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犯错,一生都是投资赢家

少犯错,一生都是投资赢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在投资场上,你是不是:

  自认颇有投资天份,或是能比别人幸运?
  错过趋势转变,停留在赚钱的旧日时光?
  总是太早卖出赚钱的基金或股票?

小心,你已成为自己投资时的头号敌人!投资场上的你,其实:

  再怎么用功,也不一定能弥补机率的不足
  想充英雄,但却都输给最怕被打死的人
  不是在求获利,而是想要自我肯定

  本书邀请基金与股票界各擅胜场的代表人物:台大财金系教授邱显比与万宝投顾董事长朱成志,为台湾读者介绍全球投资新显学──行为财务学。两位专家用幽默生动的笔触,佐以实际投资故事,深入浅出阐释行为财务学的核心理论:投资时最大的敌人永远是自己!

  「高估自身投资能力及预期报酬,却低估风险」是投资人无法获利的致命弱点。他们除了提出并解析各种投资时常犯的心理陷阱外,更提供了战胜盲点的长期获利操作策略。尤其,一般散户对机构投资人多存有迷思,本书透过两位专业人物的功力,洞悉投资世界的神祕面貌。

  理论与实务、基金与股票的对话迸出许多精彩火花,是投资人绝不能错过的投资宝典!唯有学着避开资讯陷阱,避免犯愚蠢错误,看清自己的投资行为盲点,我们才能一生都是理财的最大赢家。

作者简介

邱显比

  一九五八年生,台湾省桃园县人。台大商学系国贸组毕业以后,赴美进修,分别取得华盛顿大学(西雅图)企管硕士、财务博士学位,一九八九年返台。

  现任台湾大学财务金融学系教授,开设的课程包含财务管理、财务理论、财务个案分析、企业合併与收购、基金管理等。专长领域为公司理财、个人理财、共同基金、退休基金、企业购併。

  邱教授对于共同基金产业及退休基金产业发展参与相当深入,与李存修教授一同接受中华民国证券投资信託暨顾问商业同业公会(简称投信投顾公会)委託,定期进行基金绩效评比,使国内共同基金资讯能客观而透明地向大众公开。这项评比计画所做的报告,为国内目前基金绩效评比最具公信力者。

  除此之外,邱教授长期致力于退休基金的发展,目前担任中华民国退休基金协会理事长,并曾历任劳工退休基金监理会委员、公务人员退休抚恤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以及劳工保险基金谘询委员,积极推动退休制度改革与退休基金管理效率化。

  曾任台湾大学财务金融学系系主任暨研究所所长、台湾大学证券暨期货中心主任、台湾财务学会监事、理事。着有《基金理财的六堂课》、《退休理财的六堂课》(天下文化出版)。

  读者可以经由电子邮件信箱,与邱教授连络: chiushnb@management.ntu.edu.tw。

朱成志

  大同大学机械系毕业、台大EMBA财金所硕士。CSIA証券分析师,现任万宝週刊社长、中华民国退休基金协会理事、中华民国投信投顾公会监事、台湾大学财金系友会总干事、大同大学校友总会理事长。

  朱社长为efund基金网及万宝投顾创办人,曾任 中央国际投信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华民国证券分析协会理事、中华民国投信投顾公会理事,拥有二十多年证券、投顾、投信、创投服务资历,并于57频道担任华山论剑节目主持人。

  着有《朱成志教你挑战巴菲特》、 《工匠精神的瑞士概念股》(天下文化)、 《改变您发财的DNA》、《涨跌之间》、《股市护身符》。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邱显比观点

投资时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1 我们为什么要理财?
2 人不是100%理性
3 你有输家的投资性格吗?
4 你是「颇有投资天份」还是「运气好」?
5 乐透式投资
6 为什么「亲友牌」总让我们赚少赔多?
7 如何逃开资讯的陷阱?
8 小心「超额报酬」的「超额风险」
9 你是过度自信一族吗?
10 为什么老是太早卖出赚钱的股票?错置效果(Disposition Effect)
11 大脑会偷懒--代表性偏误(Representative bias)

长期获利的操作策略
12 投资时,时机有多重要?
13 变动的时代,更要稳定心情、看远看长
14 就是现在?
15 长期投资可以更积极
16 你的基金组合是真正的投资组合,还是大杂烩?
17 用「核心-卫星」法架构投资组合
18 满手套牢基金,怎么办? --重整投资组合策略(一)
19 再平衡─-重整投资组合策略(二)
20 挑基金先看品牌
21 单笔投资时该注意什么?
22 风险溢酬-- DFA的故事
23 指数型基金新主流:ETF商品
24 话题还是问题?该不该跟买主题式基金
25 「高收益债」的收益与风险
26 理财专员是小天使或小恶魔?
27 四大基金委外操作的绩效
28 少数人才敢做的事:反市场操作
29 招式是死的,人是活的--谈4433法则
30 如何安全搭上趋势列车?
31 人是最好的投资

朱成志观点

投资时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1 投资: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2 人非理性,市场还有效率吗?
3 张菲该不该持续投资押宝在郭台铭身上?
4 定时定额打败惰性 ~ 有盲点吗?
5 逆向操作的可行性

长期获利的操作策略
6 坐船vs.走路的投资理论
7 寻找大时代股票的投资法
8 学好投资股票的三种工夫
9 到底要如何选股?
10 政府四大基金护盘,是否跟进?
11 常听到投资要用「正金字塔」买进,学习法人愈跌愈买的投资法,抱长期就赚?
12 千线万线不如一条内线,突然听到「内线」消息,要不要进场投资?
13 太忙没时间,能让亲朋好友代操或是合伙投资吗?
14 如何判断营业员的好坏
15 会买股票只是徒弟,会卖股票才是师父,股票怎么卖?何时卖?
16 赚钱的股票及基金何时获利了结?
17 融资操作是人性大考验
18 零股定时定额也有高报酬率
19 投顾分析师都说自己好,能听吗?该怎么听?听谁的?
20 为什么外资常常「说」的和「做」的不一样?
21 号称绝对报酬的基金能买吗?与股票投资有什么不同?

