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时报人间新人奖得主,《INK文学生活志》誉为「最被期待的年度新人」罗毓嘉,创作十年,是少见同时书写新诗与散文的年轻作家,《婴儿宇宙》是总结近年创作成果的诗集。
若我肢离你时你会喘息,阳光暴雨同时侵袭,请吻我,尽管你的眼睛已不在那里。笑容转而阒暗,以至于静,打开忧伤的胸廓,你的肋骨是整座钢琴。
罗毓嘉的诗轻盈纤细,像飞絮般遁入你的唿息,带着无可自拔诱使人们朗读的祕密。而朗读他的诗,我们的渴盼竟是,能否在我们唇间再停留久一点,让我们重回过往的年代,一个曾经私密地为某个人朗读诗句的美好年代。
作者简介
罗毓嘉
1985年生,建国中学红楼诗社出身,政治大学新闻系毕,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曾获中国时报人间新人奖,台北文学奖,全国学生文学奖,政大道南文学奖与台大文学奖等;《INK文学生活志》誉为「最被期待的年度新人」。着有现代诗集《青春期》(2004,自费出版)。作品散见于人间副刊、联合报副刊、明道文艺等刊物,并曾选入《98年散文选》、《2009台湾诗选》。目前为中时人间副刊「三少四壮集」专栏作者。
推荐序 Love Is Four-Letter Word
陈芳明(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所长)
婴儿初生,宇宙垂老;婴儿纯洁,宇宙芜杂。啼声初试的婴儿挟带庞沛的泪水与音量,那是面对陌生宇宙时必须鼓起的勇气。罗毓嘉带着他的第一册诗集登场时,就像一个婴儿降生在复杂的宇宙,音色十足,颇具信心。诗集命名为《婴儿宇宙》,显然有其微言大义。婴儿至小,宇宙至大,暗示一个无边的空间可供追逐。意义可能又不止于此,如果这个宇宙属于婴儿,一切事物都必然是新生,则诗人便拥有权利重新定义他所赖以生存的世界。
这是一册情诗集,怀有婴儿心灵的诗人,决心要为自己的情感设计命名,他以雄辩的爱要与这沈重无比的世界改写契约。至少不再揹负传统包袱,不再逃避社会歧视;他以热情,以勇气,以过人的信心,签下一份和而不同,或同而不和,或又和又同的全新契约。他的诗要让世间知道,爱情袭来时,不是接受,便是付出,无需耗神抗拒。
动人的婴儿心灵,容纳在诚实的语言里;以一种爱你入骨的表达方式,毫不遮掩内心的激情、热恋、欢爱。异性恋世界不能接受的败德之爱、?废之情,在婴儿宇宙里都得到容许。婴儿族裔里的诗人,从来不想与这个社会吵嘴。在他自主的生命中,建立一个互不侵犯的法则与逻辑。在那里,并不存在任何不道德的规范;不敢爱或恐惧爱,才是真正的不道德。
诗人并非没有抗议或愤懑,面对被剥夺的历史发言权,他储存足够的语言与想像,纠正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傲慢与偏见。〈恐怖时代〉这首诗是罕见佳构,他借金字塔的隐喻,指控传统成见堆砌得极其宏伟,在金碧辉煌的谎言里,有多少人遭到贬谪,有多少人受到驱赶:
蕈状的花开了许多许多次,
被鞭笞许久的人,找不到层?属的村庄。
半座金字塔高的荫影,覆盖我们,我们睡在谷底。
算尽千万日光,
只为筑起那硕伟、庞大、别人的梦。
别人的梦看来是那样硕大无明,被鞭笞的族裔则又是何种下场?
