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梦想和爱将世界连结起来的魔法书
Connecting The World Through Dream and Love!
《单车环球梦》很多二十年珍贵照片首度曝光,加上旅行结束十年的生命体会和友谊故事。
一对热爱旅行、勇于筑梦的好朋友,
一九九八年到二○○一年,历时九百二十二天,
双骑踩踏五大洲三十二国,实现壮游世界梦想。
作者简介
江心静、林存青
一对热爱旅行勇于筑梦的好朋友,
心静(Pinky)是A型双鱼座,对文字敏感,慢条斯理。
存青(Vicky)是AB型狮子座,擅长影像,动作快。
一九九八年到二○○一年,历时九百二十二天,双骑踩踏过五大洲,完成三十二国壮游;二○○四年,以一百四十七天单骑横越北美;二○○七年完成协力车环中国海五千公里长征,二○○八年挑战海拔超过五千公尺的青藏高原,在西藏拉萨为单车环球十年划下圆满句点。
一年中有三到六个月的时间旅行,以世界为家,探索自我,开拓视野,透过演讲、教学、网站和脸书,传递实现梦想、热爱生命和全球关怀的理念。
推荐序
梦想的出发点 / 侯文咏(知名作家)
发现之旅 / 王志宏(经典杂志总编辑)
冒险,敞开心扉 / 凌健(明道文教基金会执行长)
没有走的路 / 吴春山(丽明营造董事长)
导读
荷光前进的生命旅者 / 黄雅淳(台东大学副教授)
纪念版序
永远年轻 / 江心静
前言
一生的梦想 无悔的选择 / 林存青
第一部 梦想萌芽 / 亚洲
十八岁单车环岛
志同道合的旅伴
第二部 初试啼声 / 北美洲
遇见天地之心(阿拉斯加)
与大自然对话(加拿大)
跳下鳄鱼潭的决定(美国)
第三部 低飞滑翔 / 大洋洲
单车旅行天堂(纽西兰)
心灵故乡墨尔本(澳洲part1)
大洋路生命转折(澳洲part2)
热风大陆单车行(澳洲part3)
第四部 翱翔天际 / 欧洲
单车狂热国(荷兰)
莱茵河之歌(德国)
浪漫童话王国(丹麦)
北极圈体验孤寂(挪威)
小镇温馨生活(瑞典)
芬兰浴三部曲(芬兰)
璀璨的宝石(爱沙尼亚)
老教堂在唱歌(拉脱维亚)
琥珀博物馆(立陶宛)
忧郁的国度(波兰)
白色圣诞节(德国)
友谊的花园(法国)
单车罗曼史(瑞士)
安达鲁西亚的天空(西班牙)
托斯卡尼乡间骑情(义大利)
雅典凉鞋诗人(希腊)
高原野玫瑰(土耳其)
第五部 高速俯冲 / 非洲
金字塔疯狂骆驼(埃及)
野生动物大惊奇(肯亚)
三角帆船地狱航行(坦尚尼亚和桑吉巴)
发现蓝小猴(马拉威)
旅程的终点(南非)
第六部 候鸟返乡 / 台湾
乐当女人喜作旅人
用旅行演奏生命之歌
新丝路传奇
附录
我所认识的Vicky&Pinky
跋
离家之后,以脚踏车为家:高维泓(台大外文系副教授)
作者序
永远年轻
江心静
忘了第一次听摇滚巨匠巴布狄伦演唱《永远年轻》(Forever Young)的细节,只记得不认识巴布狄伦,也不是摇滚迷,偶然在街头,或是咖啡馆,听到一段流洩出来的英文歌,不知是播放卡带还是电台,那不断重复高潮迭起的「Forever Young」字眼,却重重震撼了我,夸张地说,像是云层伸出一只巨掌,把我击倒在地。
那是一九八九年上大学前,台湾刚解严不久,禁锢以久的民间生命力,初初甦醒,身处其中,浑然不觉即将迎来惊天动地的变化。
平常穿着女中绿色制服,伪装成一个屈服家庭权威联考压力的乖乖牌,黑板边缘写着令人窒息的联考倒数日,天天大小考,偶而在圣诞夜或是温书假,一群女孩跑到地下舞厅彻夜狂欢,在跳舞是「非法」的年代,随时有警察临检,报纸常刊登学生蹲在地上双手交叉脑后的照片,反抗的刺激感,让天花板中央的旋转灯更炫目,在震破耳膜的音乐中狂舞,只想唿吸,一口新鲜空气。
青春的渴望,如一阵流窜的风,整个人都要飞起来,可惜,我还在地上,仰望教室窗外千变万化的云,朝向远方。
「巴布狄伦就是,一个不断离开自己的人,是那个被离开的原地、是暂时抵达的某地、是离开的行动本身。」
