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飛行原理大解密!
圖片解說完整呈現,
讓人讀瞭會想搭一次直升機看看!
當聽到直升機的聲音時,
都會抬頭眺望天空,
一個不可思議的交通工具就在不遠處。
它的造型怎麼這麼帥氣?
它是如何飛起來的?
又是怎麼停止在空中?
究竟可以飛多高、多快、多遠?
如果能夠坐一次直升機一定會是畢生難忘的經驗。
直升機和固定機翼的航空機不同,能在狹窄的場所起飛降落,即使是復雜的地形也能輕鬆應付的交通工具。因此,不管是新聞報導現場、患者緊急搬送(直升機救援)、山區物資輸送、山區、海上等受難者的搜索、救援,以及噴灑農藥、遊覽飛行到軍用等應用層麵相當地廣泛。
本書將從書中將從飛行原理、用途、種類、構造、操縱方法,各種關於直升機的疑問到停機場的設置等,比較各種直升機,分析其性能與特徵,藉以解開「懸停」於空中不會墜下的飛行高科技,以照片及圖錶徹底解說!
作者簡介
坪田敦史
航空、軍事領域的專業記者。日本航空大學航空電子科畢業。主要著作有《匿蹤戰機與軍用UAV》、《新版 易懂的軍用機基礎知識》、《軍用直升機》、《易懂的客機基礎知識》(IKAROS齣版)等書,並在《J-Wings》、《AIRLINE》(IKAROS齣版)、《航空Fun》(文林堂)等航空雜誌月刊專欄執筆。同時也是活躍的電視、廣播評論員以及節目監修。
譯者簡介
林鍵鱗
輔大日研所碩士,修讀輔大翻譯學程。曾接觸之翻譯領域包括電玩、文學、電腦、彩妝、時尚、史地、身體保健等。正計畫籌組「嚮陽翻譯工作室」,取「迎嚮朝陽」之意,經翻譯解碼後之真正意涵為「糟!一不小心又熬到天亮瞭……」。譯作有《東大生寫的樹枝概念英文法》、《食物怎麼變成血和肉?》等書。
第1章 什麼是直升機呢?
1-01 直升機的特徵是什麼?
1-02 直升機不需要跑道
1-03 直升機為什麼能夠飛行? 1
1-04 直升機為什麼能夠飛行? 2
1-05 光是「竹蜻蜓」是無法飛行的
1-06 直升機大小的極限
1-07 直升機內又是如何呢?
1-08 直升機可以依用途進行研發
1-09 直升機是誕生於何時的呢?
1-10 達文西曾經構想過直升機?
Column01 變種直升機「空中起重機」
第2章 直升機的各種用途
2-01 旅客運輸、定期航班直升機
2-02 物資運輸直升機
2-03 採訪直升機
2-04 救難直升機
2-05 急救直升機
2-06 日本的「救護直升機」體係
2-07 警察勤務用直升機
2-08 火災時所齣動的直升機
2-09 VIP運輸直升機
2-10 企業、個人所持有的直升機
2-11 其他的直升機用途
2-12 軍用直升機的活躍 1
2-13 軍用直升機的活躍 2
Column02 來坐看看直升機吧
第3章 各式各樣的直升機
3-01 直升機的「適航類彆」
3-02 活塞與渦輪的差異
3-03 一般直升機的外型
3-04 機翼的片數與迴轉方嚮
3-05 也有縱列式雙鏇翼
3-06 何謂「同軸反轉雙鏇翼」與「交叉雙鏇翼」?
3-07 沒有尾鏇翼的直升機
3-08 有能夠變身成飛機的直升機嗎?
3-09 美國製直升機
3-10 歐洲製直升機
3-11 日本製直升機
3-12 俄羅斯製直升機
3-13 世界各國所研發的直升機
3-14 日本與全世界的直升機數量為?
3-15 要如何購買直升機呢?
Column03 直升機的價格
第4章 直升機的操縱方法
4-01 直升機要如何操縱呢?
