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更.異鄉.流浪:蔣勛談高更(有聲書2CD)

高更.異鄉.流浪:蔣勛談高更(有聲書2CD)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高更
  • 藝術史
  • 繪畫
  • 蔣勛
  • 異鄉
  • 流浪
  • 印象派
  • 後印象派
  • 文化
  • 藝術評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小時候,他在秘魯。青少年時期,他在巴黎。之後逃離傢庭,他在海上當船員、到印度服兵役。六年後迴到巴黎,搖身一變為高薪的股票經紀人:買豪宅,組幸福美滿的傢庭。而在人生最顛峰的黃金時刻,他拋妻棄子,遠渡重洋,開始流浪!從此把異鄉當故鄉,脫掉文明外衣,追尋最原始的生活,他寜願當個浪子,卻是藝術史上爭議最多、也最偉大的浪子。是什麼因素,造就高更傳奇的一生?

  是血液的傳承?還是原始的呼喚?高更如何成為曆史上最偉大的畫傢之一,卻又同時在人類學史上貢獻齣他精彩的一生?

作者簡介

蔣勛

  福建長樂人。一九四七年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寶島颱灣。中國文化大學曆史學係、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颱。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先後執教於文化大學、輔仁大學、颱灣大學、淡江大學、東吳大學,並曾為中山大學、政治大學、東華大學駐校藝術傢,擔任東海大學美術係創係係主任七年。現任<聯閤文學>社長、並與趨勢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怡蓁共同主持中廣<藝文 Fun 輕鬆>節目。現專事寫作繪畫、藝術美學研究推廣。舉辦個展、聯展二十餘場,著作有詩集、散文、小說、藝術史、美學專論、畫冊、有聲書等數十種,作品多次獲奬。近年在美學教育推廣方麵,更推展嚮兩岸四地,散播無數美學種子,用佈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徜徉在藝術的曠野:世界名畫背後的故事與人生(精選畫冊及評論集)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瞭自文藝復興鼎盛時期至二十世紀初,西方藝術史上最具代錶性的一批大師的傑作。我們不聚焦於單一藝術傢的生平軌跡,而是試圖以一種更宏觀、更具曆史縱深的視角,探討這些偉大作品在它們誕生的時代背景下所蘊含的社會思潮、哲學觀念以及美學革命。全書分為三大部分,旨在引導讀者深入理解“經典”是如何被塑造,以及這些“經典”如何持續地與我們對話。 第一部分:理性與秩序的頌歌——文藝復興與古典主義的迴響 本部分聚焦於那些在結構、透視、人體解剖以及神學敘事上達到巔峰的藝術探索。我們細緻分析瞭達·芬奇解構自然與人體的科學精神,並非簡單羅列其畫作,而是深入剖析其手稿中蘊含的數學邏輯如何反哺到繪畫的嚴謹性中。例如,通過對《最後的晚餐》中空間透視的精確測量,我們探討瞭文藝復興早期對“完美比例”的執著追求,以及這種追求背後對人文主義精神的肯定——即將人置於宇宙的中心,而非僅僅是宗教的附庸。 隨後,我們將目光投嚮巴洛剋早期,特彆是卡拉瓦喬的革命性光影運用。我們不將“明暗對比法”視為一種單純的繪畫技巧,而是將其置於宗教改革後天主教會尋求情感共鳴的時代需求中。卡拉瓦喬的“戲劇性瞬間”是如何通過強烈的對比,瞬間抓住觀者的靈魂,使得聖經故事不再是遙遠的教條,而是觸手可及的、充滿血肉的現實?這種對真實性和情感衝擊力的追求,如何為後來的浪漫主義埋下伏筆? 此外,本章還將涉及對學院派黃金標準的探討。那些在沙龍中備受推崇的畫傢,他們如何恪守古典主義的規範——清晰的輪廓、平衡的構圖和崇高的主題。這些規範不僅是美學上的,更是社會權力結構的一種視覺體現。我們探討瞭古典美學在法國大革命後期的權力重塑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試圖以永恒的理想來對抗動蕩的現實。 第二部分:情感的奔湧與邊界的消融——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張力 藝術史的轉摺點往往伴隨著社會結構的劇烈震蕩。第二部分的核心在於理解藝術傢如何從對“理性”的絕對服從轉嚮對“個體經驗”和“自然偉力”的謳歌。 浪漫主義部分,我們將重點考察德拉剋洛瓦與戈雅的作品。我們分析瞭“崇高感”(The Sublime)這一美學概念如何在他們的畫筆下得以呈現。那不是田園牧歌式的寜靜,而是麵對雷霆萬鈞的自然或曆史悲劇時,人類情感的極度膨脹與自我迷失。戈雅晚期的“黑色繪畫”係列,是純粹的、未經馴化的恐懼與非理性力量的爆發,它挑戰瞭一切啓濛運動所倡導的秩序與光明,預示著現代性深層的焦慮。 現實主義的興起,則是一場對藝術主題的徹底“去神聖化”。庫爾貝高呼“我畫我能看見的”,這不僅僅是技法的轉變,更是藝術價值取嚮的顛覆。我們詳細解讀瞭《采石工人》這類作品,探討瞭它如何挑戰瞭精英階層的審美趣味,將無名勞動者提升到與神祇和英雄同等重要的地位。這背後,是工業革命帶來階級矛盾激化的社會寫照。本部分將對比浪漫主義的激情外放與現實主義的冷靜剋製,探討兩者在關注人類命運這一共同點上的不同錶達方式。 第三部分:視覺的革命與現代性的覺醒——印象派之後的光影探索 本書的最後部分將進入一個全新的感知領域——現代藝術的黎明。我們不再關注敘事或道德教化,而是關注“觀看”本身的行為。 印象派的齣現,是對工作室的告彆和對瞬時光綫的捕捉。我們不僅僅描述莫奈筆下的色彩斑斕,而是分析他們如何利用光學理論(盡管可能是無意識地),打破瞭傳統油畫媒介的厚重感。這種對“客觀”瞬間的捕捉,實則是對藝術傢主觀感知權力的確立。 隨後,我們將深入探討後印象派畫傢們如何迴應印象派的局限性。塞尚對幾何形體的迴歸,是對畫麵結構穩定性的執著,他如何嘗試在短暫的光影背後尋找永恒的結構支撐?梵高對色彩的“情感化”使用,是如何超越瞭對自然色彩的模仿,而將其變成瞭一種內心的呐喊?我們細緻辨析瞭這些畫傢如何為立體主義、野獸派等後續流派搭建瞭理論和視覺基礎。 最後,我們將目光投嚮二十世紀初的邊緣地帶。那些開始質疑“再現”這一藝術核心任務的先驅們。他們如何通過對綫條、色彩和形狀的自由處理,開始建立一種完全依賴於畫布本身的內在邏輯?這部分是對藝術本體論的一次深刻反思,標誌著藝術正式脫離瞭對外部世界的嚴格模仿,進入瞭純粹的視覺語言探索階段。 閱讀價值 本書旨在提供一種超越傳統藝術史教科書的閱讀體驗。它不教授如何辨認某位畫傢的簽名筆觸,而是提供一套理解藝術作品與其時代、與其哲學根源建立聯係的思維工具。通過對光影、色彩、構圖和主題的交叉分析,讀者將能夠以更豐富、更有層次感的視角,去欣賞那些穿越時空的偉大作品,理解藝術史如何一步步導嚮我們今天的視覺文化。這是一次關於人類觀察世界方式的深刻旅程。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Disc01 原始的呼喚
1-1.高更7’19”
1-2.外祖母的群眾運動7’13”
1-3.正義凜然的父親7’08”
1-4.童年的記憶7’11”
1-5.青少年的叛逆7’09”
1-6.微笑的生命選擇7’13”
1-7.尋找心靈的故鄉7’14”
1-8.迴到巴黎的生活7’12”
1-9走嚮藝術7’02”

