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室导读
用英文打招唿、聊天、问路、购物通通没问题,可是……
跨国会议时,外国同事总是听得一头雾水?
谈判协商时,老是被外国客户牵着鼻子走?
上课讨论时,三言两语就被老外同学驳倒?
这是因为,「会说英文」≠「能用英文沟通」!
很多人以为说一口字正腔圆、文法无误的英文就表示沟通无碍,却忽略了沟通的两大重点:内容和表达方式。内容是沟通成立的先决条件,英文再熘,言之无物也是白搭,但是「漂亮的英文+丰富的内容」却不保证能有效沟通,关键在于「怎么说」。
所谓「怎么说」指的就是沟通的「眉眉角角」,例如怎么拒绝才能达到效果又不失礼?如何批评才不失客观又让听者心服口服?权益受损时如何据理力争?发生误会时怎么澄清……等等,熟悉这些「眉角」,说话时才能切中要点、直指核心,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而英文沟通的「眉角」就藏在句型里!
有效沟通从句型开始!
一个well能够打破令人尴尬的沈默,也给自己缓冲时间回答对方的问题;一句Correct me if I’m wrong,…指正错误的同时也给对方台阶下;一句You don’t seem to realize…既可暗示对方搞不清楚状况,也不会显得自己太过唐突无礼。
对于他人的提案感到不以为然时,可以说What’s the point of…?,不只这样,同一句话依场合、情境、语气的不同至少还有5种说法:
I don’t understand [see] the point of...
I don’t understand [see] why...
But why...?
But what for?
I can’t help wondering why...
这些句型看似简单,却是达到有效沟通的关键!
本书精选1300个沟通必备的英语句型,涵盖「赞成,反对,指出错误,责备,交涉,表达意见,有技巧地讨论,问题探讨,论证,理解与误会,道歉与解释,遣词用字」12大主题210个情境,让你时而婉转、时而强硬,看场合说对的话。进退不失据、应对更有礼,完全掌握英语沟通的要领!
本书特色
★12大主题、210个情境、1300个沟通关键句型,让你讲清楚、说明白!
★附有句型解说、重点提示,搭配MP3情境录音,英文听说一次到位!
作者简介
崎村耕二
日本西南学院大学英文系、九州大学文学研究所毕业。曾任高知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助理教授、教授,1991-92年以日本文部省在外研究员身分赴英国牛津大学 (Oxford University) 进修,并任沃佛森学院 (Wolfson College) 客座研究员。现为京都工艺纤维大学教授,专长为欧洲文学、语言学、语言表现研究。着有《如何提升英语说明能力》、《英语论文写作技巧》等书。
推荐序
前言
本书结构与表记方式
第1章 赞成
表示赞成(I) / 表示赞成(II) / 表示认同(I) / 表示认同(II) / 表示肯定 / 基本上认同 / 大致上认同 / 消极地认同 / 有限制的认同 / 表示理解 / 同情对方的处境或立场 / 同意但提出另一种见解
第2章 反对
表示反对 / 否定对方的意见 / 不确定是否同意 / 意见相左 / 出乎意料 / 表示否定 / 委婉地否定 / 兴趣缺缺 / 提出疑问 / 让步但同时提出其他看法
Column
●肯定vs. 否定
●提出反对意见的技巧
第3章 指出错误
指出错误 / 具体指出错误为何 / 论点有瑕疵 / 和讨论的重点无关 / 离题或答非所问 / 论点无确切根据 / 扭曲事实 / 老调重弹 / 说法不合理 / 言过其实 / 说词矛盾 / 证据不足 / 逻辑错误 / 说明不够充分 / 过于一概而论 / 意见没有帮助 / 行动或发言不适切 / 数据或资料有误 / 资料的正确性令人怀疑 / 违反规定
第4章 责备
责任归属 / 行为不合常理 / 没有做该做的事 / 无视自己的建议 / 言行让人遗憾 / 搞不清楚状况 / 和事实有出入 / 把事情看得太简单 / 态度不佳 / 回应对方无理的言论 / 表达不满 / 有所偏颇 / 越权 / 言行不一 / 无法认同对方的看法 / 提出警告
第5章 交涉
请求协助 / 请求许可 / 强烈要求 / 抱怨 / 缓和主张 / 提出条件(I) / 提出条件(II) / 提出条件(III) / 无法接受提议或要求 / 拒绝请託或要求 / 断然拒绝 / 语带保留、不直接答应要求 / 请对方考虑 / 请对方重新考虑 / 表示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 请对方给予考虑的时间(I) / 请对方给予考虑的时间(II) / 对意见或答覆持保留态度 / 请对方再给一次机会 / 提出原则或方针 / 请对方通融 / 请对方让步 / 表示愿意让步 / 有条件让步 / 提出最后方案 / 拍板定案 / 对提案表示赞同 / 对提案感到为难 / 不同意对方提出的条件 / 进行交涉 / 确认意见是否一致 / 请对方换一个角度看 / 请对方理解 / 要求对方採取行动 / 要求对方放弃 / 请对方注意 / 明确表达权限或立场 / 明确指出职权范围
