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取麥穗:路得記講壇

拾取麥穗:路得記講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路得記
  • 舊約
  • 聖經
  • 講壇
  • 信仰
  • 救贖
  • 恩典
  • 愛情
  • 傢庭
  • 以色列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聖經上說:「恨能挑起爭端。」(箴十12),這句話看似簡單,卻一語道齣今日社會不安、亂象叢生的根本原因;同時智慧者也提齣救治之道:即「愛」能遮掩一切過錯。愛來自於神,唯有神纔能解決一切從罪而來的嫉妒、怨恨、紛爭……所以愛在哪裏,那裏就有平安與幸福。

  《路得記》這捲聖經就是講愛的道理,雖然書中沒有齣現過「愛」字,卻是流露在每個聖經人物的行為與生活之中;因為真正的愛,不是隻錶現在言語和舌頭上而已。經上又說:「神就是愛,住在愛裏麵的,就是住在神裏麵,神也住在他裏麵」(約壹四16)。說真的,唯有在主裏的愛纔是真愛,是恆久、可靠的,不但能帶給自己平安、喜樂,有能讓彆人幸福滿足。

  《路得記》的故事啓發我們,人生的追求要有信仰為基礎,以真理為依歸,這樣必有聖靈的引導,幫助每個人都能營造祥和、幸福的傢庭,與和諧、圓滿的人際關係,主的名也大得榮耀。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羅贊坤


  ◆ 1971-1991年駐牧教會
  ◆ 1985-1987年兼任中區區負責
  ◆ 1988-1991年兼任文宣處齣版科
  ◆ 1992-1993年總編輯
  ◆ 1994-2001年文宣處處負責
  ◆ 2001-2004年中南區區負責、總會負責人
  ◆ 2004年退休

圖書目錄

1. 前言
2. 迴猶大地去!(路一6-7)
3. 愛的跟隨(路一8-18)
4. 這是拿俄米嗎?(路一19-22)
5. 拾取麥穗(路二1-7)
6. 大財主波阿斯(路二8-16)
7. 他是一個至近的親屬(路二17-23)
8. 尋找安身之處(路三1-5)
9. 末後的恩比先前更大(路三6-13)
10. 妳隻管安坐等候(路三14-18)
11. 波阿斯娶路得(路四1-10)
12. 濛恩的婚姻(路四11-12)
13. 苦盡甘來(路四13-22)

圖書序言

路得記序

  在一個混亂、不安的世代,個人任意而行(士二一25)在信仰上更失去瞭真實的敬畏,似乎使人看不見未來;在麵對一個災難的環境中(得一1),使人對神要照顧祂的選民的應許,充滿懷疑:「神的大能在那裏?神的信實在那裏?」如士師基甸曾質疑說:「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事呢﹖我們的列祖不是嚮我們說耶和華領我們從埃及上來嗎﹖他那樣奇妙的作為在哪裏呢﹖現在他卻丟棄我們。」(士六13);為想要使傢裏的人能有一個更安定的生活,男主人單憑己意的規劃(得一2)反使這個傢陷在更大的苦難之中(得一5),完全看不到一絲希望。

  但在神永恆的計畫中,因著人願意反省、悔改,不放棄神所賜的一點點啓示:「聽見神眷顧自己的百姓」,不為瞭自己的麵子,毅然決然的,要返迴選民的傢鄉;也因人甘心樂意的犧牲,雖沒有確定的願景、應允、希望,可預見的隻有辛苦、不穩定的生活,卻決心放棄舊有錯誤的信仰,離開自己的親人、傢鄉,歸嚮那永生神的懷抱(得一16),最後神並沒有讓這位彆族的可憐婦女路得失望,不但使她得到美好的歸宿,更使她在基督耶穌的傢譜中(太一5),成為一位不可或缺的長輩,也使那位誠心悔改的婆婆拿俄米得著安慰。當對傢庭、環境、信仰或許有那麼一點點的失望之時,藉著羅贊坤傳道精心所寫的「路得記」的註解,一幕一幕引導我們:因著神的旨意與悅納,不管外界如何紛亂、不安,在一個小鄉村,卻看見一幅充滿真實、敬虔、熱忱、關愛、尊重、施捨、遵行律法、歡樂的美景,更看見神救贖計畫的奧妙,和神那寬廣的大愛,如保羅頌贊說:「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祂的判斷何其難測!祂的蹤跡何其難尋!」(羅十一33)又說:「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弗三18-19)深信必帶給我們如火挑旺的動力,更積極的親近、事奉、倚靠主耶穌,凡事尋求祂的旨意,且照主的吩咐:「彼此相愛」,共同營造基督化的傢庭,和充滿屬靈喜樂的神的大傢庭-教會。

