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把财富投资在不同种类的企业证券上,他偏好直接投资具有良好发展且管理卓着的公司,如果无法找到投资标的,他的第二选择便是买入并长期持有具备发展潜力的普通股。
从这些投资组合的策略上,可以看到巴菲特做选择时展现于外的理性思考,尽管他的投资策略隐含了一些奇特的观念,但他仍有一堆足以风行整个金融市场的理念。
006 总序 投资大赢家
PART I 理财策略
014 检视价值投资法
038 复利的神奇妙用
048 确定年平均复利报酬率
059 通货膨胀的考量
076 短期套利
094 投资统计分析
114 公司税收负担的分配
126 会增值的股权债券
PART II 投资工具与选股策略
144 一种更好的衡量业绩的方法
160 慎选投资工具
171 降低换手率
178 关系投资
183 机率论在投资中的运用
215 是科学也是艺术
230 巴菲特投资策略的步骤
247 成功运用选股准则
PART III 完美的投资组合
280 採用简单的投资组合
292 投资组合的类型
306 附录:葛拉汉特价品
310 测试投资组合的表现
324 固定收益有价证券
序言
投资大赢家
华伦.巴菲特是全球最伟大和最富有的证券投资家。他于1956年以100美元开始了其投资合伙人的生涯,经过数十年的经营,成为全球巨富之一。美国《富比士》杂志公佈了2003年年度世界富豪排行榜,「股神」巴菲特以其360亿美元的净资产位居第二。他掌管的波克夏哈萨威(Berkshire Hathaway)公司,投资业绩位居同行之冠。
巴菲特在证券投资领域,可谓从白手起家到富可敌国。证券行业是一个比较容易让人失去理性的世界,而巴菲特却在这个容易失去理性的世界中,始终保持了清醒,并且赢得了非凡的胜利。
过去几十年间,投资者游戏般地周旋于各种不同的投资方案之中。程式交易、槓桿收购(Leveraged Buyout,LBO)、垃圾债券、衍生证券和指数期货等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新玩意,已经吓坏了许多投资者。基金管理人之间的差别已经消失;基础调研的苦差事,已让位给电脑旋风般的高速处理;黑匣子代替了与公司管理员的见面和调查;自动操作淘汰了直觉经验。
今天,一般投资者的美梦已经破灭,他们对现在的金融市场倍感陌生。诚然,有相当一部分的投资者採用小额资本化、大额资本化、增长、增值和产业周而复始的循环等投资策略,获得了可观的投资回报。但在其他情况下,这些方法又使其追随者在「平庸」时期陷入困境。
但巴菲特是一个例外,他没有在这一时期受到损失。他的投资战绩一直遥遥领先。当投资者和观察家在各种古怪的投资方式上花费大量精力时,巴菲特却已悄悄地积聚了几百亿美元的财富。
我们知道,长期以来,巴菲特的投资方法一直被证明是成功的。巴菲特的理论并没有超出普通人的理解力。「我的投资方法并不高深,我所做的,一般人也能做到。」诚如巴菲特所说,他的公司里既无庞大的证券研究部门,也没有顶着博士头衔的金融分析专家。他公司的所在地在奥玛哈市,地处偏荒的中西部平原,金融业一向不发达,与号称世界金融中心的纽约华尔街有着天壤之别。巴菲特就在一幢普通大楼里租下两个房间,做为公司的办公室,除了一名秘书和一名研究助手以外,连基金经理们常用的股票行情机都没有,只有一些他经常阅读的《史坦普股票指南》以及他所收集的各种公司年报。
在这简陋的办公室里,几十年如一日,巴菲特不为华尔街的喧闹所侵扰,更不理会道琼指数的起伏变化,只是潜心钻研各种投资机会。巴菲特进行投资时,他只注意公司本身。而大部分的投资者却只盯着股票价格。这些投资者用了太多的时间、精力,来观望、预期和预测股票未来的价格变化,几乎没有花时间去理解他们拥有部分所有权的公司。这种理解可能是非常初级的,但却正是巴菲特与众不同的根本所在。他具备了拥有和管理许多不同类型公司的经验。因此,当他在普通股上投资时,这些经验使他的行动有别于其他所有的专业投资人。
做为一名职业的投资家,巴菲特既讲原则,又不乏灵活性,同时具有耐心,决策果断。他总是寻找风险已被消除或最小化的投资。他非常了解机率,善于捕捉机会。他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决定一家公司或一个复杂问题的关键所在。他可以在两分钟之内决定放弃投资,也能在几天后大举买进。他总是有备而来,满载而归。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和企业家看待公司的角度应该是一致的,因为从本质上说,他们在追逐同样的东西。企业家想拥有整个公司,投资者想买入公司的一部分。如果问一个企业家,当他收购一个公司时他会考虑些什么?最可能的答案通常是「这个公司能创造多少价值」。为了获利,企业家和投资者都应该关心同样的指标。
如果适应巴菲特的投资战略仅仅需要视角变换,那么更多的投资者有可能成为其支持者。但应用巴菲特的方法不仅仅是视角的变换,还需要对投资决策的评价和描述方式。传统的投资评价标准是价格变化:股票买入价和市场价之间的差价。长远来看,股票价格应追随公司价值的变化。但短期内价格会在公司价值上下大幅度的波动。这种波动不是由公司发展情况决定的。现在的问题在于,大部分投资者用短期价格变化,来衡量他们的投资方法的成败。
然而,这些短期变化经常与公司的经济价值变化毫无关系,而是与预测其他投资者行为密切相关。另外,客户要求职业投资者每季报告投资情况。在等待他们的资产按某种预想的比率增值的过程中,客户经常失去耐性。如果他们的财产没有在短期内升值,客户会失望并怀疑专业投资人的能力。
巴菲特认为用短期股价变动来评价公司成败是愚蠢的,他在选择一家企业进行投资时,会考虑该企业的内在价值如何?能否以低于其价值的价格购入?企业的业务是否简单易懂?经营历史是否稳定以及是否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企业的管理层是否理性等等。
只要我们看看巴菲特成功运作的例子和他简单的投资理论,就会发现,对大多数的投资者而言,最合适的问题不再是「他是怎么做到的?」,而是:「为什么别的投资者不採用他的方法?
