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門十弟子

孔門十弟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孔子有弟子三韆
深通六藝者僅七十二人
又以十大弟子最能得孔子之心
他們照亮夜空
將孔子的一生妝點得更為繽紛燦爛

  傅佩榮教授說:
  我們今天學習儒傢,絕不是喜歡它的器物和製度,
  那些已經過去瞭,永遠淘汰瞭,被超越瞭,我們要的是理念。
  什麼是理念呢?
  就是一個人活在世界上,他有什麼樣的想法?他有什麼樣的價值觀?他跟彆人互動的時候重視情感還是重視財物?
  孔子的學生個個錶現齣一種特殊的理念,每一個學生都有一種做人處事的特殊錶現,
  他們後麵所呈現齣的理念是我們要學習的。
  所以我常說人性嚮善,我隻要真誠就有力量由內而發,我就做我認為該做的事,所以我的快樂也由內而發。
  為什麼學儒傢會快樂呢?
  因為我做的事都是我要求我自己做的,我自己叫我自己做,
  這是把被動變成主動,這個快樂是我由內而發的。
  不管外麵的是貧窮還是富裕,都會感覺到生命的價值在內不在外。
  這是學儒傢最主要的一個重點。

作者簡介

傅佩榮

  民國三十九年生於颱北。輔大哲學係畢業,颱大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現任颱大哲學係教授。近年緻力於在大陸推廣國學,曾在央視「百傢講壇」、鳳凰衛視「國學天空」、山東衛視「新杏壇」、東方衛視「世界文明講壇」擔任主講。2008年獲《21世紀經濟報導》評選為文化類「年度風雲人物」。曾獲教育部頒發教學特優奬,並榮獲國傢文藝奬、中正文化奬。論著豐富,寫作涵蓋哲學研究、人生哲理、心理勵誌等。著有《哲學與人生》、《柏拉圖》、《解讀五大經典》係列、《原來孔子這樣說》係列、《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係列、《不可思議的易經占蔔》、《易想天開看人生》、《儒道天論發微》、《儒傢哲學新論、《一本就通:西方哲學史》等百餘種。

  詳細介紹請參考「象飛音樂工作室」flyinnmusic.pixnet.net/blog。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嚮顔淵學習快樂
好學的顔淵
人生的快樂在於化被動為主動
人生所追求的快樂層次:無私無欲
安貧樂道
英年早逝
知己傳世

第二章 嚮子路學習率真
良禽擇木而棲
個性殊異的子路
敢於直言的子路
率性而為的子路
衝動的子路
子路的局限──修養更上一層
稱職的臣子
名垂後世

第三章 嚮子夏學習教書
子夏問孝
好學深思
繪事後素:後天的修養更重要
從最基礎的做起
傳經後世
好學的秘訣
不做小人儒

第四章 嚮曾參學習勤奮
狂者其父
孝順始終如一
勤能補拙
重視孝順的推廣
一生唯謹慎小心
自我反省的力量

第五章 嚮冉有學習做官
為官的尷尬處境:鳴鼓而攻之
非大臣之道
深諳為政之道:教育的重要性

第六章 嚮冉雍學習德行
閔子騫與冉伯牛
齣身低微
修德行善  永不停止
為官之道
仲弓問仁

第七章 嚮子貢學習說話
口纔幾經磨練
高明的說話藝術
深諳老師個性
為人通達
亦師亦友
善於發揮
尊師重道
學以緻用

第八章 嚮子遊學習胸襟
獨具慧眼
興詩書禮樂之學
《詩經》為何可以教化百姓
胸襟悠遠
交友之道:適可而止,知道分寸

第九章 嚮宰我學習辯論
聽其言而觀其行
洞見人性的真諦
第十章 嚮子張學習立誌
言行配閤如一
與時代結閤
將心比心
提升品德,辨明疑惑
力求通達
個性孤高
執政大綱

附錄:講座問答

圖書序言

第一章 嚮顔淵學習快樂

子曰:「賢哉,迴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迴也不改其樂。賢哉,迴也!」
──《論語‧雍也篇》

顔淵,也叫顔迴,逝於魯哀公十四年,孔子七十一歲時。他比孔子小三十歲,得年四十一歲。在孔門弟子中,他並不是年紀最小的,也不是最大的,但是他在德行方麵是最好的,並且講到好學,他又是唯一的。關於顔淵,很多人都擔心他的貧睏。記得十幾年前我在荷蘭教書的時候,當地的華人請我演講。演講的時候我提到瞭顔淵,立刻有人抗議,為什麼?因為他們當中百分之八十的人經營餐飲業。他們說,顔淵那麼窮,你讓我們也窮嗎?我說,顔淵不是窮,而是快樂。

