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第一批来自台湾的商人,把资金、技术、订单、市场带进了中国大陆。在漫长的20个年头里,他们有人成功了,造就了两岸知名的企业;他们有人依然默默耕耘着,在某一个角落里,为整个社会做出沉默的贡献;他们有人在现实的巨轮中被牺牲了,最后不得已回到了台湾。
无论故事是悲是喜,这一群在大陆的台湾商人们,用他们自己的经历,写下了两岸之间紧密的合作,证实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传承,依然血浓于水,台湾孕育了他们,而大陆则成就了他们。
选择以女性为主体,是清楚的看到了台湾女性的特质,那种不屈不挠,那种钢铁般的意志及水一般的柔情,让人不禁骄傲。在访谈书中每位女主角时,发现原来去掀开往事是如此的沉重,每一个故事的女主角,在强势、干练、成功的背后,依然有着柔情似水的女性娇柔,而这种刚柔并兼的性格,是她们值得被书写的主要原因。
十个女人,十种不同的行业,十种不同的背景与经历,写出了十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个故事的主角,都说明了一件事,她们是「执着的」,执着于她们的理想与信念,因为唯有「执着」,才能让一个人在那么长的岁月中,经历过这么多的磨难,而依然坚持走到现在。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为纪念台商赴大陆投资二十年心历路程而写的书。
二十年了,一个阶段的结束,却代表着另一个新的里程展开。
透过这本书,让每一个台湾女性,在这些故事里,找到一个信念就是—
台湾女性是优秀是卓越的,因为「她们能做到,妳也一定能做到。」
作者简介
杜玲
双鱼座
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广播电视科毕
曾任职中华日报、青年日报记者,长达数十年的记者经历培养她具有丰富敏锐的观察力。之后又赴大陆工作了八年,在此期间,她深入了解并见证台商在大陆辛苦经营、颠簸奋斗的过程,遂而执笔纪录下其所见所闻,希冀借此披露台商的另一种创业心情故事,以为后人借鑑学习。
推荐序文
为自己的人生再多赢得几面金牌 北京台资企业协会会长 林清发
说起台商投资二十年不禁感慨万千,心中情感的澎湃难以用言语表达,回忆起1989年7月5日为了考察亚运会自行车项目,第一次踏上祖国大陆的土地,从飞机窗外看到长江黄河,那种心境既复杂又期待,仿佛在梦境中。那时北京的生活是艰苦的,虽然只待了一星期,却能感受到中华历史文化的伟大及六朝古都的宏伟。
1990年9月我带队参加北京亚运会,中华台北队所获得的两枚奖牌,皆出自于捷安特车队的选手,这多少跟我严谨的做事方法有着联系,因为提前一年来北京了解整个赛事、气候、赛场等因素,才能胸有成竹的取得好成绩。
1993年我带领的车队又取得亚洲金牌,至此我觉得做教练的成就已达到巅峰,而对北京的热情依旧未减。1994年3月,我毅然转换人生跑道,开始我的北京经商生涯,从事捷安特的销售工作。在北方做生意要先做人后做事,刚来没人脉没交情,品质再好也没人理你,当时遇到许多难关,但都用运动精神不断的克服,而支撑我留在北京的原因是我看到市场的潜力很大,进步的速度很快,最明显的,从2000年申奥成功,开始全面建设,短短的十年是一个很大的跃升。现在台商待久了都有人脉也有交情,但市场认的是品牌,客户要的是品质。
大陆的水有多深,我们不知道,但一定比太平洋的海还要深,台商来大陆投资光有勇气不行,还要有正确的方向与战略,否则泳技再好也会溺毙。对台商我都持有正面积极的态度,失败有诸多的原因,而每一位台商都有自身的甘苦谈,不论事业做大做小,只要在这边能站得住脚,都已经是非常不简单的了,就算是成功。
此书中的女主角,有几位是我的老友,我看着她们负笈大陆,也看着她们赤手拼博,我看着她们在不断的冲击中,坚强的一次次的站起来,台湾女性的坚韧,在她们的身上一览无遗, 我常常在想,这些台湾女人在大陆商界发光发热的故事,真的应该纪录下来。当黎明文化公司与北京阳光部落文化发展集团促成了这个有意义的创举,我乐于为此书写序,让我们这些默默在大陆拼搏的台商,能够被更多的人理解,被社会肯定.
