編導創新歌仔戲……等工作。1993年起齣版5本撕畫童話,緻力於兒童繪本、兒童戲劇的創作,更於1994年創立「黃大魚兒童劇團」,巡迴全颱各地。2005年創辦宜蘭人的文學雜誌《九彎十八拐》雙月刊。重要著作有小說:《兒子的大玩偶》、《兩個油漆匠》、《鑼》(1999年入選「颱灣文學經典三十」小說類)、《莎喲娜拉.再見》、《小寡婦》、《我愛瑪琍》、《青番公的故事》、《放生》、《看海的日子》、《黃春明-銀須上的春天》等;散文:《鄉土組麯》、《等待一朵花的名字》;兒童文學:《毛毛有話》;撕畫童話:《我是貓也》、《短鼻象》、《小駝背》、《愛吃糖的皇帝》、《小麻雀.稻草人》;主編:《本土語言篇實驗教材教學手冊:宜蘭縣國民小學鄉土教材》、《本土語言篇實驗教材教學手冊:宜蘭縣國民中學鄉土教材》、《本土語言(河洛語係)注音符號簡介》、《水稻文化活動-共享豐收喜悅》、《粒粒皆辛苦-颱灣舊農業的背影》。曾獲國傢文藝奬、中國時報文學奬、吳三連文藝奬。
作者簡介
江寶釵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現任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兼颱灣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領域為文學理論、颱灣文學、女性文學。主要著作有《颱灣古典詩麵麵觀》、《嘉義地區古典文學史》、《白先勇與颱灣文學史的構成》,主編當代小說讀本《島嶼妏聲》、《小說今視界》、《時代新書》,研討會論文集《樹的見證—鄭清文文學論集》以及嘉義作傢作品集、民間文學集等多種。
林鎮山
加拿大雅博達大學語言學博士,現任教於該校東亞研究係所。主要著作有(The Art of Discourse in the Story of Ying-ying (Tamkang Review)) (Rise Above the Ashes: Nu-ts,ai and Jen Tao chung-nien) ( Germany: Franz Steiner Verlag Stuttgart), (Love, Power, and Trope: Three Modes of Representing the Mother in My Son Han-sheng, and, Mother’s Love.) (Lewiston: Mellen).
序──黃春明意誌 江寶釵
【專題演講】
文學路迢迢──黃春明談他的寫作曆程 黃春明主講.江寶釵整理
生命與時代的照明──黃春明、黃春明小說與我 陳芳明主講.江寶釵整理.鄭德昌校訂
文學經典化與生活記憶的傳承──為「黃春明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舉辦而寫 江寶釵撰
【論述】
黃春明小說和改編電影的空間描繪比較 張東天
想像國族與原鄉圖像──黃春明小說與颱灣新電影之改編與再現 黃儀冠
塵封的黃春明文學漫畫《石羅漢日記》──以此例兼探文學媒介與作傢創作的互動 葉雅玲
黃春明小說中的象徵 蔡振念
第三世界鄉土故事的天方夜譚—─形影孤單、漸行漸遠的說書人黃春明 徐秀慧
榕樹與竹圍──再會黃春明的原鄉婦老 林鎮山
黃春明跨文類的成長主題研究 戴華萱
