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从何教起? 父母不可不知的八个永恆价值

德,从何教起? 父母不可不知的八个永恆价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John & Susan Yates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教育、成就、物质、健康或个人地位,而是品格;品格支撑着一个孩子、一个成人、一个家庭。」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哪些价值是跨越时空、恆久不变,值得人们一代代传承下去的?哪些人格特质有助于亲子在人生的种种挑战中,仍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父母面临教养孩子的问题时,到底应掌握哪些原则呢?

  作者跳脱一般社会价值的框架、传统文化的包袱,以一种永恆的眼光重新诠释家庭、父母角色与亲子关系。家庭好比一所建立品格的学校,不分父母与孩子,全家人都走在人格成长的道路上,倘若父母在家中营造出坦诚、接纳的气氛,鼓励家庭成员互相分享成功与快乐、彼此分担挫败与痛苦,亲子就能一同享受在这趟成长之旅中,共尝甜美的果实。

  书中亦引用许多生活实例,教导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上,把握机会不断迈向人格成熟。每章后面附有焦点问题,书后亦提供小组讨论的问题,不论为个人或团体阅读皆十分适合。

作者简介

叶慈夫妇(John & Susan Yates)

  育有五名子女,在全美各地主讲婚姻及教养相关的议题。若望(John W. Yates)在维吉尼亚州圣公会瀑布教堂(Falls Church, Virginia)担任教区牧师;苏珊(Susan Alexander Yates)则着有多本教养书籍。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人格的危机
        塑造人格 / 造物主对人格的关注 / 焦点问题

第二章  正直
        发展正直 / 清除杂质 / 渴望成长 / 焦点问题

第三章  虚心受教的精神
        受教精神的构成要素 / 培养受教性 / 焦点问题

第四章  自律
        帮助孩子发展自律的精神 / 焦点问题

第五章  怜悯
        怜悯不光是关心而已 / 有所行动的关心 / 我们的孩子观察到什么 / 当怜悯事与愿违 / 焦点问题

第六章  仆人的心
        避免三个陷阱 / 仆人之心的五种材料 / 追求仆人之心 / 焦点问题

第七章  勇气
        勇气和恐惧之间的关系 / 冲破障碍 / 焦点问题

第八章  信德
      作出选择 / 依靠天父 / 焦点问题

第九章  喜乐
        信仰与喜乐 / 喜乐从何而来? / 焦点问题

第十章  让人格开花的家
        园丁的目的 / 花园中的组合 / 闯入花园的不速之客 / 花园中的四季 / 花园的气氛 / 主人园丁 / 焦点问题

附录一:如何分辨天主的旨意
附录二:如何带领研读团体
附录三:天主教与基督教圣经各卷名称对照表
註释

图书序言

序言

  最近在我的生活中发生了两件很不寻常的事情,使我不期然地沈思了好一些问题,而这些都是我在平日忙乱的生活中不太会去思考到的。

  爱丽生(Allison)是我五名小孩中的老大,她正准备去大学报到,时间只剩两个星期而已。她的即将离去使我内心百感交集,因为若望和我开始踏入一个新的季节了,就是要目送自己的孩子一一离家的季节。在爱丽生的骨子里有一种自尊──她知道她是谁,并以此为傲。我很惊讶地发现原来她已经变成一位淑女了。我确实有一种感受,我看见了天主的恩宠如何在我抚育这个宝贝女儿的过程中做工,因为祂的恩宠弥补了很多我们作父母所犯的大错。她的信德非常强,而且她有一种文静的美,处处散发着自信和安全感。看着我的宝贝女儿兼亲密挚友就要离去,我的内心也生出一股愁绪,啊,我将如何思念她的陪伴啊!

  在这许多复杂又混乱的情绪背后,一些问题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当我想像她的校园生活时,眼前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场景:充满挑战性的课程、新朋友、派对、多姿多彩的生活方式。教室中会有一些聪明又有吸引力的世俗主义者,她会有足够的分辨能力,还是会受到这种聪明的杰出人物所诱惑,而变成他们的一分子呢?她也会接触到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怀疑论,这到底会不会使她动摇,或是挑战她重新检视自己的信仰,在这之后变得更坚定、更有智慧、根基更稳固呢?此外,她身边的同学很可能沈溺在性的慾望中,她够不够坚定去拒绝这个诱惑呢?还有,到处都有好的活动,她很可能因此让自己负荷过重,在如何运用时间这件事情上,她能明智地作出决定吗?最后,当她失败的时候,她有智慧去认清失败的缘由并从错误中学习,而不是屈服在自怨自艾的情绪之下吗?

  在这一切的背后潜藏着一些根本问题:到底她是否已经准备好独自出去外面看看?她是否已经发展出一种人格,使她在人生旅途中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勇敢面对、屹立不倒?

