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因觀眾而存在,觀眾研究已成為博物館生存發展的必備功課。觀眾研究像一麵鏡子,讓博物館工作者看到博物館今昔的身影形體。觀眾研究好似一個秤子,讓我們瞭解博物館所做所為在觀眾心中的印記與份量。《博物館觀眾研究》為華文世界首度針對此新興學科進行全麵性探究的專書,書中包括評量屬性的觀眾研究、非觀眾研究、發展與培力觀眾、觀眾的學習與經驗、觀眾研究的理論基礎、觀眾研究的方法與工具以及博物館觀眾研究的專業發展與實踐等內容。《博物館觀眾研究》為所有關心博物館發展的必備參考書籍,書中每一章節皆以實際案例進行討論省思,幫助讀者掌握博物館觀眾研究的內涵與意義。
作者簡介
劉婉珍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博士,喜愛藝術及旅行,投身博物館詮釋溝通及專業發展工作二十年,近年專注博物館觀眾研究理念探究與實務,進行相關基礎性以及應用性研究。現任國立颱南藝術大學博物館與古物維護研究所副教授,曾任職於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以及國立故宮博物院等機構。持續於加拿大、美國、英國、瑞典、中國大陸以及港澳地區進行博物館專題研究、講學以及諮詢顧問,並協助颱灣各類型博物館推動教育活動以及落實觀眾研究。關注博物館專業發展以及人員培訓,深信觀眾研究為博物館生存發展與調整修正的憑藉與依靠,廣而深的優質觀眾研究是博物館自我認同及社會認同的利器。
自序 鏡子與秤子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觀眾研究的定義與目的
第二節、博物館評量與觀眾研究
第三節、價值與範圍
第二章、評量屬性的觀眾研究
第一節、前置評量屬性的觀眾研究
第二節、形成性評量屬性的觀眾研究
第三節、 補救性評量屬性的觀眾研究
第四節、總結性評量屬性的觀眾研究
第五節、 以觀眾為中心的評量與規畫
第三章、非觀眾研究
第一節 探究非觀眾
第二節、探究美術館潛在觀眾
第三節、探究行動不受限
第四節、社區中的非觀眾研究
第五節、探究新移民觀眾
第六節、以態度理論為基礎的探究
第四章、發展觀眾:從非觀眾到親密觀眾
第一節、發展觀眾
第二節、發展青少年觀眾
第三節、發展誌工夥伴
第四節、 發展社區居民觀眾
第五節、 與原生社群共存
第六節、 學習探究
第五章、培力教師觀眾
第一節、發展教師觀眾
第二節、探究教師如何使用資源
第三節、建構網路資源
第四節、培力種籽教師
第六章、探究觀眾經驗與學習
第一節、探究觀眾如何學習
第二節、瞭解觀眾學習所得
第三節 瞭解觀眾經驗與動機
第七章、專業知能與理論基礎
第一節 專業的建立與發展
第二節、理論基礎
第三節、探究取嚮:不同知識觀點
第八章、研究方法與工具
第一節 運用方法
第二節 質與量的研究
第三節 研究工具
第四節 研究設計與管理
第九章、專業發展與實踐行動
第一節、 觀眾研究的效能
第二節 發展趨勢
第三節、麵對挑戰
第四節 實踐行動
附錄
參考文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