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圖解的方式解讀後印象派大師【梵榖】燃燒的靈魂
他用盡生命的厚塗法,以漩渦式動感的筆觸,
刻劃齣危險卻真實的美---
懷纔不遇,勇於燃燒築夢的天行者
梵榖
.1888年世人都說他瘋瞭
.100年後卻有人以10億颱幣買下他的名畫[嚮日葵]
不到四十歲即自殺身亡,投入繪畫創作短短十年,完成將近九百幅油畫、上韆幅素描,還寫下七百封多封書信……
.是什麼力量讓他拼命作畫?
.是怎樣孤寂的靈魂,讓他作畫之餘,還寫下一頁頁心情?
.是如何激動的情緒,讓他割去一邊耳朵,甚至最寶貴的生命?
本書作者以圖解的方式,帶我們進入梵榖的名畫,瞭解他畫中的心事,感受他那種無法與現實妥協,,飽受肉體與靈魂的燃燒之苦。
全麵剖析「梵榖」的一生及其作品的風格與技巧
梵榖是十九世紀後印象派的畫傢,也是二十世紀錶現主義的先驅,他的畫作筆觸厚重,色彩鮮艷,多在抒發內心的情感世界,讓觀畫者感受到深深的震撼力,如今他的作品廣受大眾喜愛,一幅畫往往是上億颱幣的身價,堪稱現代傢喻戶曉的偉大藝術傢,然而梵榖生前卻被當成笑話、瘋子,畫作更是乏人問津,導緻他抑鬱而終,無緣親眼見證日後世人的肯定與贊美,讓人不禁為之嘆息。
要述說梵榖的生平好像很容易,他和拉斐爾一樣,不到四十歲就撒手人寰,其中投入繪畫創作的時間,也不過短短十年,與其他長壽藝術傢動輒五、六十年的創作生涯相比,梵榖的生平和創作似乎相當短暫。但是他在十年的創作時間中,卻完成將近九百幅油畫、八百多幅素描,還寫瞭七百封多封書信,和親友大談他的理想與熱情,這份毅力與創造力實在耐人尋味。我們忍不住要問:
明明沒有買傢青睞,是什麼力量讓梵榖拼命作畫,一畫就是整整十年?
是多麼孤寂的靈魂,讓梵榖每天作畫之餘,還要拿齣紙筆,寫下一頁頁心情心事?
是如何激動的心情,竟讓梵榖割去一邊耳朵,甚至割捨最寶貴的生命?
曾經滿懷理想,一心拯救貧苦眾生的梵榖,最後還是無法拯救自己。
在欣賞「嚮日葵」的黃、「鳶尾花」的藍,感受「星夜」和「麥田烏鴉」的暗潮洶湧之前,不妨先大略瞭解一下梵榖是如何度過他傳奇、悲劇性的短暫人生。
本書以圖解的方式,讓您瞭解梵榖的作品,為何直至今日仍不斷放射齣奪目的色彩與熾熱的情感,吸引眾人的目光。
因此,本書將透過作者陳彬彬的帶領,讓讀者:
.結閤梵榖生平與畫作,讓讀者欣賞梵榖畫作的同時,同時瞭解作品背後的故事。
.完整而全方位地介紹梵榖短暫而璀璨的一生,也同時認識梵榖所有重要作品。
.梵榖彩圖細部解說,詳細說明圖上重要、值得注意的部分,讓讀者對畫作有更深的體會。
.「視野延伸」讓讀者從梵榖的畫作中伸齣觸角,認識印象派以及其他名傢的重要作品。
一步步,走進梵榖的世界。
作者簡介
陳彬彬
學的是法文,熱愛旅遊和寫作,喜歡一切美麗的事物,包括美酒美食、音樂文學、藝術戲劇,2008以《客傢文學大戲—菸田少年》和陳美珊、曹曉華共同入圍電視金鍾奬戲劇節目編劇奬。
目前專職於寫作和翻譯等工作。
著有《從0開始圖解西洋名畫》、《從0開始圖解達文西》、《從0開始讀莫內的光與影》(以上晨星齣版)、《藝術裏的秘密》、《藝術裏的地獄天堂》、《藝術裏的人體之美》、《歐洲瘋》、《美大利的迷情遊走》。
作者自序 梵榖,那燃燒的靈魂 梵榖小檔案
第一章 認識梵榖
梵榖三十七歲的人生
第二章 走上畫傢之路1880~1883
梵榖的早期習作
美麗的勞動者身影
● 包心菜與木鞋
● 悲傷
第三章 在努昂的日子1883~1885
● 努昂的教堂與信徒
● 靠近窗的織工
● 勞動者的麵容
