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吃~
不停地吃~
豪迈的吃~
看日本美食旅行家阿松走访台湾大街小巷
吃遍即使台湾人也从未吃过的巷弄美食
严选 90家正港台湾味
Matsu 阿松 通通报给你知!!
作者简介
阿松(Matsu)
台湾国兴卫视美食节目『大口吃遍台湾』主持人。
目前为电视节目制作人、主持人。
兴趣:排球、马拉松、游泳。
基隆
天一香肉羹顺
正兴酥饼
大观园
全家福元宵
江风馆
圳记红烧鳗羹
福记小吃
庙口42摊咸粥
台北
叶家鸡卷
金春发牛肉店
小王清汤瓜仔肉
北平田园馅饼粥
龙门路鸭肉羹
台北双连圆仔汤
赵记山东馒头
一品豆花
南川面馆
桃园
川 深海鲜鱼汤
牛老爹美食馆
唐记米干
新竹
翁记鲁肉饭
学府路早餐
黄妈妈面摊
山东馆
西市汕头馆
原夜市鸭肉面
干家肉粽大王
竹东甜心小吃店
新大同饮食店
叶家大粒粉圆冰
苗栗
中央饭店
荷塘居
台中
茗阳甘蔗牛奶大王
老向的店
沙鹿鹅肉小吃
阿水狮猪脚大王
春水堂
清心水果牛乳大王
丰原
丰原排骨面
菱角酥
小朋友肉包
彰化鹿港
阿振肉包
三番锦鲁面
龙山面线煳
东华素食面茶
南投
古早味大碗公饭
李仔哥爌肉饭
胡国雄古早面
云林
阿贤面线煳
北港阿等土豆油饭
嘉义
大同火鸡肉饭
元生补汤
金长利新港饴
大树脚阿钦伯粉圆
好味道水饺
阿川春卷
台南
老郑菜粽
矮仔成虾仁饭
全生小吃店
阿财点心
荣盛米糕
小林美食轩
卓家汕头鱼面
银波布丁本店
高雄
汾阳馄饨店
海青王家烧饼
中外饼铺
新大港香肠
光远松饼坊
川味牛肉面
辉哥鳝鱼面
达文郡义大利面食馆
枝仔冰城
小奇芋冰
旺仔面店
屏东
侯家卤味
佳吉饮料店
东港无名肉粽
宜兰
老元香牛舌饼本舖
义丰葱油派
冰雪冰果室
林场肉羹
十六崁瓜仔鸡面
三十年老店柠檬爱玉冰
大面章
花莲
Country Mother’s
大同兰阳米粉羹
上海饺子店
台东
有时散步
卑南包仔店
七里香水煎包
作者序
阿松的台湾美食之旅
一切都要从「俄罗斯」开始…
十多年前第一次来到台湾,在台湾制作电视节目也迈入第五年。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台湾呢?」,说到与台湾的渊源,一切都要从「俄罗斯」开始……。
大学时代主修俄文的我,大二时曾到莫斯科进行为期40天的游学。当时对于莫斯科的印象,除了天气寒冷外,人们也同样冷漠,后来,我对俄罗斯人的性情感到厌烦,对莫斯科的街道也觉得厌腻,更失去了学习俄文的动力。当时宿舍里有来自将近20个国家的留学生,我认识了从台湾成功、淡江及文化大学过去的学生,热情又有幽默感的台湾人,实在与我非常投缘,遂和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回国后,每隔几个月就会去台湾玩一趟。直到大四学分提早修完,便决定到台湾打工旅游,跟住在台中朋友的父亲租了房子,住上了一个月,当然,在完全不懂中文的情况下,自然是找不到打工的机会,却开启我台湾生活初体验。
当时我住在台中广三SOGO附近,每天到百货公司超商买优酪乳,吃着楼下怎么吃也不满足的好吃馒头(我想我对台湾馒头的热爱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吧),天天看台湾的综艺节目。立志当播报员的我,还会带录音随身听,走在台湾的街道上,边走边练习描述街景,这些都是相当珍贵的回忆。
因缘际会下,我进入了电视台,进而开启了「大口吃遍台湾」节目的制作,常有人问我,制作这个节目的精神是什么,我说,「为要真实呈现旅游时的感受。」现在我出版这本小吃推荐GUIDE BOOK,我想最重要精神是:「这是不是真正我推荐的。」不过前提是「选归选,但不会为食物排名」,许多食物本来就很难评论第一、第二,当然,观众还是会经常看到我把某样食物列入那类食物的前三名中,也可能看到很多个前三名,我想表达的是,我所推荐的,都是我心目中的前三名,而不限个数地挑选,事情才能顺利进行下去。
