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市场中,技术分析的构成元素与「时间」和「空间」有关,只是一般在探讨技术分析时,大都只针对「空间」进行讨论,然而针对「时间」的讨论却少之又少,《对称理论》应该算是少数讨论时间的技术分析书籍之一。
对于「时间」的研究总需要一个小小的开端,借以激发投资人更多智慧火花,并能让金融市场中,对于「时间」的研究再开拓出一番新局面。本书以自然界最常见的对称原则,探讨股价走势关于型态、价格与时间的对称,期使投资人能更深入明白股价波动的原理。
至于型态对称的运用,除了深入研究型态学的走势推演,另外再加强了力道、虚拟对称与支撑压力交换律的研究;在价格对称的运用上,则是运用主控战略学派中的平衡中轴理论,完全破译了《亚当理论》的运用法则;在时间对称的运用上,不但网罗常用的时间序列看法,更将神奇T理论转化成适合华人运用的实战操作技巧。
借由《对称理论》一书,投资人可以更深入了解股价波动原理,并提高实际操作上的帮助,其实用性是学习技术分析爱好者的最佳选择之一
本书特色
完全破译《亚当理论》的运用法则,以自然界最常见的对称原则,探讨股价走势关于型态、价格与时间的对称,期使投资人能更深入明白股价波动的原理。
作者简介
黄韦中(阿民)
台湾台南人,业余投资人。
目前主要着作有:
一、主控战略系列
主控战略K线(2003年)
主控战略开盘法(2004年)
主控战略移动平均线(2005年)
主控战略成交量(2005年)
主控战略即时盘态(2006年)
主控战略波浪理论(2007年)
主控战略型态学(2008年)
总共七本,本系列已经全部编写完毕
二、实战手记系列
股价波动原理与箱型理论(2006年)
技术指标与波浪理论的关系(2007年)
主控技术分析使用手册(2009年)
对称理论(2010年)
本系列持续推出中,敬请期待!
作者序5
前 言 7
1对 称 11
对称原理
自然界的对称
生活中的对称
时间的对称
对称的不完美性
2型态的对称 35
等距离的型态对称
范 例
力道的型态对称
范 例
虚拟对称
支撑与压力交换律
消失的颈线
范 例
同型态的对称
3价格的对称 121
平衡中轴原理
理论形成的依据
进行操作的原则
停损点的设置
中轴的移动
范 例
4时间的对称 175
价格型态的时间序列
经济循环的时间序列
范 例
节 气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的运用
太阳黑子
费伯纳西系数
范 例
时间的左右对称
动量指标的公式
动量指标原理
动量指标的运用方法
范 例
动量指标与时间对称的运用
范 例
5结 语237
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虽然我平常对数学不太感冒,但《对称理论》这本书却以一种极其引人入胜的方式,将原本在我看来枯燥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巧妙,他没有直接抛出一堆公式和定理,而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对称现象入手,比如花瓣的排列、雪花的晶体结构、甚至是我们欣赏的艺术品和建筑设计中都蕴含的规律。通过这些具象化的例子,我逐渐理解了什么是“对称”,以及它在自然界和人类文明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而且,书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对称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从简单的镜面对称,到更复杂的旋转对称、平移对称,再到更加抽象的群论对称。我尤其喜欢作者在解释群论时所采用的比喻,他将群的运算类比成一系列的操作,比如“向前走一步”、“向左转”,然后通过这些操作的组合来理解群的结构。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理解门槛,让我感觉即使是像我这样的数学“小白”也能窥探到这个高级数学领域的一角。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不断地强调对称性在物理学、化学、甚至生物学中的应用。了解到对称性是如何指导科学家们发现新粒子、理解物质世界的底层规律,甚至预测化学反应的走向,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纯粹的数学探讨,它更像是一本揭示宇宙奥秘的钥匙。我开始重新审视我所看到的世界,似乎处处都隐藏着对称的痕迹,也让我对“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原来很多我们认为的美,都源于数学上的对称性。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对“对称”这个词有了耳目一新的认识。之前我一直以为对称就是指图形上的镜像或者旋转,但《对称理论》这本书却将这个概念拓展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广度。作者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我穿梭于数学、物理、化学,甚至是生物学和信息科学的奇妙世界,指给我看隐藏在各个角落里的对称之美。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数学原理的解释方式,它不会让你觉得枯燥乏味,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比喻,将复杂的概念变得如同亲切的朋友。例如,在解释费马定理时,书中巧妙地引用了数论中的一些“游戏规则”,让我明白了这些规则是如何巧妙地隐藏着对称性的。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授知识,更是在培养一种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角度。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探讨了对称性与“不完全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称性如何在混沌系统中发挥作用。这部分内容让我对事物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对称性不仅仅是带来秩序和规律,有时也能在看似混乱的现象中找到隐藏的结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提供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了我的思维,让我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审视和理解我周围的世界。
