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篇祈禱詩、41幅靈修圖畫、2片禱詞CD
  讓神的話語和聖靈的感動,改變你的生命。
時常,聖經研究叫我們懼怕,禱告建立在倉促的經文應用之上;屬靈經曆叫我們迷惘,禱告隔絕在冷硬的理智高牆之外。
然而,聖經的精意迴盪在聖靈的低語之間,惟有交齣全人全心傾聽,纔能叫我們認識真理,用詩、用畫、用靈魂在心靈深處嚮神響應。
本書是修辭學者楊剋勤集結新約課程教學研究創作而成。曾經他參加的教會畏懼學術,任教的高等學府疏遠屬靈事物,讓他産生「基督徒學者」的身分危機;而今,他以詮釋學和創意性美學視角撰寫新約禱文,因而從支離破碎的身分認同中釋放齣來,體驗道成肉身的真理。他的學生瑪瑟妮(C. Matheny),在藝術創作中找到與真理的共鳴,她的圖畫對應祈禱詩,將要帶領讀者一步一步走嚮奧祕真神的恩慈同在。
《聖靈在呢喃》是個人讀經與靈修、查經小組、讀書會的絕佳良伴,在動人的禱告詩、畫當中幫助人立下心願,放開腳步追隨永恆之真、善、美的源頭,與聖靈共舞,在恩典中活齣精采的生命。
作者簡介
楊剋勤(K. K. Yeo)
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哲學博士,主修古典文學及新約修辭學。現任美國迦勒特神學院新約教授、西北大學研究院教授及北京大學訪問教授,講授聖經文學、古典詮釋學及神學。青年時期信主之後,生命産生極大的轉摺,滿足瞭他最深的渴望,就是能與超然的存在者對話;禱告內容不斷蛻變的曆程,刻劃瞭他與神的關係不斷增長的記錄。喜愛教書,因為教學相長,更是因為能與學生一起把生命沉浸在聖經之中,得到鮮活的滋養。認真治學,時常在中英文學術期刊中發錶論文,有中英文著作二十餘部,包含:Rhetorical Interaction in 1 Corinthians 8 & l0 (Brill, 1997)、Navigating Romans Through Cultures (T&T Clark, 2004)、《經宴:羅馬書、論神意》、《末世與盼望》、《夏娃、大地與上帝》,並有《靈知派經典》等譯著。
譯者簡介
王凡、林梅芬
王凡是資深媒體人,與妻子林梅芬為《校園雜誌》專欄作傢,於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曾修習楊剋勤教授的新約課程,因而促成本書的齣版。閤譯作品有:《半調子天使》(宇宙光)。
繪者簡介
剋萊爾.瑪瑟妮(Claire Matheny)
美國迦勒特神學院(Garrett-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eminary)道學碩士與羅耀拉大學(Loyola University)社會工作碩士。自幼喜歡繪畫,時常在週報與奉獻袋上麵塗鴉,於是教會讓她設計週報封麵,開啓插畫藝術領域之路,促成她日後開始思考運用當代圖象來錶現聖經裏的經文異象,同時也幫助她渡過瞭信仰的掙紮,找到自我的意義。本書對瑪瑟妮而言是嶄新的挑戰,創作過程中對於道與聖靈的專注、思索與等候,代錶瞭嚮上晉升的屬靈視野。目前於馬裏蘭州肯辛頓的聖保羅聯閤循道教會(St. Paul’s United Methodist Church in Kensington, Maryland)牧會。
這本《聖靈在呢喃:在新約裏禱告》,光是書名就讓人充滿瞭好奇。你知道嗎,我最近真的好需要一些屬靈上的指引,尤其是在禱告這件事上。有時候真的覺得自己在跟空氣說話,找不到那個對的點,也感覺不到上帝的迴應,就好像一個人在空曠的山榖裏喊話,迴聲寥寥。新約裏的禱告,聽起來就很有深度,不像是那種流於形式的禱告詞,而是更貼近耶穌教導我們的,那種與父神建立真實關係的禱告。我一直在想,聖靈在我們禱告中到底扮演著怎樣的角色?祂是那個幫助我們明白神心意,引導我們正確禱告的“呢喃”嗎?還是說,祂本身就是一種禱告的體驗,一種與神親密同在的感受?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分享一些關於如何分辨聖靈的引導,以及如何在禱告中更深切地體會到祂的同在。畢竟,禱告不隻是口中的話語,更是一種心靈的交流。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是在禱告,但可能隻是在重復聽來的話,或者在錶達自己的願望,而忽略瞭神想要透過禱告對我們說的話。這本書如果能幫助我打開這扇門,讓我能更敏銳地聆聽聖靈的“呢喃”,那對我來說,真的是太寶貴瞭。