台湾很多东西的变化都很快,来台湾这几年,很明显的感受到了台湾交通的进步,有了高铁对我这种外国旅人真是方便多了。不时得造访台湾,许多变化总是冲击着我,像以前学生时代在台中每天光临的小吃店关闭了,那时我跟店家全家大小都熟悉的不得了,让在异乡的我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如今也只能成为回忆。
这些年在台湾,总会发现以前去过的店家已经换了新店面,或是菜单改变。而这次特选店家重新拍照摄影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本来要推荐的店家结束营业,或是推荐的菜色已经消失的状况。对于这种情况,我实在感到遗憾,我由衷的希望,好吃的料理能够不停的延续、传承下来啊。
在台湾旅行不仅是新鲜感,也给予了我电视节目制作与表现的机会。我在台湾各地享受台湾美食的姿态,透过电视的播放,让许多人认识了我。『好羡慕你吃好多美食』、『这家店很好吃喔』,很多人在路上看到我都这样跟我打招唿,每次听到有人收看我的节目都让我好开心,也更真实地感受到跟观众的交流。
我的目标是大口吃遍台湾每一个角落,这本小吃推荐都是我真心推荐的美味小吃。希望能够提供给各位在台湾旅行时的参考。
没有休止符的生活乐章
对我来说,「台湾」就像「没有休止符的生活乐章」。我想,能够尽情享受台湾生活的关键,就是自己的步伐从未脱离生活的节奏吧!行遍世界各地近30个国家,很多地方只待了一星期左右,就觉得够了、可以走了。然而,只要一来到台湾,总会不自觉地渴望「再多待一下子」。
伫留街角的摊贩、怎么吃也填不饱肚子的馒头、夜里绚烂夺目、五光十色的街道、热闹的彷彿可以让人放下一切的夜市、电视节目总是洋溢着活泼欢乐气息,只是单纯地过日子就感到兴奋不已。相较于「香港的夜景」、「拉斯维加斯的博弈」、「杜拜的赛马」、「埃及的金字塔」等震撼人心的观光名胜,台湾的吸引力迥然不同。在台湾待得越久,越能品味出台湾的魅力。
我在台湾买手机、运动彩券、DVD、运动衫、眼镜;我在街头等着老板刻「大口吃遍台湾」的印章;我看台湾的职棒比赛、综艺节目,在这里所做的任何事情,都像是生活节奏中绵延不绝的音符,我想,我是为了「体验真正的生活」而来到台湾的吧。
我曾经只为了唿吸台湾的空气、品尝馒头的滋味,来台湾待了两天一夜。所谓的「魅力」,竟是如此地「平凡」。而现在,旅游的方式也些许的改变,转换为「与摄影师的摄影之旅」,而台湾的魅力,同样强大。
今后,我仍然继续漫游世界各地。但,不管走到哪里,我想,我都会选在邻近国际机场的地方落脚,为的,是能够自由、快捷地飞往台湾。
真实的评论
「好吃的我就说好吃,不好吃的我会说…不合我口味」,像是香菜。
记得第一次吃大肠面线,虽然台湾朋友极力推荐,我却没办法觉得好吃,直到后来,吃了别处的大肠面线,惊觉到这食物的美味,才纳闷,怎么之前会觉得不好吃呢?追究之下发现,原来是香菜!
来台湾这么久,常不经意的吃到添加香菜的食物,但还是没办法习惯这味道,反而觉得食物加了香菜容易变了调,因此点菜的时候,不论菜里是否会加香菜,我一律都先说「不要香菜」。
在节目里头,我不太会说出「不好吃」的评论,毕竟每个人口味不同,像是我不喜欢的香菜,也是有人喜爱的啊,随意评论不好吃,太武断了些。不过,羊肉有腥味、不喜欢臭豆腐、冷冻生鱼片没弹性,这些我倒是会如实的表达出来。不过比起不合口味的食物,更让我觉得难以形容的,则是如何确实地说出食物的差异。
像是新竹城隍庙口的卤肉饭,与台北华西街的卤肉饭,同样都好吃到让我赞不绝口,但其中的差异却让我很难去描述,或许台湾人吃得出来其中奥妙之处,但对我这个中文词汇穷乏的人来说,要准确地去说明,常常是一大难事呢。
好吃的食物经常烫口!
