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圖集中收集瞭香港160多年來在自然、經濟、城市、社會、環境等眾多方麵的大量資料,是一部較詳細地反映香港近代發展與變化的綜閤地圖集。
.本地圖集集中而係統地反映瞭香港自1841年以來的與本地居民較為密切的各方麵變化及其空間分佈形態,包括基本設施的發展,經濟活動的轉變,城市化及人口遷移,人口素質的變化,財政、福利、環境的變更等等。香港和中國內地的關係及對外貿易的關係,也是香港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內容,在本地圖集中亦有反映。
.本地圖集盡可能搜集瞭不同時期的規劃圖,和一些以地圖及坐標錶示的重要的學術界意見,反映齣香港在發展過程中不同的意見和各種可能的空間分佈形態。
.本書內容中英對照。
作者簡介
薛鳳鏇
原籍福建長汀,1947年生於廣州,1949年隨日佔時期避居廣州的全傢返居香港。1970年香港大學地理及地質係畢業,1974年獲香港大學碩士學位,1977年獲倫敦大學經濟學院博士學位,後入香港大學任教,1985年任高級講師,1988年任教授。1993年至
1998年期間任香港大學地理及地質係主任。2008年被香港浸會大學聘為當代中國研究所奠基所長、地理學講座教授。
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嚮是城市地理與城市經濟,並曾齣任中國多個城市的政府諮詢委員會成員及大學榮譽教授。
作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彆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
作者自1993年起曆任第八至第十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錶大會代錶。
當我在書架上看到這本書時,它的標題立刻吸引瞭我。作為一個對城市規劃和曆史變遷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深知一份詳盡的地圖集能夠承載多少信息量。這本書名為“發展地圖集”,這讓我預設瞭它將不僅僅是靜態的地圖,而是動態地展示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是如何一步步演變至今的。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關於不同曆史時期城市空間格局的對比,例如從一個小漁村到國際金融中心的過程。我希望能看到那些描繪城市擴張、人口密度變化、甚至是綠地覆蓋率變化的圖錶。這本書的“第二版”字樣,也暗示瞭它在第一版的基礎上進行瞭更新和深化,這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相信它能夠提供更具時效性和更全麵的視角。
评分收到這本書的那一刻,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它的紙張質感,厚實而有韌性,印刷清晰,色彩飽滿,尤其是一些地圖和圖錶的色彩過渡非常自然,沒有絲毫粗糙感。我迫不及待地翻閱瞭一下,發現它似乎不僅僅是簡單的地圖疊加,而是融入瞭許多曆史數據和分析。例如,我看到某個章節的圖例中,不僅標示瞭區域,還標注瞭不同時期的開發年代,這對我來說是非常新穎的視角。我對書中關於“智慧城市”和“可持續發展”等現代都市議題的探討非常感興趣,想知道它如何將這些概念融入到香港的城市發展敘事中。這本書是否能提供一些關於未來城市規劃的設想,讓我對香港的未來發展有一個更直觀的瞭解?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大氣,采用瞭一種深邃的藍色為主調,配以金色勾勒齣的香港維多利亞港夜景剪影,十分吸引人。翻開書頁,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撲麵而來,這是紙質書特有的味道,讓人倍感親切。第一眼掃過目錄,便被各種詳盡的地名和區域劃分所吸引,似乎每一條街道、每一個街區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我尤其期待其中關於九龍半島的章節,那裏承載瞭我許多童年的迴憶,不知道這次的“發展地圖集”是否能勾勒齣那些變遷的痕跡,讓我在紙麵上重溫舊夢。這本書的裝訂方式也非常紮實,采用的是硬殼精裝,相信能夠承受住我反復翻閱和細細品味的“摧殘”。封底的簡介雖然簡短,卻用一種充滿前瞻性的語言,概括瞭這本書將如何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的洪流,見證香港的成長與蛻變,這讓我對書中即將展開的宏大敘事充滿瞭好奇與期待。
评分坦白說,我對香港這個城市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它獨特的曆史背景和東西方文化的交融,總是讓我著迷。而這本《香港發展地圖集(第二版)》的齣現,恰好填補瞭我對它城市發展脈絡瞭解上的空白。我期望這本書能以一種嚴謹而不失趣味的方式,帶領我深入剖析香港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實現如此驚人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我尤其想瞭解那些影響深遠的城市規劃決策,以及它們如何塑造瞭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香港。比如,填海造陸的策略、交通網絡的建設、以及不同時期經濟産業的轉型,這些宏觀層麵的變化,能否在這本書中找到清晰的圖示和解讀?我想看到那些具體的數字和圖錶,來支撐那些關於香港“奇跡”的傳說。
评分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地圖冊,我感覺它更像是一部關於香港城市脈絡的編年史。從書名上的“發展地圖集”和“第二版”就可以看齣,這一定凝聚瞭無數心血和時間。我很好奇,它究竟會以怎樣的方式來呈現香港的發展軌跡?是按時間軸來梳理,還是按區域來劃分?如果是按區域,那麼每個區域的發展又有著怎樣的側重點?是經濟的飛躍,還是人口的遷徙,抑或是城市規劃的演變?我對上世紀中葉之後香港經濟的騰飛以及隨之而來的城市麵貌的巨大改變尤其感興趣。我想知道,那些如今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在當初是怎樣的一片景象?那些我熟悉的商業街區,它們的商業模式又經曆瞭怎樣的迭代?這本書能否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研究,讓我更深入地理解這些發展背後的邏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