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教唱版CD及乐谱】
乡土歌谣轻松唱
国中小乡土教学最佳教材
教育部颁订台罗拼音註解
施福珍老师赋予台湾传统唸谣「点仔胶」、「火金姑」、「羞羞羞」新生命,谱曲后的「点仔胶」更成为街头巷尾最流行的囡仔歌,传唱不辍。
本书收录五十首施福珍老师改写台湾传统唸谣或是创作童谣谱成曲的教唱本,内附有:歌词、五线谱、罗马拼音、文字解说,以及教唱CD。
◎50首台湾传统唸谣和创作童谣
包括最耳熟能详的「点仔胶」、「火金姑」、「羞羞羞」、「一兼二顾」,以及最贴近时代的创作童谣「电视机」、「小学生」等,呈现出最台湾味的囡仔歌,带你认识最台湾的乡土味。
◎随书附赠教唱CD及乐谱,50首由施福珍所编谱的乐曲
并附有台罗拼音、字词註解以及知识小词典,让你有得唱、有得学、有得看。
◎最台湾的谚语和传奇故事
不只教唱囡仔歌,更融合相关谚语和故事,唱一首囡仔歌,等于读了无数个台湾谚语及前人智慧。
作者简介
文字.康原(康丁源,1947 ~ )
彰化人。着有《大师的视界.台湾》、《追踪彰化平原》、《八卦山下的诗人林亨泰》、《赖和与八卦山》、《台湾囡仔的歌》、《台湾囡仔歌谣》、《人间典范全兴总裁》等七十本书。
曾任赖和纪念馆馆长、青溪学会彰化分会理事长等多项职务,并荣获2004第六届磺溪文学特别贡献奖。现为彰师大台文所作家讲座、修平技术学院兼任讲师、作家,主持康原文史工作室,策画主持公益频道「文化列车」节目。与林明德共同策画《彰化学》丛书。获2007年吴浊流文学奖新诗奖。
谱曲.施福珍(1953 ~ )
彰化人。台中师院普师科,东吴大学音乐研究所。
历任高中小专校音乐教师,彰化县立大同国中音乐班创班主任13年退休。现任台湾省音乐协进会常务理事兼彰化县分会理事、三大有线电视「台湾囡仔歌」节目主持人。创作台湾囡仔歌「点仔胶」等三百余首。着作有:《台湾囡仔歌》曲集1、2,《台湾囡仔歌》伴奏曲1、2,《台湾囡仔歌》教唱影集24等。
1988年荣获「台湾省第六届铎声奖」、1997年《台湾囡仔歌》教唱影集荣获第一届金视奖特优奖、1998年荣获「台湾省第一届特优音乐创作奖」。
绘者简介
王美蓉(1969 ~ )
生于高雄市。1991年毕业于东海大学美术系。曾任出版社美术编辑兼插画,长年从事漫画工作。
【再版序】唸歌学台语,唱歌揣趣味 康原
【初版序】从传唱中认识台湾 康原
【初版序】从「点仔胶」讲起--台湾囝仔歌的路 施福珍
卷一、点仔胶,童玩真趣味
01点仔胶
02点仔点水缸
03放鸡鸭
04音乐体操
05阿才
06秀才骑马弄弄来
07打你天
08巴布巴布
09人之初
10大箍呆
11头大面四方
12三个和尚
卷二、鸡鸭鹅,动物真心适
13羞羞羞
14火金姑
15一兼两顾
16树顶猴
17可爱的老鼠
18鸭
19大鸡公
20饲鸡
21鲫仔鱼欲娶某
22武松打虎
卷三、讲天讲地,讲什么货
23讲什么货
24牛奶糖
25豆花
26雨来啰
27月月俏(痟)
28天顶一粒星
29卖杂细
30电视机
31茶烧烧
32依依歪歪
33老婆仔炊碗粿
34目睭皮
35月光光秀才郎
卷四、小姐真古锥,少年笑咪咪
36水鸡土
37阿肥的
38阿里不达
39摇子歌
40摇仔摇
41少年人
42阿娘
43小学生
44李仔哥
45大头丁仔
46小姐真古锥
47新娘仔
48大鼻孔
49内地留学生
50田庄阿伯
【附录】
从音乐的观点探讨台语的音阶与声调∕施福珍
再版序
唸歌学台语,唱歌揣趣味