第6章 表达意见
表达意见(I) / 表达意见(II) / 从某个角度来看 / 从其他角度来看 / 解释意思 / 一般而言 / 表示印象 / 表示臆测 / 表达个人看法 / 站在特定的立场表示意见 / 没有意见 / 表示确定 / 表示不确定 / 要求发言 / 中途加入意见 / 主张自己的发言权 / 灵光一闪 / 提议 / 提出解决方法 / 提出替代方案 / 有话直说 / 语带保留 / 无可奉告 / 收回意见 / 附带说明 / 难以启齿 / 犹豫该不该说 / 直言不讳 / 可能有错的情况下表达意见 / 回答问题
Column
●陈述意见的基本动词
●询问意见时的说法
第7章 有技巧地讨论
打断对方的话 / 要求对方闭嘴 / 要求对方让自己把话说完 / 要求对方收回所说的话 / 在某个前提下表达意见 / 表示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 表示强调 / 要求对方注意某个事实 / 问题无关紧要 / 要求对方仔细听 / 向对方确认 / 提醒对方注意自己说过的话 / 重述对方的话 / 对他人的意见表示欢迎 / 请对方继续说 / 切入重点 / 切入问题点 / 讨论下一个议题 / 依序说明 / 改变话题 / 话题告一段落 / 停止讨论特定话题 / 有机会再讨论 / 转移话题 / 顺带一提 / 提起不相关的话题 / 深入讨论 / 言归正传 / 讨论时一边参考资料 / 讨论时一边记下重点 / 表现出愿意讨论的态度
Column
●如何表示强调?
第8章 问题探讨
提出问题(I) / 提出问题(II) / 提出重点 / 提出解决方案 / 提出方法选项 / 指出利弊得失 / 指出规定的内容
第9章 论证
提出假设 / 取决于某个条件 / 指出判断的依据 / 陈述理由 / 提出可能性 / 表示合乎逻辑 / 举例 / 指出例外 / 导出结论 / 归纳总结
Column
●明确、清楚提出论点或意见的句型
第10章 理解与误会
表示无法理解 / 确认对方理解的程度 / 确认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 / 表示理解 / 确定重点 / 说明要点 / 釐清误会(I) / 请对方不要误会 / 釐清误会(II) / 表示自己不是在开玩笑 / 为自己的玩笑话道歉 / 对误解感到抱歉 / 确认对方真正的意思 / 请对方再说一次 / 没有听到对方的重点 / 确认特定内容 / 询问对方话中的意思 / 请对方说清楚
第11章 道歉与解释
承认错误 / 表示歉意 / 提出解释 / 承认自己粗心大意 / 要求对方解释 / 请对方不要找借口 / 表明自身的清白 / 把矛头指向对方
第12 章 遣词用字
改口 / 换个说法 / 适切的表达 / 边道歉边说出自己的想法 / 说法不恰当 / 请求协助 / 明确指出话中的意思 / 询问对方话中的意思
Column
●打破沈默的利器
推荐序
一本强化英语与沟通双重表达能力的实用书籍
英语沟通能力包括了两个层面,一个是英语的能力,一个是沟通的能力,因此要提升英语沟通的能力必须同时加强英语与沟通的能力,双管齐下才能达成目标。本书作者以不同情境整理出常用而且实用的英语句型,并将句型依主题分类,附上句型解说与重点提示,的确能够帮助有心改进英语沟通能力的读者—包括担任有关英语沟通课程的教师、高中和大专院校在学学生,以及公民营机构公司的涉外事务从业人员等等—在此一领域中强化英语与沟通的双重表达能力。
国立台北大学应用外语学系专任教授兼国际谈判及同步翻译中心主任
陈彦豪
前言
本书的目的在指出非英语母语者使用英语沟通的各种情境,并针对不同情境整理出常用的句型和实例。为方便读者使用,特别将句型依主题分类,并附句型解说和重点提示。
所谓的「沟通」始于不同的立场和见解。由于立场不同、看法各异,双方在沟通的过程慢慢理出头绪,获得共识,进而解决问题。沟通有许多形式,如交涉、讨论、争论甚至是面对质疑做出回应和反驳等等,这些都是沟通的一部分。
在英语系国家工作或求学,想当然一定要用英语和当地的人沟通。就算不是长时间住在国外,总是有出国旅游的机会,这时候难免也要用到英语。而即使待在国内,学校或职场使用到英语的机会也愈来愈多。具体来说,到底什么情况下必须用英语沟通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
(1) 在国外生活或旅游:出门在外,遇到问题在所难免,可能是生活上的不便,可能是卷进某个麻烦,也可能是发生意外等等。这时候如果不适时用英语来捍卫自己的权利,可能会造成莫大的损失。
(2) 与外国企业交涉:不论是任职跨国公司或与外国企业交易,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是必备条件。
(3) 到英美地区求学:需要用英语和老师、同学讨论课程内容或研究主题。
(4) 参加国际会议:参加国内外各种以英语发表的研讨会时,与会者都需具备一定程度、特别是专门领域的英语能力,以便进行各种讨论、发表论文、回答问题。
