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十年來,靈修輔導在基督徒團體中不可思議地開始流行起來,愈來愈多的人參與靈修輔導,包括輔導員和受輔者。究竟靈修輔導是什麼呢?
本書中,貝瑞和康諾利神父以及他們的團隊,以人與天主交往的實際宗教經驗為齣發點,探討靈修輔導實踐的過程中所發生的種種現象,以協助人更有效地從事靈修輔導的牧職工作。具體而言,從瞭解靈修輔導是什麼,它與倫理指導、心理諮商有何不同,進而探討宗教經驗本身、天人關係的建立、靈修輔導的關係,以及內在動力的障礙、抗拒與發展,最後是督導與靈修輔導。
這本書不單是為輔導員,也是為受輔者而寫,以期幫助兩者對靈修輔導獲緻真正的認識,俾利於輔導過程順利進行。本書亦可作為培訓靈修輔導員的材料,實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
作者簡介
貝瑞(William A. Barry, S.J.)、康諾利(William J. Connolly, S.J.)
均為耶穌會士,多年來從事靈修工作。1971年與另幾位會士,一起於美國麻州創設宗教發展中心,培訓靈修輔導人員,並提供實際的靈修輔導。
推薦序
前言
第一部 靈修輔導簡介
第一章 靈修輔導是什麼?
第二章 宗教經驗的中心點
第二部 培養上主與受輔者之間的關係
第三章 上主與個人的關係
第四章 培養默觀的態度
第五章 幫助人覺察並與上主分享內在實情
第六章 關係與抗拒
第七章 宗教經驗的評鑑準則
第三部 輔導員與受輔者的關係
第八章 成為靈修輔導員
第九章 輔導員與受輔者關係的基礎
第十章 輔導員與受輔者關係的擾亂
第十一章 督導與靈修輔導
結語
天啊,《靈修輔導實務》這本書簡直是我近期遇到的最特彆的“挖掘寶藏”!說實話,一開始我拿到這本書,看到“靈修”兩個字,心裏還有點打鼓,覺得是不是又是一本講玄玄乎乎、脫離現實的書?我平時生活節奏很快,工作也比較忙碌,對這種“慢下來”的靈修概念,總覺得有點疏離。但同事強烈推薦,我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翻開瞭。 結果,完全齣乎我的意料!這本書的“靈修”並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理論,而是非常實在地告訴我們,如何在日常的輔導工作中,去觸碰到一個人內心最深處的需求,並且給予有效的支持。它講到瞭如何觀察自己和對方的“能量狀態”,如何通過一些簡單但有效的練習,幫助來訪者連接到自己的內在智慧。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痛苦”和“失去”這些議題時的角度,他不是簡單地迴避或否定,而是教我們如何帶著覺知去陪伴,如何幫助對方在痛苦中找到成長的契機。 書中關於“自我關懷”的部分也讓我受益匪淺。作為輔導者,我們常常過度付齣,很容易耗竭。作者提供瞭很多實用的方法,讓我們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能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靈。我試著運用瞭書中關於“感恩練習”和“正念呼吸”的一些技巧,發現真的能幫助我更好地調整自己的狀態,以更飽滿的熱情去麵對工作和生活。這本書就像一個溫暖的指南,它不僅教我如何去輔導他人,更教會我如何更好地愛自己,如何活得更有力量。
评分《靈修輔導實務》這本書,真的是我近年來讀到過最觸動我心靈的一本書瞭。作為一名對“人”本身充滿好奇,並且也希望能夠在助人領域有所建樹的人,我一直在尋找能夠真正觸及靈魂深處的力量。市麵上的心理學書籍很多,但很多時候都側重於行為分析或認知調整,總覺得少瞭一份對生命整體性的關懷。 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將“靈修”這樣一個充滿智慧和深度的概念,巧妙地融入到實際的輔導工作中。作者並不是要我們去“信教”或者“遁入空門”,而是教我們如何去“看見”和“連接”每個人內在的靈性火花。我特彆贊賞作者關於“內在指引”的觀點,他鼓勵我們去相信並運用來自內在深處的智慧,而不是一味地依賴外部的評判和標準。 書中的內容充滿瞭實踐性的指導,比如如何通過“敘事療法”來幫助來訪者重塑生命故事,如何通過“能量感知”來理解對方的非語言信息,以及如何引導來訪者進行“自我和解”和“生命意義的探索”。這些方法都非常新穎且具有啓發性。我尤其喜歡書中的一個觀點,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中最偉大的療愈師”。這句話給瞭我很大的信心,也讓我更加尊重來訪者內在的力量。這本書就像是一盞明燈,照亮瞭我通往更深層輔導之路的探索,讓我明白瞭助人的真正意義在於喚醒和支持。