4-02 以右手操作的操縱桿
4-03 以左手操作的操縱桿
4-04 操作腳踏闆
4-05 懸停
4-06 直升機要如何起飛呢?
4-07 水平飛行與速度調整
4-08 進入著陸態勢
4-09 主鏇翼迴轉數要固定
4-10 直升機也可滑行後再起飛
4-11 在接近垂直的狀態下起飛
4-12 引擎如果停止瞭該怎麼辦?
4-13 帶動力下沉
4-14 清楚瞭解危險領域
4-15 雙引擎機的操縱
4-16 直升機的導航 1
4-17 直升機的導航 2
4-18 為瞭安全飛行的規則 1
4-19 為瞭飛行安全的規則 2
4-20 直升機的操縱資格
Column04 成為直升機的駕駛員或維修人員
第5章 直升機的構造
5-01 引擎
5-02 引擎的高科技裝置
5-03 傳動裝置
5-04 主鏇翼的種類
5-05 主鏇翼的「圓錐型」
5-06 主鏇翼的後退翼失速
5-07 尾鏇翼的種類
5-08 尾鏇翼的構造
5-09 2種類型的著陸裝置
5-10 活塞式直升機駕駛艙
5-11 渦輪直升機的駕駛艙 1
5-12 渦輪直升機的駕駛艙 2
5-13 裝備多功能航空電子
5-14 直升機的構造
Column05 能進行空中加油的直升機
第6章 直升機的單純疑問
6-01 能以多快的速度飛行呢?
6-02 能夠巡航的高度是多少呢?
6-03 能夠上升的高度為多少呢?
6-04 能飛多遠的距離呢?
6-05 裝有自動駕駛裝置嗎?
6-06 噪音是從哪裏發齣來的呢?
6-07 為何營運成本高昂呢?
6-08 能搭直升機齣國嗎?
6-09 直升機的安全性?
6-10 未來的直升機會是怎麼樣的呢?
Column06 直升機要如何運送呢?
第7章 直升機場的祕密
7-01 直升機場也有許多種類
7-02 直升機場少的理由是?
7-03 直升機場的設置基準
7-04 直升機場以外的起降
7-05 所謂的直升機的聖地?
7-06 機場裏的直升機場
7-07 航空大國美國的規則
7-08 在船上也能起降的直升機
7-09 裝有浮筒的直升機
一同體會漂浮的樂趣
比起飛機,筆者其實是先對直升機産生興趣的。在1980年代的美國電視劇中,有幾部是以直升機為題材,而好萊塢電影中的動作場景也經常使用到直升機。那時正是貝爾直升機公司或法國航太不斷生産齣富速度感、具流綫造型、帥氣的優質直升機的時期。
飛機是不去機場就沒什麼機會看得到,而且如果不是搭客機移動的人,除瞭旅行時也不會特彆跑去機場吧?不過,隻要住在城市裏,就會看到直升機每天在天空上飛著。是警用?採訪?自衛隊?還是其他呢……筆者每天隻要聽到直升機的聲音,都會眺望著天空。我並不是在自誇,現在光聽聲音,大多都能猜得齣機種。
直升機是不可思議的交通工具,會讓人沉迷不已。隻要鏇轉機翼,就能夠像竹蜻蜓一樣飛起來,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
但,直升機到底是如何取得平衡,並持續自由地飛翔的呢?
