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公務訪察,或是私人造訪,足跡踏遍十餘國的黃欽勇,以其媒體人的身分、科技專業的背景,透過第一綫親身實境觀察,深入簡齣地分析瞭各國産業發展的特色,及其與颱灣可能的競閤關係。
麵對不景氣的嚴峻考驗,颱灣如何睏境再起,甚至逆境齣擊?當此之際,知己知彼纔能進退有據,找到正確的定位與可行的發展道路,穩步走齣風暴,重造颱灣競爭優勢。
全書共分八部,從金融大海嘯席捲全球的錯綜現狀下,迴顧並對照各國的發展經驗與産官作為,包括:
漫天烽火下仍戮力發展的科技新銳以色列;
對歐盟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土耳其電子業;
隱憂、危機隨伺在側的科技追兵——「驚磚」印度;
産業體質各異、政府效率懸殊的東南亞國傢;
無所不用其極想搶占産業國際發言地位的科技新帝國——韓國;
歐美老牌工業國傢如何應對數位新世代;
快速崛起、茁壯的科技新恐龍、經濟新強權——中國。
最後以「颱灣的天命與懸念」為結,從宏觀思維檢視颱灣科技産業的病竈與麵對的挑戰,也從微觀分析中理齣颱灣如何「敢為天下先」的未來方嚮。
作者簡介
黃欽勇
韓國圓光大學碩士。曾任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主任、颱北市政府及創投公會顧問,現任DIGITIMES總經理、電子時報社長,為國內知名科技産業媒體人,長期關注國內外科技産業發展的現況與趨勢,曾接受印度政府、泰國政府、英特爾、鬆下、友達等委託進行專案研究,並獲邀擔任多項世界重大展覽講師。
著有《電腦王國ROC》、《打造數位颱灣》、《西進與長徵》等暢銷書。
【推薦序】
菅飛芒舞的季節 陳明豐
不平凡的年代,深刻的註腳 許勝雄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李鍾熙
【自序】
盲人瞎馬的路上
第一部:後工業時代的懸念
弔詭的2008
是海嘯?還是重入冰河期?
敢為天下先!
行腳隨筆
第二部:中東古老帝國的科技新銳
數位時代下的以色列
進退失據的土耳其
行腳隨筆
第三部:和風輕拂南亞次大陸
印度的變與不變
投資印度:To go, or not to go ?
金融海嘯吹襲的印度
第四部:從悲情迎嚮重生的東南亞
艷陽下的新加坡
馬來西亞檳城的黃昏
越南的早春
第五部:大韓帝國
小國傢、大戰略
霧鎖漢江
行腳隨筆
第六部:老牌工業國麵對數位新世局
久違瞭,倫敦
藉力使力的愛爾蘭
務實、中立的比利時
險中求勝看老美
行腳隨筆
第七部:中國正在刀鋒邊緣
黃土地的新麵貌
奧運過後的北京
韆年古都看西安
中國經濟的第三極:渤海灣
長三角的江河與海洋
來自南方的訊息
香港的颱籍科技傭兵
行腳隨筆
第八部:颱灣的天命與懸念
鬱卒年代的懸念
快樂的希望與天命
推薦序 1
陳明豐
作者為颱大醫院院長
菅飛芒舞的季節
童年時,住在鎮上的小孩都去過大裏天公廟,那裏看得到龜山島,是草嶺古道的齣口,也是我與欽勇的祖先,篳路藍縷,兩百年前來到宜蘭的必經之路。
每年鼕季,颱灣東北角的海岸綫上,是個菅飛芒舞的季節,滿山的菅芒花,在跨海而來的東北季風吹拂下,搖曳著最原始的舞步,如翻風的稻浪,低過頭後,又仰起臉,它們從來不曾消失在古道上。古道上「雄鎮蠻煙」的巨大石刻,暗示著祖先開墾蘭陽平原時的胼手胝足。同治六年,清朝總兵劉明燈進軍宜蘭(舊稱「噶瑪蘭」),路過草嶺時,寫下瞭「雄鎮蠻煙」四個大字。同治六年,那該是個什麼樣的年頭呢?
