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公权先生是中国近代的重要学者,其学以政治思想为主,兼及文、史、哲、艺术、诗词等方面,学贯中西,卓然有成,曾被全美学术团体协会誉为「融合中西两大 学统菁华之学人」。本书为纪念萧公权先生之作,其作者多为萧门弟子及仰慕先生之国内外学者,由书中论文可想见先生之言行、思想及影响。书末附有萧公权先生 着作总目及八种主要着作之介绍,以便于读者了解先生思想精华之梗概。
作者简介
汪荣祖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博士 (1971)。曾获美国维琴尼亚州社会科学院杰出学者(1993)。现任中央大学讲座教授兼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研究院总谘询委员会委员、台大人文社会 高等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召集人、纽约Peter Lang出版社中国近代史丛书(Studies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主编、美国维琴尼亚州立大学荣誉教授 (Professor Emeritus)。已出版中英文学术专书15本,论文60余篇,着作曾获入全美研究图书馆联合会之年度优异学术着作名单(List of Outstanding Academic Titles,2001)。
黄俊杰
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博士。曾任美国华盛顿大 学、马利兰大学、Rutgers大学等校客座教授;新加坡儒家伦理小组顾问。现任台湾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员、台湾大学 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院长、「东亚经典与文化」研究计画总主持人。获得学术荣誉有:美国王安汉学研究奖(1988)、杰出人才讲座(1997-2002)、 胡适纪念讲座(2005-2006)、台大学术研究杰出专书奖(2006,2007)、中山学术着作奖(2006)、台大学术研究杰出论文奖 (2008)。着有《东亚儒学:经典与诠释的辩证》、《德川日本论语诠释史论》等中英文专着二十余本。
《萧公权学记》的文字风格,在我看来,是独具匠心的。它既有学者文章的庄重与严谨,又不失文人的雅致与情趣。作者的语言,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淌过,不急不躁,却能直抵人心。他善于运用恰当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将抽象的学术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让即便是初学者也能从中获得乐趣。读来并不觉得枯燥乏味,反而是充满吸引力,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一页一页地读下去,去探寻作者心中那片更为广阔的知识天地。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初初见到时,便有一种沉甸甸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能闻到泛黄纸张的墨香,感受到历史的回廊。《萧公权学记》——单是这几个字,就足以勾起我这位普通读书人的无限好奇。我并非专业的史学家,也不是汉学研究的学者,只是一个对知识有着朴素渴求的普通人。然而,就是这份渴求,驱使着我翻开了这本书,怀揣着一份期待,也带着一丝忐忑,不知道在浩瀚的学术海洋中,我这艘小舟能否经受得起这场思想的洗礼。
评分阅读《萧公权学记》的过程,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历史的长河中,与许多已逝去的智者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作者笔下的文字,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理解和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他不仅仅是陈述事实,更是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驱动力,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将那些冰冷的史料赋予鲜活的生命。我仿佛能看到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作者的笔下重新鲜活起来,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抉择与挣扎,都变得如此真实可感。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历史并非是遥不可及的过往,而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现实。
评分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深切地感受到《萧公权学记》在普及学术知识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作者的文字,在保持学术性的同时,也兼顾了可读性,使得非专业人士也能从中获益。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学术问题,将深奥的理论展现在普通人面前,这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我从书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对学术的敬畏和对学习的热情。
评分初读《萧公权学记》,首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其内在的严谨与体系。这并非一本随意的杂文集,而是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密的逻辑思维。每一部分的论述,似乎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与打磨,如同精雕细琢的玉器,每一个切面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时常会因为一个精妙的论断而驻足,反复品味其背后的逻辑链条,感叹作者是如何将复杂的概念抽丝剥离,层层递进,最终展现出清晰而令人信服的结论。这种阅读体验,犹如在迷雾中行走,而作者则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为我拨开迷雾,指引前行的方向,让我得以窥见知识的全貌。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远不止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作者在处理问题时所展现出的冷静、客观与批判性,让我受益匪浅。他不会轻易下定论,而是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权衡利弊,力求得出最公允的判断。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于身处信息爆炸时代的我们来说,无疑是宝贵的财富。它教会我如何去辨别真伪,如何去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按摩,让我对世界的认知更加清晰,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
评分在阅读《萧公权学记》的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在处理复杂的史料和理论时,总能找到一种巧妙的平衡点。他既能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又能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种既继承又发展的学术精神,令人钦佩。他并非生硬地堆砌文献,而是将它们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一篇篇逻辑清晰、论证有力的文章。这种处理方式,为我日后的学习提供了极好的范例。
评分《萧公权学记》的编排结构,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章节的划分,都显得十分合理,层次分明,使得读者能够更清晰地把握全书的主题和脉络。无论是从整体的宏观视角,还是到局部的微观分析,都做到了衔接自然,过渡流畅。这种精心设计的结构,大大提升了阅读的效率和体验,让我能够更专注于内容本身,而无需在结构上花费过多的精力。
评分坦白说,《萧公权学记》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精神旅程。它如同一个宝藏,里面蕴藏着无尽的知识和智慧。每一次翻开,我都能从中挖掘出新的感悟,获得新的启发。我会在某个章节的某个论点上反复思考,直到将其完全内化。这本书已经成为了我书架上的一件珍品,也是我日后学习和思考的重要参考。它所带来的影响,远超我最初的预期。
评分这本书让我最大的感触是,知识的学习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萧公权学记》所展现的,正是作者多年来潜心研究、深入探索的成果。它让我明白,要在一个领域有所成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必须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每一次阅读,我都会感受到作者身上那种对学术的热爱与执着,这种精神力量,无形中也激励着我,让我对自己的学习之路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