「發明直升機的人實在太厲害瞭!」
愈是瞭解飛行的原理,就愈是會這麼想。但究竟是誰發明直升機的呢?這問題並沒有答案。不是本書中所提到的李奧納多.達文西,也不是伊格爾.塞考斯基。直升機是無數人嚮研發挑戰,經曆瞭無數次的失敗後,最終得以實用化的交通工具。由這點來看,或許可以說是人類共同擁有的智慧財産。
迄今,我已經在世界上採訪過100種以上的直升機。不斷地訪問開發負責人,從飛行姿態、機艙內部到操縱係統,比較所有的直升機,分析其性能與特徵。尤其最近的直升機,在操縱性、安全性、靜肅性、適居性等各方麵都相當傑齣,每次看到新的機種,總是會對技術的進步贊嘆不已。
學生時代,我第一次搭上直升機。在飛行當中,我嚮駕駛員拜託說:「可以做一下懸停(空中靜止)嗎?」時,被以「燃料剩得不多,所以沒辦法。」而拒絕瞭。當時的我並不能理解那個理由,直到日後查瞭幾本艱深的教科書後,纔知道懸停是需要使用動力(引擎齣力)的動作。原本以為減低速度進行空中靜止,會比起前進飛行要來得不耗油,實在是大錯特錯。
另外,我在美國第一次接受操縱訓練時,被教導:「握住駕駛桿(週期變距操縱桿)時要像握雞蛋一樣的感覺」。輕握不能有大動作是鐵則。如果像是在玩遊戲一樣地激烈操作的話,可就不得瞭瞭。
筆者從各方麵深刻地感受到,直升機的飛行原理與操縱方法,並非一般人所想像得那樣簡單。我從其中挑選齣特彆重要的幾點,盡可能地在本書中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全麵地解說直升機。雖然仍有許多不夠完善的地方,但如果能讓讀者對於直升機有些許的認識,那將是我莫大的榮幸。
您如果讀瞭本書後對於直升機愈來愈感興趣,不妨實際地去參觀,可以的話也請坐上去看看。直升機獨特的飛行感,絕對是一生難忘的體驗。那是從起飛時,直升機離開地麵的瞬間開始的。更能體會到「正在飛行的感覺」,不,應該說是「正在漂浮的感覺」纔是。筆者今後也將繼續收集直升機的最新資訊,將其內容淺顯易懂地介紹齣去。
我一直是個喜歡研究事物“為什麼”的人,尤其是一些看起來很神奇的現象。《直升機為什麼這樣飛?(圖解版)》這本書,完美地滿足瞭我這種好奇心,它用一種非常直觀、生動的方式,將直升機飛行的奧秘展現在我麵前。 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空氣動力學原理的“可視化”呈現。升力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槳葉是那種形狀?書中用一係列精美的圖解,將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變得觸手可及。我尤其喜歡那些展示空氣流動的示意圖,它們能夠清晰地展現齣,空氣是如何圍繞著槳葉運動,以及這種運動是如何産生升力的。 而且,書中對於直升機各個部分的協調作用,也解釋得非常到位。比如,尾槳不僅僅是為瞭抵消反扭矩,它在某些情況下還能輔助控製方嚮。書中用圖解的方式,清晰地展示瞭尾槳不同角度下的作用。我之前以為直升機隻是靠主鏇翼在飛,但讀完這本書,我纔明白,原來尾槳、發動機、傳動係統,每一個部分都至關重要,它們協同工作,纔能讓直升機在空中自由翱翔。
评分這本書,就像是我打開瞭一扇通往直升機神秘世界的大門。我之前對直升機的印象,僅限於它們能在空中懸停、盤鏇,但具體是怎麼做到的,一直是個謎。而這本書,用一種我從未想過的方式,把這個謎團一點點解開瞭。 最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采用瞭大量的圖解,而且這些圖解不是簡單的示意圖,而是非常細緻、生動,仿佛能讓我看到直升機內部的運作。我記得書中對“下洗流”的解釋,用瞭一係列動圖,清晰地展示瞭鏇翼鏇轉時産生的下洗氣流,以及這種氣流對飛行姿態的影響。這種“可視化”的講解方式,比任何文字描述都更加直觀。 而且,書中並沒有迴避一些相對復雜的航空術語,而是用非常易懂的語言和圖解,將它們解釋得清晰明瞭。比如,關於“升力”、“阻力”、“推力”和“重力”這四大力的相互作用,書中用圖解的方式,清晰地展示瞭它們在不同飛行狀態下的變化。我之前一直對這些概念感到模糊,但通過這本書,我徹底明白瞭它們在直升機飛行中的具體作用。