2008年,我十分荣幸的被选为奥运6号火炬手,算是圆了我心中多年来的奥运梦,为我教练生涯画下一个完美的句号。2008年接任北京台资企业协会会长是我人生另一个阶段的成长,为台商服务并排忧解难。我个人对台商转型的见解是,今天我们拼的是经济,明天我们靠的是科技,而未来我们竞争的优势是文化与服务理念。“就像捷安特现在已经是大陆的知名品牌,捷安特品牌文化不是在卖脚踏车,而是在卖一个健康的理念——毅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回顾来北京所走过的20年心路历程,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改变,现在我仍然在不断的奋斗,为自己的人生再多赢得几面金牌。
“永不低头:十位台湾女人在大陆的故事”,光是这书名,就足够让人心生向往。它传递出一种坚毅不屈的精神,而“十位台湾女人”这个限定,又增添了故事的独特性和地域色彩。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各种画面,想象着这些女性可能有的不同命运和选择。她们也许是怀揣着梦想来到大陆创业的年轻女性,也许是为了家庭团聚而跨越海峡的母亲,又或许是跟随丈夫来到大陆工作的职业女性。大陆这片土地,对于她们而言,可能既充满了机遇,也伴随着未知和挑战。她们会如何适应不同的生活节奏和文化环境?她们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又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永不低头”,这不仅仅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一种不被困难打倒的信念。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看到她们真实的人生轨迹,感受她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变化,学习她们如何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种种考验。这本书,或许会成为一曲献给所有在异乡奋斗的女性的赞歌。
评分我被这本书的书名深深地打动了。“永不低头”,这几个字,像一股清流,又像一记重锤,直接敲击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挫折、打击,甚至绝望的时刻。而“永不低头”四个字,是一种态度,一种选择,一种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再看“十位台湾女人在大陆的故事”,这更添了一层神秘与吸引力。台湾女性,她们身上自带一种细腻、温柔,又常常隐藏着强大韧性的特质。而大陆,这片广阔而充满机遇(也可能充满挑战)的土地,会给她们带来怎样的碰撞?是惊喜,还是考验?我设想,这本书里的人物,绝非千篇一律的脸谱化形象,而是有血有肉,有喜有悲,有欢笑有泪水的个体。她们可能会为了事业打拼,可能会为了爱情寻觅,可能会为了家庭付出,也可能会在陌生的环境中努力适应和寻找自己的位置。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挖掘出这些女性的故事的?是采访,是观察,还是亲身经历?无论如何,我期待着在字里行间,感受她们的生命力,品味她们的故事,或许还能从中找到与自己相似的共鸣,或者看到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足够吸引人。“永不低头”四个字,仿佛是一种宣言,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姿态。而“十位台湾女人在大陆的故事”,更是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台湾和大陆,这两个名字承载了多少年的历史纠葛、文化碰撞,以及复杂的情感联系。当一群台湾女性,带着她们的过往、梦想和勇气,踏上大陆这片土地,她们会经历怎样的故事?她们又将如何“永不低头”地面对那些未知与挑战?我期待着能够在这本书中,看到她们鲜活的面孔,听到她们真实的声音。她们或许来自不同的背景,有着不同的职业,怀揣着不同的目标,但她们都选择了在这片土地上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这种跨越地域和身份的叙事,本身就充满了张力。我猜想,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个体的奋斗,更可能折射出时代变迁下,两岸人民情感交流、文化融合的侧面。作者如何捕捉这些女性的独特经历,如何展现她们的内心世界,又如何将这些故事串联起来,形成一幅丰富而深刻的群像,这都让我无比期待。读罢此书,我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那些在大陆生活的台湾女性,她们的坚韧、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也或许能从中获得一些关于人生困境如何克服的启示。
评分这个书名,实在是太有力量了。“永不低头”,这几个字,像是为所有在生活中经历风雨、却依然昂首挺立的人们量身定做的。而“十位台湾女人在大陆的故事”,则为这股力量注入了具体的画面感和人文关怀。我一直对女性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感到好奇,尤其是跨越地域和文化藩篱的女性。台湾女人的细腻、智慧和韧性,与大陆这片土地可能存在的粗犷、机遇与挑战相遇,定会擦出别样的火花。我猜想,这本书中的故事,可能不会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件,而更多的是那些琐碎却真实的生活片段,是她们在工作中的拼搏,在情感中的挣扎,在人际交往中的智慧,以及在思念故乡时的淡淡忧伤。她们的“永不低头”,可能体现在面对事业上的瓶颈时坚持不懈,体现在处理家庭关系时的圆融周到,或者体现在即使身处困境时,依然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这本书,我期待它能带来的是一种温暖的共鸣,一种坚韧的力量,以及对女性个体生命力的深刻洞察。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永不低头”,这是一种多么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面临无数的风雨,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快要被压垮。但正是这种“永不低头”的态度,让我们能够一次次地站起来,继续前行。而“十位台湾女人在大陆的故事”,更是让我充满了好奇。台湾女人,给我的印象总是温婉而有韧性,她们的细腻情感和坚韧意志,总是能在不经意间展现出来。当她们来到大陆,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她们是否会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而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挑战?她们又会如何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这片土地上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些故事是关于事业的成功,还是关于情感的纠葛,或者是关于人生选择的探索?作者又是如何将这些不同的个体,串联成一本引人入胜的书?我渴望在这本书中,看到女性力量的闪光,感受到生命顽强的生命力,或许还能从中汲取一些面对生活困境的勇气和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