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平崛起」論的最早由來,是在2003年11月3日由中共中央黨校前任常務副校長鄭必堅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發錶瞭一篇講演,首次提齣瞭「中國和平崛起」這個論題。不過,「和平崛起」的用詞在2005年底之後改用「和平發展」來代替。中國的和平崛起,如果真如北京當局所說,是「機遇」、「不是障礙」、更不是「威脅」,是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也以自身的發展來維護世界和平。那麼這樣的立場與態度,去麵對國際社會來解決本身所麵臨的各種問題,北京是基於什麼動機?而且這動機又會思考到運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處理?
作者從另一個角度探討「中國和平崛起」,而且與中國現代民族主義的興起有關。有三個與中國和平崛起有關的課題:國際社會、颱灣問題、以及中國現代民族主義。
當中國足夠強大被視為大國崛起時,為什麼中國需要「和平崛起」口號的喊齣,在本文的研究裏,是否與「中國現代民族主義」的興起有一定的互動關係?或者說,「中國現代民族主義」在上個世紀九零年代開始興起之後,導緻瞭中國當局必須嚮外界說明它要遵循「和平發展」的路綫拓展它的崛起?形成瞭本文探討的重點。
作者簡介
邵宗海
美國聖路易大學曆史(外交史)博士。現任中國文化大學大陸所教授。曾任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客座教授、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中心訪問學者、新加坡大學東亞所高級客座研究員、美國傅布萊特Fulbright奬學金得主。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兩岸關係、中美關係、民族主義、憲政體製。
自序
前言
第一節研究主題與背景說明
第二節研究目的
第三節研究途徑與方法
第四節文獻探討
一、中國和平崛起
二、中國現代民族主義
第一部分中國和平崛起
第一章中國和平崛起的基本概念
第一節中國和平崛起的時代背景與發展過程
第二節中國和平崛起的意義
第三節從中國和平崛起到和平發展
第四節中國和平崛起的特徵、條件及相關概念
第二章中國和平崛起的深入探討
第一節中國和平崛起的理論依據、內外挑戰及迴應
第二節國際對中國和平崛起的基本觀點
第三節中國和平崛起對世界的影響
第二部分中國現代民族主義
第三章民族主義的探討
第一節民族主義的概念與深究
第二節中國的民族主義的探討
第三節中國與颱灣的民族主義的互動與發展
第四章中國現代民族主義的探討與發展
第一節中國現代民族主義的意義與類型
第二節中國現代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
第三節中國現代民族主義與現代化發展及全球化關係
第一部分中國和平崛起與中國現代民族主義的關係
第五章中國現代民族主義是源於中國富強崛起論述的探討
第一節事實與推理邏輯之間關聯性的闡述
第二節案例分析:
一、「駐南斯拉夫使館誤炸事件」
二、「中美撞機事件」
第六章中國和平崛起的訴求部分是濫觴於中國現代民族主義的興起
第一節事實與推理邏輯之間關聯性的闡述
第二節案例分析:
一、「小泉參拜靖國神社事件」
二、「抵製傢樂福事件」
第七章中國和平崛起與中國現代民族主義互動關係
第一節二者互動關係之分析
第二節案例分析:
一、「汶川大地震」
二、「釣魚颱事件」
三、中國和平崛起因應「颱灣企圖加入WHO及國際組織」
第八章結論
參考書目
讀到這本書的書名,腦海裏立刻浮現齣許多畫麵。想象一下,在某個國際會議上,中國代錶自信而有力地闡述著自己的立場,那一刻散發齣的強大氣場,背後究竟有多少是基於國傢實力的支撐,又有多少是深深植根於民族情感的驅動?“現代民族主義”這個詞,在我看來,往往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張力。它既可以成為凝聚民心、推動國傢進步的力量,也可能在不經意間,成為一種排他性、對抗性的意識形態。而“和平崛起”,聽起來是那麼美好,那麼符閤國際社會的期待,但當它與民族主義糾纏在一起時,這種“和平”的含義是否會被重新定義?我特彆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界定中國當代民族主義的特徵的,它與曆史上曾經齣現的民族主義有何不同?又是如何在現實的國際政治和國內社會變遷中,被不斷地塑造和演變的?這本書如果能觸及到這些深層的問題,並提供一些令人信服的分析,那將是對我理解當前中國政治格局的一大助力。我希望它能揭示齣,在“和平崛起”的光鮮外錶下,民族主義的暗流是如何湧動的,又對中國的國際行為産生瞭怎樣的影響。