(5) 外交谈判:身为政治家或外交官,与他国交涉时能否具体陈述议题,事关国家利益。
在上述场合,非英语母语者往往因为语言问题在讨论一开始便居于劣势。尽管对某个主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只要一用英语表达就无法发挥原有的实力。问题就出在「说英语」。笔者见过太多动不动就被外国人的言论驳倒,或自己的话被误解而不知所措的人。笔者也有相同的经验。虽然努力试着把话说清楚,但词不达意,对话变成争论,弄得双方都不愉快。如果只是生活上的小事当然无伤大雅,但如果关系到生命、财产甚至是国家安全,问题可就非同小可了。
对非英语母语者来说,用英语沟通就像跑在满是碎石子的路上,脚步踉跄、跌跌撞撞。似懂非懂听着的同时,一边说着不甚标准的英语,不仅对发音斤斤计较,在动词变化、名词的单复数等细节上也是小心翼翼,还要注意和自己的母语截然不同的构句方式。表达某个概念前,总是先把要说的话在脑中想过一次,这是最麻烦的一点。如果英语够流利,想都不用想就自然而然脱口而出了吧。换言之,讨论事情时,大脑一部分的活动都耗费在跟谈话内容无关的思考上。
非英语母语者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不擅长英美国家特有的论证方式。基本上,东方人有刻意避开讨论的倾向。不是说东方人不讨论事情,而是通常希望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与其说是一种美德,倒不如说是对于和他人正面交锋感到犹豫。即使在学校教育上,讨论的比重也不高。中小学教育是如此,就连讨论比率应该加重的高等教育依然由教师主导课程进行。反观英美国家,从中小学开始便让孩子学习讨论的方法,到了大学,以讨论形式为主的课程变多,学校不仅鼓励学生互相讨论,更借此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态度。
以英国牛津大学的学生会会议为例,会议不但模拟英国议会的开会方式而进行,校方更定期邀请知名的政治家和学者参与讨论,与学生站在对等的立场上正面交锋。另外,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度亦值得借镜。导师制度的目的是让教师与学生透过讨论激发出前所未有的新意、并乐在其中。由此可见,真正的讨论绝对不是毫无意义的辩驳。
「内容」固然是沟通讨论的重点,但现在的英语学习者多半抱持着「只要有内容不怕说不好」的想法,不愿意积极学习如何表达。然而内容再丰富,如果没有正确、合宜的表达方式也无法传达给对方。因此,把语言学好并且有条理地说出来是沟通的另一大重点。
本书除了收录各种沟通场景的常见句型,也尽可能为读者整理出意义相近但语感上有些微差异的句型,并说明其异同。此外,既然是沟通讨论,必定有一个或多个对象,为了帮助读者更清楚了解句型的用法,笔者特别设计了几个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情境,并以所介绍的句型编写例句和对话。
本书从事前准备、执笔到付梓,获得许多人的帮助。会话方面,特别感谢 Michael Mainwaring 及 Roger Nunn 的建议与指教。此外,正如前一本拙作《英语论文写作技巧》,若没有创元社矢部文治社长以及编辑部猪口教行先生的勉励,笔者实在毫无自信能顺利完成本书,在此由衷感谢。最后,如果本书能为读者带来助益、帮助各位提升英语沟通能力,将是笔者最大的荣幸。
崎村耕二
我一直对那些教人如何“开口说英语”的书籍抱有很高的期待,而最近我读到的一本,确实给了我不少惊喜。它并没有去分析那些复杂的语法结构,而是直击核心——那些在日常交流中最常被使用的、最能有效传递信息的“关键句”。我过去常常因为词汇量不足或者不知道如何组织句子而感到尴尬,但这本书通过提供一系列精心挑选的句型,大大缓解了我的焦虑。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关于“解释原因”和“提出建议”的部分。我以前总是支支吾吾,不知道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现在我有了更流畅、更自然的表达方式。而且,它不仅仅是给出句型,还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搭配和一些小的沟通技巧,让我觉得这些句型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能够有机地融入到我的口语表达中。我感觉自己的英语沟通能力,在读完这本书后,仿佛拥有了“助推器”,能够更自如地与人交流。