说实话,在拿起这本书之前,我对投资理财的理解非常浅薄,觉得那是一种高深莫测的学问。但是,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没有充斥着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巴菲特这位投资大师的智慧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长期主义”的解读,它教会我如何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保持一份冷静和耐心。作者通过分析巴菲特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决策,让我看到了一个成熟投资者应该具备的心态:不追涨杀跌,不被短期利益所诱惑,而是专注于公司的长期价值。书中的“安全边际”概念,更是让我明白了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在投资中保护自己的本金。我曾经因为害怕亏损而不敢迈出投资的第一步,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风险不是来自于市场的波动,而是来自于对风险的认知不足。现在,我不再害怕面对市场的起伏,而是更加专注于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学习如何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评分这本《巴菲特的理财诀窍》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人生导师,在投资的迷雾中为我指引方向。我一直对理财感到迷茫,总是在各种信息中打转,不知该从何下手。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简单和坚持才是最有效的策略。作者非常深入地剖析了巴菲特那些看似朴实却极其有效的投资原则,并且用大量的案例来佐证,让我深信不疑。书中关于“复利的力量”的论述,更是让我茅塞顿开。我之前对复利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教科书上的公式,但这本书用生动的比喻,让我真正体会到时间是如何成为投资最好的朋友的。作者还特别强调了“理解你所投资的东西”,这一点对我来说尤为重要。我以前常常听别人推荐什么就买什么,结果往往不如人意,这本书教会我,在投资之前,一定要花时间去了解公司的业务、盈利模式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这不仅仅是关于金钱的游戏,更是关于智慧和耐心的修行。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消费习惯,更加注重长期价值的积累,而不是短期的虚荣满足。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对“巴菲特”这个名字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股神”这个标签上,觉得他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人物。然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立体、更真实的巴菲特,也让我看到了他投资智慧的可复制性。作者没有把巴菲特的成功神化,而是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他成功的内在逻辑。我特别被书中关于“逆向思维”的探讨所吸引,它教我如何在市场恐慌时保持冷静,在市场狂热时保持警惕。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心态训练,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尤其重要。我过去常常容易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跟着大众的脚步走,结果往往是追高被套。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机会往往隐藏在不被关注的地方,或者在别人恐惧的时候出现。此外,书中关于“耐心”的强调,更是让我受益匪浅。我以前总是希望快速看到回报,而这本书让我明白,财富的增长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需要时间的沉淀和耐心的积累。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如何有效地管理个人财务感到困惑,各种理财产品和投资建议让我眼花缭乱,常常不知所措。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为我点亮了理财的道路。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包赚不赔”的秘籍,而是更侧重于培养读者的财商和投资思维。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企业分析”的部分,它教我如何像一个企业的所有者一样去思考,去评估一家公司的真正价值,而不是仅仅关注股票的涨跌。这种视角让我觉得,投资不仅仅是数字游戏,更是对商业世界的深入理解。作者还分享了巴菲特是如何通过持续学习和独立思考来做出决策的,这对我产生了很大的触动。我以前总是习惯于依赖他人的建议,而这本书鼓励我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理财信息,而是能够主动地去分析和选择,为自己的财务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像掌握了某种神奇的财富密码。作者用非常生动易懂的语言,将一些看似复杂的金融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价值投资”的章节,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买什么股票,而是教你如何去思考,如何去评估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以及如何看待市场的短期波动。我曾经总是被市场的情绪左右,今天涨了就欣喜若狂,明天跌了就忧心忡忡,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投资者应该像巴菲特一样,有着长远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书中提到的“护城河”理论,更是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公司能够基业长青,而另一些公司则昙花一现。作者还分享了一些巴菲特在投资决策中常使用的“检查清单”,这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宝藏。以前我总觉得投资离我太遥远,或者需要极高的智商,但现在我发现,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思维,任何人都有可能在投资的道路上取得成功。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投资技巧,更是一种生活哲学,教会我如何理性地看待金钱,如何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