● 吃馬鈐薯的人
● 聖經
第四章 從黑暗到繽紛色彩1886~1888
梵榖前後期的畫風比較
自畫像看梵榖
濛馬特的歡樂與哀愁
二十一世紀的濛馬特
巴黎風景
巴黎的日本浮世繪
梵榖臨摹歌川廣重的作品
靜物的生命力:鮮花與破鞋
巴黎人唐居老爹
● 賽加托麗在鈐鼓酒館
第五章 亞耳的光與熱1888.2~1888.12
在亞耳找到自己的風格
有朋自遠方來
期望的心情
藝術傢的交流
生活與理念的差異
理想的幻滅
分道揚鑣
● 盛開的桃樹
● 有婦女在洗衣服的亞耳吊橋
● 上路工作的畫傢
● 街景與黃屋
● 星空下的咖啡屋
● 隆河上的星光
● 十二朵嚮日葵
第六章 囚室中的靈魂1889~1890.5
在畫布上盡情燃燒
溫暖的友情
鬍倫一傢
亞耳醫院圍牆內的風景
那宛若方尖碑的風景
星月爭輝的夜晚
為伊消得人憔悴
嚮大師緻敬
展覽與評論
第七章 終點1890.5~7
重迴人群
滿臉愁容的嘉捨醫生
麥田烏鴉
結尾
作者序
梵榖,那燃燒的靈魂
一直想用比較現代的觀點,來聊聊我所認識的西洋藝術大師,拉近年輕學子和這些「曆史人物」的距離,進而瞭解他們的藝術作品。所以我在《從零開始圖解達文西》書中,一開始就把達文西和大長今、唐伯虎、周星馳拉在一塊,甚至想和達文西交換MSN,來場跨越古今中外的「超友誼」。
那麼梵榖呢?梵榖又會讓我想到現代哪位偶像明星?
說來好玩,寫這本書的時候,心中不斷浮現一個畫麵,那就是電影《海角七號》中,阿嘉脫口而齣的心聲:「其實我真的不差」。
沒錯,我覺得梵榖和阿嘉有許多相似之處,他們不是壞人,偏偏腸子直、脾氣硬,好像和誰都能吵架,。他們明明有纔氣,也努力瞭十多年,但在外人眼中依舊是一堆端不上颱麵的破銅爛鐵,他們都有許多理想和熱情,在世人無法理解的情況下,隻好藉由作品大聲嘶吼、吶喊,一吐心中抑鬱的悶氣。
如果要找一首代錶梵榖的歌,許多人都愛聽美國歌手唐.麥剋林的名麯《文生》。這首歌雖然詞麯優美,卻太過溫吞哀傷,比較像是後人在緬懷梵榖的嘆息之歌。如果有一首歌,能錶現梵榖在創作當下那種燃燒到天際的熱血靈魂,那我想點播的肯定是阿嘉在颱上高唱的《無樂不作》。
「想蒐集夏天的熱,穿越叫幸福的河,想做吞大象的蛇,不自量力?說真的有何不可…」當我看到梵榖的名畫「星夜」、「麥田烏鴉」,好想拿起麥剋風跟著大吼大唱:「天氣瘋瞭,海水滾瞭,所以我要無樂不作,不要浪費每一刻快樂,當夢的天行者。」
是的,梵榖就是一個懷纔不遇,卻默默燃燒築夢的天行者。但梵榖燃燒的不隻是他孤獨的靈魂,還包括他的身體健康,因為工作過度,梵榖常連著幾天不睡覺,大半年纔吃上一頓熱食,平常就靠幾塊硬麵包、抽煙、喝酒、灌咖啡來提神止飢。因此纔三十來歲的年輕人,就因為營養不良大病過好幾次,鬧胃痛、牙齒掉光光…更慘的是梵榖的精神也生病瞭,他割瞭自己的耳朵,懷疑鄰居要毒害他,他齣現幻聽、幻覺等異象,大傢都說他瘋瞭,但是他就算住進瘋人院,還是不斷畫瞭又畫,不敢稍有懈怠。梵榖是抱著農夫精神在從事繪畫創作的,也就是說不管日曬雨淋,該耕的地、該除的草都不能偷懶,天天都要日齣而作,日落往往還不得休息,但是農夫每半年、一年還能收割一次作物,梵榖卻是接連耕耘十年,卻看不到一點點成果迴報,誰有這樣的毅力,在不問收獲的情況下,能堅持十年的耕耘?誰有這樣的精神和體力,能夠密集燃燒十年,還不會燃燒殆盡?當梵榖舉槍自盡的時候,他究竟是放棄追求自己的夢想?還是放棄殘破的身軀,為他的藝術做孤注一擲的最後努力?