评分这本书绝对是值得反复品味的经典之作!《对称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将对称性的概念从一个相对孤立的数学分支,拓展到了一个跨学科的宏大叙事之中。我非常喜欢作者在书中构建的知识框架,它像一张精密的网,将看似无关的领域一一联结起来,展现了对称性作为一种普适性原理的强大生命力。 从书中对宇宙基本粒子和力的对称性的解读,到对生物体结构和生殖过程的对称性分析,再到对社会结构和文化现象中对称性的探讨,作者的论述无处不体现出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人文关怀。他不仅解释了“是什么”,更深入地探究了“为什么”,揭示了对称性在维持系统稳定、促进效率和演化中的核心作用。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在介绍一些复杂的数学证明时,也做到了深入浅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图示,让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定理变得易于理解。例如,关于群论在晶体学中的应用,书中对各种晶体对称性的分类和描述,简直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欣赏微观世界之美的窗户。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让我学会从更宏观、更系统的角度去理解世界。
评分《对称理论》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非常独特且令人振奋的。它并没有以一本教科书的严肃姿态出现,反而更像是一场引人入胜的探索之旅。作者以一种极其流畅且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带领读者一步步深入理解对称性这一概念的本质和应用。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对称性在艺术和美学领域中所扮演角色的阐释。从古希腊雕塑的黄金分割比例,到巴洛克建筑的繁复对称,再到现代设计的简约对称,作者用丰富的案例说明了对称性如何影响我们的审美感知,以及它如何成为构成和谐与秩序的重要元素。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曾经让我心生愉悦的作品,原来背后都隐藏着数学的韵律。 书中对数学工具的介绍也十分到位,它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会解释这些工具是如何被用来描述和分析对称性的。比如,作者在介绍李群和李代数时,会将其与连续的物理过程联系起来,让我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是如何帮助科学家们描述自然界的连续变化和对称性。读到后面,我甚至感觉自己也能运用一些基本的对称性原理去分析一些简单的问题。
评分读完《对称理论》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对“对称”这个概念都有着过于狭隘的理解。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是颠覆性的,它不仅仅是关于几何图形的左右相等或者上下对称,而是将对称性提升到了一个更加普适和深刻的哲学层面。作者通过大量的实例和严谨的论证,揭示了对称性作为一种基本原理,是如何贯穿于宇宙的构成、自然的演化以及人类的认知过程之中的。 我特别赞赏作者在阐述数学概念时的逻辑清晰和循序渐进。他并非一味地堆砌理论,而是巧妙地将抽象的数学模型与直观的物理现象相结合,使得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掌握复杂的概念。例如,在解释连续对称性时,书中对物理定律守恒的论述,让我对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等基本物理原理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它们都与某种形式的对称性紧密相连。 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探讨了对称性与信息、与计算之间的关系。这部分内容对我来说是全新的领域,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对称性在编码、解码以及复杂系统分析中的作用。读到这里,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知识领域的大门,开始思考对称性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中的潜在应用。这本书的视野之宏大,让我忍不住想要反复研读,每次阅读都能有新的发现和领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