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特色
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机械振动学的基础理论以及机械振动量测与分析的进阶实务,并且以一个自由度振动系统自由振动分析、一个自由度振动系统激振分析、信号处理与频谱分析、振源诊断与振动改进与模态分析等为主要撰写内容,以便于本书之初学者或进阶使用者的参考与研习。本书以理论与实务的范例档案编写,可以提供使用者之进阶应用与相关运用引伸。
作者简介
黄运琳
西元1961年生
现职:国立虎尾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工程系暨研究所教授
学历:美国伊利诺大学芝加哥分校机械工程博士
经历:主要从事机械固力,多体动力学,振动量测与模态分析,CAD/CAE,生物力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学术与会议论文50余篇以上。
个人网站:hwang.mde.nfu.edu.tw 或者 140.130.17.26 )
第一章 一个自由度振动系统自由振动分析
1.1 一个自由度无阻尼振动系统
1.2 一个自由度有阻尼振动系统
1.3 半自由度及一个半自由度振动系统
1.4 阻尼
第二章 一个自由度振动系统激振分析
2.1 一个自由度无阻尼振动系统简谐激振分析
2.2 一个自由度有阻尼振动系统之简谐激振响应
2.3 一个自由度有阻尼振动系统之响应
2.4 一个自由度振动系统之应用实例
2.5 结构阻尼振动系统之简谐激振响应
第三章 信号处理与频谱分析
3.1 基本振动量测
3.2 动态信号分析介绍
3.3 信号处理
第四章 振源诊断与振动改进
4.1 前言
4.2 机器在运转中各种力量来源分析
4.3 振动改善对策
4.4 转子平衡原理与方法
4.5 转子动平衡的方法
第五章 模态分析
5.1 结构动力修改与灵敏度分析
5.2 模态实验时应注意事项
5.3 模态实验相关定义
5.4 模态分析和有限元分析之使用
5.5 模态分析软体简介
5.6 模态分析相关参考资讯
参考资料与附录
我不是工程师,但对生活中的一些工程现象总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机械振动概论与实务》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份好奇。之前,对于“机械振动”,我的认知仅限于一些模糊的印象,比如机器运转时会“嗡嗡”响,或者高楼大厦在地震时会“晃动”。但具体原理是什么,该如何控制,我一直是一无所知。拿到这本书,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的“实务”二字。我希望了解的不仅仅是理论,更是理论如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而这本书,确实没有让我失望。作者以一种非常生动且易于理解的方式,从最基本的振动概念讲起,比如什么是周期运动,什么是简谐振动,并通过大量的图示和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这些抽象的概念。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在介绍一些需要数学公式推导的原理时,作者都会尽量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公式的意义,或者展示公式是如何从物理过程推导出来的,这让我觉得那些复杂的数学符号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天书”,而是揭示事物运行规律的钥匙。更让我惊喜的是,本书的“实务”部分,几乎涵盖了所有我能想到的工程领域。从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到车辆悬挂系统的减震,再到工业设备的动力学分析,作者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振动监测和故障诊断的章节,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和思路,让我能够理解如何通过分析设备的振动信号来预测潜在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些内容对于我这样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说,既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对机械设备的运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次精彩的工程探险,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评分这本书《机械振动概论与实务》简直是为我这样一直想了解机械振动但又被复杂公式吓退的人量身定做的!我之前一直觉得机械振动这个东西离我非常遥远,可能是大学里才会接触到的高深学问。但工作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设备,比如家里的空调外机,有时候会发出奇怪的噪音,或者汽车开久了,总感觉车身会有些不自然的抖动。这些现象都让我隐约觉得跟“振动”有关,但具体是为什么,又完全摸不着头脑。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书,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下来。没想到,打开第一页就吸引了我。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亲切,他没有一开始就丢出一堆公式和定理,而是从最生活化的例子开始,比如人们走路时的步态,或者风吹动旗帜时产生的摆动,这些都很容易引起共鸣。然后,他循序渐进地引入一些基础概念,比如什么是振动,振动的类型有哪些,以及描述振动的基本要素。我最喜欢的是,当书中出现一些需要公式推导的地方时,作者总会用大量的图示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公式的意义和推导过程,让我觉得这些公式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的工具。而“实务”部分更是让我惊艳。它不是那种理论书写完了,然后随便扯几句实际应用的“附属品”,而是真正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书中大量篇幅都在介绍实际工程中遇到的振动问题,比如桥梁的共振、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机械设备的动力学分析等等。而且,作者在讲解这些案例时,都会详细分析振动产生的原因,以及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问题,这让我能清晰地看到理论知识是如何指导实际工程的。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故障诊断的部分,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分析思路和方法,让我知道如何去识别设备异常振动的原因,甚至是预测潜在的故障。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观察、分析和解决振动问题,让我觉得自己不仅仅是在“读”一本书,而是在“学”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
