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就要做好.朱立伦

做,就要做好.朱立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立委、桃园县长,到行政院长副院长,十二年的从政之路,台大教授朱立伦是台湾闪亮耀眼的政治新星。这是他人生第一本口述採访新书,谈述他的人生思考与从政之路。

  本书从儿时记忆书写到进入行政院担任副院长的种种心路历程,以及政治人物面对问题的大方向思考与细节的管理,我们看到他以国际观的视野,感同身受的爱心,用心经营他每一份工作,设下使命,追求服务人群的光荣感。

  我不是天才型的孩子,小学在乡下要考第一名不难,但是到了建国中学,我就知道我不是班上最聪明的那一个。到了纽约,我见识到全世界最顶尖的人才,跟他们比起来,我顶多是中上资质,绝对不是顶尖。

  但是我很努力。有时候回想起来挺有趣的,我连上军训课都很认真,上课内容当然很无聊,但是我要求自己每一堂课都要很认真。就连上成功岭也是如此,虽然大家都是去混的,可是我想要磨练自己,最后结训时,是第一名结训。

  在台大教书时,不管有没有课,每天准时九点前进研究室工作。直到现在,我对自己都还是很严格,每天七点就到办公室上班,连我太太都觉得我是怪胎。这是我的自我要求,我不觉得辛苦,反而当成有意思的挑战。

  说穿了,我最大的优势,不是天份,而是努力。我很想告诉年轻人,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只要肯努力,一定会有机会。唯有认真面对每一件事情,人生才会活得有意义。

  我绝对不是最优秀的从政者,但却始终认真、积极、正面地在面对这份工作,甚至将它视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我对政治有所期待,政治,是服务众人的事;政治人物,是让社会提升的重要一环。──朱立伦

  朱立伦是台湾政治人物新星,在市面上却无相关谈论他的书籍。本书取得他的授权,具有独特性。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出版者的话 两心两力 开创新局 高希均 2
太太的鼓励 我们家的朱立爸 高婉倩 4
自序 人生,就像棒球赛 朱立伦 8
楔子 看不见的努力 16

第一部 起点─棒球少年梦 20  

梅鹤山庄的童年记忆 24  
四十多年前的梅鹤山庄还住了十几户人家,朱立伦才刚学会跑跳说话,就在各房家里钻进钻出,哪里有好吃的,他闻到,马上就跑过去大吃一顿。由于他见了人总是笑咪咪的,嘴巴又甜,大人见到他都很开心,也特别宠他。

稻田捕手 38  
巨人少棒队利用美国队投手控球不准、脾气暴躁的缺点,拚命发动盗垒战术,扰乱投手的情绪,让他暴投不断,最后十三比三赢得冠军。这场比赛让全台湾疯狂,朱立伦还感动地许下人生的第一个志愿:「我一定要成为棒球选手!」

铁马青春的热血年代 50  
许信良在桃园各处公开演讲,也在八德农田间的干枯池塘空地里发表政见,朱立伦骑着旧脚踏车,站在人群里听许信良激昂热情地演讲,深深被他的理念打动。

纽约寻梦 66  
大学毕业后,他选择到纽约留学的原因很简单:「那里是世界的中心。」在纽约,他见识到的,不是小班小校的第一名,这里的教育,培养的是全世界最顶尖的菁英。

第二部 回乡─四十岁前的人生抉择 84

投身政治 88  
看着朱立伦一讲起从政梦想,不由自主就流露出那副认真投入的模样,高婉倩便说:「好吧,你就去试试看。」这下换成朱立伦不敢相信,一直追问:「真的吗?」「你怎么肯答应让我去从政?」

复兴乡上的九个人 96  
朱立伦做足功课,带齐资料,开了好远的车程上桃园复兴乡举办说明会,甚至在心中演练演讲诉求,没想到现场只来了九名听众。但即使是这样,他也没想过要放弃:「我就认真地告诉台下那九个人,我为什么要选立委,我的政见是什么。」

反攻国民党 104  
一九九九年八月一日,他在桃园大庙举办「反攻国民党誓师大会」,几十个台大学生在台下声援,高唿口号「反攻国民党!」这场活动引来不少国民党老兵的抗议:「叛乱份子!什么反攻国民党!」争议之大,让朱立伦很快就被人记住。

朱教授上课了 112  
连战在败选中接下国民党党主席,迅速成立「国民党改革委员会」,除了重整国民党势力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下一批接班人,朱立伦顺理成章成为委员会的一份子,进入国民党核心,展开国民党的第一波改革。

县长之路 122  
二○○一年三月,国民党立委初选,朱立伦并没有登记参选,连战把他找到党中央办公室。朱立伦还以为连主席要问他怎么不选立委,没想到连战噼头就要朱立伦去选桃园县长。

第三部 历练─城市CEO执行力 132   

天条的魄力 136  
朱立伦算了一下,有一位校长找了七个议员关说,另一位则有六个议员关说,结果,这两位校长被转调为「聘任督学」,这个惊人之举,立刻在教育圈内传开。偏偏第二年还有校长不信邪,找了两个议员关说,朱立伦毫不手软,马上调任。从此再也没有校长敢来进行人事关说。

