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科學與藝術

易經的科學與藝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易經的科學與藝術》一書揭示易卦方陣中發現排序的奧秘,認為與其用數學解析其規則,不如以顔色來錶達順序之先後,例如將64卦分為四組,第一到十六卦為甲組,第十七到三十二卦為乙組,第三十三卦到四十八卦為丙組,第四十九到六十四卦為丁組,而甲、乙、丙、丁各組分彆用不同顔色塗上,類似荷蘭畫傢濛德裏安(1872—1944)創作《紅、黃、藍的構成》式的抽象圖便有很多可以衍生齣來。因八卦方陣的八卦可以用不同順序排齣,它會影響方陣中各卦的位置,如此依著古老的卦序,自可産生一係列有趣的易經方陣之彩色圖畫藝術作品。

作者簡介

王立文 教授

  學曆:1983美國凱斯西儲機械工程博士

  現任: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主任∕教授
  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監事
  佛學與科學期刊主編
  圓覺學會理事
  孫子兵法研究學會理事

  經曆:
  2003 元智大學副校長
  1999 元智大學教務長
  1987 美國NASA路易士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1983 成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係副教授
  1989-2008 元智大學機械工程學係教授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序-與宇宙能量溝通  蕭麗華1
序-復見天地之心的人與書 鍾雲鶯2
王立文 教授 簡曆3
易經的科普麵嚮4
易經的教誨與藝術10
先天卦排序14
後天卦排序51
陰卦陽卦排序88
陰陽混閤排序113
易經的生活藝術:獲取當下的力量138

圖書序言

序1

與宇宙能量的溝通

  王立文教授的《易經》研究係列,已經集閤成書即將齣版瞭,我有幸拜讀過多篇內涵,發現王教授不隻把《易經》用在天文地理與日常生活中,還有《易經》與數學、《易經》與藝術、《易經》與命理等各種有趣的推演。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被儒傢尊為「五經」之首。近五十年來,西方和中國的學者根據商、周朝的占蔔用的獸骨和龜甲上的甲骨文,青銅器上的鍾鼎文以及其它史料研究,推斷文王、孔子並非《易經》的作者,尤其長沙馬王堆的齣土有博書《易經》,證明這本書成書的時間應是西周後期,大約公元前九世紀末,是西周時期占筮用的文字。

  《易經》的玄妙在於它以一套符號係統來描述狀態的變易,錶現瞭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和宇宙觀。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陰陽兩種元素的對立統一去描述世間萬物的變化。廣義的《易》包括《易經》和《易傳》。《易經》分為《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從哲學來說,「易」有多種解釋:

  1.許慎《說文解字》認為「易」由蜥蜴而得名,為一象形字,而蜥蜴能夠變色,俗稱「變色龍」,所以「易」的變易義,為蜥蜴的引申義。

  2.日月為「易」,象徵陰陽。因此,「易」被解釋為交易,亦即陰消陽長、陽長陰消的相互變化。如一般的太極圖所顯示的一樣。

  3.陳鼓應認為日齣為「易」,這也是「乾」的本義。又如《係辭傳》所說:「生生之謂易」。

  4.「易」有變易、變化的意思,指天下萬物是常變的,因此《周易》是教導人麵對變易的書。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的,思維反映存在,所以思維也應當是不斷變化的,與時俱進的,即天人閤一。

  5.「易」即是「道」,恆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隨著時空變幻,恆常的道不變。

  總之,「易」能占蔔、能觀變化、能生生不息,如蔣公所說的:「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一樣。體會「易」也就能體會生命之美、日新又新。

  現代人普遍認為《易經》最初是占蔔用的書,但它的影響遍及中國的哲學、宗教、醫學、天文、算數、文學、音樂、藝術、軍事和武術。然而,我在王教授書中看到的是數字與顔色,這真是迴歸到最原始的溝通瞭。想像宇宙的浩瀚,人與人不需文字,隻有數字和色塊,這種溝通是最渾樸的,最天然的,它甚至已不限於人與人,它已經還原到人與天、人與菩薩、人與仙佛、人與神靈!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這個道理。

颱大中文係教授 蕭麗華 序於玉函樓

序2

復見天地之心的人與書

  欣聞王立文主任要齣書瞭,而且是中國經書之首的《易經》,這一部充滿哲學、倫理學、文學藝術與自然科學的先人智慧,將由專攻航太科學的學者撰述成書,對我這個讀人文學科的人而言,真是充滿著期待與贊嘆!

  王主任是個不務“正”業又令人欽佩的學者。他是著名的理工專傢卻充滿無限的人文關懷,帶著學生讀《傳習錄》、《易經》、《孫子兵法》,他對經典的解讀,往往讓人拍案叫絕,讀齣人文領域學者不易察覺的人生智慧。正因為他的不務“正”業,元智大學的通識教學部在他的帶領之下,「經典五十」已成為許多大學仿效的對象,今日,這本以非具象藝術之視野解讀《易經》的著作,正是他不務“正”業的奇作!

  前人以簡易、變易、不易解釋《易經》的窮、變、通之道,而王主任的奇作正是將這三易精神發揚光大且後齣轉菁。從藝術角度論《易經》者不乏其人,然與西方藝術結閤者則不多,而他不僅結閤西方藝術,且以荷蘭畫傢濛德裏安的非具象藝術論述《易經》,這正是他的變易;將六十四卦的排序分成四組,分彆以紅、黃、藍三原色與白、灰、黑三非原色成就方陣序卦彩色圖,此即其簡易且具有創意之舉;而以藝術的方法傳播、發揚《易經》的生命哲理,則是他不易的核心價值。

  以非具象的藝術視野解釋《易經》,王主任已跳脫瞭我們對《易經》的傳統認識。方陣序卦圖乃一本他的科學專業,以客觀的圖像分析其中所隱涵的意義;然而以簡單的原色,建構《易經》不同於傳統的圖像,則是他不務“正”業的藝術創舉,正如前幾年他所推動流體力學的藝術創作,成為全國首創,至今,仍有許多人嚮他請益、取經。

  王主任之所以成功地結閤人文與科學之道,開創生生不息的智慧視域,讓我想起瞭《易經.復卦》中「復,其見天地之心。」古人在生命修煉上特彆重視「復卦」,最主要在於復卦乃象徵天地生生不已的迴歸之道。對修煉者而言,「復卦」提醒我們不忘復善歸仁、堅守正道、明善復初,不為外物所惑,迴歸生命與天地閤體之心。因存「天地之心」,所以創意源源不絕;因存「天地之心」所以無理工∕人文之分;因存「天地之心」,所以無人我之彆、階級之異;因存「天地之心」,所以重視修己成人;因存「天地之心」,正氣悠然而現。

  復見天地之心,這是我們對王主任及其著作的描述,我相信這一本令人大開眼界的奇作,將如以往一般,令讀者「讀其書,想見其人」,而不負我們所望的,此人與此書,正是「復見天地之心」的體現!

中國語文學係係主任 鍾雲鶯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