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經錦帆來去、萬商雲集,
傳承閩南民間工藝之菁華,
孕育齣一群群聲名遠播的「鹿港師傅」。
今日的鹿港縱然繁華稍歇,
卻見新一代大師輩齣,
再創藝術巔峰。
往昔,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符碼;
今天,人文彰化見證半綫風華。
清代乾隆、嘉慶年間,颱灣和大陸之間貿易往來頻繁,泉州、福州、潮州等地的民俗藝師,紛紛帶著一身技藝來到繁華之都鹿港定居。這一群工藝精湛的匠師,不但使閩南的民俗藝術得以在鹿港生根,更型塑齣屬於鹿港工藝的獨特風格。
鹿港工藝傢數量之多,幾占全颱的十分之一,創作品質更是居於全颱之冠,舉凡木雕、錫器、綉工、燈飾等工藝無不精良。外地藝匠一聽到是從鹿港來的師傅,莫不竪起大拇指稱贊不已。
走到鹿港古城,就彷彿走進颱灣民俗藝術的展覽場。今日的鹿港雖然不再繁華如昔,卻留下「寺廟、古蹟、手工藝」豐富的文化底蘊,也培育齣新一代工藝大師。
一門雕藝李秉圭、彩繪燈籠大師吳敦厚、颱灣雕藝之傢施至輝、颱灣陶藝鹿港燒施性輝、國傢工藝大師施鎮洋、立體綉的奧秘許陳春、木雕新境黃媽慶、錫藝四代多風華陳萬能,每一位工藝大師的創作曆程,都在颱灣藝術史上刻下瞭一道道珍貴的印記。
作者簡介
林明德(1946 ~ )
颱灣高雄縣人。國立政治大學中文博士。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係教授兼副校長。投入民俗藝術研究三十年,緻力挖掘族群人文,整閤民俗藝術,強調民俗是一切藝術的土壤。著有《颱澎金馬地區匾聯調查研究》(1994)、《文學典範的反思》(1996)、《彰化縣飲食文化》(2002)、《阮註定是搬戲的命》(2003)、《颱中飲食風華》(2006)、《斟酌雅俗》(2009)。
吳明德(1964 ~ )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颱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研究專長為颱灣傳統戲麯、颱灣現代文學、中國文學。著有《王闓運及其詩研究》(1991)、《颱灣布袋戲錶演藝術之美》(2005)。
【編者序】鹿港工藝多風華 林明德(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係教授兼副校長)
一、一門雕藝──李秉圭
二、彩繪燈籠大師──吳敦厚
三、颱灣雕藝之傢──施至輝
四、颱灣煙陶藝鹿港燒──施性輝
五、國傢工藝大師──施鎮洋
六、立體綉的奧秘──許陳春
七、木雕新境──黃媽慶
八、錫藝四代多風華──陳萬能
編者序
颱灣諺語有雲:「一府二鹿三艋舺」,府指府城(颱南),鹿為鹿港,艋舺即今萬華。這句內含颱灣開發過程的排序,是關涉曆史定位的話語。不過往昔的「符碼」似乎也隱喻著豐繁的文化底蘊。
二○○七年,我們推齣「彰化學叢書」時,我一直有個想法,希望能多麵嚮去挖掘、再現鹿港的人文風華。其實,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1979 ~ )多位成員早已為「鹿港」解碼,包括:民間宗教、傳統建築、傳統錶演藝術、傳統手工藝與飲食文化等,而且成績斐然。這次為叢書我特彆規劃傳統戲麯、彩繪、工藝、寺廟、古典文學與民間文學等議題,並敦邀學者專傢勞心撰述,以印證古城鹿港的魅力。
上述幾個議題,有的由我負責、執行。個人曾帶領碩士生投入田野調查,進行實際訪談,從而建構基礎資料,既可活潑課程,又能親炙大師,領略人文的奧妙,讓參與者皆大歡喜。
大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鹿港與泉州蚶江對渡後,錦帆來去,萬商雲集,成為中部政經的重鎮。當時泉州、福州、潮州等地的民俗藝師,紛紛來鹿港定居。他們以精湛的藝術證明自傢身分,也發展齣韆匯萬端的民俗藝術。其中工藝堪稱最具特色,透過編織、雕刻、陶瓷、金工及其他,型塑獨樹一幟的「鹿港工藝」。
二○○九年,我與吳明德為颱文所暑期班閤開「颱灣文化專題」,特彆帶領同學進行田野調查,二十五人分八組,鎖定鹿港工藝八大傢。
我們在課堂上進行前置作業,一邊介紹理論陳述方法並傳授經驗,引領同學入門;一邊蒐集資料、設計訪談步驟,建立論述原則,循序漸進,以跡近藝師的創作世界:由緣起、師承譜係、工序鑑賞,以至未來憧憬,加上創作年錶,以呈現藝師的創作曆程與藝術造詣。
八位藝師都是舊識,多年來,我目睹他們與時俱進的手藝,曾撰文給予肯定。所以在電話說明緣由,立刻得到迴應:「沒問題,絕對充分配閤。謝謝林教授的關照。」「不用客氣。藉機為您建立基本資料,希望能提供圖片,方便美編作業;未來齣書一定會贈送給您分享。」我接著說。電話那端傳來熱情的鹿港腔:「多謝!……」。
半年後,八組陸續繳稿,我逐篇增刪、校訂,並提供若乾問題,要求各組作進一步的修補。曆經三校,甚至親自齣麵請藝師再提供資料,以求其盡善盡美。
一年後,總算完成瞭一項「工程」,同學通過學術洗禮,又繳交亮麗的成績,真為他們高興。為此我還特彆為他們各下瞭一個契閤身分的提示,例如:李秉圭,幾代傳承,一門雕藝;吳敦厚,專心彩繪燈籠,贏得大師冠冕;施至輝,神刀傳傢,薪傳奬加身;施性輝,執著鹿港燒,鍾情原民圖騰;施鎮洋,幾代木作,巧藝榮獲國傢工藝大師;許陳春,慢工齣細活,巧織立體綉;黃媽慶,以鄉土情懷開創木雕新視野;陳萬能,錫藝四代,傳統、創新並行,父子各具風姿。
三百年來,鹿港工藝多元、獨特,名傢輩齣,代代大師引領風騷,從而疊積、內聚為鹿港的「文化資産」。最後我想說明的是,本書透過八大傢的工藝創作曆程、造詣來解讀「符碼」於一、二;至於完全的解密,還有待大傢共同的努力。
鹿港工藝多風華 林明德(現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係教授兼副校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