评分這本書《靈修輔導實務》,我隻能說,它打開瞭我一個全新的視野!作為一名在社區服務中心工作多年的社工,我見過太多形形色色的人,他們的生命故事常常讓我反思。我一直在探索如何纔能更深入地理解他們,如何纔能真正幫助他們走齣睏境。傳統的輔導技巧有時候會遇到瓶頸,尤其是在麵對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睏擾時。 《靈修輔導實務》這本書,恰恰填補瞭我的這個空白。它並沒有把“靈修”弄得神神秘秘,而是把它變成瞭一種實用的工作方法。作者非常細緻地講解瞭如何通過“直覺”來解讀來訪者的信息,如何運用“象徵”和“隱喻”來幫助他們錶達內心深處的情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內在小孩”的章節,作者提供的引導練習,讓我第一次真正體會到,原來我們內心深處,都有一個等待被看見、被療愈的孩子。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的寫作風格非常接地氣,一點都不枯燥。它充滿瞭生活化的比喻和深入淺齣的講解,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仿佛就置身於一個溫暖的輔導室,和作者一起探討如何幫助那些迷失的人們。它讓我意識到,其實每個人身上都蘊藏著強大的生命力,我們的工作,就是去幫助他們重新連接到這份力量。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書中學到的東西,應用到我的實際工作中去,我相信,這一定會讓我的輔導工作變得更加有深度和溫度。
评分讀完《靈修輔導實務》這本書,我感覺像是經曆瞭一次心靈的洗禮。我本身是對生命意義和精神探索很有興趣的人,平時也會接觸一些相關的書籍和講座,但總覺得很多東西都停留在理論層麵,缺乏實踐指導。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一股清流,讓我找到瞭連接理論和實踐的橋梁。 作者在書中非常清晰地闡述瞭“靈性”在輔導過程中的重要性,並且給齣瞭很多具體的操作方法。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慈悲心”的探討,它不僅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積極的行動。作者教導我們如何將這份慈悲心帶入輔導,如何去理解和接納來訪者的一切,包括他們那些不那麼“完美”的部分。這種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對於建立深厚的信任關係至關重要。 書中還有很多關於“冥想”和“能量療愈”的介紹,這些都是我一直很感興趣但又覺得難以入門的領域。作者用非常淺顯易懂的語言,將這些復雜的概念解釋清楚,並且提供瞭可以直接實踐的引導語和步驟。我嘗試瞭一些書中的練習,發現它們真的能夠幫助我平靜下來,更好地覺察自己的情緒和身體感受。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瞭一種輔導的“技術”,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引導,讓我學會如何更好地照顧自己,如何在紛繁的世界中找到內心的寜靜。
评分這本《靈修輔導實務》真的讓我太驚艷瞭!我本身是做社會工作相關領域的,平常接觸的案例很多都涉及到心靈層麵的睏擾,比如焦慮、抑鬱,甚至是更深層次的生命意義探索。我一直很想找到一本能夠真正幫助我提升輔導技巧的書,尤其是在處理那些比較“虛”但又極其重要的議題時。市麵上有很多關於心理谘詢的書,但總覺得少瞭點什麼,可能是對“靈性”的觸碰不夠深刻,或者說,不夠接地氣。 然而,《靈修輔導實務》完全不一樣。它沒有空談理論,而是提供瞭非常具體、可操作的工具和方法。一開始我有點擔心“靈修”這個詞會不會太抽象,或者離我的實際工作太遠。但讀下來發現,作者的切入點非常棒,他將復雜的靈修概念巧妙地融入到輔導的各個環節,從如何建立信任關係,到如何引導來訪者進行內觀、冥想,再到如何處理他們對死亡、痛苦的恐懼,都有詳細的指導。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傾聽”的部分,作者強調的“傾聽靈魂的聲音”讓我豁然開朗,原來真正的傾聽不僅僅是聽到對方的話語,更是感受對方未說齣口的情感和內在的呼喚。 書中舉的案例也非常有代錶性,讀的時候我常常能對號入座,聯想到自己處理過的類似情況,然後思考書中的方法如何應用。例如,有一個案例講的是如何幫助一個經曆創傷的來訪者找迴內心的平靜,書裏提到的“創造安全空間”和“引導內在力量”的方法,我都覺得特彆實用。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很溫和,讀起來有一種被療愈的感覺,一點都不會覺得有壓力。對於我們這種每天都要麵對各種情緒和睏境的人來說,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寶貴的滋養。我真的覺得,這本書應該成為所有從事助人工作的專業人士的必讀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