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十弟子

孔门十弟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孔子有弟子三千
深通六艺者仅七十二人
又以十大弟子最能得孔子之心
他们照亮夜空
将孔子的一生妆点得更为缤纷灿烂

  傅佩荣教授说:
  我们今天学习儒家,绝不是喜欢它的器物和制度,
  那些已经过去了,永远淘汰了,被超越了,我们要的是理念。
  什么是理念呢?
  就是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他有什么样的想法?他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他跟别人互动的时候重视情感还是重视财物?
  孔子的学生个个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理念,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做人处事的特殊表现,
  他们后面所呈现出的理念是我们要学习的。
  所以我常说人性向善,我只要真诚就有力量由内而发,我就做我认为该做的事,所以我的快乐也由内而发。
  为什么学儒家会快乐呢?
  因为我做的事都是我要求我自己做的,我自己叫我自己做,
  这是把被动变成主动,这个快乐是我由内而发的。
  不管外面的是贫穷还是富裕,都会感觉到生命的价值在内不在外。
  这是学儒家最主要的一个重点。

作者简介

傅佩荣

  民国三十九年生于台北。辅大哲学系毕业,台大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近年致力于在大陆推广国学,曾在央视「百家讲坛」、凤凰卫视「国学天空」、山东卫视「新杏坛」、东方卫视「世界文明讲坛」担任主讲。2008年获《21世纪经济报导》评选为文化类「年度风云人物」。曾获教育部颁发教学特优奖,并荣获国家文艺奖、中正文化奖。论着丰富,写作涵盖哲学研究、人生哲理、心理励志等。着有《哲学与人生》、《柏拉图》、《解读五大经典》系列、《原来孔子这样说》系列、《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系列、《不可思议的易经占卜》、《易想天开看人生》、《儒道天论发微》、《儒家哲学新论、《一本就通:西方哲学史》等百余种。

  详细介绍请参考「象飞音乐工作室」flyinnmusic.pixnet.net/blog。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向颜渊学习快乐
好学的颜渊
人生的快乐在于化被动为主动
人生所追求的快乐层次:无私无欲
安贫乐道
英年早逝
知己传世

第二章 向子路学习率真
良禽择木而栖
个性殊异的子路
敢于直言的子路
率性而为的子路
冲动的子路
子路的局限──修养更上一层
称职的臣子
名垂后世

第三章 向子夏学习教书
子夏问孝
好学深思
绘事后素:后天的修养更重要
从最基础的做起
传经后世
好学的秘诀
不做小人儒

第四章 向曾参学习勤奋
狂者其父
孝顺始终如一
勤能补拙
重视孝顺的推广
一生唯谨慎小心
自我反省的力量

第五章 向冉有学习做官
为官的尴尬处境:鸣鼓而攻之
非大臣之道
深谙为政之道:教育的重要性

第六章 向冉雍学习德行
闵子骞与冉伯牛
出身低微
修德行善  永不停止
为官之道
仲弓问仁

第七章 向子贡学习说话
口才几经磨练
高明的说话艺术
深谙老师个性
为人通达
亦师亦友
善于发挥
尊师重道
学以致用

第八章 向子游学习胸襟
独具慧眼
兴诗书礼乐之学
《诗经》为何可以教化百姓
胸襟悠远
交友之道:适可而止,知道分寸

第九章 向宰我学习辩论
听其言而观其行
洞见人性的真谛
第十章 向子张学习立志
言行配合如一
与时代结合
将心比心
提升品德,辨明疑惑
力求通达
个性孤高
执政大纲

附录:讲座问答

图书序言

第一章 向颜渊学习快乐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篇》

颜渊,也叫颜回,逝于鲁哀公十四年,孔子七十一岁时。他比孔子小三十岁,得年四十一岁。在孔门弟子中,他并不是年纪最小的,也不是最大的,但是他在德行方面是最好的,并且讲到好学,他又是唯一的。关于颜渊,很多人都担心他的贫困。记得十几年前我在荷兰教书的时候,当地的华人请我演讲。演讲的时候我提到了颜渊,立刻有人抗议,为什么?因为他们当中百分之八十的人经营餐饮业。他们说,颜渊那么穷,你让我们也穷吗?我说,颜渊不是穷,而是快乐。