邱朱论剑集
1 了解自己的性格,调配股票与基金投资的比重
2 一般个股投资人究竟是赚得多还是赔得多?
3 年龄不同,股票与基金投资策略也要不同
4 最该避免投资哪类型的股票与基金?

图书序言

你是过度自信一族吗?(摘自邱显比观点第9章)
投资和开车有什么共同点?这个问题乍看有些无俚头,不过,两者确实有相似之处:说到开车技术与投资分析,男性通常比女性对自己的能力还有信心,甚至出现「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实验:演讲会中,主持人要求听众「觉得自己开车技术比一般人来得好的请举手」,按照逻辑,应该只有一半比例的人举手,结果常常百分之七十的人举手。换个问题再问:你认为自己分析能力比别人好的请举手,结果举手的人也超过一半以上。这个实验屡试不爽,而且男性比女性明显。

为什么我们对自己的投资能力常比现实状况更有信心?

这正是人类的生存本能之一。毕竟正向思考的人比较有动力,一个老是自我否定的人,到最后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这是生存的重要法则,从心理学解释,就是一种归因偏误(attribution):我们常常把好的事情归因到自己的能力或努力,把坏的事情归因到环境。好成绩,是因为我们努力;出了错,却选择性地认为是环境或别人引起。人性,总想让我们理直气壮地活下去。因此,许多人投资获利时,自我感觉良好,但实情也许是:今年你的投资报酬率虽然高达50%,但大盘走势也高达48%,成功根本是时势环境造成的。

美国前财政部长鲁宾(Robert Rubin)曾在演讲时提醒哈佛大学毕业生不要太过自信,「世界上,唯一确定的是没有确定这回事。」他表示,研究显示,很多人对自己的能力和预测太过有信心,因此会出现预测范围过度狭窄。其实,过去几十年,美国碰过大萧条、好几次战争,一次能源危机和一次重大的恐怖攻击,投资人必须训练自己,要将思考的范围拉到足够广泛的架构。

过度自信导致过度交易
从行为财务学的角度,当投资人过度自信,志得意满,很容易出现过度交易(overtrading),常常杀进杀出。我接触到很多学生或朋友,不少在社会上颇有历练与人脉,他们自以为有资讯管道,常常杀进杀出,后来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接触到第一手核心资讯,甚至拿到的是错误资讯。此外,在杀进杀出过程中,即使有时对有时错,但每次都要付出交易成本,最后,你的获利很大部分进了证券商与政府的口袋。

如果过去的投资成绩告诉你,你也属于「过度自信」一族,面对现实吧!你的投资能力往往没有自己想像的那么好,你以为可以抓到短线好时机,却总不是这么一回事,反而付出很高的交易成本,最后输在交易费用上。这有点像在赌桌上,假设大家牌技差不多,时赢时输,到最后,每个人都是输家,只有庄家赢。麻将桌上还有技术层面,若是玩乐透或赌轮盘纯粹机率的游戏,庄家赢在每次都可以抽佣,参与者最后都赔钱。

世界各国的研究都指出,喜欢杀进杀出、短线交易操作者,男性比女性明显,而且频率高很多。学者对此结果的解释是:投资是一种数字的游戏,男生通常觉得自己比较擅长数学,所以常拥有超越真正能力的自信心。

另外,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研究,以投资人周转率来分组,明显看到周转率最低的报酬率最高,周转率最高的报酬率最差。但在台湾结果有些不同,周转率最高的一组,报酬率并不是最低的,类似U型分配。我们后来发现,是因为台湾有一群中实户,虽然他们进出频繁,且金额庞大,但由于可能掌握特殊资讯,而且券商特别厚待,所以扣掉交易费用,绩效依然不差。

投资基金时,也要认真研究基金经理人的周转率,避免超高周转率的基金。美国晨星公司在一九九七年,针对美国股票型基金的周转率与绩效,做过详细研究,发现周转率较低的基金,表现胜过周转率高的基金,而且在一年、三年、五年和十年的时间架构下,表现都比较好。

近年来,台湾的基金周转率也有过高的趋势,年周转率常在200%以上。基金经理人的投资组合周转率太快,庞大的交易成本与市场冲击成本,会侵蚀投资组合的绩效。

高周转率的基金经理人有三种可能,其一是过分自信,在一块两块间杀进杀出,自以为能抓到时间点,其实早已落入过度自信的陷阱。其二是他可能跟券商勾结,让对方赚手续费。其三才是少数能在平衡木上翻腾的高手。所以购买基金真的要小心,自己要勤做功课。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