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为东汉的经学家,拜马融为师,学习古文经学。他同时博通今文经学,遍注群经,乃为汉代集经学之大成者,后世称「郑学」。本书说明郑玄以谶纬思想注群经,有关谶纬思想之脉络与对后世的影响。
作者简介
吕凯
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毕业后,进入政大中文博士班就读。期间他接受老师高仲华的意见,以郑玄的谶纬学作为论文。吕凯毕业后,回到母校政大担任中文研究所的主任,目前已退休。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味道,水墨晕染的背景,配上那几个苍劲有力的书法字,第一眼就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神秘学说。虽然我对“谶纬”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总觉得它离我们很遥远,好像是历史书上才会出现的名词。直到在书店偶然翻到这本《郑玄之谶纬学》,才开始有点好奇。我平常喜欢看一些历史随笔,或是关于古代思想的书籍,对于那种一板一眼的学术著作,有时候会觉得有点枯燥。但这本书的标题,加上郑玄这个名字,就立刻勾起了我的兴趣。郑玄在史学和经学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但他的思想中是否真的涉及到了“谶纬”这样比较玄妙的领域,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这一点我非常好奇。拿到书后,我翻看了目录,内容看起来相当扎实,从郑玄的生平背景,到他所处的时代,再到他对儒家经典的解读,以及其中可能蕴含的谶纬思想。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光是看目录,就觉得这绝对不是一本泛泛而谈的书。作者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似乎都有一定的追求。
评分前段时间刚读完一本关于汉代政治史的书,里面提到了很多关于“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的理论,也隐约触及到了“谶纬”的影子。那个时候就觉得,古代人的思维方式真的跟我们现在很不一样,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似乎更加宏大,也更加神秘。这本书《郑玄之谶纬学》的出现,恰好契合了我当时的一些思考。我对郑玄并不陌生,他是东汉经学大家,但对他在“谶纬”领域的涉猎,则完全没有概念。这让我觉得,这是一次深入了解汉代思想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在与民间信仰、政治需求相结合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复杂性的绝佳机会。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学术性的研究,也能带有一些历史叙事的色彩,让我能够更生动地理解郑玄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所面临的学术和社会环境。
评分最近在整理我的一些藏书,发现里面不少书都涉及到了中国古代思想史,特别是汉代。我一直觉得汉代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一个高峰,很多重要的哲学和政治思想都发源于那个时期。《郑玄之谶纬学》这本书,正是我对汉代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补充。郑玄的名字,大家都很熟悉,他是经学大家,对儒家经典的注解影响深远。但是,对于他是否研究过“谶纬”,以及他对“谶纬”的看法,我一直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出了这个研究方向,让我觉得非常吸引人。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地剖析郑玄的思想,揭示他与“谶纬”学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看他是如何将经学与“谶纬”相结合,又或者他是否试图区分并批判“谶纬”。
评分说实话,我一直对“谶纬”这个概念抱着一种又好奇又有点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那是一种比较边缘的学说,与正统的儒家思想似乎有点距离。但《郑玄之谶纬学》这本书的书名,却把这两个看似不太搭边的概念放在了一起,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一直认为,郑玄是一位非常严谨的学者,他对经典的解读,以严谨著称。那么,这样一位学者,是如何看待或处理“谶纬”这种带有一定迷信色彩的学说的呢?这中间是否存在一种巧妙的融合,还是说他只是在某个时期,因为某种原因,涉足了这方面的内容?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解释清楚郑玄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和他的研究方法。我不想要那种简单地罗列“郑玄说过什么关于谶纬的话”,而是希望看到作者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论证过程,分析郑玄的文本,指出他思想中与谶纬相关的部分,以及这些部分在他整个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评分最近常听一些文史类的播客,里面会时不时提到汉代的谶纬之学,说那是当时社会思想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影响到了政治格局。所以,当我在书架上看到《郑玄之谶纬学》的时候,简直就像挖到了宝藏。我对郑玄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他是东汉时期一位了不起的经学家,对《诗经》、《论语》等都有深入的注解,影响了后世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关于他是否研究或运用了“谶纬”,我印象中并没有很深刻的了解。这让我觉得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视角。我很期待这本书能够帮我梳理清楚,郑玄的思想究竟是如何与谶纬相结合的。是不是说,他的一些经学解读,本身就包含了对未来预言的阐释?或者,他是不是利用谶纬来巩固他所推崇的儒家思想?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看到一个更立体、更全面的郑玄,而不仅仅是那个严肃的经学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