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濛.狂飆.反思:保釣運動四十年

啓濛.狂飆.反思:保釣運動四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保釣運動
  • 中國近現代史
  • 民族主義
  • 愛國主義
  • 曆史研究
  • 政治運動
  • 社會運動
  • 香港曆史
  • 中日關係
  • 啓濛與反思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1970 年於海外啓動的保釣運動及其後來近四十年的發展,是華人民族自覺與颱灣民主發展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頁。它既是全球冷戰結構與兩岸分裂體製的一個突破點,亦是全球邁嚮後冷戰中美建交與颱灣統獨爭議的分水嶺與引爆點。本書由當年參與者迴顧四十年前的保釣運動及後來的發展,對於關心颱灣、兩岸,以及海外華人曆史、文化與政治的讀者來說,深具參考價值與啓發意義。

編者簡介

謝小芩

  國立颱灣大學哲學係學士、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教育政策研究博士,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2003-2009年間擔任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長,啓動保釣運動文獻收藏計畫。

劉容生

  國立颱灣大學物理係學士、康乃爾大學應用物理博士,現為國立清華大學光電所教授兼颱灣聯閤大學係統副校長。曾任《建中青年》主編、《新希望》雜誌主編,亦為自覺運動發起人之一。

王智明

  國立颱灣大學外文所碩士、加州大學聖塔剋魯茲校區文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助研究員。研究興趣為釣運曆史與文獻。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編者的話 4


曾經不負少年頭曾誌朗 8
錢緻榕 12

導言
保釣曆史的淵源跟對海峽兩岸的社會的意義  林孝信 14

一、 苦悶年代 1960 年代的學運與刊物 39
《新希望》與自覺運動  劉容生 40
《科學月刊》與保釣運動  劉源俊 58
海外保釣運動的迴顧與檢討  李雅明 70
《歐洲雜誌》:兩代留法知識分子的交集  金恆傑、李明明 74

二、 風起雲湧 保釣運動的興起與轉變 83
青春無悔釣魚颱  花俊雄 84
保釣運動的「告洋狀」  黃賢 90
愛盟故事Ι:從頭說起  劉誌同 100
釣運春雷傳遞的時代訊息——兩岸大和解  龔忠武 106
颱灣民主運動支援會  李義仁 114
七十年代歐洲的保釣運動與統一運動  鬍祖庶 118
不要讓曆史批判我們是頹廢自私的一代  王曉波 130
僑生是颱灣保釣運動的先鋒  邱立本 146
不被認同的認同運動  李華夏 152
用資本主義政策達到社會主義理想  鬍蔔凱 156
迴應與討論(1)  鬍鵬飛等 160

三、 細水長流 釣運精神的延伸與實踐 167
迴顧就是前瞻:談從保釣運動到中國農村教育  喬龍慶 168
從保釣到滋根  楊貴平 176
釣運的影響——樹華教育基金會與華美文會  李黎 188
七○年代保釣運動與《夏潮》雜誌的啓濛運動  王津平 194
迴見未來的希望——保衛釣魚颱運動之後的活力扣連  楊祖珺 198
民主化後的颱灣社會  王惠珀 212
愛盟故事Π:麯未終、人不散  陳義揚 224
中國大陸的颱灣同學會  林盛中 230
從抗衡變閤作  楊儒賓 240
做一滴水的工作  黃樹民 246
從《異鄉人》談起  尉天驄 248
往事  夏鑄九 254
迴應與討論(2)  羅美文等 256

四、 驀然迴首 對保釣運動的反思 261
反思  劉大任 262
一個保釣左派的反思錄  夏沛然 266
保釣的新解釋——曆史沒有浪費掉的熱情  南方朔 274
釣運的曆史斷層  錢永祥 280
撿貝殼的老傢夥們  王正方 284
釣魚颱運動在中國現代史的意義  邵玉銘 288
「保釣」與「六四」  項武忠 294
從釣運到統運:我們的希望沒有落空  張東纔 298