评分我一直认为,英语沟通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在于掌握核心的表达方式,而不是积累大量的词汇。我最近读的一本书恰恰印证了这一点。它没有从单词、短语开始,而是直接切入了“关键句”。这些关键句就像是沟通的“万能搭档”,无论是日常闲聊,还是在工作场合需要进行商务谈判,总有那么几个核心的表达能够帮你打开局面。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请求帮助”和“提供帮助”的句型。以前我总是很不好意思去麻烦别人,或者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提供帮助,但这本书提供了很多礼貌且直接的表达方式,让我感到非常受用。而且,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句型,还会通过大量的例句和情景模拟,让你理解句型在实际对话中的运用。我曾经尝试着用书中提供的一些句型来练习,效果显著。最重要的是,它建立了我对英语沟通的信心,让我觉得原来流利的沟通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沟通工具箱”,里面装满了应对各种场景的“实用工具”。
评分最近有幸接触到一本让我对英语口语有了全新认识的书,它并没有教我复杂的语法规则,而是聚焦于如何利用最精炼、最地道的表达方式来完成沟通。我以前总是担心自己的句子不够完美,不敢开口,但这本书的理念是“先说到位,再求完美”。它提供了大量的“万能句型”,这些句型就像是沟通的骨架,你可以根据具体内容填充血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关于“提问”和“回应”的句型。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如何巧妙地提问,不仅能获取信息,还能引导对话,这本书就提供了很多这样的范例。而对于回应,它教我如何用简洁的语言表示赞同、反对,或者请求进一步说明,这极大地减少了我的沟通障碍。我曾经参加过一次英语角,以前我总是默默听着,现在我能鼓起勇气,用书里学到的句型参与到讨论中,虽然还不是最流利的,但至少我能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能理解别人的意思,这种进步让我非常欣喜。这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它告诉你“怎么说”比“说多少”更重要。
评分我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英语沟通的书,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它摒弃了传统教材的繁琐,而是回归到最本质的沟通要素。这本书不是在教你背诵单词,也不是让你死记硬背语法,而是聚焦于一些非常实用的“核心句型”。这些句型就像是沟通的“基石”,能够让你在各种场合都能得心应手。我特别喜欢它关于“表达感谢”和“回应赞美”的部分。以前我常常因为不知道如何恰当地表达感谢或者回应别人的夸奖而显得有些笨拙,但这本书提供的句型既礼貌又自然,让我能够更自信地进行社交。而且,它没有仅仅罗列句型,而是通过一些情景对话,让你看到这些句型是如何在真实沟通中发挥作用的。我曾经尝试着在和外国朋友交流时运用这些句型,效果非常好,让我觉得英语沟通不再是令人畏惧的挑战,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这本书更像是一位“沟通魔术师”,它为你提供了施展沟通魔法的“咒语”。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提升英语沟通的书,虽然我不会在这里具体点出书名,但它确实给了我很多启发。这本书不像市面上很多泛泛而谈的教程,它更侧重于实际应用,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且易于记忆的句型,这些句型涵盖了日常交流、商务谈判、学术讨论等多种场景。我尤其喜欢它将句型分类的方式,让我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快速找到合适的表达。比如,在参加国际会议时,我发现书里提供的一些关于“提出观点”、“反驳意见”、“总结发言”的句型非常到位,让我不再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词句而显得局促不安。而且,它不仅仅是罗列句型,还会解释这些句型背后的逻辑和使用技巧,让我理解为什么这样说更有效,而不是死记硬背。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只会说“Hello”和“Thank you”的初学者了,至少在面对一些特定场景时,我能更有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更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意思。它就像一个万能钥匙,为我打开了英语沟通的新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