  另外有一件事情使我思考到更深的问题。就在上星期,我们发现一位好友和教会同工竟得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Lou Gehrig's disease,俗称渐冻人症),他只有四十一岁,有太太和三个年幼子女。他是一个信仰很深的人,数年前他放弃了一个稳当的工作职位,跑到华盛顿来,对那些还未信主得救的街友从事牧灵工作。当医生确认路根(Logan)的确患上这不治之症后,若望、我、路根和他的妻子玛莉莱门(MaryLyman)四个人一起抱头痛哭。每当我们想到玛莉莱门和孩子们的时候,我们就再度泣不成声;不过,天主临在这一切之中。路根曾说过天主在这件事情中,而他唯一的希望就是他能借着自己的病去荣耀祂。

  看到挚友与末期病症搏斗,这也使得我想知道自己的成熟度到哪里,的确,这件事情使我不禁检视自己的信德,也因此唤起了一些问题:我拥有「相信祂到最后」所需要的条件吗?我拥有坚强的人格以抵抗失望和绝望吗?当生命并非朝着我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时,我会质疑祂看顾世人的能力,还是会坚定地相信祂的慈爱?当我受到诱惑去犯错时,我有没有力抗自然的慾望以服从祂?我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而寻求祂的宽恕吗?我是否拥有一种人格的力量,这力量赋予我安定的信心,使我无论在人生受到祝福还是受到挑战时,都能站立得稳?

  当我帮即将离家的爱丽生打包行李时;当我看着路根为死亡作准备时,我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到底生命中什么东西才是真正重要的?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教育、不是成就、不是物质、健康或个人地位,而是品格;品格支撑着一个孩子、一个成人、一个家庭。身为父母的我们希望教养出充满信心、且意识到自己终极目标的孩子──孩子知道自己是谁,也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同样地,我们也希望自己能这样,然而品格不是一件物品,我们无法取得它再传给自己的孩子,因为终此一生就连我们自己也都在不断地成长,而且没有结束的一天。

  要培养出一种坚定不移的人格,这件事并不会自动发生,良好人格的发展绝对不是一个漫不经心、毫无计划的过程。为人格的发展,我们需要订立一些目标,并且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来达到目标,而这就是本书出版的理由。

  父母的任务就是要为了孩子的一生好好地装备他们,而跟人格发展相关的一些训练正是这项任务的中心和灵魂。当然,基督徒的家庭并非是完美的家庭,而是让父母和孩子不断经历成长过程的地方。

  不过,这不是一本针对人格发展作心理分析的书;不是一本教导父母如何培育子女品格的精装书;也不是一本设计一系列特别活动以培养子女品格的书;更不是一本只针对我们的孩子、描述如何在其身上建立品格的书。

  这是一本为父母、子女和单身者而写的书,描述我们如何透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来达到个人人格成长。此外,书中特别强调了八种重要的人格特质,以及根据我们的了解,天主对这些特质的看法又是如何。透过不同的故事和很多的实际例子,我们跟大家分享如何在自己和孩子的生活中培养这些人格特质,这让我们深深明白到,其实日常琐事往往是学习人生重要课题的最佳机会。

  我们也不是那种了不起的父母,自认很成功地教养了五个人格无懈可击的孩子。事实上,每当我们一再提醒儿子去做我们所要求的事时,我们这位十六岁的儿子依然会骨碌碌转动着他的眼睛,再加上一副愤怒的表情,似乎在说:「但愿我的父母像我一样成熟」;而我们那两位十一岁的女儿也是,仍然常常跟她们十四岁的哥哥争吵。至于我们,也说不上是拥有优秀品格的成年人,我仍继续对丈夫说出一些自己五分钟之后就会后悔的话。

  事实上,在一个家里,分别有十八岁、十六岁、十四岁和两个将近十二岁的双胞胎总共五个孩子,加上两个固执又坚持己见的父母,我们真的犹如身处在一所建立人格的学校中。我们不是已经大功告成的父母,我们只是在过程中的人而已。我们学到如果全家能一起在人格方面成长,这会带来很大的自由和喜乐,而这样的一个过程正是本书的全部内容。

  跟伴侣一起写一本书是个很棒又很奇妙的挑战,这使我们不得不釐清什么是我们所相信的,也澄清我们对很多事物的感受。经过多次的初步实验,我们决定各自撰写不同的篇章,以能更有效率地写这本书。因此,每一章基本上是由我们其中一个负责写作,内容亦以该作者的意见为主。可是,在决定每一章的内容时,我们会互相分享和交流意见,因此针对每一个原则我们都有一致的共识。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相信夫妻能像团队一样地合作无间,互补彼此的个人观点。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从彼此身上学习,也帮助彼此成长,我们很感谢这个过程所带给我们的一切,也祈求这些篇章能为你带来帮助和鼓励。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