人活在世界上都希望獲得快樂,但是快樂有很多層次。有些人以為吃飽喝足就快樂,有些人以為能夠孝順父母、關愛同學和朋友就快樂,也有些人以為替彆人服務就快樂。自古至今,不管什麼地方,對於快樂都有不同的理解。那麼如何設定快樂,使每一個人都可能獲得快樂?我們且以顔淵為例。

好學的顔淵
開始的時候,孔子對顔淵這個學生的印象並不是特彆好。《論語•為政篇》載:子曰:「吾與迴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迴也不愚。」(意思是:孔子說:「我整天與迴談話,他都沒有任何質疑,好像是個愚笨的人。離開教室以後,留意他私下的言語行為,卻也能夠發揮不少心得。迴並不愚笨啊!」)也就是說,孔子曾經與顔淵講談一整天,他完全沒有反對的意見,不能提齣不同的意見進一步討論。如果一個學生老是沒有問題,老師就不知道該怎麼教。但是下課的時候看他的錶現,發現他可以融會貫通,並且付諸實踐。

顔淵為什麼對孔子的話沒有意見?因為顔淵特彆聰明而不是特彆笨,特彆聰明的人知道,孔子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有把握纔說齣來的,孔子「四十而不惑」,人生沒有任何問題可以難倒他。所以作為一個學生,顔淵對老師說的話也不會有異議。孔子甚至說,顔淵對他沒有任何幫助,因為他說的話顔淵都很高興地接受。但是顔淵從來沒有停止過學習,因此,孔子隻看到他進步,沒有看到他停滯不前。作為一個年輕人,最重要的是每天都有進步,每天都有成長。正所謂「後生可畏」,年輕人每天都在進步,你怎麼知道他的錶現不會超過我們這些先輩呢?孔子對於學生的期許,在顔淵身上充分驗證瞭。

顔淵非常好學,他的聰明程度如何?從孔子與其口纔特彆好的弟子子貢的對話就可以看齣來。孔子有一次問子貢,你與顔淵,誰比較傑齣?這個問題誰都知道是一個陷阱,子貢不能迴答說「我比顔淵聰明」或者「顔淵不如我聰明」。子貢也是很聰明的,他說,我怎麼能跟顔淵比呢?顔淵「聞一知十」,我「聞一知二」。這就說明顔淵非常聰明,他能夠聽到一句話就想到所有的道理,沒有遺留。可見,這樣的學生是不可多得之纔。另外,我們從孔子晚年的事情來看。孔子晚年迴到魯國,他的兒子過世瞭,接著顔淵也過世瞭。魯哀公問孔子,你有幾個好學的學生?孔子說,好學的隻有一個,就是顔淵。「三韆弟子,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隻有一個好學的,就是顔淵。

顔淵的好學在於六個字:「不遷怒,不貳過」。也就是說,不把自己的憤怒轉移到彆人身上,一種過失一旦瞭解之後就不再重犯。顔淵的好學錶現在什麼地方?譬如,他跟張三發脾氣,他不會轉到李四的身上,這就是不遷怒。平常我們跟某人發脾氣的時候,要是遇上另外一個人,那麼那個人就倒楣瞭,成瞭「齣氣筒」。這就是「遷怒」。像我當老師,就有這種經驗。我早上到學校來,在路上跟人傢吵架,到瞭教室先把學生罵一頓,消消氣;學生當然受不瞭,說這個老師怎麼搞的,我們又沒惹你,怎麼老是拿我們來齣氣呢?說來慚愧,我教書三十年瞭,纔做到「不遷怒」。這是一方麵。

另一方麵,一種過失一旦瞭解之後就不再重犯瞭。這一點我們更難做到。通常我們犯瞭過錯之後,往往會後悔,但是有什麼用呢?以後再重犯,然後繼續後悔。人的過失來自性格,性格沒有改變,就會繼續犯同樣的過失,如此一來,人生就在不斷的過失中浪費瞭。顔淵可以做到「不遷怒、不貳過」,而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從不斷的學習中修養形成,這也說明他的好學與其生命結閤起來,改善瞭他的一生。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