评分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為我這種常年關注兩岸局勢,又對“中國崛起”這件事有著復雜情感的颱灣讀者量身定做的。每次在新聞裏看到中國大陸的各種發展,無論是經濟上的騰飛還是國際舞颱上的活躍,心中總會湧現齣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一方麵,不得不承認,作為一個龐大的文明體,它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這種力量的增長本身就帶著一種壓迫感,讓人不得不去審視自己所處的位置。另一方麵,又無法忽視曆史的陰影和現實的差異。這本書的題目就點齣瞭核心——“和平崛起”與“現代民族主義”的互動。這正是問題的關鍵所在。究竟是真誠的和平發展,還是民族主義高漲下的擴張?是基於實力的新自信,還是曆史遺留的舊情結?這本書似乎試圖拆解這種復雜性,從民族主義這個角度去理解中國的對外姿態和內在驅動力。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這兩個概念串聯起來的,又是如何分析在不同曆史節點下,它們的相互作用如何塑造瞭今天的中國。我期待書中能有對“和平”二字的深刻剖析,以及對“崛起”背後真實意圖的辨析,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些視角,幫助我們理解一個日益強大的中國,對我們颱灣自身,以及對整個地區秩序意味著什麼。
评分作為在颱灣成長起來的一代,我們從小就沐浴在相對多元的信息環境中,對於“國傢認同”、“民族情感”這些概念,有著比大陸同胞更復雜、也更具反思性的理解。所以,當看到《中國和平崛起與中國現代民族主義的互動》這樣的書名時,第一個念頭就是,這是否能提供一個不同於官方敘事的視角?我尤其關心的是,作者如何處理“崛起”與“民族主義”之間的辯證關係。在中國大陸,民族主義似乎常常被用來激發愛國熱情,增強國傢凝聚力,尤其是在麵對外部壓力時。但這種情感一旦被過度煽動,是否會走嚮我們所擔憂的那些方嚮?書中能否深入探討,中國式的現代民族主義,在多大程度上是主動建構的,又在多大程度上是被動的迴應?它是否會成為中國在處理颱灣問題時的一種重要籌碼?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細緻的案例分析,去辨析中國在不同國際事件中的具體錶現,是如何受到民族主義情緒的影響,又是如何藉由“和平崛起”的口號來緩和外界疑慮的。這樣的分析,對於我們理解中國未來的走嚮,以及評估其對地區穩定可能帶來的挑戰,至關重要。
评分在颱灣,我們對“中國崛起”的感知,常常是伴隨著一絲警惕和審慎的。當聽到“中國現代民族主義”這個詞時,腦海中浮現的往往是中國大陸在國際事務中日益強勢的態度,以及國內民眾高漲的愛國情緒。這本書的書名,恰恰點齣瞭我最想瞭解的地方——這種民族主義情緒,究竟是如何與所謂的“和平崛起”策略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的?我很好奇,作者會如何定義和分析中國的現代民族主義,它與傳統的愛國主義有何不同?它又在多大程度上影響著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國際戰略?“和平崛起”這個概念,在不同的人聽來,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解讀。這本書是否會深入剖析,這種“和平”的內涵,以及“崛起”的模式,是否會受到民族主義情緒的製約或引導?我期待書中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來展示這種互動是如何體現在中國的對內宣傳、對外錶態以及具體行動中的。這對於我們理解中國當前和未來的發展方嚮,以及它對地區穩定可能帶來的影響,都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评分我對這本書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源於我對“崛起”這個詞的睏惑。在中國大陸,人們似乎普遍對國傢的發展感到自豪,這種自豪感,很大程度上是由一種強烈的民族自尊心所驅動的。而“和平崛起”,就像是一個試圖安撫世界的承諾,但這個承諾的背後,究竟有多大的分量,我常常感到懷疑。這本書的書名,恰恰觸及瞭我最想探究的核心:這兩者之間究竟是怎樣的聯係?是民族主義的內在驅動,促成瞭“和平崛起”的戰略選擇,還是“和平崛起”的外部環境,又反過來強化瞭中國的現代民族主義?我希望書中能夠清晰地梳理齣這種互動的邏輯,比如,在處理一些敏感的國際爭端時,民族主義情緒是如何被調動起來的,而“和平崛起”的論述又是如何被用來平衡這種情緒,並爭取國際理解的。我也想知道,作者是否會分析,在颱灣問題上,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扮演著怎樣的角色,而“和平崛起”的框架,又是否會因此受到限製或扭麯。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個更具洞察力的框架,幫助我們理解中國在國際舞颱上復雜的行為模式,那將非常有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