身為藝術創作者,梵榖一直認為死亡不是最艱難的事,他在意的是自己的作品能否對下一代,或世世代代的人說話。就像美國小說傢恰剋.帕拉尼剋說的:「人終有一死,活著並不是為瞭不朽,而是為瞭創造不朽。」古代鑄劍大師每逢鑄器不成,往往滴血於刃,乾將的妻子莫邪甚至投身火爐,纔鑄成舉世無雙的利器。我總把梵榖的自殺想像成這樣的犧牲與成全。明知道自己不差,卻總是欠缺臨門一腳,當他的精神氣力再也燒無可燒,是否隻好徹底燃燒肉身,以求取作品的熟成精純?這是他的至死無悔,是他對藝術的執著奉獻。對梵榖來說,死亡不是終點,那一張張美麗動人的畫作,都是梵榖持續燃燒、永恆不滅的靈魂。
最近,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讓我“看懂”藝術的書,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欣賞”的層麵。《從0開始圖解梵榖》這本書,光看名字就吸引瞭我。我預想它的內容會非常紮實,而且“圖解”這個關鍵詞,讓我覺得它一定會有非常直觀的呈現方式。我猜測,這本書會從梵榖的早期作品講起,一步步地引導讀者去理解他藝術風格的演變。我想,書中一定會有很多關於色彩和構圖的分析,用圖示化的語言來解釋梵榖是如何運用色彩來錶達情感,如何通過構圖來營造氛圍。我甚至期待,書中會穿插一些關於梵榖的生平故事,但這些故事一定會與他的藝術創作緊密相連,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畫作背後的情感驅動。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擺脫過去那種“隻看熱鬧”的觀畫模式,轉而能夠深入到作品的肌理之中,去感受梵榖創作時的心路曆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理解藝術的窗戶,讓我能夠更自信、更深入地去欣賞那些偉大的藝術作品。
评分拿到《從0開始圖解梵榖》這本書,我的第一感覺是它充滿瞭親切感。封麵設計就帶著一種溫暖的色調,讓人聯想到梵榖那些充滿生命力的作品。我尤其看重“從0開始”這個定位,這讓我這樣一個對藝術史完全陌生的新手,感到毫無壓力。我設想,這本書會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比如什麼是印象派、什麼是後印象派,再慢慢過渡到梵榖的個人風格。我猜測,書中一定會有大量的圖片,而且這些圖片不僅僅是展示,更會配閤詳細的文字解讀,甚至可能是帶有標注和箭頭,指明畫作中值得注意的細節。我特彆期待看到對梵榖創作過程的還原,或許會有一點點關於他生活經曆的介紹,但這絕不會喧賓奪主,而是作為理解他作品的鋪墊。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明白,為什麼梵榖的畫作能夠流傳至今,為什麼它們能夠觸動無數人的心靈。我期待能夠通過這本書,建立起我對梵榖藝術的初步認知,並且愛上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藝術傢。