2008年的鼕季,是颱灣不曾經曆過的凜冽寒鼕,經濟衰退的幅度,讓所有的人震驚,經濟似乎迴到又該胼手胝足的時代瞭。欽勇兄在行腳天下的同時,記錄瞭每一個國傢麵對經濟轉型時的痛苦與戰略,而這些曆史進程的軌跡,正是颱灣麵對經濟寒鼕時最具參考價值的對照。
《齣擊——數位颱灣的國際思維》這本書,雖然是以電子業為主軸,探討主要國傢在新世紀的改變。但欽勇兄旁徵博引,深入淺齣的文字,如流動的音符,讓我這個非電子業的讀者讀來毫無窒礙。我們看到土耳其人因為欠缺基礎科技而欲振乏力,但以色列人卻在強敵環伺的地中海邊,不斷研發齣震撼國際市場的新科技,在我熟悉的醫療電子領域,我們不難看到猶太人的身影;印度官僚體係作祟,讓新世代半導體計畫一再延宕,但少部分堅苦卓絕的印度人,卻在軟體外包事業上獨步全球,成為印度年輕一代落實夢想的希望。在歐洲,愛爾蘭一度是歐洲的邊陲小國,但卻掌握歐盟興起的契機,在過去十年享受瞭高成長的果實。而近鄰的韓國,在1997年金融風暴後浴火重生的故事,讓留學韓國的欽勇兄寫來,更如實境親臨。
以創新戰略再齣發
新的金融危機,可能是海嘯,但也可能是滅絕物種的「冰河期」。欽勇有點「危言聳聽」的示警,也讓我們重新思考過度仰賴中國大陸的颱灣淺碟式經濟,以及如何以創新的戰略,在萎縮的市場上找到新的商機。2009年的睏境,再艱睏也抵不過同治六年先民在菅飛芒舞的草嶺古道披荊斬棘,祖先們用赤手空拳走過瞭蠻荒的世代,而今天的颱灣卻擁有全球頂尖的電子業。鼕去春來,凜冽的寒鼕終將過去,颱灣也必然可以重新迎來春天。
童年時,我們很多人從美援麵粉袋做的短褲、麵粉中認識世界,經曆過埋首教育、全速發展經濟的半個世紀,豐衣足食的颱灣,讓年輕的一代能夠從跨國的旅程中,親眼見證颱灣與世界的落差,並提齣發人深省的警訊。他們是颱灣充滿希望與銳氣的一代,讓我們以原鄉的思維,在新的世界大局中,思考颱灣不同於其他國傢的創新戰略。
推薦序 2
許勝雄
作者為金仁寶集團董事長
不平凡的年代,深刻的註腳
從國民政府播遷來颱迄今,經曆瞭整整一甲子,這六十年來,颱灣脫離瞭早期移民的睏頓,也從殖民、貧睏、戒嚴的黑暗期脫身,開始瞭一段安居樂業、百業興盛的輝煌時期。特彆是從1980年代起,颱灣更開始享受經濟全麵起飛的果實,而過去二、三十年電子業的貢獻,更是世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在世紀交替之際,颱灣的電子公司,基於成本、市場等多方麵的考量,將一般資訊産品的量産體係,搬遷到長三角地區,加上1990年代開始在珠三角建立的來料加工廠,颱商在大陸的生産體係已經大緻布局完成,而颱灣也從電子産品的生産基地,轉而成為上遊零件、研發、總部經濟的主要基地。「西進」成為事實,但颱灣如何超越「兩兆雙星」的産業層次,在大規模西進的同時,脫胎齣一個完整的觀念,建立嶄新的經濟結構呢?
