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全台湾第一本破解连动债的完全手册,看了就能让你成为金融骗局的柯南!
如果你是受害人:它除了告诉你是怎么死的之外,也将传授起死回生的秘诀!
如果你不是受害人:它虽然无法教你赚取半分钱,却能让人学会守住棺材本!
你或许听过「连动债杀人」,但是知道它到底是怎么杀人的吗?
早在雷曼兄弟倒闭之前,「连结股权连动债」的投资人就惨遭灭顶了。原因不是经济大环境不好而是发行机构在里面下了剧毒:氰化钾!受害者一定赞同这句话,但是怎么证明呢?谁都知道魔术是假的,但是你能看穿刘谦的把戏吗?
这其实是连槟榔摊老板都能设计的简单骗术,层次不会高于盛极一时的「大家乐」。可是,直到今天,不管是金管会的大小官员、名校的财金大师还是理财达人,全台湾竟然无人(少数知情者除外)能够破解这个「大家哭」!
这种「有毒证券」可能总计高达两百档,几乎所有银行都涉入其中。受害人为数二十万,全部损失金额两千亿台币。每人少则数十万,多则上千万,毕生积蓄就毁在一纸契约。他们当然不甘心,但是抗争无用,起诉也以落败收场。你是受害人吗?本书不仅将告诉你到底是怎么死的,同时也会传授起死回生的秘诀。仔细阅读之后,认真作功课,你就能走进柯南的世界,自求多福!
作者也是受害人。他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连动债被下毒的惊人内幕。为了证明这是一场有计画的骗局,也为了透视金融风暴的形成原因,从来不买股票的他不惜花费长达两年的时间撰写本书。这里面不谈晦涩的法学理论,深入浅出的文字让运将也能轻松阅读,教你从蛛丝马迹之中识破专业诈骗集团的卑鄙诡计!
台湾是个骗徒的天堂,即使你逃过这次金融浩劫,看过本书形同打了一剂预防针,因为:下个骗局迟早还是会来!现在弄清楚狠心老千的招数,你或许就能再度倖免于难!
作者简介
黄瑞明
民国49年出生,台湾南投人。
从小只会唸书,考上建中、台大法律系与法研所等所谓名校。后来负笈德国八年,拿到法学博士,原始专长是劳动法。兴趣不多,特别关心国际媒体报导,包括财经新闻。回国后在中正大学任教五年,七年前转到静宜大学法律系。坦白说,混饭吃而已,毫无成就感可言。好为人师的个性让我勤于爬格子,发表时事评论。平生拙于理财,几年前见猎心喜,开始下海投资共同基金,不幸一脚踩进连动债,亏了五十万元。本着「不信公理唤不回」的信念,于是走上揭发骗局的不归路。
“连动债是怎么杀人的?”——这个书名,与其说是一个提问,不如说是一个挑战。它直接抛出了一个令人不安却又极具吸引力的议题。我毫不怀疑,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对金融市场有着深刻理解,并且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这样的书名,绝非哗众取宠,而是试图用最直接、最震撼的方式,引起人们对某些被忽视的金融风险的警觉。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揭示连动债的复杂运作机制,让我们普通读者能够理解,为什么一些看似“稳赚不赔”的投资,最终却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我想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存在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漏洞”或者“陷阱”,是如何被利用来“收割”投资者的?这本书或许会是一次对金融体系的深刻反思,它将帮助我们理解,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如何才能保护好自己的血汗钱,避免成为金融游戏的牺牲品。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上,那个“连动债”三个字,就像是一个潜伏在暗处的幽灵,而“怎么杀人的”则像是它发出的无声嘶吼。光是这个名字,就足以让我在读之前就充满了好奇和一点点不安。我一直对金融领域抱有警惕,总觉得那些看似高大上的投资工具,背后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风险。这本书的标题,恰恰击中了我的这种担忧。我希望作者能够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外科医生,精准地剖析连动债的每一个“细胞”,展示它的运作原理,以及它如何通过精密的计算和设计,悄无声息地榨取投资者的价值。我不想看到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堆砌,而是希望能够通过生动的故事、真实的案例,或者形象的比喻,来理解这个“杀人”的过程。这是一种对金融世界阴暗面的窥探,也是一次对普通投资者自我保护的启蒙。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让我能够看穿那些迷惑人心的包装,认清金融工具的真面目。
评分第一眼看到“连动债是怎么杀人的?”这个书名,我脑海里立刻涌现出无数个问号,充满了探究的冲动。这不仅仅是对一个金融产品的疑问,更是一种对潜藏在经济生活中的风险的直觉。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用了一种非常尖锐的视角,去审视那些光鲜亮丽的金融工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撕开连动债的神秘面纱,让我看到它背后真实的逻辑和运作。我不太关心它有多少枯燥的图表和数据,更在意的是它能否通过故事、案例,甚至是某种寓言式的手法,来阐释“杀人”这一行为是如何在金融层面发生的。这是一种对金融“罪恶”的解构,是对普通人如何在复杂的金融体系中保护自己的呐喊。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种警醒,让我不再盲目跟风,而是能够以一种更审慎、更理性的态度去面对投资。
评分“连动债是怎么杀人的?”——这个标题,带着一种江湖的侠气,又有一种深刻的警世意味。它不是那种一本正经的学术著作,而是充满了故事性和张力。我第一眼就被它吸引住了,感觉作者一定是一个敢于揭露真相的人。我猜测,这本书不会是干巴巴地解释一些金融术语,而是会通过一些生动的情节,一些触目惊心的案例,来展现连动债是如何一步步让人们陷入困境的。它可能是在描绘一个宏大的金融图景,但核心却是在讲述一个个鲜活的个人命运,以及这些命运是如何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所摧毁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部引人入胜的侦探小说,带领我层层剥开连动债的真相,让我看到那些隐藏在数字和合约背后的“杀人”手法。这是一种对金融黑幕的深度挖掘,也是一次对普通人投资智慧的启迪。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一开始就足够吸引人,“连动债是怎么杀人的?”。这个标题带着一种赤裸裸的警示意味,又像是在抛出一个极具诱惑力的谜团,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当时在书店里,目光立刻就被这个带着点惊悚感的名字攫住了。它不像那些温吞的商业分析或者枯燥的经济学理论,而是直接将金融工具与“杀人”这样极端的词语联系在一起,这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强烈的戏剧张力。我猜想,作者一定是一位非常有洞察力的人,能够看到隐藏在复杂金融产品背后,那些足以颠覆普通人生活的危险。或许,这本书并不是在讲什么惊心动魄的犯罪故事,而是要揭示一种更为隐秘、更为系统性的“杀戮”方式,这种方式可能悄无声息地吞噬着无数人的财富,甚至梦想。我期待这本书能用一种接地气、易于理解的方式,将那些看起来遥不可及的金融术语,变成一幕幕生动的画面,让我看到连动债到底是如何通过复杂的机制,一步步将人推向绝境的。这种带着社会批判色彩的金融解读,无疑是这本书最大的看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