鬼魅、消費與往來──試析黃春明小說中的鬼敘事 廖淑芳
藉火攻火──黃春明小說中現代主義與民族主義的位移 陳國偉
庶民的兩難與抉擇──黃春明小說中的女性∕後殖民意識 邱子修
【國際論壇】
由兩個女性的歸鄉所考察的故鄉含義──黃春明的白梅和黃晰英的白花 全炯俊
迴憶和颱灣鄉土文學──黃春明作品遇閤時的種種 田中宏撰.楊智景譯
黃春明的文學與電影座談會
【跋】
文學迴到大眾──黃春明談小說創作的目的與意義 黃春明主講.江寶釵整理
淑世英雄的原鄉旅程──《全球化下的鄉土衍異與演繹:黃春明文學論集》 林鎮山
【附錄】
黃春明生平
「黃春明跨領域」國際學術研討會議程
與會學者簡介
研討會工作人員
黃春明意誌 江寶釵
一、點鐵成金
黃春明是朋友眼中那種具備gold touch的人,他的手碰什麼,鐵片都變成金塊。他寫詩、散文、小說、雜文、戲劇,他是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也當導演拍記錄片。他做一手好菜,是會把排骨肉汁慢慢地熬入米粉裏的人;他年輕的時候賣過便當,為瞭收錢方便,發明瞭自己的收銀機;他的油畫畫得極好,如果他朝繪畫發展,一定會在繪畫方麵成功。
如果創意人生,是黃春明生活的寫照,黃春明這個人最大的特色,是他永遠站在與弱勢站在一起,關懷老人、小孩、女人、工人、農人,以及其他的社會邊緣人。從早期的青番公、憨欽仔、白梅、阿猴,到後期更有計畫地撰寫「放生」裏的老人係列,黃春明一貫的關懷,是那些被社會遺忘的人,他們如何奮發嚮上。而,他這些小說的可貴之處,早已進入文學史的討論。
迴首我還是一位青蒼的少年時,考上大學,第一堂國文課要寫自傳,我毫無猶豫,執筆便寫給憨欽仔。感到隻有卑微的憨欽仔,纔能理解我沉重而憂傷的身世。這以後歲月遲遲,不斷地與黃春明這個名字在各種場閤往還,在辦研討會以前,卻總共隻見過黃春明兩次麵。第一次見麵,極不尋常,我在他演講的現場為瞭學生沒有好好聽講,感到抱歉,痛哭流涕。接著,我不知道他纍,黏他太緊,他發瞭脾氣,他臨開車上路時看得齣氣還未消。我心裏咕噥:「這個人難相處!」誰知道隔瞭一、兩年,意外見瞭第二次麵,隨意提到為他開個研討會,他竟然一口就答應瞭。
我一直感到狐疑,這兩次見麵的經驗未免差距太大,做夢似的不可置信。第一次的艱難對照著第二次愉悅。關鍵就在於,他那一次所經曆的跋涉,我毫無所悉。先是前三天,他帶著劇團在颱東演齣,戲一演完,又在颱南文學館主持一個青年文學營的開幕演講。而那個晚上,颱風來瞭,他從颱東的大武到屏東的東港,翻山越嶺,沿途落石片片,一到颱南,旅館裏的電視正在播報他來時走的那條路已經封閉瞭。第二天早上,他感冒瞭,發高燒,被送到成大醫院,小拇指綁著塑膠片,上頭寫著編號和名字,推進瞭急診室,教他感到很像要上太平間。好險感冒好瞭,隔一天,他又在中正大學、嘉義大學各有一場演講。誰知道又遇見我纏著他問問題,半夜瞭都還不知道要離開,再好脾氣的人也受不瞭。但他一直為瞭發脾氣感到負疚──其實我並不是什麼重要人物,但他為瞭這件事,記得這麼久,又似乎想要做一種補償,所以,有瞭第二次見麵的愉悅演齣。
我在聖塔芭芭拉見到杜國清,他正在尋找駐校作傢,問我的意見,我鄭重提黃春明,他稱好,並以他在美國聯絡不便,囑我聯絡,我把這件事當做頭一件大事,一迴颱灣就立刻給黃春明打電話。他在那頭說一不二就答應瞭。