评分一直對梵榖的作品心生嚮往,但又苦於無法深入瞭解。最近偶然翻到瞭這本《從0開始圖解梵榖》,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細品讀,但從封麵的設計和目錄的安排來看,就充滿瞭期待。我尤其喜歡它那種“從0開始”的理念,這對於像我這樣對藝術史涉獵不深但又充滿好奇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我預想這本書會用一種非常易懂、生動的方式,將梵榖這位偉大的畫傢,從他的成長經曆、藝術探索,到他那些震撼人心的畫作,一一呈現在我們麵前。我猜想,書中不會僅僅羅列作品,更會深入剖析每一幅畫的創作背景、色彩運用、筆觸特點,甚至是他當時的心境。我期待能看到那些熟悉的《星空》、《嚮日葵》、《麥田裏的烏鴉》等作品,是如何在梵榖的手中誕生的。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梵榖畫作中那些看似狂放不羈的筆觸背後,所蘊含的深邃情感和獨特視角。我想,這本書一定能讓我跨越時空的阻隔,與梵榖進行一場深刻的對話,感受他那炙熱而純粹的藝術靈魂。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閱讀,希望它能為我打開一扇通往梵榖藝術世界的大門。
评分這本書《從0開始圖解梵榖》,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本介紹梵榖的書,更像是一份邀請,邀請我這個對藝術懵懵懂懂的“門外漢”進入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我設想,它會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語言,將梵榖這位藝術傢及其作品的精髓,以一種我能夠理解的方式呈現齣來。我期待書中的“圖解”不僅僅是簡單的插圖,而是會像地圖一樣,清晰地標示齣梵榖藝術的重點區域,幫助我理解他的構圖、色彩運用以及獨特的筆觸。我猜想,這本書會從最基礎的知識點開始,比如梵榖的成長環境、他與同時代藝術傢的關係,以及他不同時期作品的風格變化。我尤其希望能看到書中對梵榖一些經典作品的深度剖析,用直觀的圖示來解釋他如何通過色彩的碰撞來錶達內心的激情,如何用筆觸的走嚮來傳達生命的力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不再僅僅停留在“哇,好美”的層麵,而是能夠真正理解梵榖藝術的價值所在,並且在閱讀過程中,逐漸培養起自己對藝術的鑒賞能力。
评分老實說,我對藝術史的瞭解一直停留在淺層的“知道有那麼迴事”,對於那些大師的作品,更多的是一種遠觀和敬畏,卻鮮少有深入的理解。這次入手《從0開始圖解梵榖》,純粹是齣於一份莫名的吸引力,像是被某種神秘的力量召喚。我還沒來得及翻閱,隻是看著它靜靜地躺在那裏,就已經開始構思我將如何與它展開一場心靈的邂逅。我設想著,它會像一位耐心細緻的嚮導,帶領我穿梭於梵榖斑斕的色彩世界。我猜想,這本書的“圖解”二字,絕非僅僅是插圖的堆砌,而是會將抽象的藝術理念,轉化為具象的視覺語言。它或許會拆解梵榖標誌性的筆觸,分析他對於光影的獨特運用,甚至是通過圖示化的方式,解讀他作品中隱藏的情感密碼。我期待能從中找到一種學習藝術的全新方式,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通過視覺的衝擊和直觀的感受,去理解一位偉大藝術傢是如何構建他的藝術王國。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擺脫“看不懂”的睏擾,真正領略到梵榖藝術的魅力所在,讓那些在他筆下燃燒的生命之火,也能在我心中點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