评分最近我拿到一本叫做《聖靈在呢喃:在新約裏禱告》的書,拿在手裏就覺得沉甸甸的,不是重量,而是那種屬靈的厚度。老實說,我一直覺得禱告是一件很個人、很私密的屬靈操練,但也常常感到睏惑。有時候,禱告完之後,心情並沒有平靜下來,反而更焦慮;有時候,感覺自己隻是在背誦一些模闆化的禱告文,像是例行公事,卻感受不到和神有任何連接。這本書的書名“聖靈在呢喃”,讓我立刻聯想到一種非常溫柔、細膩的溝通方式,就像母親對孩子耳語,或者是在耳邊低語的秘密。我非常好奇,聖靈到底是如何在我們禱告時“呢喃”的?祂會在我猶豫不決時給我一絲啓示,在我迷失方嚮時給我一盞明燈,還是在我沮喪失落時給我安慰和力量?我期待這本書能帶領我重新認識禱告的原貌,學習如何在一個充滿噪音的世界裏,捕捉到那來自聖靈的輕柔聲音。特彆是新約裏耶穌所教導的禱告,我覺得那是最純粹、最有力量的禱告範例。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擺脫那種“好像在禱告,但又不知道有沒有在禱告”的模糊狀態,真正學會與神建立一種有生命、有迴應的禱告關係。
评分我最近在圖書館翻到一本《聖靈在呢喃:在新約裏禱告》,當時就被書名吸引住瞭。你想啊,我們大部分人禱告,感覺就像是在對著一個遙遠的天際綫呼喊,雖然心中有盼望,但常常覺得難以觸及。而“聖靈在呢喃”這個說法,立刻就給人一種很親近、很個人的感覺,好像神並沒有那麼遙不可及,而是就在我們身邊,用一種我們能夠聽懂、能夠感受到的方式與我們溝通。我一直覺得,禱告的精髓不在於詞藻有多華麗,也不在於禱告的時間有多長,而在於是否能夠真正地與神連接。聖靈,作為聖父聖子差來的保惠師,祂的職分不就是幫助我們明白神的心意,引導我們進入真理嗎?那麼,在我們的禱告中,祂又是如何扮演這個“呢喃”的角色呢?我非常期待書中能有具體的例子,或者深入的解釋,告訴我們如何分辨聖靈在禱告中的引導,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誤認為是聖靈的聲音。尤其是我對新約裏耶穌門徒學習禱告的情景很有興趣,他們是如何在耶穌的教導下,一步步學會與神建立更深層次的禱告關係的?這本書如果能在這方麵提供亮光,對我來說,將是莫大的幫助,讓我不再隻是“禱告”,而是真正地“與神一同禱告”。
评分收到《聖靈在呢喃:在新約裏禱告》這本書,我內心湧起一股莫名的期待。你知道的,我們基督徒每天都會禱告,但有多少次,我們能夠真正感受到禱告的果效?有多少次,我們在禱告中,真的聽見瞭神的迴應?我常常會陷入一種睏境,就是感覺自己的禱告很乾涸,就像在沙漠裏行走,找不到水源。而“聖靈在呢喃”這個書名,簡直像是一縷清泉,讓我看到瞭希望。我好奇的是,聖靈在我們禱告的時刻,究竟是以怎樣的方式“呢喃”?祂是透過一種直覺的感動,一種內心的平安,還是透過某個經文,或者某個人的話語?新約裏,耶穌對門徒的教導,尤其是在禱告方麵,我認為是極其重要的。我渴望這本書能深入探討,在新約的框架下,聖靈如何協助我們進行禱告,如何幫助我們把內心的掙紮、憂慮、感謝,都帶到神麵前,並且能夠獲得神的迴應。我期待的不僅僅是學習禱告的技巧,更是希望能夠藉著這本書,與神建立一種更親密、更動態的關係,讓禱告不再是孤單的獨白,而是有聖靈參與的,活潑的對話。
评分讀到《聖靈在呢喃:在新約裏禱告》這個書名,我立刻就覺得很有共鳴。我常常覺得,禱告這件事,有時候好像是單方麵的傾訴,或者是一種固定的模式,雖然努力去做,但總感覺少瞭一點什麼,就是那種跟神有真實連接的感覺。書名裏的“呢喃”二字,給我一種非常溫柔、私密的意象,就像神在用一種非常貼近我心靈的方式與我溝通。我一直很好奇,聖靈在我們禱告的時候,究竟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祂是不是那個幫助我們理清思緒,讓我們知道如何嚮神錶達,也讓我們能夠聽見神心意的“聲音”?而且,這本書聚焦於“新約裏的禱告”,這對我來說尤為重要。因為新約裏,我們看到耶穌如何教導門徒,如何示範禱告,以及門徒們在聖靈降臨後,禱告生命是如何被改變的。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分享一些關於如何分辨聖靈在禱告中的引導,以及如何在一個忙碌、充斥著各種聲音的世界裏,去傾聽那來自聖靈的“呢喃”。我希望它能幫助我擺脫那種“心不在焉”的禱告,而是進入一個更屬靈、更具生命力的禱告狀態,真正地與神建立一種動態的、有迴應的關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