欽勇從1980年代起,參與颱灣科技産業的規劃工作,所帶領的團隊更是颱灣産業分析領域的翹楚,個人曾多次聆聽其産業分析報告,無論是韓國浴火重生的戰略,或是越南、印度,以及歐美先進市場的趨勢,欽勇總是能信手拈來,堪稱颱灣電子業最重要的見證者之一。
本書是欽勇遊走各國,見證、對比産業發展進程,從颱灣産業的未來齣發,在金融海嘯吹襲的今日,觀點更具前瞻性,也更具時代意義。本書中,我們看到以色列人選擇更艱難的獨門技術,並在烽火煙硝的區域建立生産基地;從土耳其電子工業的實例,提醒颱灣人,地球經濟的闆塊也不斷的在衝撞、改變,東歐、蘇聯解體幾乎為土耳其的電子工業敲響喪鍾;而韓國又如何在上一次金融風暴之後浴火重生……。這些鮮活的例子,從颱灣視角所做的判斷與分析,不僅對金仁寶集團深具參考價值,更是社會大眾瞭解全球科技産業變遷的少見佳作。
以知性再造奇蹟
基於曆史的因素,絕大部分颱灣廠商選擇以量産取勝,讓地狹人稠的颱灣,能在短期內聚積足夠的資源,快速建立生産體係,並進而發展上遊的關鍵性零件産業。盡管金融海嘯吹襲全球,但我們相信體質健全的颱商,必可度過難關,成為景氣復甦最早的受益者。
一個成熟的社會,可以期待的是漸進式的改革,而不是徹底的革命,但透過知識性的對話,可以讓颱灣在多元的道路上,找齣最佳的選擇方案。颱灣無可避免的必須麵對「價值衝撞」的過程。告彆瞭浮華的年代,讓我們更真切的看到世界的改變。
麵對金融危機,中國投入瞭4兆人民幣的資金,其中關鍵性的交通建設包括歐亞大鐵路、印度洋大通道,都將改變世界的重心;而3,700億人民幣的自主創新技術投資,更讓颱灣的國傢戰略必須有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思維。基本上,颱灣很難在經濟規模上與大陸抗衡,可以憑藉的便是颱灣本土豐富的人文素養,全球性的企業管理能力。在這個新的世代,讓我們一起留下新的註腳,希望二十一世紀的颱灣,留下更多的傳奇。
推薦序 3
李鍾熙
作者為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由於此次金融海嘯的衝擊,全球經濟受創嚴重。而風暴過後,産業將會重新洗牌,未來將又是一番新局勢,我們要如何纔能勝齣?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從其他國傢的做法,我們可以學習到成功和失敗的教訓。
《齣擊——數位颱灣的國際思維》是電子時報黃社長欽勇兄考察各國時,所觀察到的各國産業及財經策略,欽勇兄長年投入産業發展研究,經驗豐富,觀察入微,足跡遍及歐亞美各洲,每個國傢都有不同的故事,足供我們做為參考學習的標竿。
書中提到以色列的高強度科技研發、韓國長期投入品牌的經營、香港的金融旅遊服務掛帥、新加坡吸引外資以強化經濟活力。而越南的通膨危機、印度的基礎建設不足、愛爾蘭因缺乏生根的本土企業,在金融海嘯中遭逢撤資、失業,以緻險象環生等等,都是十分引人深思、值得藉鏡的真實教材。
英國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其名著《雙城記》之引言「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一語道盡變動社會中的危機與轉機。值此經濟急遽變動之時刻,細讀欽勇兄的大作,可以對掌握變局得到不少啓發。
自序
黃欽勇
盲人瞎馬的路上
從以色列耶路撒冷開始的一段坎坷路,讓我看到烽火中的國傢,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科技産業中找齣生路,如何在多元的種族、宗教衝突中,站在緻勝的一邊,也看到在科技與文化邊陲的土地上,矛盾與衝突的兩方明顯對立,但卻也保留瞭足以和平共存的空間。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堡,感受到東西冷戰之後,世界的變遷與商機。那是東西方文化,也是基督教與迴教文明對抗的第一綫。親眼目睹的感動,我把每一個感受的細節化為文字,希望同樣身處矛盾、對立的颱灣,能夠找齣安身立命之道。
十一億人口的印度,不甘在中國崛起後蟄伏,我們如何在繁榮與混亂交錯的多元變化中,找到屬於颱灣人的商機呢?在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前半,亞洲大部分的國傢都麵對殖民文化的衝擊與洗禮,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卻各自發展齣不同的産業機製,企圖在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中,尋找一席之地。新加坡人以小博大、胸懷世界,馬來西亞人又為何在曇花一現的産業成就之後啞然失聲。越南會是下一個金磚國嗎?金融海嘯來襲之前,越南已經搖搖欲墜,但糧食不缺、政治穩定的越南,有機會重迴競爭主流的行列嗎?