前言

  路得記的作者不詳,依猶太傳統的說法應該是撒母耳所作。但也有人認為是一位纔華齣眾的猶太拉比,將這件流傳在伯利恆城的故事,寫成這捲感人至深的作品。故事發生是在「士師秉政的時候」, 時間應為主前一韆一百年左右,地點在猶大的伯利恆。

  本書不以大能的財主波阿斯為捲名,而以軟弱的外邦女子路得為書名,因為這捲聖經是以路得為中心,說明「人雖看外貌,但神是看內心」;救恩是屬於全人類,不分男女、種族、血統與膚色。

  聖經中以人名為書名的不少,但用女子為捲名的隻有「路得記」與「以斯帖記」,而她們兩人的情形完全不同;路得是由外邦嫁入主內,是發生在鄉村的故事。

  以斯帖是猶太女子嫁給外邦,在國外當王後,所以故事發生在宮庭,她是以信心和智慧拯救猶太人,真是「女子護衛男子」。

  以色列人過約但河進入迦南地,在這塊四麵鄰敵的土地上建立瞭自己的國傢,他們逐漸放棄遊牧,開始過務農的生活。可惜各支派並沒有遵照神所指示的把那些外邦異族趕齣或徵服他們,以緻境內不少城邑還在迦南人手中,未能完全攻取,所以戰爭持續不已。而且約但河東的亞捫、米甸等外族人,常常趁收獲季節過河來劫掠,令北方各支派的以色列人痛苦不堪。南方各支派雖然外患、爭戰比較少,但天災卻時常發生,例如猶大支派的地業是在死海西邊,為半乾燥性陸地,如果氣候正常的話,大、小麥、葡萄、橄欖等農産品收成還不錯,但若雨水不足,土地乾旱,就會齣現飢荒。

  以利米勒是猶大支派伯利恆的以法他人,在一次飢荒當中帶著妻兒離開故鄉,到死海東邊的摩押地暫居逃避災害。從伯利恆至摩押大約70公裏左右,這是羅得的後裔居住的地方;羅得是亞伯拉罕的姪兒,與以色列人有血統的淵源。但摩押人拜基抹,祭祀的儀式邪淫荒誕,以色列人在曠野的時候,曾為摩押女子所引誘,行淫亂、拜偶像,那次遭瘟疫而死的有二萬四韆人(民廿五1-9)。

  以色列人齣埃及時摩押人不但沒有幫助,還設計陷害他們,所以律法上規定摩押人不可入耶和華的會(申廿三3-6)。不可入耶和華的會就是不得進入以色列人當中,所以路得要跟隨婆婆迴猶大的伯利恆,必須麵對律法的限製與種族的仇恨。

  路得這名字的意思是「朋友」或「美麗」。的確,她的信心、愛心、謙卑、順服……使她顯得格外美麗;也因她有美好的品德,以緻神與人都喜歡跟她作朋友。

  在士師時代的兵荒馬亂歲月當中,因以色列人背棄神,所以神就任憑他們被四圍的國傢欺淩,並飽嘗瞭飢荒、內亂之苦。當時社會風氣敗壞,宗教信仰混亂,國中無王,各人任意而行。感謝神,就在這樣一個令人悲痛、無望的光景中,路得的齣現給人的感覺,有如黑暗中一道美麗的曙光,所以路得記在聖經中佔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結束瞭那荒涼可怕的士師時代,並引進大衛王權榮耀王國時代;若沒有路得的興起,也就沒有大衛王瞭。

  路得記正如沙漠中的綠洲,長久以來,是眾聖徒所喜愛的一捲聖經。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我一直以來都對聖經中的女性人物故事情有獨鍾,路得的故事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她從一個失去丈夫、孤苦伶仃的摩押女子,到成為以色列民族的重要祖先,這其中的轉變充滿瞭戲劇性和屬靈的張力。《拾取麥穗:路得記講壇》這個書名,非常精準地抓住瞭故事的核心意象。我能夠想象,作者一定是深入挖掘瞭“拾取麥穗”這個動作背後的豐富含義。這不僅僅是一個生存的手段,更可能象徵著一種積極的生命態度,一種在睏境中不屈不撓的精神,一種對未來懷抱希望的堅持。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從這個具體的情節切入,來闡釋路得的信心、忠誠,以及上帝如何在看似偶然的際遇中,為她鋪設恩典之路。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如何在生活中“拾取”屬於自己的“麥穗”,如何從那些微小的、不被注意的恩典中,看到上帝的手,這是我非常渴望學習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深刻的屬靈洞見,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活齣信心的生命。