Disc02 異鄉.流浪
2-1.追尋孤獨與流浪7’20”
2-2.兩難的選擇6’59”
2-3.阿凡橋7’25”
2-4.手工藝與異文化7’13”
2-5.佈道後的幻象7’20”
2-6.兩個生命的撞擊7’02”
2-7用色彩歌頌原始大地7’22”
2-8.亡靈窺探7’24”
2-9.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到哪裏去?7’19”

總長度:2小時10分01秒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終於有幸入手瞭蔣勛老師關於高更的有聲書,光是這書名就足夠引人遐想——《高更.異鄉.流浪:蔣勛談高更》。單聽名字,就能感受到一股濃烈的藝術氣息撲麵而來,仿佛能聽到海浪拍打著塔希提的岸邊,聞到南國異域的芬芳,也仿佛能窺見一位不羈靈魂在畫布上揮灑色彩的背影。蔣勛老師的文字總是帶著一種溫潤的力量,他能夠將抽象的藝術理念,化為觸手可及的情感體驗,讓我這個對藝術史並不算精通的普通讀者,也能輕鬆地走近大師,理解他的內心世界。更何況,這還是有聲書,這意味著我可以在通勤的路上,在午後慵懶的陽光下,在夜晚寜靜的睡前,讓蔣勛老師的聲音伴隨我,一同走進高更那色彩斑斕、充滿傳奇的一生。我期待著,在這兩張CD的旅程中,能夠跟隨蔣勛老師的腳步,去感受高更如何從一個金融傢,毅然決然地走嚮繪畫的殿堂,如何在西方文明的喧囂中,尋找他內心深處那片最原始、最純粹的色彩。他筆下的塔希提,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東方哲學與西方美學的碰撞?而“流浪”二字,又承載著他怎樣的生命況味與藝術追求?這些都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探索。

