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不变的投资忠告:阅读葛拉汉,是正确的投资起跑点
精选传奇投资思想家葛拉汉历经时间检验的经典原作
完整呈现价值投资法则屹立不摇之根源与精髓
亚马逊读者★★★★★推荐
有「价值投资之父」美誉的葛拉汉,对于投资以及相关经济议题提出的深入洞见,持续影响近代投资人,广受拥护与推崇。巴菲特曾言:「市场行为愈愚蠢,明智的投资人就愈有获利机会。追随葛拉汉的投资理念,你将从大众的愚昧行为中获利,不会让自己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这段话全然道出本书的价值。
本书编者珍娜.罗(Janet Lowe)精选葛拉汉的着作,包括目前已不易寻得的葛拉汉早期文章,并尽力忠于原着不做增删,以维持葛拉汉的真实主张。内容包括投资价值的界定、投资与投机的差异、利润预测等重要投资议题,彻底显现葛拉汉观点之精髓,也是所有投资人必读的世纪经典。
作者简介
班杰明.葛拉汉Benjamin Graham
1894年生于伦敦,1895年举家迁居纽约。9岁时父亲过世,幼年生活困苦,1914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进入证券经纪商纽伯格公司从事统计分析的工作。1923年离职后创立第一个私人基金——葛兰赫公司,初试啼声操作绩效即非常优异。1925年因合伙人意见不合清算解散,1926年和友人合资设立葛拉汉联合投资帐户,1929年初资金规模由45万美元成长至250万美元,一夕之间成为华尔街宠儿,多家上市公司希望葛拉汉为他们负责合伙基金,但葛拉汉认为股市已过度飙涨而婉拒。1929年,葛拉汉回到母校开课教导证券分析的方法。1934年和陶德合着《证券分析》,此书至今仍是大学相关课程的标准教科书。1960年解散经营二十年的葛拉汉.纽曼公司。1976年去世,留下逾300万美元的遗产。
葛拉汉的着作为现代证券分析奠定良好基础,《证券分析》和《智慧型股票投资人》等投资经典迄今仍名列商业畅销书榜上。他的人生和着作启发了很多成就斐然的当代投资家,包括巴菲特及约翰奈夫(John Neff)等人,被誉为「价值投资之父」。
编者简介
珍娜.罗Janet Lowe
着有《投资大师开讲》、《管理大师开讲》、《比尔盖兹开讲》及《价值投资》等畅销书。她的文章散见于许多知名报章杂志,包括《美国商业週刊》、《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洛杉矶时报》、《旧金山纪事报》。
译者简介
陈慕真
英国爱丁堡大学应用语言硕士、英国杜伦大学企管硕士、文藻语专英文科,现为自由译者。
周萱
政治大学企管硕士、UCLA图书资讯硕士、台湾大学图书馆系学士。译有《短线交易秘诀》、《投资大师语录》等书。现旅居澳洲,专事翻译。
作者序
一份回忆:葛拉汉与《证券分析》
第1篇 金融业与商业道德
第1章 美国公司倒闭后的价值是否高于继续营运的价值?
第2章 美国资本主义的道德观
第2篇 细说股票及股市
第3章 普通股的新投机行为
第4章 股市警讯:危险就在前方!
第5章 价值重生:罕有的投资机会正逐渐浮现
第6章 普通股的未来
第3篇 细谈投资这一行
第7章 迈向科学化的证券分析
第8章 影响股票买卖的因素
第4篇 投资策略
第9章 证券分析面临的问题
第5篇 商品储备计画
第10章 国际商品储备货币建议书
第11章 多重商品储备计画摘要
第6篇 葛拉汉访谈录
第12章 葛拉汉:价值投资的老祖父还在忧虑
第13章 挑选廉价股最简易的方法
第14章 与葛拉汉共处的一小时
作者序
当全世界最成功的投资人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有机会提供微软创始人比尔.盖玆一些投资忠告,幸运的比尔会得到什么金玉良言?