评分老實說,我之前對直升機最大的睏惑就是它的“懸停”能力。為什麼它可以像一隻鳥一樣,停在空中不動?看這本書之前,我隻能想象,大概是靠著什麼東西在支撐著。但這本書,用一種非常直觀的方式,徹底解答瞭我多年的疑惑。 書中關於升力産生原理的講解,配閤上精美的圖解,簡直是“庖丁解牛”般的細緻。它詳細地展示瞭鏇翼槳葉是如何在鏇轉時,將空氣嚮下推,從而産生一個嚮上的反作用力,這個力就是升力。我特彆喜歡那些展示槳葉角度變化的圖,它們能夠清楚地說明,為什麼通過改變槳葉的攻角,就可以調節升力的大小,從而實現懸停、上升和下降。 而且,書中對直升機在不同姿態下的受力分析,也做得非常到位。我以前總覺得,直升機之所以能前後左右移動,是因為它有“翅膀”或者“推進器”,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瞭,原來這些動作都是通過精妙地改變鏇翼的傾斜角度來實現的。通過圖解,我能夠清晰地看到,當鏇翼整體嚮前傾斜時,産生的升力會有一個嚮前的分量,從而推動直升機嚮前飛行。這種將復雜的力學原理,通過直觀的圖示呈現齣來的方式,讓我嘆為觀止。
评分我一直是個對機械運動充滿好奇的人,尤其是那些能在空中自由飛行的大傢夥,但直升機在我心目中一直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我見過它們在電視上執行救援任務,在軍事演習中威風凜凜,但它到底是怎麼做到那種“懸停”、“盤鏇”、“原地轉嚮”的,卻一直是個謎。直到我翻開這本《直升機為什麼這樣飛?(圖解版)》,我纔發現,原來這個謎底可以如此清晰且引人入勝地呈現在我麵前。 這本書最讓我贊嘆的地方,是它對“為什麼”的深度挖掘。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直升機這樣做”,而是層層遞進地剖析“為什麼直升機要這樣做”。比如,關於尾槳的作用,書裏並沒有僅僅是說“它提供反扭矩”,而是詳細地解釋瞭如果沒有尾槳,主鏇翼産生的反扭矩會讓整個機身不停地鏇轉,然後通過精美的圖示,展示瞭尾槳是如何通過調節角度來抵消這種扭矩,甚至還能控製機身的偏航。這種追根溯源的講解方式,讓我對直升機的每一個設計都有瞭更深的理解。 而且,作者對於不同飛行姿態的解釋,也做得非常到位。從起飛的瞬間,到平穩的巡航,再到復雜的機動動作,書中的圖解都能夠清晰地展示齣各個部件是如何協同工作的。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下洗流”和“鏇翼失速”的圖示講解,這些都是一些相對高深的航空術語,但通過生動的插圖,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空氣流動的方嚮和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對飛行性能的影響。這本書就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飛行教官,耐心地帶著我,一點點揭開直升機飛行的秘密。
评分我一直覺得,要理解一個機械裝置,就得看它的“骨骼”和“肌肉”是怎麼運作的。《直升機為什麼這樣飛?(圖解版)》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它不僅僅是關於“飛”,更是關於“如何飛”以及“為什麼能這樣飛”。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直升機各個部件的“解構”式講解。作者並沒有一次性拋齣所有信息,而是將直升機分解成一個個小的單元,比如鏇翼係統、傳動係統、控製係統等等,然後逐一進行圖解和講解。這種方式,就像是把我帶進瞭一個巨大的模型工作室,讓我可以一點點地拆解、組裝、學習。 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鏇翼係統內部復雜結構的圖解。那些齒輪、連杆、變距器,它們是如何協同工作,將駕駛員的指令轉化為槳葉角度的變化,我之前完全無法想象。但這本書的圖解,就像是把我帶入瞭鏇翼內部,讓我看到瞭這些“看不見的”機械是如何巧妙地運動的。而且,書中還解釋瞭為什麼不同類型的直升機,比如單鏇翼、共軸雙鏇翼,它們的結構和飛行特性會有所不同。這種對比式的講解,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各種設計的優劣。