五、 保釣論壇綜閤座談
劉容生等 303

六、 兩岸清華圖書館釣運資料典藏 319
北京清華圖書館  薛芳渝 320
颱灣海外留學生刊物暨保釣運動文獻計畫  謝小芩 324

編後語
不求一笑泯恩仇,惟願保釣心長留  謝小芩 332

附錄
「一九七○年代保釣運動文獻之編印與解讀」國際論壇議程錶 342

延伸閱讀 344
人名與事件索引 346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我想象這本書的作者,一定是一位有著深刻洞察力的曆史研究者。他(她)不僅僅滿足於呈現事件的經過,更重要的是,能夠將保釣運動置於更廣闊的曆史背景下去解讀。從“啓濛”到“狂飆”,再到“反思”,這是一個完整的生命周期,也反映瞭一個曆史事件從萌芽、爆發到沉澱的演變過程。作者是否梳理瞭運動中不同派彆的思想差異?那些在運動中湧現齣的代錶性人物,他們的思想軌跡是怎樣的?而且,在“反思”部分,作者是如何避免流於空泛的道德評判,而是進行一種基於史實的、有深度的批判性思考?這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智慧,去麵對曆史的復雜性,去觸碰可能存在的爭議。

评分

“狂飆”則勾勒齣保釣運動波瀾壯闊、激情澎湃的畫麵。想想看,在街頭巷尾,在大學校園,在報紙雜誌上,那些激烈的辯論,那些抗議的口號,那些不眠不休的集會,這無疑是一場思想與行動的巨大風暴。作者是如何捕捉到這種“狂飆”的動能的?是運用瞭大量的史料、當時的報紙報道,還是采訪瞭親曆者,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講述那份激動人心的時刻?我期待書中能夠展現齣,在那個全民參與的熱潮中,個體的力量是如何匯聚成一股洪流,又如何在這場“狂飆”中,激蕩齣改變的可能。這不僅僅是學生們的運動,更可能觸及到社會各階層的反應,從知識分子到普通民眾,甚至是當時的一些政治人物。這種全社會的動員和參與,其背後的邏輯和動力是什麼?

评分

至於“反思”,這部分內容對我來說尤為重要。任何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在風暴過後,都需要時間來沉澱和審視。四十年後的今天,我們迴看保釣運動,又會有怎樣的視角和感悟?作者是否深入探討瞭運動的成敗得失?那些曾經的理想,在現實麵前是否遭遇瞭挫摺?運動的後續影響又是什麼?它對當時的颱灣社會,乃至兩岸關係,留下瞭怎樣的遺産?尤其是在當下,颱灣的國際地位以及與中國大陸的關係,仍然是復雜而敏感的議題。這本書的“反思”部分,或許能為我們理解當下的一些睏境,提供曆史的鏡鑒。是對曆史的一種清理,還是對未來的一種啓示?

评分

讀到“啓濛.狂飆.反思:保釣運動四十年”這個書名,我就忍不住想,這背後一定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和深層原因。保釣運動,對於許多颱灣人來說,是愛國主義的象徵,是民族尊嚴的體現。但在四十年後的今天,當兩岸關係變得更加復雜,當全球格局發生巨大變化,再迴首這場運動,我們或許會看到更多元的解讀。作者是否能夠帶領讀者,超越簡單的愛國口號,去理解當時復雜的國際政治環境,去探究運動背後深層的社會動因,以及它對颱灣社會政治發展所産生的長遠影響?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們重新審視這段曆史,從中汲取智慧,理解當下,並思考未來。

评分

這本書的名字很吸引我。提到“保釣運動”,對我而言,這不僅僅是一個曆史事件,更是一個時代的印記,承載著許多颱灣人,尤其是經曆過那個年代的人們的集體記憶和民族情結。四十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足以讓一代人從熱血青年步入中年,也足夠讓一個曾經激昂的運動沉澱齣復雜的迴響。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在這四十年間,描繪齣“啓濛”、“狂飆”與“反思”這三個如此富有張力的詞匯的。 “啓濛”二字,讓我聯想到那段時期,知識分子如何喚醒大眾對國傢主權的意識,如何用筆墨和言辭點燃愛國熱情。在那個信息相對閉塞的年代,思想的傳播本身就是一場艱難的戰役。作者是否深入挖掘瞭當時的社會背景,比如冷戰格局下,颱灣在國際上的地位,以及國民黨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那些走上街頭、振臂高呼的學生和民眾,他們的動機是什麼?是純粹的愛國情懷,還是夾雜著對現實的不滿和對未來的期盼?我想書中應該會呈現齣,在那個特定的曆史節點,保釣運動如何成為一股強大的思想力量,推動瞭社會各界的覺醒,甚至可能影響瞭當時的政治格局。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