评分我一直觉得,机械振动这个领域,听起来就充满了“硬核”的气息,仿佛是工程师们才能触及的专业知识。但作为一个对生活中的各种机械现象感到好奇的人,我始终渴望能有一本书,能够用一种更易于理解的方式,带我走进这个领域。《机械振动概论与实务》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个愿望。我首先被它的书名吸引,觉得“概论”和“实务”并重,预示着它不会是一本空泛的理论书籍。拿到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发现果然如此。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人性化,他没有上来就抛出一堆数学公式,而是从最基础的振动现象入手,比如一个简单的摆锤运动,一个弹簧连接的物体,这些最直观的例子,让我一下子就能抓住振动的本质。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每一个概念的解释,都配有大量的图示和生动的比喻,这使得像“固有频率”、“阻尼比”这样看似抽象的术语,变得形象而易于理解。而且,作者在讲解过程中,会时不时地穿插一些“小提示”或者“延伸阅读”,这让我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思考,也更容易地发现知识的关联性。而“实务”部分,更是让我对这本书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列举了各种各样的工程案例,从桥梁的抗风设计,到飞机的发动机减震,再到精密仪器的防抖技术,这些都让我看到了机械振动理论在现实世界中的巨大应用价值。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振动控制方法的介绍,例如如何通过调整结构的参数或者增加阻尼来抑制不必要的振动,这些知识不仅让我大开眼界,也让我觉得,原来解决这些工程难题,背后有着如此精妙的理论支撑。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棒,既专业又通俗,没有过多的术语堆砌,让我读起来感觉非常轻松。
评分《机械振动概论与实务》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最令人惊喜的一本。我平时工作跟机械行业没有直接关系,但因为对一些工程技术原理的好奇,总会不自觉地翻阅一些相关的书籍。然而,很多时候,那些充斥着大量公式和专业术语的书籍,总是让我望而却步。《机械振动概论与实务》这本书,却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吸引了我。它的开篇就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景切入,比如洗衣机在高速运转时的震动,或是风吹过桥梁时产生的摆动。这种接地气的方式,立刻拉近了我与“机械振动”这个看似遥远的概念的距离。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讲解理论知识时的严谨又不失生动的风格。他并没有急于抛出复杂的公式,而是先用清晰的语言和直观的图示来解释振动的基本概念,比如周期、频率、幅值以及阻尼等。我能感受到作者在努力地将复杂的物理现象“翻译”成普通人都能理解的语言。而这本书最让我赞赏的,是它将“概论”与“实务”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它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深入到实际工程应用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机械设备在设计、运行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振动问题,以及如何利用振动理论来解决这些问题。我读到了关于如何设计高层建筑以抵御地震带来的振动,如何优化汽车悬挂系统以提升乘坐舒适性,甚至是如何通过振动分析来诊断工业设备的潜在故障。这些案例分析都非常详实,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理论知识是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发挥巨大作用的。这本书的排版也十分精美,大量的插图和表格,使得原本可能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形象。总而言之,《机械振动概论与实务》是一本极具价值的读物,它不仅适合机械工程领域的学生和从业者,也同样适合对工程技术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
评分我一直对工程力学领域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解释我们生活周遭各种现象的学科。《机械振动概论与实务》这本书,正是这样一本让我着迷的作品。我不是机械专业的学生,但因为工作的需要,我必须对机械系统的运行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作者在内容编排上非常用心,从最基础的单自由度系统讲起,一步步引申到多自由度系统,再到连续体振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在介绍每一个新概念时,都会先给出清晰的定义,然后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直观的图示进行阐释,这对于我这种非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福音。很多时候,我会在书本上看到一些复杂的公式,但作者总能通过一些生活化的例子,或者对公式背后物理意义的深入剖析,让我能够理解其精髓,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符号的层面。这本书在“实务”方面的体现尤为突出。它不仅仅是在理论知识上有所建树,更重要的是,它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例如,在讨论如何降低结构振动时,作者会详细介绍阻尼器的种类、工作原理以及在不同工程场景下的应用,比如在建筑抗震、车辆悬挂系统等方面。我之前一直对这些工程应用感到好奇,但缺乏系统性的了解,这本书则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分析方法和案例研究,这些内容让我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比如说,对于一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震动,书中的案例分析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路,让我知道如何去诊断问题,如何去评估振动的风险,甚至如何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这本书的排版也十分精美,大量的图表和插图,使得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更加易于理解和记忆。