我们拿血管编成花环,给裸体画上斑纹,
任黏菌攀上我们的眼睛
假装自己穿着不存在的衬衣款式,
好像演一场旧式的戏剧。
在我们与别人之间,是一道宽阔河流,完全不容涉渡。被隔离的族裔,失去历史认同、国族认同、性别认同的权利。他们可能需要伪装成仿冒,但是,所有的保护色都只停留于表面。相对于金字塔「蕈状的花」,我们这个族裔只能「拿血管编成花环」,只能在「裸体画上斑纹」。强迫自我去认同别人,不如重认自己之「同」。环绕在生命中的国族、性别、历史,都是层累造成的霸权论述,其中富饶着特定的沙文主义与文化偏见。所谓传统,无非就是把不同价值观念者视为异端的一种脾性。
异中求同,是多么困难的一种文化;同中存异,是更加困难的一种挑战。诗人反覆求索的,只能选择同中存同与同中求同。宽阔宇宙能够接纳族裔的空间是何等容仄。在二十岁那年,诗人写下如此悲伤的诗行:
我像一只鹿望着
草食丰美的水畔渐远渐小渐远……
──〈二十自述〉
他与他的族裔被驱赶远离广邈的草原,尝尽离群索居的落寞滋味。二十岁的少年,一夜之间被迫成熟,看透人间的虚假险恶,唯一能够信守的,只有他的族裔:
我们在早晨共饮一杯牛奶
同洗一条内裤,分辨污渍里相异的路径
──〈分裂〉
高度的象征手法,精确点出诗人生活的痛苦与欢乐。〈分裂〉这首诗的副题是:「写给另一个自己,我所亲爱」,暗示了诗中既是一个人,也是两个人。分裂可能是分裂,也可能是结合;既是镜像,也是幻像;既是现实,又是想像。诗中的思维、情绪、哀乐,充满各种可能的辩证。在正、反、合的演出中,始于一人,终于两人。其中暗藏无数的自我,也衬托出无数他者。那种无尽的延伸,是复数的辩证之爱:
我们背对背,浸坐在汗湿的浴盆里
伸指摸索彼此的皮肤
嵴梁,和肌理
回顾体表共同的皱褶
洞见疤痕铺排隐然的章法
──〈分裂〉
这一幅图像,是一个人,或两个人?如果是一个人坐在镜前,姿势自然是背对背。如果是两个人背对背坐在一起,不也像极镜中映照?诗行中的「回顾」与「洞见」,高度富于性的暗示;说得很少,却已道尽一切。诗中相当哲学地如此提问:
我们,我是说我们
能否同时是两个人
到底是谁在追赶谁的人生?
──〈分裂〉
多么令人困惑而又苦恼的自我告白。在另一首诗里,诗人再度提出自虐式的问题:
我不是一个男孩,
但也不是一个男人
您可曾在镜中寻找过自己陌生的背影?
──〈阿姆斯特丹〉
诗中出现「您」的尊称,显然是辈分较高。我汲汲追求的,是镜中的自我吗?那位年纪较大的男人,一生也这样追求过,现在则轮到年轻的「男孩」或「男人」从事同样的追求。
族裔里的爱情,有时过于接近色情,却不沦于淫秽,反而渗出一种哀伤与一种欢愉:
若我肢离你时你是寂静的,雨后的树木皆绿着。
认清寻常给你胳肢发笑的胎记,
握着你的手指,细数骨节并模拟各种折屈,
我喜欢在更近更近处,再听你弹支小曲。
──〈肢离你〉
这是抒情的颂歌,又是告别的輓歌。肉体的结合与分离,意味着灵魂的再生与死亡。肢离当然是交欢的结束,正是在这样的时刻,喜悦与悲凉辩证地交互出现。诗行中的文字,是一种极其私密地互认。在生生死死、又生又死的时刻,爱情是仅有的见证。
罗毓嘉是一位充满信心的诗人。对于自己的性别取向,以及自己的风格方向,他有果断的抉择。语言上,不时可以看到前辈诗人的影子;早期如?弦,近期如罗智成,都以不同的语法在诗行中出现。二十余岁的年轻写手,仍然还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型。但是,这种现象全然不令人担心。他的创作慾甚炽,生产力极强,总有一天必能开辟出罗氏诗艺。
诗集中极具企图心的力作〈不和谐音喉唱:二部和声〉,似乎也难摆脱商禽〈用脚思想〉的影响,却也无妨。这首长诗,以上下双栏的形式同时进行,自然寓有镜像演出的意味。无论是象征与句法,完全不逊于商禽。这是值得期待的诗人,正在上升,还在上升,不断上升。诗集中可能负载过多性爱的意涵,那种写法,正好彰显他勇于尝试,也敢于实践。爱情的交欢,即使是胡言乱语,即使是充满脏话,无疑都是洗涤的过程。Love is four-letter word.(爱即脏话),旨哉斯言。何况这册诗集写得如此圣洁,经过每首诗的施洗,灵魂都获得净化。婴儿的宇宙,宇宙的婴儿,随着诗集的诞生,被贬谪的族裔在诗行之间都将得到净身救赎。
2010.6.30 San Jose
后记
我只是就写了
许久未曾谈诗了。而谈论诗,似乎又比写诗来得困难一些。
一度以为自己懂得诗,曾以为懂得自己。
但当我穿梭城市,诘问生命,并试图将某些难以逼视的片刻凝止在诗句的只字片语时候,我才知道这些诗,从来并非我能掌握。诗人的工作无异于灵媒,世界在我遥远的前方铺排出各种楼阁风景,而我的人生就这样被它们所役,必须一直、一直在现实与预言中间无止地折返跑。
二○○四到二○○八,我谈过几次算不上成功的恋爱,还在一起时就梦见他们离开。他说,他记得的──青春期时,那眷村泵浦冷水流过胸膛的温度。他说,经常觉得自己真的老了。说话的时候,立夏才过,两个人在沙发上剥开橘子分食,橘皮渗出苦苦的汁。分手后,继续为他写诗。我的青春期也如同记忆中的夏天,很快地过完。
分开之前他说,「以为你和别人不一样,没想到你还是让我失望。」
但他根本不读我的诗。