二○○一年阮合恩师施福珍做阵出版《囝仔歌教唱读本》,伊写曲、词,我写故事,希望透过唸歌谣学语言,看故事知天文识(pat)地理合历史。来知影台湾古早的事志,册出两个月着第二刷,我阁用「传唱台湾文化」合「说唱台湾囝仔歌」两个专题做演讲,惟台湾头走到台湾尾,用即本囝仔歌做教材,(tshua7)囝仔认识台湾乡土合语言的□。
〈点仔胶〉是一九六四年,施福珍老师伫员林家职,创作第一首的囝仔歌,依照郭丽娟的观察,惟即首〈点仔胶〉开始,台湾囝仔歌,才展现全新的面腔。台湾俗语合点仔胶有关系是一句:「美国出点仔胶,台湾出土脚」,即句话的意思是台湾战后,因为战争的损害,大路坎坎砢砢,美国援助金钱买点仔胶来铺路,亲像东西横贯公路、麦帅公路、西螺大桥等建设,拢是美国金钱援助来铺咱的大路,才有即句俗语的产生。
歌谣的创作定定是无意中发生,但是拢是合土地有密切关系,五十年代真济大路咧铺点仔胶,彼囝仔才会乎点仔胶黏着脚,伫宿舍边若唸若洗脚,乎施老师伫困中昼听着囝仔的喝声醒过来,随写出「点仔胶,黏到脚,叫阿爸,买猪脚,猪脚箍,滚烂烂,枴鬼囝仔流嘴涎。」的囝仔歌,这首歌并无特殊的意思,毋过真斗句阁押韵,好唸好记阁趣味,流行全台湾。
最近阮「彰化学」推出《台湾童谣园丁──施福珍囝仔歌研究》专书,我咧编辑即本册的时,发现简上仁〈台湾囝仔歌的园丁──施福珍〉写着:「施福珍先生是崛起于六十年代的作曲家中,写作台湾童谣最力的一位,数量多,质也颇受赞赏。……谈到台湾童谣的写作技巧和原则,施福珍认为一首童谣的谱写,唸谣要旋律化、旋律要口语化。其次,节奏要简洁活泼,使孩童易于朗朗上口。最重要的必须富有台湾传统音乐精神,才不致失去乡土风味。日后于台湾童谣的创作,就音乐界立场而言,施福珍希望,童谣虽只是小品,亦应以严肃的态度,从音乐理论基础上,去追求艺术价值,以提升童歌水准。……
创造时代,为时代留下痕迹的,总是落在狂热者的身上,施福珍就是最好的例子。施先生兴起于正推展国语教育时期。他明知台湾童谣不可能被重视,却又无畏于寂寞的煎熬,也不追逐掌声,默默地为维护富有传统文化精神的台湾童谣奉献心力,令人敬佩!」惟一段话看出施福珍老师伫囝仔歌园地的拍拼合伊囝仔歌的风格。
到目前为止,施福珍的囝仔歌作品已经累积有四百首,是台湾写尚济囝仔歌的人,真乎人钦羡合敬佩。晨星出版社通知《囝仔歌教唱读本》欲改版重新印制,册名改做《囝仔歌──大家来唸点仔胶》,阮真欢喜即本册有真济朋友捧场,即摆册编成四辑:卷一、点仔胶,童玩真趣味;卷二、鸡鸭鹅,动物真心适;卷三、讲天讲地,讲什么货;卷四、小姐真古锥,少年人笑咪咪。拢总是五十首曲,亦阁有附好听的CD,希望用新册来合疼惜台湾的朋友交陪。
即马阮麻追随着恩师「创造时代,为时代留下痕迹的」精神,创作囝仔歌《台湾囡仔歌谣》、《台湾囡仔的歌》两本册,嘛是晨星出版的册,伫即本新册欲再版的时阵,阮向支持出台湾册的陈铭民先生,表示感谢合敬意,也希望咱的台湾歌谣一代一代传落去,逐家凑阵来唸歌学台语,唱歌揣趣味。
康原
初版序
从〈点仔胶〉说起──台湾囝仔歌的路
「点仔胶,黏着脚」一阵阵的嬉闹声吵醒了午睡梦甜的我,那么亲切又好听的「点仔胶,黏着脚」,教我不由得急忙起床拿笔接上「教阿爸,买猪脚,猪脚箍煮烂烂,饫鬼囝仔流嘴澜」,前后不到五分钟,词曲同时完成,心情顿然愉快无比,午睡也睡不成了,我反覆不停的唸,不停的唱,越唱越顺口;哇!原来台语是这么奇妙,唸的竟然和唱的一样好听。这是一九六四年七月的某一天,地点就在我服务的学校──省立员林家商职校单身宿舍前。原来这一天的上午,校门口的广场正在舖柏油,同事的小孩因踩上未干的柏油而跑到我宿舍门口洗脚发出抱怨的一句话,想不到竟然引起我写作台湾童谣的动机和兴趣,而且一直坚持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多么奇妙的事呀!