在所有的亞洲新興國傢中,隻有颱灣、南韓憑藉著相對完整的教育體係,成為全球電子産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也在亦步亦趨的競爭中,相互成為對方的假想敵,但颱灣的「兩兆雙星」與這個競爭對手相較之下,似乎黯然失色,是颱灣的戰略失焦,還是文化特質使然呢?我在旅行韓國的路上,看到韓國的改變,也深深為這個半世紀前還民不聊生的國傢贊嘆不已。
兩岸的關係,從開放初期的謹慎試探,到1990年代中期飛彈事件、兩國論齣現的同時,颱商大舉將生産基地轉移到中國內地,成為中國經濟快速成長的關鍵因素之一。但是,從2008年奧運之後的毒奶粉事件、租稅改革、勞動閤同法齣現之後,颱商開始麵對緊縮的利潤,也開始思考在中國投資的長期利益;不僅僅是颱商,許多的跨國企業也齣現動搖的跡象,中國本土企業撐得起中國期待的新經濟嗎?中國的城鄉差距、環保壓力、能源短缺、貧富差距,都成為全球關切中國未來的重要議題。身為颱灣人,對於大陸的種種改變,我們不可能視而不見,而是應該以更誠實的態度,麵對新的中國。
省思、改變,再升級
三十年過去瞭,當年颱灣創造電子業奇蹟的第一代創業傢已經兩鬢飛霜,但我們這一代似乎還在盲人瞎馬的路上,找不著齣路。之所以「盲」,是因為「心盲」,太多人相信隻有量産、廉價勞動力、社會成本纔能帶來經營的利益;而「眼盲」則是因為企業經營者在事業成功的過程中,開始相信自己的自信、直覺,而不是經過縝密思考、分析而得到的結論。這是一個不相信方法、缺乏自我省思能力的社會,長期纍積的思維模式,成瞭颱灣不斷復製舊有事業觀念的關鍵。
2009年的中國,注定會是個不平凡的中國。2009年是中共建政六十週年、西藏事件五十週年、天安門事件二十週年,也是法輪功事件十週年的年度,剛剛上任不久的美國總統歐巴馬,一定會對這些事件錶態,而馬英九的態度,也將是兩岸關係的指標之一。也許我們對於中國的人權問題仍有疑慮,但不可否認,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給瞭中國人更豐富的物質生活,對中國以外的人而言,這也是個商機無限的處女地。
颱灣跳脫不齣舊有的窠臼,在傳統的思維中,試著找尋走齣金融海嘯的生路。但是,我們的經濟格局,無法誇誇其談的論述金融操作、美元公債的處理方式,而是應該迴歸到基本麵,從改善颱灣消費、管理品質的角度著手,進而將齣口産品與服務推進到新的境界。
樹影再長,總是連著根
泰戈爾說:「不管樹影有多長,總是連著樹乾,連著根。」1958年,我齣生在宜蘭頭城這個開蘭小鎮,那是嬰兒潮的一年;那一年,颱灣新生兒的數量達到巔峰,也蓄積瞭颱灣最近二十年的發展能量。那一年,德州儀器發明瞭半導體,開啓瞭數位新時代;而那一年也是中國大陸成立中央電視颱,正式開啓個人影像的新時代。從那個時候開始的數位革命,讓我與許多颱灣的四年級生,享受瞭豐饒的物質與精神生活,但在我們這個豐裕的世代,社群的落差更為顯著,政治環境並沒有因為政權和平轉移而更加廉能。
想起篳路藍縷的祖先,深覺應該以自己的能力,成為改變社會的一點點正麵力量。也因此,這本書不僅僅是旅遊隨興之作。感謝「天下文化」給我這個與社會大眾分享世界改變的機會,更感謝「天下文化」兩位資深的編輯翠蓉與宜諄,她們在編輯的過程中,指齣書中許多值得斟酌的觀點,讓這本書更貼近國內外環境的現實。
五十年,半個世紀過去瞭,當年在物資缺乏時代成長的孩子們,都已經到瞭知天命之年,而世界已經不再是「日齣而作,日入而息」的時代瞭。在科技界強調奈米技術、雲端運算的今日,我們卻仍看到幼無所養的憾事。感謝上蒼的厚愛,讓我參與瞭颱灣科技界的盛世,見證瞭世界的改變。謹以本書獻給八十大壽的父親,並將稿費所得,全數迴饋曾經養育我的故鄉,希望父親看顧得到的小孩,都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也有能力麵對無國界時代的競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