「阅读班哲明.葛拉汉」是多年来巴菲特给愿意听他忠告者的至理名言。虽然巴菲特承认自己已舍弃葛拉汉的部分学说,开始转而涉猎其他学说并加上自己的想法,但他仍坚持阅读价值投资之父葛拉汉,是正确的投资起跑点。葛拉汉在1949年所发表的经典之作《智慧型股票投资人》(The Intelligent Investor)仍是每个投资人必读的圣经。
在投资及经济领域里,葛拉汉是个多产且受欢迎的作家。他从1920年代开始论着,到1976年去世为止。除了出版5本着作(始自1934年的《证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外,也在一些着名的报章杂志发表许多文章。
葛拉汉发表的文章曾两度带动股市大幅翻扬。一次是在1929年股市崩盘之后,另一次则是在1970年代股市长期处于空头市场之后。葛拉汉的演说引导并启发华尔街的专业人士达半世纪之久。他曾以笔名「苦思者」(The Cogitator)在颇受推崇的《金融分析师期刊》(FinancialAnalysts Journal)发表过一些文章。他对美国经济及国际经济的看法及见解甚至得到像凯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这类伟大思想家的回应。
葛拉汉因备受推崇而受征召至美国参议院,在享有威信的傅尔布莱特委员会(Fulbright Committee)前,为证券界的新发展方向做见证。他对每件事所发表的评论充分显示他的机智、聪慧及独创见解,他总是为股东寻求公平的交易。直到今天,葛拉汉在杂志上发表的短文、演说及上课讲稿仍广被引用,但仍无法满足想要拜读葛拉汉早期作品的人,因为,那些早期作品不易寻得。
总是有许多人向我索取我所珍藏的葛拉汉作品影本,所以我自忖,如果能将葛拉汉的作品集结成册,特别是把一些尚未失传,却又不易寻获的作品编辑成册,应该是个可造福读者的好办法。
若要把葛拉汉所有的讲稿及短文整理成书,绝对是不实际的想法。更何况,他的部分作品早已不能满足现代读者的需求。所以,我们只挑选他最杰出的作品,且尽量忠于原着,不做增删。即使因时代、价值观的改变而不得不做修改时,我们也努力维持葛拉汉的真实主张。
我们修改了葛拉汉在纽约金融机构(New York Institute of Finance)的讲稿,一方面是因为篇幅太长,另一方面是因为讲稿内容是学生一字不漏抄录下来的,免不了掺杂一些与主题无关的内容。例如,一些课堂上的叮咛及对于当时次要事件的评论。此外,有些课程长达一学期之久,葛拉汉会反覆提到同样的主题,我们将一些较不完整或较无说服力的章节删除。在编辑的过程中,我们无不费心地确实保留葛拉汉在课堂上所要传达的主要观念与方法。读者如果想要阅读未经删减的原版讲稿,可以上网到John Wiley & Sons的网站查询(www.wiley.com/bgraham)。
《价值投资之父葛拉汉论投资》一书就像时间机器,将带领读者回到过去的投资世界:葛拉汉提到铁路工业的萧条、航太制造业的崛起,且预期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房市荣景;他常常警告大众,尝试预言未来是件危险的事,而葛拉汉也从未全面性的预期战后科技变迁及接踵而至的波涛汹涌经济情势。毕竟,历史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东西。
尽管如此,葛拉汉的理念仍持续受到20世纪所有投资人的拥护与推崇。愈是研读他的价值投资原则,愈是对他肃然起敬。巴菲特为第四版的《智慧型股票投资人》写序,文中提到:「市场行为愈愚蠢,明智的投资人就愈有获利机会。追随葛拉汉的投资理念,你将从大众的愚昧行为中获利,而不会让自己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这段话道出了葛拉汉全书的价值。
有许多人参与本书的制作,历经很长的时间才完成。假如我漏掉任何一个人,我在此致上歉意。我要特别感谢巴菲特、休洛斯(WalterSchloss)、肯恩(Irving Kahn),以及所有葛拉汉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得意门生,他们费心保存文件,使人们对葛拉汉的记忆常保鲜活。小葛拉汉博士(Dr. Benjamin Graham Jr.)也慷慨的给予鼓励,并且允许我们发表他父亲的珍藏。感谢John Wiley & Sons的汤普森(MylesThompson)、品卡特(Jennifer Pincott)及丹尼罗(Mary Daniello),他们对本书贡献良多。林斯(Austin Lynes)把检索表整理得有条不紊。我还要感谢我的专业支持团队:玛泰儿(Alice Fried Martell)、克罗威尔(Jolene Crowell)及肯尼(Phyllis Kenney)。
我希望你享受阅读本书的乐趣,一如我编着本书时所获得的乐趣。
珍娜.罗
1999年3月于加州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寒冷冬日里的一杯热茶,温暖而又富有力量。我一直对投资这个领域感到一丝敬畏,总觉得它充满了神秘和未知,但读完这本书,我发现那些所谓的“高深莫测”原来是可以被拆解和理解的。作者对于“市场先生”的生动比喻,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市场情绪的本质,原来它不是无理取闹,而是有迹可循的。他教会我,不要被市场表面的涨跌所迷惑,而要去挖掘隐藏在数字背后的真实价值。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的“安全边际”原则,这不仅仅是一种风险控制的手段,更是一种投资的哲学,一种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的方法。我开始明白,为什么那些伟大的投资者能够穿越牛熊,在市场的风浪中屹立不倒,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对风险的极致规避。这本书没有给我任何关于“买什么股票”的直接答案,但它给了我一个清晰的框架,让我知道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分析,如何去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这种能力的培养,远比任何具体的投资建议都更加珍贵。