总而言之,《机械振动概论与实务》是一本集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于一体的优秀著作,它不仅能为机械工程领域的学生和从业者提供宝贵的知识,也能让像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对机械振动这一重要领域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评分这部《机械振动概论与实务》真的让我惊艳,虽然我不是科班出身的机械工程师,但因为工作上偶尔会接触到设备维护和故障排除,对机械振动的知识一直抱持着一种好奇又有点畏惧的态度。市面上这类书籍,我之前也翻过几本,大多晦涩难懂,充斥着大量公式和理论推导,看得我头昏眼花,感觉离实际应用遥不可及。这次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书,从书名就能感受到一种“接地气”的实在感,所以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发现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符合我的需求。它不是一开始就抛出一堆抽象的概念,而是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入手,比如我们家里的洗衣机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抖动,或者汽车经过不平整路面时会有颠簸感,这些都是振动的具体体现。作者用非常生动的比喻和图示来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让我一下子就拉近了与振动理论的距离。而且,这本书在介绍理论知识的同时,非常注重与实际工程应用的结合。比如,在讲解阻尼的概念时,作者会举例说明汽车减震器的作用,以及不同阻尼类型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应用,这对我理解理论的实用性非常有帮助。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更是让我大开眼界,从桥梁的振动问题到飞机发动机的异常响动,作者都一一剖析了产生的原因、影响以及如何进行预测和控制,这让我对机械振动在工程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甚至连一些看似简单的机械故障,在作者的笔下都能被抽丝剥茧地解释清楚,让我觉得原来振动分析在排除故障方面有着如此强大的力量。整体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最贴近生活的方式,把一个看似高深的领域变得通俗易懂,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从中受益匪浅,甚至开始主动去思考身边机械设备中的振动问题。
评分坦白说,拿到《机械振动概论与实务》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概论”和“实务”这样的字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点零散的教材。但读完之后,我不得不承认,我的看法被彻底颠覆了。这本书的叙述逻辑非常清晰,它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机械振动的世界。首先,作者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比如什么是振动、振动的基本要素(频率、幅值、相位),然后慢慢深入到简谐运动,并用大量易于理解的图表来说明。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过程中穿插的那些“为什么”和“怎么做”的思考题,这不仅能激发读者的主动思考,还能帮助读者巩固刚刚学到的知识。而这本书最让我赞赏的一点,就是它对“实务”二字的深刻理解和实践。它并没有停留在纯粹的理论层面,而是花了很多篇幅来介绍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各种振动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比如,在讲到共振的时候,作者不仅解释了共振的原理,还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改变结构的刚度、质量或者激励频率来避免或消除共振,这些都是在实际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我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响或者不稳定,以前我总是束手无策,不知道从何下手。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意识到,很多问题都可能与振动有关,而且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比如模态分析、频谱分析等等,即使我不是专业工程师,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知道如何去初步判断问题所在,甚至向技术人员提供更准确的信息。而且,书中的案例分析都非常有针对性,涵盖了各种常见的机械设备,比如泵、风机、齿轮箱等等,这些都与我日常的工作息息相关,让我感觉读起来非常有代入感。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好,既严谨又不失生动,很多复杂的概念都能用非常形象的语言来解释,让我一点都不觉得枯燥。
评分当我第一次翻开《机械振动概论与实务》这本书时,我抱着一种忐忑的心情,生怕又是一本让人望而生畏的学术著作。毕竟,“机械振动”听起来就充满了数学公式和物理理论,对我这个非机械专业人士来说,总是有一定的距离感。然而,这本书的开篇便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作者以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从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观察到的现象入手,例如钟摆的摆动、乐器发声的原理、甚至是我们感受到的汽车行驶时的颠簸感,这些都巧妙地引出了“振动”这个概念。这种从生活化场景切入的方式,让我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振动与我们生活的紧密联系,也大大降低了我的畏难情绪。接下来,作者的叙述更是让我刮目相看。他并非一股脑地堆砌公式,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入振动的基本概念,并用大量精美的插图和生动的比喻来辅助说明。