就在我写〈点仔胶〉的两个月前(一九六四年五月母亲节),员林儿童合唱团,由地方名医黄妇产科、江小儿科、紫云医院等三位医师夫人发起筹组而成立了,并且由我负责指导教唱,当时所唱的歌曲都是一些国语发音的童谣与中外名曲,再来就是我自己和王耀锟写的一些古怪有趣的歌,因为我们没有什么曲子可选唱呀!就在为选曲伤脑筋的时候,我写了〈点仔胶〉,也就在我写〈点仔胶〉那一阵子,台湾新生报副刊每週刊载吴瀛涛先生介绍台湾各地唸谣的文章,于是我利用这些唸谣,在暑假写了〈羞羞羞〉、〈阿舅来〉、〈新娘仔〉等几首相当口语化的童谣,开始教学生们歌唱,员林儿童合唱团后来也因演唱台湾童谣而闻名全省。
从一九六五年母亲节员林儿童合唱团成立週年音乐会起,每逢週年庆的音乐会,均介绍一些我写的台湾童谣。一九六九年中华民国儿童合唱协会成立,连续四届的全国儿童合唱大会以及第六届亚洲儿童合唱大会,我们也一样介绍了一些新创作的台湾童谣,深获全省同胞的肯定,只是政府的国语推行政策,封杀了这些曲子,因此除了童子军团队的活动在唱歌之外,学生在学校不能唱,电视媒体更不可能出现,真是悲哀!
一九六六年初怪杰王耀锟(王哥是位数学天才,也是作曲界的奇才,他研究中国乐律相当有心得,他用数学计算制图作曲,可惜在一九八二年突然从员林国中退休,并且从此封笔,跑到大陆去开成衣工厂,当大老板了),邀我一起到台中郭顶顺先生的别墅,跟随刚从法国留学回来的作曲大师许常惠教授学作曲,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出示了我写的三小册童谣曲集《古怪歌》、《急口令》、《台语童谣》,在台语童谣中许教授一眼看到〈点仔胶〉,便下了定论说:「此后你就专写台湾童谣好了,因为你的曲子有唸、唱合一的特别风格,不妨认真的写下去吧!」这一番鼓励的话,就是我坚持写台湾童谣的第一个原因。
一九六七年一月九日在彰化青年育乐中心举行许品发表会,会中我发表了〈点仔胶〉、〈羞羞羞〉、〈新娘仔〉、〈点仔点叮当〉、〈秀才骑马弄弄来〉五个曲子,现场听众有全国童军总会教练赵锦水校长(曾任教育厅五科科长、现已从省立秀水高工校长退休)及杨樵堂主任(彰化国中主任退休),他们两位是我彰中的前辈和同班同学,当场向我要了这些曲子去教童子军歌唱,不到半年,全国各地的童子军,都会唱这些曲子了,好厉害的宣传家呀!