城市将自身搭建成路径,人们踩踏而过。航线穿梭城市中间,想像轨道总有交会之处,转辙器扳过去,叙事有所关连。在城市里安放历史,命运,梦境与虚构的生活,让它们成为城市身世的部份。略略移动,躲进街道,躲进人群。停下来让人群走过我生命的顿点,让它静止。凝结。让它们,成为自我意义的发生。
我们今日的居所是诗人之城,是万神之殿。可见与不可见的语言,包藏着什么样的祕密,魅影漂浮游移,唿吸着道听涂说,伪科学,精神病,城市里满佈致癌物质的饮食与空气,打开电视然后关上,然后又再乘着遥控器继续旅行……。语言是开启万神之城的钥匙,是心灵浮光之镜,然后时间过去。楼厦会倾颓,万物皆枯朽。然后时间过去。
固定的路线,饮食,穿着与言语,规则与纪律,终究不能保证这是个确定的世界。我的日常生活,也就在重复中逐渐模煳……
然后。然后,只有时间依然一直存在着。
这本书从我起心动念到真正成书,历时大约两年。收录的篇幅,创作时间横跨二○○七到二○一○,在几个版本的编目之间游移,成为现在的模样。这是否表示着,那些曾被选入而又放弃的篇章,终于只是我众多反覆流转的思绪当中,一些仅有我自己记得的节点呢?又是否表示着,那鬼魅般的二○○五到二○○七,竟是我想要忘怀的时间。
然后时间过去,你我现今所立定之处仍然会是一样的地方吗?正因为诗是唯一不灭的,而能高于时间而存在,能定义时间、空间,让所有可能的段落在那里交会。时间永远不停,但当时间过去,我是变得更温柔,或者更残酷了?是诗带着我回去,回到那书写当下已必然流逝的今日的居所,而使我能与回忆辨証,与时间抗衡,寻求在时光虫洞里安身的居处。
城市生活弥漫四处的慾望,诱惑与折磨,竟似是海妖赛伦的引路之声,让我在这反覆路途上失了方向。
但纵有忧虑,我只是就写了。终究回过身来,诗会是我永恆的归处。
《婴儿宇宙》这书名真的太吸引人了,一开始我拿到它的时候,就觉得它一定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就像我们小时候,望着夜空,会觉得星星背后一定藏着好多好多故事,有关于时间的,有关于生命的,有关于一切我们尚未理解的东西。书的封面设计也很别致,不是那种花花绿绿的童书,而是有一种淡淡的、充满想象力的色调,好像真的在描绘一个初生的、纯粹的世界。我翻开第一页,脑子里立刻涌现出无数的画面,那些关于宇宙大爆炸的科学纪录片,那些关于生命起源的纪录片,都在我脑海里交织。我忍不住联想,书里的“婴儿”会不会是指生命最原始的形态?或者是一种全新的、尚未被定义的意识?它会不会像一个刚刚睁开眼睛的生命,充满着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去触碰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我想象着,书中可能有一段关于宇宙诞生之初的描绘,那时的它,或许就像一个正在咿呀学语的婴儿,懵懂无知,却又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而“宇宙”这个词,又让我觉得它不仅仅局限于我们所知的物理空间,或许它还包含着情感的、精神的、甚至是哲学层面的维度。它可能在诉说着,无论多么宏大的存在,都始于微小,都经历着成长与蜕变。读这本书,感觉就像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旅行,从最微小的起点,去探索那些最宏大的奥秘。我期待着,它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视角,让我重新审视生命、宇宙和我们自身的关系。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邀请,邀请我去思考那些最根本的问题,去感受那些最纯粹的情感。
评分《婴儿宇宙》这本书,一拿到手,我就被它的名字深深吸引住了。我总觉得,这个名字背后一定藏着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它仿佛在描绘一个刚刚诞生的、纯粹的宇宙,就像一个婴儿,懵懂却又充满了无限的生命力。我一向对宇宙学和天文学充满热情,但很多科普读物都过于专业,读起来有些费力。而《婴儿宇宙》这个名字,却给我一种亲切感,仿佛它将用一种更加温暖、更加易懂的方式,来讲述宇宙的故事。我非常期待,书中会不会描绘出宇宙大爆炸的宏伟景象,以及在那之后,万物是如何从虚无中一点点显现出来的。我猜想,作者可能会用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那些复杂的科学概念,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宇宙的演变过程。而且,“婴儿”这个词,又让我想到了生命的起源和发展。也许这本书会探讨,生命在宇宙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我们人类,是否是宇宙的“孩子”,肩负着某种使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是能够感受到自己与宇宙之间那种深刻的联系。它可能会让我思考,我们渺小的生命,在浩瀚的宇宙中,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
