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伟格 【2010. 2 INK印刻文学生活志(78)期 封面人物】最新长篇小说《西北雨》
一个关于离开或留下,逝去或复活,失落或寻找,溯想或遗忘…………微苦、无伤的「说不完的故事」。
「所以这是一个『自己』之书。所有死去亡灵的追忆、怀念、遗憾,全部进驻这个唯一活人(甚至他发现自己也早已死去)的意识。」「让不知自己已死的亲爱之人们重演活着的时光。」(骆以军语)小说家彷彿逞驭无穷尽腾挪变化的魔幻想像与诗意,煞停时间,将现实隔在一天光静好的沉静荒墟中,似一再重复的昨日,今日,明日,或一场永恆的睡眠,将那充满台湾当代偏乡(孤岛 / 山村)色彩的背景舞台,捏塑成小说中漫行于离弃之途的一家数代人(祖父祖母 / 父亲母亲 / 叙事者「我」)也是跨度相同岁月的我们读者数代人无以名之却也无伤的「乡愁」---家族中每个人如对镜般成为彼此亟欲摆脱而不能的梦魇,也是最温暖的赎救源头。整部作品在宛如暴雨将至(或者,回想着生命中曾经历的雨水)的淡淡伤感氛围中,人物虽生犹死、鬼魅行尸走肉般的活着;或者也同时是,跨越时空界线,自死者国度被思念唤回到叙事中的沉默亡灵们,虽死也犹生。
故事一开始(卷首),宛如一个将家族亡灵---自过去自不复在的现实唤回,或在一不思议彷彿没有尽头没有因果逻辑的梦中重聚的盛筵,既热闹又寂寥。死者似乎不知自己已死,还过着日复一日的寻常的没有出口的时光,生者也不能确定自己的生活,是活在不断遭到死者们(父祖母亲们)离弃的现实或者是哪一个亡者无法醒来的梦中?
在童伟格那值得再三品味、充满星团爆炸般庞巨诗意能量的小说中,不仅时空线索、角色形象不停地变化倾斜;而情节或可视作是一连串的,召唤回忆与家族羁绊的过程---回忆者召唤着回忆,回忆也召唤回忆(总是无穷尽也无预兆的,拥有畸人特质的「我」〔许希逢 / 海王〕想起父亲〔许丰年 / 士官〕,祖父,父亲想起他的父亲〔祖父 / 李先生 / 「诗人」〕,有时是母亲,母亲又想起她的母亲,祖父则想起儿子与他的妻……故事碎片就在这层叠不息的思念中流转,每个几乎皆不习惯与人亲近的人且都升起悬念,「为何那人总过着那样宁静透明、无伤且无望的生活?」却也充满依恋与感激。)---层层缠绕,过去的人(祖父 / 父亲 / 母亲 / 祖母……)活在将来的人的回忆 / 梦中,将来的人竟也不时影影幢幢地在过去的人的回忆甚至生活中走动:在家族诸人轮流进出折磨彼此的安宁病房;在不断想要逃离却又由此生出乡愁耿耿的犬山村 / 海岛的长街上;在祖父义肢的颠簸里;在父亲的狗笼故事或者在「另一个」父亲魔术般开了锁的门后;在肃杀压抑的军营;在一壁湿淋淋的海王神偶的谕示中;在其中一个母亲总跟陌生男人诉苦的背影……也似反覆地徒劳印证,种种不堪的存在也是珍贵的存在。彷彿不停绕射的镜影,真正的说故事者与他的故事逐渐合为一体,与故事中的亡灵们真正的「团圆」,完成一趟趟死生、欲语或无言的无尽循环。
作者简介
童伟格
1977年生,台北县人。台大外文系毕业。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硕士,现就读台北艺术大学戏剧学系博士班。作品〈王考〉获2002年联合报文学奖短篇小说大奖,〈暗影〉获2000年全国大专学生文学奖短篇小说参奖,〈躲〉获2000年台湾省文学奖短篇小说优选,〈我〉获1999年台北文学奖短篇小说评审奖。着有短篇小说集《王考》,长篇小说《无伤时代》,舞台剧本《小事》。
卷首
卷上
卷下
赎回最初依偎时光
代跋 / 骆以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