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兰和方济各两人,各在十八岁和二十二岁时,就决定追随天主。他们走出自我,只为奔向天主;并受特别的感召,将自己完全献给天主,成为人世的光辉。
他们传播福音,全起于一个事实:即耶稣的贫穷,其中常蕴存他的谦逊和他「对我们的」仁爱。贫穷此时不仅是一种美德或一个誓愿而已,它更是一条「道路」,一个义无反顾、踏踏实实「追随天主子行迹」的生命。
圣人穷尽一己生命,甚至以其血肉身驱,为使信仰的奥蹟,历历在目。他们借由一种简朴、特出而又接近市井小民的「生活形式」,让人们恢复对福音的热心,以及对天主确实降生成人,走入人类历史的信心。
圣人终究成功了,正因如此,时至今日,他们仍令教会和全人类心神渴慕。
编者简介
贺朗.彭诺方(Roland Bonenfant)
1941年生。于1960年代加入方济会。曾发表方济会灵修相关着作如下:《我主愿祢受赞美─圣佳兰与圣方济的祈祷》(Louesois-tu mon Seigneur. La priere de Claire et Francois d'Assise),1978年出版;《圣人方济古照今》(Francois d' Assise, un saint pour notre temps),1987年出版;《圣佳兰的一生,1193-1253》(Saint Claire d'Assise, 1193-1253),1987年出版。另着有圣佳兰专文两篇:〈活信仰,得自由,兄弟爱,女子能〉(La femme fraternelle a la foi vivante et libre ),〈困顿世纪,信勇女杰〉(La femme confiante et courageuse en un siecle difficile)(1994年)。作者在方济会及第三会内担任过多种职务,目前为方济会公共关系代理人。
作者简介
圣方济
西元1181年前后生于义大利,殁于1226年。小兄弟会、佳兰会和第三会的创始人。着述包括:《太阳歌》、《方济会会规》。
圣佳兰
西元1193年生于义大利,殁于1253年。与圣方济同为圣佳兰会创始人。着述包括:《圣佳兰会会规》等。
导读
注释
缩写
年表
深入阅读
方济着述
佳兰着述
读完这本书,我久久不能平静。它所描绘的“贫穷的喜乐”,并非一种消极的贫乏,而是一种主动选择的、全然交付的丰盛。作者巧妙地将亚西西的方济和圣克拉拉(佳兰)的生活,与我们当代人的心灵困境巧妙地连接起来。在书本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了方济那份对受造界的博爱,他对卑微事物的深情,以及他如何在赤贫中找到最真实的自由。他不是为了贫穷而贫穷,而是通过贫穷,放下一切世俗的羁绊,更清晰地看见了天主的光辉。而佳兰,则以她坚韧的意志和对基督的纯粹爱恋,在修道院的墙垣内,构建了一个精神的王国,证明了女性在信仰道路上同样可以达到极高的灵性境界。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到,真正的喜乐并非源于外在的占有,而是来自内心的满足和与天主的亲密关系。它提供了一种不同的生活视角,一种在舍弃中获得,在谦卑中提升的生存智慧。对于那些在物质洪流中感到迷失的人,这本书无异于一盏指路明灯,它鼓励我们去探索那条看似艰难,实则通往真正自由与平安的道路。
评分这本书带来的感触是层层递进的,如同剥洋葱般,一层一层触及我内心深处的柔软。起初,我被“贫穷的喜乐”这个概念所吸引,心想,贫穷还能有喜乐吗?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明白了,这是一种多么深刻的洞见。亚西西的方济和佳兰,他们并非不知世间疾苦,恰恰相反,他们选择了最彻底的“放下”。这种放下,不是逃避,而是以一种全然的信靠,将自己交托给天主。书中对他们生活的细节描写,那种对最卑微的生命的尊重,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他们之间纯粹而深刻的灵性友谊,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开始反思自己生活中那些执着的“拥有”,那些让我焦虑和不安的“缺乏”,是否真的如此重要?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富足,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我们内心有多么的平安和满足,有多少的爱可以给予。它不仅仅是关于两位圣人的故事,更是关于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生命本质的回归。它提醒我,在喧嚣的世界里,可以找到一处宁静,一种不被物质所奴役的、真正的喜乐。
评分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与圣人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本书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没有高高在上地说教,而是用一种亲切、朴实的语言,将亚西西的方济和佳兰的生命故事娓娓道来。我仿佛能看到方济走在田野间,与鸟儿歌唱,与麻风病人交谈,他的脸上洋溢着的是一种纯粹的、发自内心的喜悦。而佳兰,则在简朴的修道院里,用她的祈祷和坚忍,守护着一份纯洁的爱,这份爱,强大到足以抵御一切诱惑。书中所传递的“贫穷的喜乐”,是一种深刻的灵性体验,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丰盛,不在于物质的堆积,而在于心灵的自由和对天主的全然依附。它鼓励我们去审视自己对物质的依赖,去学习在简朴中发现美,在舍弃中获得安宁。它让我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生命中真正宝贵的东西,什么才是能带给我们持久喜乐的源泉。这本书,像一股清泉,滋润着我干渴的心灵,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灵魂深处为之触动的书。初次翻阅,就被它那朴实而充满力量的书名所吸引——“贫穷的喜乐”。在当今这个物质至上、追求效率的时代,这个书名本身就如同一次温柔的提醒,将我们拉回那些被遗忘的价值。作者以一种极其贴近的姿态,邀请我们一同踏上一次与亚西西的方济和佳兰的灵性之旅。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亲眼目睹了方济跨越山川,用他真诚的爱拥抱贫困、拥抱万物生灵的场景;也似乎能感受到佳兰在清贫的修道院中,如何以坚定的信仰和深邃的爱,与天主建立起那份独特而深刻的联结。书中的语言并不华丽,却像山涧的溪流,清澈地流淌进读者的心田,洗涤尘埃,唤醒沉睡已久的对真善美的渴望。它不是简单地讲述圣人的生平事迹,而是通过他们的人生,折射出一种超越物质贫乏的精神富足,一种在全然交付中获得的纯粹喜乐。每一次翻开,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力量,重新审视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以及内心深处真正追求的是什么。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和一次久违的归乡。
评分这本书是一次关于“回归”的邀请。在现代社会,我们似乎总是向外追寻,向外索取,却很少向内看。而“贫穷的喜乐:与亚西西的方济和佳兰一同体验天主”,则将我们的目光引向了内在的丰富,引向了与天主那份最纯粹的联结。作者以一种非常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方济和佳兰的生活片段,那些在简朴中闪耀着光辉的时刻。方济对万物的爱,对弱者的怜悯,以及他那近乎疯狂的对基督的模仿,都让我惊叹于人性的另一种可能。而佳兰,则以她卓越的灵性洞察力,展现了女性在信仰上的坚毅与力量。这本书不是一本枯燥的宗教读物,它更像是一部充满生命力的故事集,通过两位圣人的生命,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贫乏的精神高度,一种在全然交付中体验到的、宁静而深沉的喜乐。它让我明白,真正的财富,不是我们拥有多少,而是我们如何去爱,如何去付出,如何去信靠。读完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一种心灵上的净化和升华,对生活也有了更积极、更从容的态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