二○○七年,陶德海恩斯(Todd Haynes)执导的《巴布狄伦的七段航程》,颠覆传统传记片,用了六名性别、年龄、肤色都不同的演员,来诠释狄伦独特的音乐生涯─他一生都在抗拒别人贴在他身上的标签,民谣歌手,抗议歌手,摇滚歌手,先知,诗人,福音歌手,走唱歌手……不多话的他只想走自己的路,唱自己的歌。
二十年,千山万水走过,重听巴布狄伦的歌,伴着自弹自唱的吉他─
愿神护佑与你同在/ 愿你美梦成真/ 愿你成人之美/ 愿你得人之助/ 愿你建成天梯/ 一步步走向繁星/ 愿你永远年轻
愿你成为正直的人/ 能找到真实的自己/ 愿你懂得真理/ 看到光芒围绕着你/ 愿你无所畏惧/ 永远勇敢坚强/ 愿你永远年轻 永远年轻 永远年轻/ 愿你永远年轻
愿你双手时时忙碌/ 愿你步履永保轻盈/ 愿你能牢牢站稳/ 每当疾风袭来时/ 愿你心喜乐/ 愿你歌响亮/ 愿你永远年轻 永远年轻 永远年轻/ 愿你永远年轻
记忆如风,二十年日记翻飞,恍然明白,这首歌是一则预言,后来的人生轨迹,彷彿是「永远年轻」的现在进行式。
通过大学联考窄门,北上进入知名学府,眼界大开,当时旅游杂志很少,因早期出国不易,台币贬值有利外国观光客来台消费,台湾只有少数退休有钱阶级,有能力参加旅行团,以商务考察的名义观光。自助旅行风潮刚刚兴起,透过剪报、口耳相传及讲座,短短一年,大量吸收国外旅游资讯,谁去过某地,马上成了权威消息来源,记了密密麻麻的笔记,反覆研读。
记得有一次,参加民生报记者黄安胜的讲座,他刚辞掉报社工作,成立「自助旅行联合服务中心」,演讲结束,跟着到他办公室座位,挤在狭窄通道中,仰望先知:「我和同学暑假要到大陆自助旅行,请问如何找住宿?」到现在我都还记得他听到行程的表情,哑然失笑,答:「啊,那都是沿海城市,没问题啦。」听了前辈吐露的「高见」,吃下定心丸,要知道那是一九九O年,经香港登陆的不是老兵探亲就是台商探路,周围没有一个人去过大陆,系上助教听到第一次自助旅行就要到大陆,泪眼汪汪,一副再也无法见面的不舍,本来一大群同学同声附和,最后一刻,纷纷打退堂鼓。
旅费怎么办?我的父母都是小学毕业的劳工阶级,早年父母到外地讨生活,我跟着阿公阿嬷,念小学时,父母回台中开素食馆,经济才比较稳定,餐馆很忙,全家三代投入,阿嬷很疼我,常在洗菜时说:「我这么老了,也要帮忙,小孩子当然要工作。」「女孩子要唸书,才会好命。」我在身高搆不到洗手台时,就会站在小凳子上洗碗,过年生意好,那永远也洗不完的碗,像一个噩梦。国二时,阿嬷去世,把辛苦攒的私房钱指名给我,日后才知道,她因家贫在茶室工作,嫁给阿公当二房,没有生育,领养大伯的孩子,就是我爸爸,老来依靠儿媳生活。阿公又娶了酒家小姐当三房,生了二个儿子,家业兴旺。从长辈闲谈,拼凑出阿嬷不由自主的命运,才了解她话中深意。这样的环境,不得不早熟,我从大二开始半工半读,经济独立。
旅伴存青的情况特殊,她父母很早就分开了,她被寄养在没有血缘关系的姑姑家,是「阿母」的第八个孩子,可能她阿母小时候也是被收养的,特别疼她。阿母不识字,靠收惊养家活口,经济不宽裕,却像「佐贺的超级阿嬷」,教给她很多人生智慧:「你好命,可以读册,读的册都是你的,以后你要靠读册才能出人头地。」「没钱买车就走路,你脚痠就坐下休息,你脚不会痠就继续走。你要记得,只要脚可以走,世界上就没有你走不到的地方。」。
一九九○年,两个满怀梦想的大学新鲜人,趁暑假拼命打工,加油站工读、发海报、当家教,在酷热的台北盆地挥汗工作,自己办出国手续,即使帮客人加油不小心让汽油喷了满脸,连隐形眼镜都沾上了汽油,还是努力微笑,什么都不能阻挡年轻的心。
上路后,每一分钱都很宝贵,用最少资源发挥最大效果,梦想的资粮,来自脚踏实地的付出,来自真心的分享,来自应付未知的弹性,可以花钱解决问题没什么,能够发挥创意解决问题才是高竿。住在香港弥敦道便宜的青年旅舍,用台胞证代买家电赚外快,穿越广州火车站黑压压的人潮买票,在杭州受託寻找失散亲人,从杭州到苏州搭大运河的船,到了上海,住在和平饭店,外滩建筑灰灰旧旧,对面的浦东还是一片农田,在陌生城市,照顾生病的旅伴。第一次自助旅行,一个人的旅费不到一万五,其中还包括了台北香港来回机票八千元,走出香港海关,充满了自信,学会为自己的梦想负责。
