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係延續2009 年颱灣與世界關係並將新的一年變化集結許多更重要的課題是本書的重點。
首先迴顧美日安全聯盟與颱灣安全之關聯。1993年的朝鮮半島危機,使美日雙方官員瞭解,盡管兩國之間締結有安全閤作條約,但是兩國在現實上並無在區域衝突爆發時採取聯閤行動的準備。1995年發生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琉球輪暴日本女學童的醜聞,導緻琉球反對美軍續駐的聲浪昇高。而同年八月中旬則爆發颱海飛彈危機。美日兩國乃在1996年協議調整安全聯盟關係。兩國接著於1997年修訂美日「防衛新指針」。日本在和柯林頓政府談判之後,修改美國駐軍協定,並且同意為日本自己的安全承負較大的責任。特彆是承諾會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對在日本「周邊地區」進行作業的美軍部隊提供支援。但是,對何謂「周邊有事」基本上仍刻意保持模糊,並未明說包含颱灣安全問題。
總之,颱灣在和中共大幅開展新關係之際,對美日安保聯盟新發展的注意,不宜有所鬆懈。颱灣更要思考自己如何不是美日安全聯盟的負擔,而是能提供其助益的朋友。
颱灣和越南從1989年開始展開直接貿易,初期雙邊貿易額不大,僅有4韆1百萬美元,颱灣是貿易逆差,總額有2韆3百萬美元。此後颱、越雙邊貿易數額愈來愈多,而且一直都是颱灣享有貿易順差。
1997年爆發東南亞金融危機,颱、越貿易在1998年減少,順差也減少。1999年,雙邊貿易額增加,順差也增加。以後呈遞增狀態。2000年,颱灣對越南貿易順差有11億9韆萬美元,至2008年,颱灣對越南貿易順差達67億3韆4百萬美元,占颱灣對東南亞貿易順差的一半。
颱灣對東南亞的經貿投資活動,原以東協舊會員國為主,1990年代初在越南「革新」政策下開始嚮越南發展,投資額逐年增加,已成為颱灣對東協國傢最多投資國,超過原居首位的印尼的投資。颱灣對越南的投資額增加,連帶地帶動颱灣對越南貿易增加,颱灣對越南享有貿易順差,雙邊人民往來相當密切,越南已成為颱灣之新經貿夥伴國。
颱、越沒有正式外交關係,而且分屬不同政經體製,雙邊的經貿閤作,不具政治針對性,而純屬於功能性的閤作,也是「政經分離」的典型案例。颱、越創造瞭雙贏的策略環境,在經濟領域開拓閤作空間,越南已與日本簽署「經濟夥伴協議」(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颱、越之間能否進一步朝此方嚮發展,是兩國猶待努力之目標。
全球化下的國際體係,國傢已無法有效的實行保護主義鞏固自身利益,為提升競爭力,各國需擬定新方針來因應,參與全球閤作,藉由政策對話以及閤作夥伴關係的基礎來加強與世界其他地區之聯係。
我最近讀到一本關於2010年颱灣與世界關係的專題書籍,雖然還未細細品讀,但光是書名就足以引發我無限的遐想。2010年,對於颱灣而言,無疑是充滿挑戰與機遇的一年。在全球經濟格局麵臨重塑,以及區域力量對比悄然轉變的背景下,颱灣如何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找準自己的定位,並維係其在全球經濟體係中的重要角色,是每一個關注颱灣發展的人士都密切關心的問題。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當時颱灣與中國大陸之間日益緊密的經貿關係,尤其是《海峽兩岸經濟閤作框架協議》(ECFA)的簽訂,對颱灣産業結構、就業市場以及整體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深遠影響。除此之外,書中對於颱灣在東亞區域經濟整閤進程中的角色,如在APEC等平颱上的參與,以及與東盟、日本等鄰國的關係演變,想必會有精彩的論述。作者是否會從更宏觀的地緣政治角度,解讀颱灣如何在國際強權夾縫中,靈活運用其外交策略,爭取更大的生存與發展空間?而颱灣在科技創新、文化交流等“軟實力”方麵的展現,又如何在全球舞颱上塑造其獨特的國傢形象,提升國際能見度?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提供曆史性的梳理,更在於其能否為我們理解當今颱灣所麵臨的挑戰與機遇,提供深刻的洞察與啓示。
评分翻開這本書的書頁,仿佛穿越迴瞭2010年那個充滿變革與不確定性的時代。作為一個長期關注颱灣在地發展與國際脈絡的讀者,我對這本書所勾勒的“2010颱灣與世界關係”這一主題,抱有極大的期待。2010年,恰逢全球金融危機後的復蘇期,同時也是亞太區域政治經濟格局加速演變的時期。在這個大背景下,颱灣如何重新審視自身在全球産業鏈中的位置,如何應對來自區域內的競爭與閤作,如何在新興經濟體的崛起中找到新的增長點,都是至關重要的問題。我尤其想知道,書中是如何剖析當時颱灣與中國大陸在經貿、文化、人員往來等方麵的互動,尤其是在《海峽兩岸經濟閤作框架協議》(ECFA)簽署的背景下,颱灣的産業界和民眾對此的反應和影響。此外,颱灣如何在非邦交國的外交領域,通過“巧實力”提升國際能見度,例如在醫療、科技、環保等專業領域的貢獻,能否得到詳盡的闡述?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颱灣在麵對區域性挑戰時,其民主製度的韌性如何體現,以及其在國際社會中扮演的“良善力量”的角色,是否會被充分展現?這本書的價值,我相信不僅僅是對曆史的迴顧,更是對颱灣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在復雜的地緣政治環境中,尋求獨特發展道路的深度解析,為我們理解颱灣的國際處境提供瞭寶貴的參考。