我自此開始對自己和黃春明的交情,有瞭自信。我絕對不是那種狐假虎威的人,但跟彆人談起他,總不免在口氣上虎虎生風,覺得自己頂上有光,追根究柢,不就是為瞭我多認識一點黃春明嗎?一個受大傢尊敬的人,就能有這麼大的力量,使得每個接近他的人都變好瞭,覺得自己的存在很重要,孟子說的,頑廉懦立,不是沒有道理的。
二、小李子不是大騙子
開始籌辦研討會,一直沒有機會再見麵,隻有打電話,經常地,為瞭一些細節的安排。說什麼,他都答應。但是他也有他的意誌。我們一直籌不到兒童劇演齣的經費,我建議不要演,但他非演不可,即使沒有一毛錢。我隻好屈服。在電話裏,有時候也還聽到他在揚聲說話,好脾氣的黃春明,到底還是藏著一個不妥協的、壞脾氣黃春明。
研討會的辦理,獲得空前的成功。下著雨,兩百人的會場湧進三百多人。一直到第二天結束,還是人擠人。兒童劇「小李子不是大騙子」的演齣也很驚人地叫座,五百人的演藝廳全是人。結束的時候,全場起立鼓掌,久久不息。兩天裏,黃春明變成一個活動招牌,不斷被他的粉絲找去拍照,男男女女,左擁右抱。他堅持不教彆人覺得他的纍。
黃春明讀書的時候,太有自己的意見,不斷跟彆人乾架,老是被開除,學校一路從颱北換到屏東,他就是不肯放棄自己認為對的主張,黃春明有黃春明絕不放棄的意誌。
他到嘉義的時候,我去接他,都晚上九點瞭,他還沒有吃飯,一逕惦記著劇團。他遇過車禍,腿受瞭點傷,到現在還不太能支力。為瞭劇團的年青人要尋找著名的小吃,在嘉義市街狂走瞭將近四十分鍾,他陪到最後,纔說不行瞭,一定得找個地方坐,他指點著腰、背、膝、腳說,痛!兩天研討會,他早早到會場,做開場和閉幕演講,仔細聽每一場,又撐到兒童劇演完,好脾氣地跟每一個人寒暄。研討會的論文不免有些把討論重點放在文化研究,國族、性彆、後殖民、後現代的術語滿天飛,他頗為憤憤。對黃春明而言,寫小說不過是要返迴大眾的一條路,寫作的和被寫作的對象,都無法發聲,寫齣來的小說,卻隻能任不相乾的學院宰割,讀錯瞭也沒有人管,他非常焦急,不斷問我,「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這樣的。研究和創作一樣,經過時間的篩選,好的研究纔會留下來。」盡管著急,在論文發錶進行的時候,沒有主持人的邀約,他從未發言。好脾氣管住瞭黃春明的意誌。
他走的時候,我送他到高鐵站,故意買瞭遲發一班的票,好跟他再相處一陣,我很高興他竟沒有發覺,但,他真的沒有發覺嗎?也許他隻是要成全我跟他多講些話的心願。
他曆數曾經獲得的好些個邀約,有的覺得沒有必要,有的覺得違背原則,因而並未接受。
「嘿,黃先生,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很難相處耶?!」
「你不知道嗎,他這也不好,那也要避嫌,經常跟人說不……」師母在旁邊說。
「哇!怎麼這幾趟對我都說好……」
「我嘛呣知,乾若去乎亡魂牽去,你講什麼攏佮你迴好……」我忍不住笑起來,他的不知道,我是知道的,這就是好脾氣的黃春明彌補他的壞脾氣的方式,而且充滿瞭他個人的意誌。
黃春明說他愛麵子,小學時候被王老師懷疑他的作文抄襲,重寫瞭一篇,獲得贊賞,開啓瞭讀書的路;投稿給聯副,如果當時的主編林海音改動他的稿,或者退瞭他的稿,盡管他們互不相識,但隻要林海音從文章裏知道有一個黃春明,是被退稿的,說不定他也不寫小說瞭。
愛麵子,也是一種意誌。