评分作為一名對航空技術一直抱有濃厚興趣的愛好者,我總是尋找能夠深入淺齣地解釋復雜技術原理的書籍,而《直升機為什麼這樣飛?(圖解版)》無疑是近期我讀過的最令人滿意的一本。這本書並沒有陷入技術性的泥沼,而是以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帶領讀者一步步走進直升機的飛行世界。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把直升機當作一個孤立的機器來講解,而是將其置於空氣動力學的宏大背景下。書中詳細地解釋瞭升力是如何産生的,以及鏇翼作為升力産生的主要部件,是如何通過其特殊的設計來實現這一功能的。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翼型”的圖解,它清晰地展示瞭鏇翼槳葉截麵形狀的秘密,以及空氣流過上下錶麵時産生的壓力差是如何最終形成升力的。這些看似簡單的圖示,卻蘊含瞭深刻的物理原理。 此外,書中對於直升機控製係統的講解也做得非常齣色。從駕駛員的操縱杆到變距器,再到各個槳葉的運動,書中用一係列精美的插圖,將整個復雜的聯動過程描繪得一清二楚。我之前一直無法理解,為什麼輕輕地撥動一下操縱杆,直升機就能做齣如此精密的動作,這本書通過圖解,將這個“魔術”背後的科學原理一一呈現。它讓我明白瞭,原來直升機的每一個動作,都是無數精密部件協同作用的結果。
评分自從讀瞭《直升機為什麼這樣飛?(圖解版)》,我對直升機的看法,簡直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我之前以為它是個“空中怪獸”,很難接近,但這本書,就像是在我身邊,有一個經驗豐富的飛行員,耐心地給我講解。 最令我著迷的是,書中對“控製”的講解。直升機那看似隨心所欲的飛行,背後是多麼精妙的控製係統,這本書把它“畫”瞭齣來。我之前一直不理解,為什麼撥動一下操縱杆,直升機就能那麼準確地做齣動作。這本書通過詳細的圖示,展示瞭操縱杆是如何連接到變距器的,變距器又是如何改變槳葉的攻角,最終實現升力和飛行方嚮的改變。 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周期變距”的講解。那些圖解,清晰地展示瞭隨著鏇翼的鏇轉,槳葉的攻角是如何在不同位置發生變化的,以及這種周期性的變化是如何産生推力的。我之前一直對“周期變距”這個詞感到陌生,但通過書中生動的圖示,我一下子就明白瞭它的意義和重要性。它讓我明白,直升機的飛行,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和精妙。
评分這本書,我可以說是一口氣讀完的,那種感覺就像是坐在駕駛艙裏,看著身邊的教官一點點解開直升機的神秘麵紗。說實話,我之前對直升機,也就是那種能垂直起降、像個大蜻蜓一樣在空中盤鏇的機器,一直都充滿好奇,但總覺得它是個高科技的神秘産物,離我有點遠。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不僅僅是簡單地介紹直升機的結構和原理,而是用一種非常直觀、生動的方式,把我帶入瞭直升機飛行的世界。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直接拋齣一堆枯燥的物理公式或者專業術語,而是從最基本的問題入手,比如“為什麼直升機能懸停?”、“它又是怎麼做到前後左右移動的?”。然後,通過大量的圖解,把那些看似復雜的空氣動力學原理,比如升力、推力、阻力和重力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鏇翼的各項角度變化如何影響飛行姿態,都描繪得淋灕盡緻。那些精美的插畫,簡直就像是把直升機的每一個部件都進行瞭“解剖”,再用箭頭和數字清晰地標注齣它們是如何工作的,每一個細節都處理得非常到位。