评分这本书,我之前就耳闻其名,一直想找个机会好好拜读一下,因为“价值投资之父”这个称号实在太响亮了,这让我对书中蕴含的智慧充满了期待。拿到书的那一刻,我感觉沉甸甸的,不只是书本身的重量,更是它承载的投资理念的厚重感。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那种娓娓道来、又充满洞察力的语言所吸引。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安全边际”的阐述,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在不确定市场中保护自己、实现长期增值的核心原则。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投资逻辑具象化,让即便是初涉投资领域的人也能清晰地理解。他并没有鼓吹一夜暴富的神话,而是强调耐心、纪律和对基本面的深入研究。这种脚踏实地的投资态度,在这个瞬息万变的金融世界里,显得尤为可贵。我深刻感受到,价值投资并非是一套僵化的规则,而是一种需要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的哲学。作者对市场先生的描绘,更是让我对情绪的驾驭有了更深的认识,理解了市场情绪的波动如何制造机会,也如何吞噬掉那些没有准备好的投资者。整本书的阅读过程,就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睿智的长者对话,他循循善诱,引导我拨开市场的迷雾,看到价值的本质。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相当的独特,不像是那种枯燥乏味的教科书,更像是作者在与读者进行一场深入的交流。我被他那种冷静、客观的分析方式所折服,尤其是关于“市场先生”的描绘,让我在面对市场的短期波动时,不再感到那么焦虑。他将市场比喻成一个情绪化的伙伴,时而极度乐观,时而极度悲观,而价值投资者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这个情绪化的伙伴最失意的时候,伸出援手,买入他被低估的价值。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安全边际”的阐述,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风险管理概念,它教导我们在购买股票时,要留有足够的缓冲空间,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说明了为什么拥有足够的安全边际,是实现长期投资成功的关键。他并没有鼓吹任何一夜暴富的捷径,而是强调了长期持有、耐心等待的投资智慧。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投资,是对企业基本面的深刻理解,是对未来盈利能力的理性预测,而不是对市场短期波动的猜测。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我仿佛置身于一个投资的启蒙课堂,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次深入的讲座,让我对投资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特别着迷于作者对“市场先生”的独到见解,这种将市场拟人化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也让我在面对市场剧烈波动时,多了一份冷静和从容。他并没有将市场描绘成一个妖魔鬼怪,而是将其看作一个情绪化的个体,时而乐观得令人难以置信,时而悲观得让人心生绝望。而价值投资者,恰恰要学会利用这种情绪的极端,在别人贪婪时保持警惕,在别人恐惧时大胆买入。这种反向操作的策略,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对公司基本面的深刻洞察。书中对于“安全边际”的反复强调,更是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我规避风险,寻找那些被低估的宝藏。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行为,是否过于追求短期收益,是否被市场的噪音所干扰。作者鼓励我们像一位企业分析师一样去研究一家公司,关注其盈利能力、资产负债、分红政策等等,这些实实在在的指标,才是支撑股价长期上涨的基石。整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投资并非一场赌博,而是一场基于理性分析和耐心等待的马拉松。
评分读这本书的过程,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初学的学徒,正在跟随一位大师学习如何在这个复杂的金融世界中生存和发展。作者对于“市场先生”的比喻,简直是神来之笔,让我瞬间理解了市场情绪的起伏是如何影响投资决策的。他并没有将市场描绘成一个邪恶的操纵者,而是将其看作一个带有情绪的个体,有时会因为过度兴奋而高估公司价值,有时又会因为恐慌而低估。而价值投资者,就是要学会利用这种情绪的极端,在市场先生情绪低落时,以便宜的价格买入他被低估的资产。我对于书中关于“安全边际”的讲解印象尤为深刻,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投资策略,它能够帮助我们规避风险,保护我们的本金。作者并没有提供任何“内幕消息”或“快速致富”的秘诀,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对公司基本面的深入分析,以及对价值的长期判断上。这让我明白,真正的投资,需要的是耐心、独立思考和对常识的尊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