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复杂数学原理的讲解方式,作者总能将它们分解成易于理解的步骤,并解释其背后的物理意义。例如,在解释简谐运动时,作者就用了类似弹簧振子的模型,并形象地描述了物体在不同位置的受力和运动状态,这让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图像。而“实务”部分更是让我对这本书的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书中列举了大量工程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从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到精密仪器的减震措施,再到航空航天领域的结构动力学分析,这些内容都展示了机械振动在现代工程中的核心地位。我特别被书中关于振动控制方法的介绍所吸引,比如如何通过改变结构的固有频率、增加阻尼来抑制不必要的振动,这些都是非常实用且具有指导意义的知识。这本书的案例分析非常详实,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理论知识是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的,也让我认识到,解决机械振动问题,不仅仅是数学计算,更需要对工程实际有深入的理解。总而言之,《机械振动概论与实务》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科普与专业入门读物,它成功地将深奥的机械振动理论与生动的工程实践相结合,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从中获得极大的启发和收获。
评分《机械振动概论与实务》这本书,绝对是我近年来读到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工程类书籍之一。我一直以来都对机械设备在运转时产生的各种“声响”和“震动”现象抱有浓厚的好奇心,总觉得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杂音”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工程原理。然而,以往接触到的相关书籍,往往充斥着大量艰涩的数学公式和专业术语,让我这个非科班出身的人望而却步。《机械振动概论与实务》这本书,却完全颠覆了我的这种顾虑。作者在内容编排上极为用心,他并没有急于进入理论的海洋,而是巧妙地从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景切入,比如人们走路时身体的摆动,或者是乐器发出声音的原理。这些生动形象的例子,让我立刻感受到了机械振动与我们生活的紧密联系,也为接下来的理论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复杂概念的讲解方式。作者善于运用大量精美的图示和通俗易懂的比喻,将像“简谐运动”、“共振”、“阻尼”等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易于理解。例如,在讲解共振时,作者就通过一个摇摆秋千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当外力频率与物体固有频率相近时,振幅会急剧增大的物理现象,这让我瞬间就理解了共振的精髓。而“实务”部分,更是将这本书的价值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书中详细介绍了机械振动在工程实践中的各种应用,从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到汽车悬挂系统的优化,再到工业设备的动力学分析,这些内容都展示了机械振动理论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的章节所吸引,它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分析方法和思路,让我了解到如何通过分析设备的振动信号来预测潜在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这本书的内容详实而具有指导性,让我不仅仅是“读”书,更是在“学”知识,学如何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评分不得不说,《机械振动概论与实务》这本书的出现,绝对是为我这类对工程技术抱有好奇心,但又缺乏专业背景的读者而精心打造的。我一直对各种机械设备运转时发出的声音和产生的震动感到好奇,尤其是在一些大型工程项目或者工业生产中,振动问题似乎无处不在,而且往往能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性能甚至安全。但是,每当我想深入了解时,看到的往往是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和复杂公式的文献,瞬间就让我觉得无从下手。《机械振动概论与实务》这本书,却完全打破了我的这种固有印象。作者在内容组织上非常有逻辑性,从最基础的振动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开始,慢慢引入振动的基本概念,比如周期、频率、幅值等,这些都用非常形象的语言和图例来解释,我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感觉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聊天。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讲解理论知识时,穿插的那些“举一反三”的例子,比如在解释固有频率时,会举例说乐器弦的振动频率与其长度、松紧度有关,这样就很容易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物理实在联系起来。而“实务”部分更是这本书的精华所在。它没有停留在纸上谈兵,而是深入到各种真实的工程案例中。我读到了关于桥梁在风力作用下发生剧烈振动的历史事件,也看到了如何通过精密的计算和设计来避免飞机发动机叶片的共振失效,这些真实案例的剖析,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机械振动在工程安全和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书中的内容非常具有操作性,它不仅讲解了如何分析振动问题,还提供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振动控制方法,比如如何通过调整结构的质量、刚度或者增加阻尼器来解决振动难题。对于我这样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这本书就像是一本“攻略秘籍”,它让我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机械设备,也让我对工程技术领域有了更深的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