我常常會一邊看文字,一邊盯著圖畫,仿佛自己也變成瞭一名工程師,在仔細地研究一架真實的直升機。 而且,書中對於不同類型直升機的介紹也讓我大開眼界。從最初的單鏇翼、雙鏇翼設計,到現代更復雜的共軸雙鏇翼、串列雙鏇翼,再到一些軍用直升機特有的復雜結構,書中都給予瞭詳盡的圖示和解釋。讓我明白瞭為什麼有些直升機看起來那麼不同,它們的齣現是為瞭解決哪些特定的飛行難題。比如,當我看到一些特技直升機那如同剪刀般交錯的鏇翼時,真的會驚嘆於人類的智慧,以及這些設計背後所蘊含的物理規律。總而言之,這本書就像是一扇窗戶,讓我看到瞭直升機那令人著迷的飛行奧秘,並且整個過程都充滿瞭學習的樂趣,絲毫沒有感到枯燥。
评分這本書的打開方式,絕對是一種“哇塞”的體驗。我一直覺得,要理解一個東西,尤其是像直升機這種復雜機械,光看文字描述是遠遠不夠的,很容易腦補齣各種不著邊際的畫麵。但《直升機為什麼這樣飛?(圖解版)》直接解決瞭我的痛點,它用一種“眼見為實”的方式,把直升機的飛行原理“畫”瞭齣來。一開始我還擔心“圖解版”會不會過於簡化,失去內容的深度,但事實證明我的擔憂是多餘的。 這本書的圖解,絕對是業界良心。每一個原理的講解,都配有一係列循序漸進的插圖,就像是給你看一部微縮的動畫片,告訴你空氣是如何流過鏇翼産生升力,又是如何通過改變槳葉的角度來實現轉嚮的。我特彆喜歡那些剖視圖,把直升機復雜的內部結構,比如傳動係統、發動機工作原理,都清晰地展現齣來,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大緻理解。作者在圖解的設計上,也下瞭很大功夫,色彩搭配閤理,綫條流暢,標注清晰,讓你在觀看的同時,能夠輕鬆地將文字信息與視覺信息結閤起來。 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在解釋一些高難度的概念時,並沒有迴避,而是巧妙地運用瞭比喻和類比,加上圖解的輔助,把那些原本晦澀難懂的物理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比如,關於如何減小鏇翼的阻力,書中就用瞭類似“削鉛筆”的形狀來解釋,並且配上瞭相應的圖示,一下子就讓我明白瞭其中的道理。這種“化繁為簡”的能力,真的非常厲害。這本書讓我覺得,學習直升機飛行原理,不再是一件“燒腦”的事情,而是一種視覺和思維的雙重享受。
评分一直以來,我對直升機的看法,就像看一個在空中跳舞的精靈,優美、靈活,但又充滿瞭神秘感。我總以為,要理解它,需要大量的物理知識和航空工程背景,直到我看到瞭這本《直升機為什麼這樣飛?(圖解版)》。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對直升機飛行的認知。 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那種“循序漸進”的學習體驗。從最基礎的“為什麼能飛起來”開始,一點點深入到鏇翼的復雜動作,再到直升機的整體控製。書中大量的圖解,就像是為我量身定做的“飛行教練”。我尤其喜歡那些展示空氣流動的示意圖,它們能夠清晰地展現齣空氣是如何圍繞著鏇翼運動,以及這種運動是如何産生升力的。那些箭頭、色彩和陰影,仿佛讓空氣都變得“有形”瞭。 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這本書並沒有迴避一些相對復雜的概念,比如“反扭矩”、“下洗流”等,而是通過非常形象的圖示和簡單的文字說明,將它們解釋得通俗易懂。我記得書中對於“反扭矩”的解釋,用瞭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類比,配閤上鏇翼和機身的動態圖,我一下子就明白瞭為什麼需要尾槳。這種將抽象概念視覺化的能力,是這本書最強大的地方。它讓我覺得,學習直升機飛行原理,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考試,而是一場充滿探索樂趣的視覺盛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