一九七○年光复节,第一届全国儿童合唱大会在台北国际学舍举行,员林儿童合唱团是创会会员之一,我指导他们唱我的台湾童谣,当天晚上领队们开检讨会时,吕泉生教授提出建议,希望此后的合唱大会能像员林一样,唱我们自己的歌,对小弟我相当鼓励和支持,这就是我坚持写台湾童谣的第二个原因。
一九七○年四月三—六日第六届亚洲儿童合唱大会分别在台北、台中、嘉义、高雄举行,我们演唱新谱曲的台湾童谣〈掠毛蟹〉和〈咸酥的土豆荚〉,最后一场在高雄演唱后,文化大学的顾献樑教授,和电脑音乐家林二教授到后台鼓励我,要我继续写下去!唱下去!这就是我坚持的第三原因。
一九七七年五月国际青年商会中区大会在员林举行,儿童合唱团上台唱了〈大箍呆〉、〈员林椪柑〉、〈枝仔冰〉等几首台湾童谣,受到全国各地青商会员的热烈欢迎,会后彰化地检署检察长翟宗泉(曾任法务部常务次长、监察委员)私下向我表示,对这些曲子的欣赏与支持,他是外省人,能接受我的台湾童谣,当然又增加了我写台湾童谣的信心。
一九八○年夏,我最钦佩的台湾民俗音乐家简上仁老师,突然来员林造访,我们相谈甚欢,他年轻,有热情,在国内他是最认真推动本土化音乐的实行家与宣传家。
一九八三年七月我接大同国中音乐班主任职,全心致力音乐基础教育的工作,简兄二度来员林造访,我们谈台湾童谣,他特别鼓励我,要多多发表,不可留着自己欣赏,不久之后简兄在台湾文艺第一○一期中特别介绍我的文章「台湾童谣的园丁──施福珍」,这个头衔挂上去,我怎么可以不写呢?这就是我继续坚持写台湾童谣的另一个原因。
就在简上仁老师二度来访的几天,中国青年写作协会彰化县分会理事长、名作家康原也专程来访,他是我教初中时的学生,喜欢音乐,会演奏各种管乐器(我教的),尤其是吹奏萨克斯风最拿手,他正在写一本彰化县艺术家的访问专集《乡音的魅力》,于是我们开始合作符先将我压箱底的作品在报章杂志上一一介绍发表,并请画家王灏插图,到现在我们已经合作发表了将近三百首台湾囝仔歌,并且交由自立晚报文化出版部出版,书名为《台湾囝仔歌的故事》出版两册,第三册交由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出版。另外由我自己手抄的教学版本,已出版《点仔胶》、《羞羞羞》、《大箍呆》、《掠毛蟹》、《秀才骑马弄弄来》、《巴布巴布》、《白令丝》、《月光光》、《火金姑》、《刺辣虫》等十册,每册三十二首曲子,是专为各县市教育局、文化中心办理音乐教师进修及各大学音乐系作专题演讲用的。
一九九六年四月福珍将三十多年来所创作的儿歌整理出版二百二十首,书名为「台湾囝仔歌曲集」,内容除了曲调之外尚有罗马注意、中文意译、註解、说明等。八月底大同国中创校校长涂春木退休,我也跟着离开大同音乐班,十二月初,应聘在南彰化三大有线电视主持〈台湾囝仔歌教唱节目〉,一九九七年荣获新闻局第一届金视奖节目主持人特优奖,这个影集共有廿四集,教唱四十八首台湾囡仔歌,另有两集特别节目是九七年三月在台北国家音乐厅演唱福珍作品的十首囝仔歌的实况录影,再由我本人主持说明的影集。
一九九八年四月份起,彰化县有线电视〈彰视新闻〉应广大观众的要求,将这些影集于每天中午十二时及晚上七时等,分两个时段轮流播出,每次三十分钟。全彰化的观众都可以收看到这个节目,一直到十二月底才下片,一九九九年元月份起改成每週週末週日播放两次,至今仍未下片,虽然不断的重播,一再的重现,仍然许多的观众继续要求再播,可见观众们多么渴望本土传统歌谣的流传呀!
一九九八年九月福珍为了这些儿歌的流传,由和和音乐工作室出版「台湾囝仔歌伴唱曲集」第一册,音乐卡带及CD同时出版。内容收集了廿四首流行多年的儿歌,附有简单易弹的钢琴伴奏。音乐卡带完全是以「示范」为目的,由我本人范唱及一位歌声纯真的乡下小歌手来搭配,我们以试试看的心情,想不到一千套的伴唱歌集,一个多月就缺货了。更令人兴奋的就是十一月中台湾省第一届特优文化艺术人员奖福珍入选为「音乐创作奖」,接受前省长宋楚瑜的颁奖,并订于九九年一月中、下旬到俄罗斯及东欧考察两週!
二○○○年元月「台湾囝仔歌伴唱曲集」第二册及音乐卡带和CD也出版了,这一次是由我及和和儿童合唱团做示范,效果也相当不错呢!
话归正题,台湾童谣由早期的唸谣到现在的唱谣,这条路相当崎岖难走,中间又经过一段漫长的黑暗时期,现在才暂现曙光,今后希望这条路能平坦好走但愿一切都能如我心所愿。
施福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