评分《婴儿宇宙》这个书名,就像一把钥匙,一下子就打开了我脑海里关于宇宙的无数想象。我第一眼看到这个名字,就觉得它充满了诗意和哲学意味。我立刻联想到,当宇宙刚刚诞生的时候,那是一个多么纯粹、多么充满无限可能的状态,就像一个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婴儿,一切都是崭新的,一切都等待着去探索。我一直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非常感兴趣,但很多科学著作都过于艰涩,不容易理解。而《婴儿宇宙》这个名字,却给人一种亲切感,仿佛它会用一种更加柔软、更加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讲述那些宏大的宇宙故事。我非常期待,书中会不会描绘出宇宙诞生之初的那个“婴儿”状态,然后是如何一步步成长,演变成我们今天所见的浩瀚宇宙。我猜想,它可能会用很多生动的比喻,来解释那些复杂的科学原理,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而且,“婴儿”这个词,又让我联想到生命的力量和希望。也许这本书不仅会讲述物质宇宙的演变,还会触及到生命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我们人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种启迪,让我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宇宙,去感受生命的存在。我想要的那种阅读体验,是能够让我在感受宇宙的浩瀚之余,也能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力量,一种对生命的好奇和敬畏。
评分《婴儿宇宙》这本书,我拿在手里的时候,就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吸引力。那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童真和神秘感,好像一个刚刚诞生不久的、还很懵懂的宇宙,正在悄悄地展开它生命的画卷。我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那些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小的生命细胞,它们每一个都像一个微型的宇宙,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复杂的活动。我很好奇,书里会不会用这种视角,去描绘宇宙的起源?是不是从最微小的粒子开始,慢慢汇聚,形成恒星,再到星系?我一直觉得,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很多时候都建立在宏大的叙事上,但忽略了最基础的构成。也许《婴儿宇宙》这本书,就是想让我们回到最原初的状态,去理解生命和宇宙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复杂的。而且,“婴儿”这个词,又让我觉得里面一定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和成长的希望。我猜想,书中可能会描绘宇宙在不断演变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第一次”,比如第一颗恒星的诞生,第一个黑洞的形成,甚至可能是第一个意识的萌芽。这种“第一次”的体验,总是最纯粹,也最令人难忘的。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用一种充满温情的方式,来解读宇宙的奥秘,而不是枯燥乏味的科学术语。它可能会让我重新审视我们所处的世界,从一个更广阔、更深邃的角度去看待生命的存在。我想要的那种感觉,不是那种遥不可及的科学理论,而是能够引起共鸣,能够触动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评分《婴儿宇宙》这个书名,真的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一旦种在心里,就立刻发芽,长出无数的联想。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脑子里立刻闪过一幅画面,那是一个黑漆漆的、寂静的太空中,只有微弱的光点在闪烁,然后,这些光点开始汇聚,旋转,形成一个个巨大的星系,就像一个婴儿在慢慢睁开眼睛,好奇地打量这个世界。我一直是个对天文现象特别着迷的人,尤其喜欢那些关于宇宙起源和演化的故事。但是,很多时候,科学的叙述方式会显得有些遥远和冰冷,而《婴儿宇宙》这个名字,却给我一种特别温暖、特别亲切的感觉。