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从1859年来台传教,迄今刚好一百五十年。编者有感于台湾天主教史研究之资料蒐集不易,乃将重要史 料汇集此编。本书辑有清朝总理衙门的《教务教案档》;台湾第一位本地出生的神父?敏正(1905-1980)的日记;破除此地传教最大障碍的《迷信歌》; 日本早?神父〈台湾拾掇──伴随使节记行〉的亲身见闻以及难得的本地「善会」组织章程〈员林天主教青年会规则留存书〉。本书具有针对性、多样性及稀有性三 个特点,为研究台湾天主教史之重要史料。
作者简介
古伟瀛
一九四九年生,出生于台北。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士、硕士,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燕京社访问学人、日本交流协会历史研究者。现任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研究范围主要为历史理论与方法、近代中国大 陆及台湾的天主教会史。
着有:《清季的立宪运动──处理变局的最后抉择》、《后现代与历史学》(与王晴佳合着);编着有《历史的转捩 点》;编有:《塞外传教史》、《东西交流史的新局:以基督教为中心》;校有《为史学辩护》(In Defense of History);译有:《湘西风云路》(与范京生合译)及《政治短喻学》(与吴贞仪合译)等书。
最近我刚读完一本关于台湾历史的书,它让我对这片土地的过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对于不同族群的迁徙、聚落的形成、以及早期社会结构的演变有着细致的描绘。我尤其关注的是,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新的思想和信仰是如何被接纳和传播的。其中,对早期社会治理模式的探讨,以及民间信仰与外来宗教如何并行存在、相互影响的部分,都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事实,它更注重分析历史事件背后的逻辑,以及这些事件如何共同塑造了今日台湾的面貌。我读到关于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农业、手工业以及对外贸易的初步兴盛,这些都为后续的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同时,书中也涉及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的决策和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台湾的发展轨迹。我非常欣赏作者能够以一种宏观的视角,将分散的历史片段串联起来,形成一个连贯且富有洞察力的叙事。总的来说,这是一本能够引发读者深入思考的书,它帮助我更清晰地理解台湾历史发展的脉络。
评分我对台湾岛屿上殖民统治下的社会变迁一直充满好奇。尤其是在不同时期,外来政权如何通过制度、经济以及文化手段来影响这片土地上的居民,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多面性的议题。我曾阅读过一些探讨殖民时期台湾农业发展、经济结构重塑的书籍,它们详细描述了经济作物的引进、土地制度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阶层的分化。我也对殖民统治下的教育体系的建立及其对知识传播的影响感到兴趣,这其中包含了本土语言和文化如何被边缘化,以及新的教育理念如何被引入。书中如果能深入分析不同时期殖民者与本土居民之间的互动关系,比如抵抗、融合,或是被动接受,这些都会是极具吸引力的内容。我希望能够通过阅读,更深入地理解殖民统治在台湾留下的印记,以及这些印记是如何在日后被解读和重塑的。它不仅关乎历史事件本身,更关乎权力、文化以及身份认同的复杂博弈。
评分我一直对台湾的历史,特别是其近代的社会文化变迁深感兴趣,而宗教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影响往往被低估。当我偶然在书店里看到《台湾天主教史料汇编》这本书时,我的好奇心瞬间被点燃了。这本书的厚重感和书名所暗示的学术深度,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虽然我并非天主教徒,但深入了解不同宗教如何在台湾这片土地上传播、发展,并与本土文化发生互动,对我而言具有非凡的意义。我特别想知道,天主教在台湾的早期传播是如何克服语言、文化和政治上的重重阻碍的,它又是如何融入台湾社会,并对当地的教育、慈善事业乃至社会结构产生影响的。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有一种钩沉索隐的魅力,仿佛在邀请读者一同走进一个被时光尘封的宝藏。我期待它能呈现出鲜活的人物故事,那些为信仰奔走呼号的传教士,以及那些从最初的怀疑到最终接受的台湾民众,他们的经历构成了这部史料汇编最有血有肉的部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冰冷的史料堆砌,更能触及到信仰的力量如何塑造个体生命和集体记忆的深层话题。
评分我一直对台湾的民间信仰和传统习俗有着深厚的感情,认为它们是构成台湾独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当我读到关于庙宇的修建、节庆的仪式、或是地方神明的传说时,总会感到一种亲切和共鸣。这些信仰不仅仅是宗教活动,它们更承载着民众对生活的热情、对未来的期盼,以及对社群的认同。我曾阅读过一些介绍台湾各地特色庙宇的书籍,它们不仅展示了精美的建筑艺术,更讲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也对民间节庆活动中蕴含的社会功能很感兴趣,比如那些集会、表演和祭祀,它们如何凝聚社区力量,传承文化基因。如果这本书能够细致地描绘出这些传统信仰是如何在台湾社会中代代相传,又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与时俱进,甚至产生新的演变,那将是一次非常有趣的阅读体验。它能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这些古老的信仰是如何至今仍然在台湾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台湾近代的社会转型和文化融合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初,当新的思潮和政治力量开始涌入这片土地时,社会结构和民众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常常思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是如何适应和应对这些变化的。例如,教育体系的改革、西式思想的传播,以及传统价值观的冲击,这些都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曾读过一些描述这个时期台湾社会变革的书籍,它们往往会从经济、政治、教育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书中对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新兴产业的出现,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分工的变化,都让我觉得十分着迷。同时,我也对当时台湾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动态和文化活动很感兴趣,他们如何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努力构建和表达本土的文化认同。这本书如果能够深入探讨这些方面,将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阅读体验,它能帮助我更全面地理解台湾近代化的复杂进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