在路上,领悟到真正的学习是在路上。
一心想要飞向世界,双脚却绑在地面,就像风筝,摇摇欲坠,为了抗拒摔落的命运,迎风展翅,一次又一次,抛弃传统及安全保障,迎向未知旅程,直到今日。
四十而不惑,孔老夫子说。
站在人生荒原上,硕大野风唿啸而过,外在矫饰脱落,顿然醒悟,永远年轻是一种革命姿态,反抗时间带来的惰性、妥协、世故、安逸、腐化,即使是一片飘落的枯叶,也要展现最后的灿烂。永远年轻是人生的梦想,是生命的过程,是神秘的祝福。
很少回顾,总是兴致勃勃筑梦,探索,沉淀,分享,尝试各种可能性,从文字、摄影、演讲、书籍、纪录片、网站到最新的脸书,二十年漫长旅程变成一件庞大的后现代艺术,尤其是后段的单车环球梦十年,不论是支持亲友,偶遇的陌生人,回应的观众,来访的异国友人,都是这件作品的一部份,共同丰富了旅行歧义性,创造梦想的无限可能。
作品中包含了一个故事,存青的阿母从小没有机会念书,所以对学校很好奇,存青会把在学校看的故事书翻成台语讲给她听,例如说天方夜谭,她会说国外有一种人长得比较黑,好像被人揍过,头上绑绷带,他们会卖一种地毯,能在天上飞。她告诉阿母以后会买一个会飞的地毯,载阿母去环游世界,可惜她阿母在一九九八年刚开始单车环球不久就去世了,一生为子女孙辈操劳,来不及见到世界的风景。
然而,冥冥中似乎有一股奇妙力量。
十年来,在校园巡回演讲超过千场的存青,不知不觉继承了她阿母的精神,慈悲的阿母,以收惊仪式抚慰小孩,她则是说故事,鼓励孩子不要怕,勇于寻梦,一场又一场的演讲,散播梦想种子,开花,结果,长成大树,早已变成一座啁啾森林,生气盎然,感觉她阿母也在天上微笑倾听。
有一天,她在搭高铁去演讲途中,发来一则简讯:
「我就像一颗被放在野地的种子/ 阿母用她温暖的手将我拾起/ 轻轻将我埋入爱的土壤中/ 慢慢吸收生命美好的祝福/ 小小种子在自然中成长/ 自在地长成了一棵小树/ 小树在风中轻唱梦想的歌/ 唱遍山林 唱遍原野/ 小树将阿母的爱散播到世界/ 变成一座幸福的森林/ 永远存在青山绿水中」
我在书房,整理纪念版,思绪纷乱,太多回忆,太多要感谢的人,太多暗夜的徬徨,跌倒的痛楚……
写作,直击人生,无处可逃,当文字流泻,我赤裸裸,在日光下旋转,在月光下跳跃,在海中深潜,在草地狂奔,不由自主,停不下来,时间在终点,冷冷等待,没有吶喊,没有掌声,只有远方一个模煳投影,一个人的马拉松。
十九岁到三十九岁,人生主旋律是旅行,四十岁,沉潜了一年,往外的无尽探险,转为心灵之旅。
这一年,最珍贵的是时间,行程有很多空白,静坐,喝茶,写书法,弹古琴,练气功,一步步往内探索,游走,发现很多不曾发挥的潜能,外在差异不大,成果有限,却像是完成环球之旅那一刻─感觉内在充满能量,无所不能。
以前有旅费、截稿时间和眼高手低等多重压力,写稿像攀登圣母峰,危机四伏,总是极力鞭策才能勉强登顶,苦不堪言。现在,整个人放空以后,彷彿潜入海中,摇曳多姿的热带珊瑚,自然在笔尖流泻,时间不存在,沉浸在思绪海流中,乐不思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太快,压力大,太慢,很压抑,唯有快慢随心,才能进退有据,勇敢唱出独一无二的歌。
清晨,在金桔树旁,遇见无尾凤蝶,黑色礼服的华丽身影,惊鸿一瞥,随即翩翩飞走,消失无踪,这份莫名的喜悦,持续很久很久。
天外飞来的朋友,因为不拥有才显得珍贵,默默用视线送行,一份没有牵绊的自由关系。人生的美好,大多只是日常生活的片段,旅行不是一本贴满签证的护照,或是一台昂贵单车,旅行是一份永不再见的珍惜之心。
这本书是一份祝福 ─ 祝新的旅人,永远年轻,上路吧,上路吧,你的道路在前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