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承续前拙作《西洋上古教育史》及《西洋教育史—中世纪及其过渡世代》,而以十九世纪及二十世纪为主要阐述内容。
十九世纪的西欧,政治、经济、社会、学术与国家体制有了巨大变革;教育制度必须做充分的调整,是以唯实主义、训练主义、自然主义等教育学说纷纷出笼。推展国民教育、教育制度国家化、教育行政系统化及师资育机构之设置等,也逐一被提倡实施。
二十世纪迄今,现代科技文明突飞勐进,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人类生活因而产生剧烈的变动。科技文明的卓越成就,虽然给人类带来新文明,却也给人带来新问题。今日人类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丰裕物质生活;却也遭遇到由此而生的精神生活之困境。是以新世纪的人类必须建立新的价值观与人生态度,来挽救人类在精神上的孤寂感、疏离感、虚无感;及改进现代社会的功利化、机械化、形式化的弊端。因此二十世纪以降,西洋教育思想林立,诸如:新个人主义、新理想主义、新实在主义、文化主义、实验主义、重建主义、民主主义和未来主义等,都提出其教育观点,展望其教育远景。
【第三篇】西洋近世教育史
第九章 十九世纪的教育
第一节 十九世纪欧西的教育发展
壹、十九世纪欧洲社会文化背景
贰、十九世纪欧西各国教育发展
第二节 十九世纪重要的教育思想
壹、裴斯泰洛齐
贰、费希特
参、福禄贝尔
肆、赫尔巴特
伍、斯宾塞
第十章 二十世纪的教育
第一节 二十世纪欧西的教育发展
壹、时代背景
贰、二十世纪各国教育之发展
第二节 二十世纪重要的教育思想
壹、杜威
贰、克伯屈
参、罗素
肆、斯普朗格
《西洋近世教育史》带给我的,是一种对教育本质的重新审视。作者在梳理过程中,展现了教育思想如何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进,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贯穿始终的核心议题。例如,书中对“何为良好教育”的探讨,从古希腊的德行培养,到启蒙时代的理性精神,再到近代教育对个体潜能的强调,始终围绕着人应该如何成长和发展的问题。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分析教育制度变迁时,所呈现的宏大视角和细致入微的笔触。他不仅讲述了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改革,更深入探讨了这些政策背后的社会动因和思想根源。尤其是在解读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球化和教育改革的新趋势时,作者展现了西方教育思想如何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在不同文化语境下产生交融和影响。我看到了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建构,是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被重塑和定义的。书中对不同教育流派的比较分析,也让我对教育理论的多样性有了更深的认识。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西方近世教育史有了清晰的认识,更对教育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个体的赋权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评分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教育发展背后那些深刻的社会力量。《西洋近世教育史》并不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它通过对历史细节的生动描绘,让我体会到了教育变革的复杂性和必然性。我特别着迷于作者对19世纪欧洲教育体系形成过程的分析。书中详细阐述了民族国家的崛起如何促使国家介入教育,推行统一的教育标准和课程,以培养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这让我深刻理解了为何现代教育体系会带有如此强的“国家属性”。同时,作者也并未忽视教育内部的张力,比如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同时,如何处理教育的精英化和大众化之间的矛盾,如何平衡人文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的关系。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洪堡教育理念的论述,他所倡导的“通识教育”和“全面发展”的理念,至今仍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而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变迁,又催生了对技术工人和专业人才的需求,使得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者在描述这些变革时,总是能展现出其内在的驱动力,以及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碰撞和融合。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教育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紧密交织在一起,共同塑造了我们今天的教育格局。
评分这本《西洋近世教育史》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教育的演变和背后的思潮很感兴趣,尤其是近代西方社会如何一步步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教育模式。书里详细梳理了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兴起,到启蒙运动对理性与个体发展的强调,再到工业革命对普及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需求,整个过程的脉络清晰得如同在历史的长河中漫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事件,而是深入挖掘了不同时代教育理念的生成土壤,比如宗教改革如何影响了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早期大学的建立与发展如何成为知识传播的中心,以及启蒙思想家们对于儿童观的革命性思考,如何挑战了传统的神权和君权主导下的教育。阅读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对于史料的精准把握和细致解读,那些看似琐碎的历史片段,在作者的笔下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让我对那个时代的教育家、哲学家乃至普通民众在教育问题上的思考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十分到位,让我能够具体地看到教育理念如何在实践中落地,又如何与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塑造了教育的走向。这是一部能够引发深刻思考的书,它不仅仅是关于教育史的陈述,更是关于人类文明如何通过教育不断自我革新和发展的生动写照。
评分《西洋近世教育史》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现代教育思想源头的大门。作者在梳理过程中,非常注重不同时期教育理念的内在逻辑和时代特征。我尤其被书中关于17、18世纪,也就是启蒙运动前后那段时期教育思想的演变所吸引。卢梭、洛克等人的教育哲学,在书中得到了深入浅出的阐释,让我看到了他们如何从根本上挑战了传统的、带有阶级色彩的教育模式,转而强调理性、经验和个体自由。书中也探讨了这些思想是如何在现实中被传播和实践的,比如早期教育机构的建立、教育方法的革新,以及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义。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通过大量的史实和案例,展现了这些教育理念如何在社会变革的浪潮中得到发展和演变。例如,工业革命的到来,如何使得大众教育的需求变得迫切,如何推动了初等教育的普及,以及职业教育的兴起,这些内容都非常详实。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看到了教育如何从精英阶层的专属,逐渐走向大众,如何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这本书对于理解现代教育的理念基础和发展轨迹,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评分读完《西洋近世教育史》,我最大的感受是,历史的进程并非直线前进,而是在曲折中螺旋上升,教育的发展尤其如此。书中关于中世纪末期教育的描述,让我认识到那个时代教育的局限性,但也看到了它为后来的变革埋下的种子。当文艺复兴的曙光照亮欧洲,人文主义的思潮如何冲击了以经院哲学为主导的教育体系,强调对古典文化的学习和对个体潜能的挖掘,这一点在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我特别喜欢关于蒙田、伊拉斯谟等人的论述,他们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具有启发意义。而随后的宗教改革,又为教育带来了新的维度,普及识字、传播教义成为重要的目标,这在当时的环境下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作者在分析这些历史事件时,总能联系到更广阔的社会背景,比如印刷术的发明如何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教育改革上的差异性,这些都让我的理解更加立体和全面。尤其是在讨论启蒙运动时,作者对卢梭《爱弥儿》的解读,让我看到了教育从“灌输”到“引导”的转变,以及对儿童天性的尊重和自由发展的重视,这无疑是教育史上的一大飞跃。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今天所习以为常的教育模式,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和无数思想家的探索才得以形成的,充满了智慧和勇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