评分

我一直覺得,藝術傢的生命本身就是一幅幅動人的畫捲,而蔣勛老師,就是最擅長將這些畫捲解讀得淋灕盡緻的敘述者。《高更.異鄉.流浪:蔣勛談高更》這本書,光是名字就足以讓我感受到一種史詩般的質感。高更,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股叛逆與自由的氣息,他的一生,仿佛就是一部關於“逃離”與“尋找”的傳奇。從證券交易所的西裝革履,到南國海島的赤膊赤腳,這其中的跨度何其之大,也何其令人著迷。我尤其好奇,蔣勛老師會如何描繪高更在塔希提的經曆?那裏的風土人情,那裏的色彩語言,又是如何深刻地影響瞭他的藝術風格?“流浪”二字,更是觸動瞭我內心深處對於自由的嚮往,高更的流浪,是身體的漂泊,更是精神的遠徵。我期待著,蔣勛老師能夠帶我一同走進高更那個五彩斑斕的內心世界,去感受他筆下那些粗獷而又熱烈的情感,去理解他為何會選擇用如此激進的方式,來錶達他對生命的理解與熱愛。

评分

收到《高更.異鄉.流浪:蔣勛談高更》這本書,內心真的是充滿瞭期待。蔣勛老師的解讀,我嚮來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他的文字,總是有著一種獨特的魅力,能夠將晦澀的藝術理論,用最淺白、最富有人情味的方式呈現齣來,仿佛是一位老友在娓娓道來。這本書的標題,“高更.異鄉.流浪”,本身就足夠吸引人。高更,這位與梵高齊名的後印象派大師,他的人生軌跡本身就充滿瞭戲劇性。從股票經紀人的身份,到放下一切,追逐藝術的夢想,這其中的勇氣和決心,足以讓人肅然起敬。而“異鄉”和“流浪”,更是點明瞭他藝術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段經曆——遠赴塔希提,尋找他心中那片未經汙染的純淨之地。我特彆想知道,蔣勛老師是如何剖析高更作品中那些鮮艷的色彩,那些充滿異域風情的符號,以及那些他筆下的人物,究竟蘊含著怎樣的生命力和哲學思考。我堅信,通過蔣勛老師的引導,我能夠更深切地理解高更的藝術,不隻是停留在錶麵的色彩和綫條,而是去觸及他內心深處對生命、對自然的追尋。

评分

拿到《高更.異鄉.流浪:蔣勛談高更》這套有聲書,我感覺就像是收到瞭一份來自遠方的禮物。蔣勛老師的學識和文采,一直是我非常欣賞的。他的解讀,總有一種溫和而深刻的力量,能夠循循善誘地引導讀者進入藝術的世界。而高更,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故事感。他不是一個循規蹈矩的畫傢,他的人生選擇本身就極具衝擊力,從一個普通的社會人,變成瞭一個徹底的藝術傢,這種轉變本身就值得我們去探究。書名中的“異鄉”和“流浪”,更是直擊我對於高更藝術生涯最感興趣的部分。他為何要去塔希提?那片土地究竟有什麼樣的魅力,能讓他如此著迷,甚至在那裏度過瞭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光?我非常期待蔣勛老師能夠為我揭開高更的神秘麵紗,讓我理解那些濃烈色彩背後的情感,那些充滿異域風情的符號所承載的意義。我相信,通過這套有聲書,我將不僅僅是聆聽高更的故事,更是走進他那顆不羈的靈魂,理解他對生命、對藝術最本真的追求。

评分

這套《高更.異鄉.流浪:蔣勛談高更》有聲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作為一名對高更的畫作一直心存嚮往,但又苦於無法深入瞭解其背後故事的讀者,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一場及時雨。蔣勛老師的名字,早已是我心中“有品質”的代名詞,他的解讀總能點亮我對藝術的認知。這套書的標題“高更.異鄉.流浪”,就已經勾勒齣瞭一幅生動的畫麵:一個在異鄉追逐夢想的藝術傢,一個在畫布上揮灑生命色彩的靈魂。我迫不及待地想聽聽,蔣勛老師是如何解讀高更為何選擇離開繁華的歐洲,深入那個遙遠的太平洋島嶼;他筆下的塔希提,究竟有著怎樣的魔力,能讓高更傾注如此多的熱情與心血;而“流浪”,又是否僅僅是地理上的遷徙,還是他靈魂深處一種永恒的探索? 我相信,通過蔣勛老師的講述,我不僅能瞭解到高更的藝術成就,更能感受到他作為一個人,在追尋藝術道路上的掙紮、喜悅、孤獨與堅持。這不僅僅是一場藝術欣賞,更是一次關於生命、關於自由、關於內心渴望的深刻對話。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