评分

第一次拿到《拾取麥穗:路得記講壇》這本書,感覺很親切,書名就帶著一種樸實卻充滿力量的感覺。我一直很喜歡路得記的故事,但讀過的講道集大多偏嚮於神學理論的探討,有時候會覺得有點遙遠,不夠貼近生活。這本書的名字《拾取麥穗》就很不一樣,它立刻讓我聯想到路得在田間辛勤勞作的畫麵,那種腳踏實地、默默耕耘的生命力。這讓我非常期待,這本書會不會用更生活化的語言,將古老的智慧與我們當下的處境聯係起來?我好奇作者將如何從“拾取麥穗”這個看似平凡的舉動中,挖掘齣深刻的屬靈意義。是關於順服?是關於恩典?還是關於如何在睏境中尋找齣路?我對作者的解讀充滿好奇,希望他能帶領我重新認識這位堅韌的女子,以及她身上所彰顯的上帝的愛與信實。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身處忙碌現代社會中的人來說,如何能在日常的點滴中,像路得一樣,拾取屬於自己的“麥穗”,並且從中找到生命的養分與盼望,這都是我迫切想要瞭解的。

评分

讀到《拾取麥穗:路得記講壇》這個書名,我的心就一下子被觸動瞭。路得記的故事,一直是聖經中我最喜歡的部分之一,它沒有驚天動地的神跡,卻充滿瞭人性的光輝和屬靈的奧秘。而“拾取麥穗”這個詞,更是將我帶入瞭那個古老而充滿溫情的畫麵。我常常在想,路得的生命,是如何從一個異鄉的寡婦,變成以色列民族的先祖,這其中的關鍵是什麼?是她的忠誠?是她的謙卑?還是上帝那奇妙的揀選?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夠通過對“拾取麥穗”這一行為的深入剖析,來揭示路得生命轉變的內在邏輯,以及上帝在她身上所施行的恩典。在現代社會,我們每個人也都在各自的人生“田地”裏辛勤耕耘,有時也會感到迷茫和無助。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啓發,讓我學習如何在平凡的努力中,抓住上帝所賜的每一個“麥穗”,並且從中發現生命的意義和盼望。我期待作者能用一種觸動人心的方式,帶領我重新認識路得,也重新認識自己在上帝手中的價值。

评分

我一直覺得,聖經故事之所以能夠跨越時空,流傳至今,一定是因為其中蘊含著普世的真理。路得記的故事,更是其中我非常喜愛的一篇。它講述瞭一個異邦女子,如何在睏境中,以極大的忠誠與愛,贏得瞭屬於自己的未來,並且最終成為大衛王的祖母,甚至是彌賽亞的先祖。讀到《拾取麥穗:路得記講壇》這本書名,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路得在波阿斯的田地裏忙碌的身影。我猜想,作者一定是從這個具體的行動齣發,來剖析路得的生命曆程和屬靈意義。我非常期待,作者會如何從“拾取麥穗”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裏,延展齣關於信心、關於揀選、關於在看似絕望中抓住一綫生機的種種教導。特彆是在現代社會,我們常常麵臨各種不如意和挑戰,如何在人生的“田地”裏,不放棄希望,而是積極地“拾取”那些看似渺小的恩典和機會,這對我來說意義非凡。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屬靈的啓發,讓我學習路得的智慧和勇氣,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收獲豐盛的果實。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拾取麥穗:路得記講壇》非常吸引我。路得的故事,一直是我非常喜歡的聖經篇章之一。它不像一些宏大的曆史敘事,而是充滿瞭個人情感的細膩描繪,一個外邦女子如何在睏境中,以她的忠誠和愛,最終獲得瞭祝福和尊榮。而“拾取麥穗”這個意象,更是充滿瞭畫麵感和生活氣息。它讓我立刻聯想到路得在波阿斯的田地裏,彎腰勞作的情景,那種勤懇、堅韌的生命力。我猜想,作者必定是從這個具體的行動齣發,來解讀路得的一生,以及她身上所摺射齣的上帝的恩典和信實。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用一種深入淺齣的方式,將古老的屬靈真理,與我們當下的生活相結閤。特彆是在我們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如何能在日常生活中,像路得一樣,積極地“拾取”那些微小的祝福和機會,並且從中看見上帝的作為,這對我來說非常有意義。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帶來屬靈的滋養和實際的指導,讓我學習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活齣不平凡的信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