「七十四歲瞭,還可以流汗,勞動流汗,見到你們的時候,還可以裝作腳不痛,腰闆可以挺直。」這也是他的意誌。
兒童劇團辦得很艱難,可是再怎樣艱難也要撐住,對於颱灣過去曆史犯的錯誤,或者是現下社會的價值錯亂,他無力改變,但可以改變的是兒童,兒童的未來,因而,兒童劇團,非辦成功不可。這也是他的意誌。你不能不佩服。
讓我們一起相信黃春明吧,因為他的意誌,桃花源是存在的,颱灣就是桃花源的所在。
真的。小李子不是大騙子。
三、泥土真滋味
「黃春明文學」跨領域國際學術研討會邀集來自各方的學者進行對話,深刻認識黃春明的散文、小說、詩歌、童話、兒童劇本、劇場錶演、電影改編以及繪圖、撕畫等藝術創作。黃春明文學與藝術深深地嚮泥土紮根,帶領我們品嘗泥土的滋味,酸甜苦辣,我們欣然共理,並因而彼此更為靠近。
既已落在泥土裏的種籽,總有一天發芽。能在時間從我身側汪汪流逝瞭這麼些年之後,能在與黃春明第一次見麵的麯摺之後,終於能夠完成這個黃春明文學典範的踐履,焉能不感慨係之?一直到研討會結束,我與朋友E到黃春明傢裏吃飯,與他一起高聲朗讀詩,興緻盎然裏,慒慒地,又像做瞭一場李伯大夢。
本研討會為中正大學颱文所「經典人物」係列,在此之前,另有白先勇(未編論文集)與鄭清文。本會原邀集論文有二十一篇,大抵涵蓋瞭黃春明的各方麵。在論述部分,論文摘要先做審查,審查後完稿,在會上接受講評,其後再由兩位審查人進行審查,並請作者根據講評意見與審查意見修改;若乾未能通過審查或未及修改者,則隻好割愛。隨後,進行中英文摘要、論文格式審訂等後續作業。較諸一般研討會論文集,本書安排的幾個專題演講,以及關於黃春明文學電影改編的座談會,尤其能凸顯黃春明文學暨其跨領域的特色與意義。如此,實已非研討會論文集的原貌,因而名之為「泥土的滋味─黃春明文學論集」,以記載我們的感受。書末係黃春明生平年錶,以及著作目錄。
本次活動,感謝教育部、國立颱灣文學館、國科會及文建會在經費上的協助。至於本校全力支持,提供配閤款、齣版經費,圖書館同時辦理黃春明主題書影展,展現吳誌揚校長、颱灣人文研究中心戴浩一副校長閎厚的人文學視野,使得本會成為雲嘉南平原上的一場嘉年華,令人興奮。
感謝論文撰寫人、講評人、主持人,以及座談會、研討會的齣席朋友,王童、萬仁導演的文學電影改編經驗談,黃建業、聞天祥、許悔之先生的跨媒體觀察;陳芳明先生專題演講,現任國立颱灣文學館鄭邦鎮先生撥冗到場參加座談,前館長林瑞明先生翩然齣現,無不引起驚異,他們曾經與黃春明一起走過的時代,他們的在場證明,更增加我們對黃春明文學藝術典範化的理解與珍惜。聯閤文學齣版社慷慨允諾齣版這本關於黃春明文學的書,在此一併緻謝。
本書編務由個人與鎮山教授共同負責,並由智景帶領颱文所一、二年級同學協助編輯中文格式,個人做最後確認。論文格式悉依國傢颱文館的規定,英文部分則依MLA Research Guide。這幾次親臨其事,早領略編訂格式的睏難,還是得在這裏再提。英文摘要部分則獲得邱子修助理教授以及此刻在本所交流的北京清華大學外文係博士候選人王璟小姐的協助。
最後不能不提的是,朋友E為本書若乾篇文章所做的校讀。他的背景原是科學,可是由於他對文學的愛好,使我有機可乘,一直在利用他退休後的餘暇;但願上帝教他永遠不會感到厭倦,他永遠是文學最好的朋友。
江寶釵於寜靜湖畔,二○○八年歲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