我猜想,这本书不会是那种堆砌着枯燥数据和复杂公式的科普读物,而是会用一种更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的方式,来讲述宇宙的故事。它可能会从一个非常微小的起点开始,比如一个奇点,然后逐渐展开,描绘出宇宙的诞生、膨胀、以及其中各种天体的形成。我尤其期待,书中会不会涉及到生命的起源。我们所知的生命,是不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形式?如果宇宙中还存在着其他生命,它们会是什么样子?“婴儿”这个词,又让我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无限的潜力。也许,宇宙在最初的时候,也和婴儿一样,虽然稚嫩,却孕育着改变一切的可能。这本书,或许就像一个温柔的引导者,带领我们去探索宇宙最深邃的秘密,去感受生命最原始的力量。我希望它能够让我对宇宙的理解,不再仅仅停留在科学的层面,而是能够上升到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一种哲学上的思考。
评分我当初会买《婴儿宇宙》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它的名字太有画面感了,我当下就联想到了那些在太空站拍摄的、关于遥远星系的壮丽景象,那种浩瀚无垠又带着一点点孤独的美感,让人心生敬畏。我一直对天文和宇宙学非常着迷,但很多科普读物都过于专业,读起来有些吃力,而《婴儿宇宙》这个名字,恰恰给我一种感觉,它会用一种更柔软、更贴近人心的视角来探讨这些宏大的主题。我猜想,它可能不像那些冷冰冰的科学报告,而是会用一种更具诗意的方式,去描绘宇宙的诞生和演变。也许它会把抽象的科学概念,比如黑洞、星云、超新星爆发,都化作生动的故事,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我特别期待书中会不会有关于宇宙中生命存在的探讨。外星生命,这个话题总是让人浮想联翩,我想象着,如果真的有外星生命,它们的世界会是怎样的?它们是如何理解宇宙的?它们是否有和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婴儿宇宙》这个名字,又让我觉得,可能它探讨的不仅仅是物质宇宙,也可能包含着意识的宇宙。我们人类的意识,是不是也是一种“婴儿宇宙”?在不断地学习、成长,逐渐认识这个世界?这本书可能会引导我思考,生命是如何从简单的形式,逐渐变得复杂和多元。它可能会触及到生命的起源,进化的过程,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我希望它能带给我一种启迪,让我对宇宙的认识,不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它的力量,以及它带给我们的无限可能。
评分《婴儿宇宙》这个书名,真的像一个魔法咒语,瞬间就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宇宙的无限遐想。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片璀璨的星空,无数的星辰在黑暗中闪烁,仿佛一个个初生的生命,在悄悄地绽放。我一直都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很多科普书籍往往过于学术化,读起来让人感觉有些遥远。而《婴儿宇宙》这个名字,却给我一种特别亲切、特别温暖的感觉,仿佛它将用一种更加柔软、更加富有诗意的方式,来讲述宇宙的故事。我非常期待,书中会不会描绘出宇宙诞生之初的那个“婴儿”状态,以及在那之后,它是如何一步步成长,演变成我们今天所见的浩瀚宇宙。我猜想,作者可能会用很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来解释那些复杂的科学原理,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而且,“婴儿”这个词,又让我联想到生命的力量和希望。也许这本书不仅会讲述物质宇宙的演变,还会触及到生命在宇宙中的地位,以及我们人类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种启迪,让我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宇宙,去感受生命的存在。