人活在世界上都希望获得快乐,但是快乐有很多层次。有些人以为吃饱喝足就快乐,有些人以为能够孝顺父母、关爱同学和朋友就快乐,也有些人以为替别人服务就快乐。自古至今,不管什么地方,对于快乐都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如何设定快乐,使每一个人都可能获得快乐?我们且以颜渊为例。

好学的颜渊
开始的时候,孔子对颜渊这个学生的印象并不是特别好。《论语•为政篇》载: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意思是:孔子说:「我整天与回谈话,他都没有任何质疑,好像是个愚笨的人。离开教室以后,留意他私下的言语行为,却也能够发挥不少心得。回并不愚笨啊!」)也就是说,孔子曾经与颜渊讲谈一整天,他完全没有反对的意见,不能提出不同的意见进一步讨论。如果一个学生老是没有问题,老师就不知道该怎么教。但是下课的时候看他的表现,发现他可以融会贯通,并且付诸实践。

颜渊为什么对孔子的话没有意见?因为颜渊特别聪明而不是特别笨,特别聪明的人知道,孔子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把握才说出来的,孔子「四十而不惑」,人生没有任何问题可以难倒他。所以作为一个学生,颜渊对老师说的话也不会有异议。孔子甚至说,颜渊对他没有任何帮助,因为他说的话颜渊都很高兴地接受。但是颜渊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因此,孔子只看到他进步,没有看到他停滞不前。作为一个年轻人,最重要的是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有成长。正所谓「后生可畏」,年轻人每天都在进步,你怎么知道他的表现不会超过我们这些先辈呢?孔子对于学生的期许,在颜渊身上充分验证了。

颜渊非常好学,他的聪明程度如何?从孔子与其口才特别好的弟子子贡的对话就可以看出来。孔子有一次问子贡,你与颜渊,谁比较杰出?这个问题谁都知道是一个陷阱,子贡不能回答说「我比颜渊聪明」或者「颜渊不如我聪明」。子贡也是很聪明的,他说,我怎么能跟颜渊比呢?颜渊「闻一知十」,我「闻一知二」。这就说明颜渊非常聪明,他能够听到一句话就想到所有的道理,没有遗留。可见,这样的学生是不可多得之才。另外,我们从孔子晚年的事情来看。孔子晚年回到鲁国,他的儿子过世了,接着颜渊也过世了。鲁哀公问孔子,你有几个好学的学生?孔子说,好学的只有一个,就是颜渊。「三千弟子,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只有一个好学的,就是颜渊。

颜渊的好学在于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也就是说,不把自己的愤怒转移到别人身上,一种过失一旦了解之后就不再重犯。颜渊的好学表现在什么地方?譬如,他跟张三发脾气,他不会转到李四的身上,这就是不迁怒。平常我们跟某人发脾气的时候,要是遇上另外一个人,那么那个人就倒楣了,成了「出气筒」。这就是「迁怒」。像我当老师,就有这种经验。我早上到学校来,在路上跟人家吵架,到了教室先把学生骂一顿,消消气;学生当然受不了,说这个老师怎么搞的,我们又没惹你,怎么老是拿我们来出气呢?说来惭愧,我教书三十年了,才做到「不迁怒」。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一种过失一旦了解之后就不再重犯了。这一点我们更难做到。通常我们犯了过错之后,往往会后悔,但是有什么用呢?以后再重犯,然后继续后悔。人的过失来自性格,性格没有改变,就会继续犯同样的过失,如此一来,人生就在不断的过失中浪费了。颜渊可以做到「不迁怒、不贰过」,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不断的学习中修养形成,这也说明他的好学与其生命结合起来,改善了他的一生。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