「大口」吃东西,真的是我的习惯,不过也因为这样,常被台湾的料理烫到嘴巴,但即使烫到有点没办法说话,我也不会因此让摄影师停止拍摄,更不会将画面剪掉,毕竟「烫到嘴巴」的呈现,也是一种真实的表达啊。
作为一名资深的美食爱好者,我总是在寻找能够触动我味蕾深处,又能引起我思考的书籍。《大口吃遍台湾:小吃篇》无疑做到了这一点。这本书的文字非常有温度,它没有枯燥的食材列表或制作步骤,而是用一种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台湾小吃的独特魅力。我特别欣赏作者对“牛肉面”的解读,不仅仅停留在汤头有多浓郁、牛肉有多软烂,更是挖掘了牛肉面在台湾人心中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碗面,更是一种家乡的味道,一种在外漂泊游子的慰藉。书中那些采访的小故事,让我看到了小吃摊主们为了坚持传统、追求极致味道而付出的辛勤汗水,这种对美食的热爱和执着,深深地打动了我。我还发现,书中还分享了一些关于如何品鉴小吃的小贴士,比如如何分辨新鲜的食材,如何搭配不同的酱料,这些都让我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更能体会到其中的精妙之处。这本书,让我对台湾小吃的认知,从“吃”上升到了“品”,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体验。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对台湾小吃的印象,可能停留在一些比较普遍的认知层面,直到我读了《大口吃遍台湾:小吃篇》。这本书真的刷新了我的三观!它没有那种空泛的赞美,而是用一种非常扎实的文笔,将台湾小吃的魅力一点点剥开。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珍珠奶茶”的部分,作者没有简单地讲它有多受欢迎,而是深入探讨了珍珠的Q弹度是如何影响口感的,奶茶的茶底和糖分的比例又有怎样的学问,甚至还讲到了不同地区在珍珠奶茶上的创新和演变。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让我觉得作者对美食的研究是发自内心的。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很用心,图片既清晰又诱人,文字也易于阅读,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已经走遍了台湾的大街小巷,尝遍了各种令人垂涎欲滴的小吃。它不仅仅是一本美食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台湾文化和人情的百科全书,让我对接下来的台湾美食之旅充满了更深层次的期待。
评分哇,这本《大口吃遍台湾:小吃篇》绝对是我的宝藏!我一直梦想着能去台湾好好品尝那些传说中的夜市小吃,终于在这本书里找到了最全的攻略。翻开第一页,我就被那些诱人的图片勾起了无限的食欲。它不仅仅是列举小吃的名字,更是深入挖掘了每一款小吃的背后故事,从食材的来源,到制作的秘诀,再到创始人的心路历程,都写得绘声绘色。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蚵仔煎”的介绍,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去描述那种新鲜蚵仔的鲜甜,与Q弹煎饼的完美结合,还有那特制的酱汁,简直让人恨不得立刻飞到台湾去尝一口。而且,书中还贴心地列出了全台湾各个地区最受欢迎的小吃摊位,并附上了详细的地址和营业时间,甚至还有一些私房推荐,是当地人才知道的美味!这让我在规划行程时省去了很多摸索的时间,可以直接奔赴美食目的地。这本书我已经看了不下五遍了,每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惊喜,感觉就像随身携带了一位资深的美食向导,让我对台湾的美食之旅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评分最近刚入手了《大口吃遍台湾:小吃篇》,这绝对是一本让我大开眼界的美食圣经!我一直觉得台湾小吃名声在外,但具体好在哪儿、有哪些值得一试,我总是有点模糊。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它没有那种浮光掠影的介绍,而是带着一种近乎“匠心”的态度,深入到每一个小吃的灵魂深处。举个例子,书中对“卤肉饭”的讲解,不仅仅是介绍了米饭淋上肉燥的做法,更是追溯了各地卤肉饭的差异化,从肉的选择、煸炒的火候,到酱油的配比,甚至是配菜的讲究,都细致入微。读完之后,我才明白原来一碗看似简单的卤肉饭,背后蕴含着如此多的学问。书中的美食地图更是清晰明了,每一张图片都仿佛在向我招手,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刻踏上旅程,亲口验证书中所描述的美妙滋味。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故事集,讲述着台湾美食如何从平凡走向不凡,如何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回忆和情感。我已经开始默默列清单,准备一场属于自己的台湾小吃探险了!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研究如何才能真正地“吃透”台湾,而《大口吃遍台湾:小吃篇》这本书,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不像市面上很多美食书那样,只是简单罗列一些网红小吃,而是以一种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带领我深入台湾的街头巷尾。书里关于“刈包”的描述,我至今记忆犹新。作者不仅讲了它的外形像个“虎咬猪”,更细致地介绍了刈包皮的松软程度、内馅的肥瘦比例,以及酸菜的爽脆口感,还有花生粉的香甜,这些元素的叠加,在书中被形容得淋漓尽致,让我隔着纸都能感受到那种层次丰富的美味。而且,这本书还很注重当地的文化背景,很多小吃背后都隐藏着历史的痕迹和风俗习惯,读来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还增长了见识。我发现,书中推荐的一些小吃,可能并不是最“有名”的,但却是在当地口碑极佳的,这种“私藏”级别的推荐,让我的美食地图更加立体和丰富,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去验证这些“隐藏的美味”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