准时下班、全天待命的CEO 148  
「我不容许借口!该开的路你们就开好,民众走在路上,才不管是县道、省道还是乡道,只要跌倒了,一定是骂朱立伦,难道要跟他解释这不归我管?路平、灯亮、水沟通,都是桃园县政府的工作!」

父母官的心情 166  
朱立伦擅长运用各种管理学的方法与技巧,让县政上轨道。从交通建设、社会福利,甚至治安维护,他都可以巧妙地因应管理。「我用了这么多的管理法则,说穿了,目标其实只有一个:让人民过好日子。」

形塑城市的风格 188  
当上桃园县县长后,他的思考更深刻,眼光也更深远,对这个城市的未来愿景,便从「机场与城市如何结合」,进化到「航空城」。「整个桃园县就是一座以航空立足的城市,不只可以让台湾的门面更完整,彻底发挥转运等经济功能,也让桃园从农业县进化为工业城,最后更进一步成为国际城市。」

第四部 承担─无止境的学习之旅 208 

临危受命 214  
没想到,一见面,总统噼头就告诉他:「内阁即将总辞,改由吴敦义组阁,你担任副院长,协助院长。」这番话让朱立伦十分惊讶,灾后重建计划正要展开,他没想到此时会重新组阁,回想起那一刻,朱立伦说:「人生的事情,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副阁揆的成绩单 228  
与马英九总统私交甚笃的他,常与总统一边吃便当,一边开会。从健保到ECFA,无所不谈,甚至会在政策发佈前一天互相开玩笑:「明天会挨骂吧?」尽管如此,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勇敢向前;该承担的,就无可回避。

走过新北的脚步 242  
「有太多人跟我一样,是从外地来的新移民,我从桃园乡下到台北念书,就是住在中和。所有人带着梦想来此,无论是求学、就业,都是为了追求更美好的未来。桃园县有六成人口来自台湾各地,新北市则有超过七成是外地移民,无论从哪里来,这里都将成为他们的故乡,一座新移民的故乡。」

未来是什么? 248  
台北县,就像散落在台北市之外的零散铁板、破落的石块。淡水河两岸的公共建设差异,导致台北县内明显的发展落差,有的乡镇富有繁华,有的地方则贫瘠落后。升格,是台北县的机会,也是最大挑战。

採访后记 祝福,祈愿 瞿欣怡 266
附录一 朱立伦Q&A 270  
附录二 朱立伦大事记 290

图书序言

—第一部—起点 棒球少年梦

朱立伦的阿公林本诚曾经对他说:「我们林家第一代孤身渡海来台,第二代打拚起大厝,让家族开枝散叶。你们朱家也当如此,第一代朱樟兴随国民党到台湾,第二代的朱立伦也要奠定基业,台湾就是你的故乡,要光大家业。」

阿公把光宗耀祖的期望放在朱立伦的肩上,这番话,也成为朱立伦背负家族光荣使命的起点。

阿公阿嬷的家─梅鹤山庄─从清朝同治年间就静静伫立在桃园大溪的山林间,朱立伦在这里渡过童年的每一个寒暑假。回忆小时候在梅鹤山庄的童年,每天他都一大早就起来,在饭厅陪阿公吃顿白米饭味增汤的早餐,然后在阿嬷的目送下,陪阿公走一段路去坐公车上班。

朱立伦的阿公毕业自日本商校,平日总是西装笔挺到合会上班,为乡民服务;而阿嬷就像「佐贺阿嬷」,热情又温暖,照顾家族的每一个人。梅鹤山庄是台湾林家的开垦标记,但标记在朱立伦心中的,则是从小在大家族生长的温情。

梅鹤山庄是生命里的第一个记忆,也是永远的故乡。

小学时,他跟父母亲搬到八德眷村,光着脚丫子在田里打棒球,梦想成为棒球选手;毕业后拿到县长奖,进入桃园最好的振声中学;之后考上建国中学、台湾大学,从桃园乡下的土小子,闯盪到台北;最后飞向纽约,二十九岁就拿到博士学位,三十五岁成为正教授。达成生涯规划的目标,实现了当教授的梦想。

三十七岁以后,人生却在一个不经意处转了个大弯,他踏入政坛,展开另一段人生之旅。虽然从政是一条难以经由现实步骤规划的路,但朱立伦以扎实的步伐踩在多变的局势里。

无论走得多远,朱立伦永远记得阿公的期许,也记得阿祖的叮咛:「造桥舖路的人,都是在积功德。」

先人已逝,他们的期待,影响朱立伦一生。阿公将「兴旺家业」的期许,交付给朱立伦,那些话语成为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火,照亮朱立伦人生的道路。阿公是典范,阿嬷是爱,让朱立伦无所惧地接下人生的光荣使命。

「有能力的人,就要担更多责任。」从政十余年,难免挫折,朱立伦还是不断向前:「今天不做,明天怎么办?难道有挫折就要放弃坚持?」如同开路,碰到石头,搬开就是了。

朱立伦谈使命,眼睛会闪闪发光,因为他看见别人未见的美好台湾。人生道路漫长,从政之路,遍布荆棘,而他未忘初衷。

牵挂故乡的人,心里有力量,才走得稳当。

一切,都开始于梅鹤山庄,那个在稻田间奔跑,带着爽朗笑容的男孩。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