评分《婴儿宇宙》这个名字,真的是太有吸引力了!我第一次看到它,就好像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牵引,脑海里立刻涌现出无数关于星辰大海的画面。我猜想,这本书可能是在用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来解读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它或许不像那些冰冷的科学报告,而是充满了情感和诗意。我一直以来都对宇宙的奥秘着迷,尤其是关于生命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宇宙的最终命运。而“婴儿”这个词,又让我联想到生命的最初形态,那种纯粹、简单,却又蕴藏着无限可能的状态。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不会将宇宙比作一个正在成长的婴儿,去描绘它从一个微小的奇点,如何一步步演变成我们今天所见的壮丽景象?它会不会探讨,在宇宙的漫长演化过程中,生命是如何出现的?我们人类,是否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我期待着,《婴儿宇宙》能够带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它可能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一种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我希望它能够让我感受到,宇宙并非是遥不可及的,而是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它可能是一种温暖的叙述,让我们在感受宇宙浩瀚之余,也能感受到一种连接,一种归属感。
评分拿到《婴儿宇宙》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哇,这个名字太有想象空间了!它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未知的好奇,对宇宙的探索欲。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幅画面:一个纯粹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早期宇宙,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懵懂却又蕴藏着无穷的能量。我一直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充满兴趣,但很多科普书籍往往过于理性,缺乏情感的温度。而《婴儿宇宙》这个名字,却给我一种温馨、亲切的感觉,仿佛它将用一种更加感性的方式,来讲述宇宙的故事。我猜想,书中可能会描绘宇宙大爆炸的瞬间,以及之后万物是如何从混沌中诞生的。它可能会用比喻和故事,来解释那些复杂的物理定律,让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我特别期待它会不会探讨生命的出现,以及生命在宇宙中的意义。我们人类,究竟只是宇宙中的偶然,还是有着某种更深层的联系?“婴儿”这个词,又让我想到了生命最初的脆弱和无限的可能性。也许书中会讲述,即使是像宇宙这样宏大的存在,也曾经经历过一个“婴儿”的阶段,而这个阶段,恰恰决定了它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是能够感受到自己与宇宙之间那种深刻的连接。它可能会让我思考,我们的生命,是否也是一个“婴儿宇宙”的缩影,在不断学习、成长,最终达到属于自己的高度。
评分《婴儿宇宙》这个名字,简直是点睛之笔!每次想起这个名字,我的脑海里就会立刻浮现出一片璀璨的星河,以及无数闪烁的星光,就如同一个刚刚诞生的婴儿,眼中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我一直对宇宙的神秘和浩瀚感到着迷,但很多关于宇宙的书籍,往往语言过于专业,读起来让人望而却步。而《婴儿宇宙》这个名字,却给人一种亲切感,仿佛它将用一种更加柔和、更加易懂的方式,来讲述宇宙的故事。我非常期待,书中会不会描绘宇宙大爆炸的壮丽景象,以及在那之后,各种天体是如何从混沌中孕育而生的。我猜想,作者可能会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来解释那些复杂的科学概念,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宇宙的演变过程。更让我好奇的是,“婴儿”这个词,是否暗示着生命在宇宙中的地位?人类,是否也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婴儿”,正在学习和成长?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进行一场心灵的旅行,从最微小的粒子,去理解最宏大的宇宙。它不仅仅是关于科学知识的科普,更可能是一种关于生命、关于存在意义的哲学思考。我想要那种感觉,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温暖的力量,能够唤醒内心深处对未知的好奇,能够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