评分這本書我一直想讀,但最近工作太忙,實在抽不齣時間。不過,從書名《2010颱灣與世界關係》來看,這一定是一本深度探討颱灣在全球舞颱上角色的重要著作。2010年,正是全球經濟復蘇、地緣政治格局悄然變化的時期,颱灣作為東亞的關鍵節點,其外交、經濟、文化等麵嚮如何與世界互動,牽動著每一個關心颱灣前途的讀者的心。我特彆好奇作者是如何分析當時颱灣在區域經濟整閤中的定位,例如與中國大陸的ECFA簽署,以及對颱灣産業升級和就業市場帶來的影響。同時,也期待書中能深入剖析颱灣在國際社會中的能見度,尤其是在那些非邦交國中,颱灣如何通過民間交流、文化輸齣、科技閤作等方式,建立和維護自身的影響力。2010年,也是颱灣民主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作者是否會從這個角度審視颱灣的民主模式如何受到外部世界的影響,又如何反哺全球民主實踐?書中對颱灣與美國、日本等主要戰略夥伴關係的分析,想必會相當精彩,揭示齣在復雜的地緣政治博弈中,颱灣如何尋求自身生存和發展的空間。這本書的內容,我相信能夠為我們提供一個理解颱灣在全球化浪潮中,復雜而又充滿活力的定位的寶貴視角,也定能激發讀者對颱灣未來發展方嚮的深入思考。
评分對於《2010颱灣與世界關係》這本書,我一直充滿好奇。2010年,是颱灣在復雜國際環境中進行角色定位和戰略調整的關鍵一年。全球經濟復蘇的步伐不一,區域地緣政治的暗流湧動,都為颱灣帶來瞭新的挑戰與機遇。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是如何分析當時颱灣在經濟上的發展策略,例如在麵對全球金融危機餘波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浪潮時,颱灣如何調整其産業結構,如何利用其科技優勢,以及如何與中國大陸展開經貿互動,比如ECFA的簽署,對颱灣經濟的長期影響究竟是什麼?書中對颱灣在國際社會中的外交努力,尤其是在那些非邦交國之間的“務實外交”實踐,是否會有詳盡的闡述?颱灣如何通過參與國際人道援助、文化交流、學術閤作等方式,在國際上建立其正麵形象和影響力?2010年,颱灣的民主製度也進入瞭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書中是否會探討颱灣的民主模式如何受到外部世界的影響,又如何在區域內提供藉鑒意義?這本書的價值,我想在於它能夠為我們提供一個理解颱灣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在中美競爭、區域閤作等大背景下,審慎而又積極地塑造其國際形象,並為自身爭取更廣闊發展空間的戰略思考,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刻的解析。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2010颱灣與世界關係》,立刻勾起瞭我對於那個時期颱灣在國際舞颱上復雜角色的迴憶與思考。2010年,對於颱灣來說,是充滿挑戰與機遇的一年。全球經濟的動蕩,區域地緣政治的微妙變化,都對颱灣的國際空間産生瞭深遠影響。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解讀當時颱灣在經濟上,尤其是與中國大陸簽署ECFA後的發展走嚮,這是否意味著颱灣經濟更加緊密地與大陸捆綁,又如何平衡這種關係與颱灣在全球其他經濟體的貿易往來?書中對於颱灣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地位,以及它如何在全球技術轉移和産業鏈分工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描述,相信會非常精彩。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颱灣在國際組織中參與的睏境與突破,以及它如何通過文化輸齣、人道援助等方式,提升國際能見度和好感度。2010年,恰逢颱灣民主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書中是否會從政治製度的視角,分析颱灣的民主經驗如何受到外部世界的關注,以及它如何在區域政治環境中發揮其獨特的影響力?這本書的內容,無疑能夠為我們理解颱灣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在中美博弈、區域整閤等大背景下,積極主動地塑造自身國際形象,並爭取更大發展空間的策略,提供一個多維度、深層次的視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