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金融專庭與法定法官原則
壹、問題緣起∕2
貳、我國設置金融專庭的法源、過程與衍生爭議∕5
參、德國法的法定法官原則與經濟刑事庭∕24
肆、美國德拉瓦州、英格蘭與威爾斯商業法庭的設置與運作∕32
伍、我國落實法定法官原則而設置金融專庭的改革方嚮∕42
陸、結論∕58
第二章金融犯罪與刑事審判——以第一審受命法官職務的行使為中心
壹、前言∕62
貳、金融犯罪的特性與其刑事審判的睏境∕66
參、起訴前與移審程序∕81
肆、準備程序∕88
伍、審理程序∕96
陸、評議與裁判的製作及公開∕101
柒、結論∕107
第三章內綫交易防製法律問題的研究
壹、前言∕117
貳、外國立法模式∕120
參、我國內綫交易法製的保護法益、規範理論基礎與其性質∕152
肆、我國內綫交易防製法製的立法沿革與其衍生的爭議∕160
伍、我國內綫交易防製法製問題的解釋方法∕173
陸、行為主體∕187
柒、通用範圍及標的∕199
捌、重大消息∕202
玖、消息公開∕215
拾、故意、實際知悉、利用、豁免條款與舉證責任∕221
拾壹、犯罪所得金額的計算∕234
拾貳、結論∕251
第四章內綫交易的重大消息成立與舉證責任——評颱灣高等法院95年度上訴字第2706號刑事判決
壹、前言∕290
貳、案例事實摘要與爭點∕291
參、消息重大與否及其成立時點的評釋∕299
肆、內綫交易舉證責任的評釋∕316
伍、結論∕329
第五章內綫交易的規範理論基礎與重大消息認定——評最高法院99年颱上字第1153號刑事判決
壹、前言∕332
貳、案例事實摘要與爭點∕333
參、內綫交易規範理論基礎的評釋∕340
肆、消息重大與否及其成立時點的評釋∕345
伍、結論∕361
第六章內綫交易重大消息的明確性與實際知悉——2010年新修正內綫交易構成要件的解析
壹、前言∕366
貳、修正通過條文內容與曾引發爭議內容的轉變∕368
參、美國、歐盟與英國法製∕375
肆、颱灣法製、司法實務見解的發展與本次修法的評析∕386
伍、結論∕395
第七章論沖洗買賣的構成要件、法律適用與罪數問題
壹、前言∕398
貳、證券交易法有關沖洗買賣的修正沿革∕403
參、沖洗買賣的構成要件∕413
肆、沖洗買賣的法律適用∕420
伍、沖洗買賣的罪數問題∕427
陸、結論∕434
第八章論犯罪所得的扣押、追繳、沒收、追徵與抵償——評最高法院97年颱抗字第185號刑事裁定
壹、前言∕453
貳、扣押、剝奪犯罪所得的意義、性質及相關問題∕458
參、扣押、剝奪犯罪所得的證明法則與心證門檻∕484
肆、扣押或剝奪屬於第三人犯罪所得的正當法律程序∕492
伍、結論∕498
再版序
《金融犯罪與刑事審判》這本類似論文集的法律專業書籍,能夠在短時間內麵臨再版的需求,實在是始料未及。這種情況,一方麵顯示股市是經濟的櫥窗,經濟活動是人類滿足溫飽、創造財富的主要日常行為,證券交易法或類似金融法令的研究一嚮是顯學;他方麵也證明颱灣社會不斷的進步,本書所倡議的科際整閤、結閤理論與實務研究金融犯罪及其相關行為的理念,符閤社會的需求。
本書自齣版後,證券交易法於2010年有相當幅度的修正,其中包括內綫交易在內;爭議許久的內綫交易豁免條款問題,行政院金管會也依立法院決議,提齣瞭完整的草案內容;同時,對於操縱股價構成要件不明確的問題,立法委員也提齣瞭修正草案。而因應扁案分案的爭議,司法體係除瞭作成司法院釋字第665號解釋外,並作瞭一些製度的變革。至於司法院釋字第678號解釋,則對於犯罪所得查扣議題有所討論。另外,2003、2004年政府推動金融犯罪重刑化政策後,大力整頓金融市場秩序而偵辦的金融犯罪案件,近幾年陸續在各審級法院有瞭判決結果,豐富瞭金融犯罪研究的素材。
這期間,因應法令的修正與司法實務見解的發展,筆者陸續發錶瞭〈內綫交易的規範理論基礎與重大消息認定〉、〈內綫交易重大消息的明確性與實際知悉〉二篇文章,藉由這次再版的機會,一併收錄於本書中。而為瞭避免本書篇幅過大,衍生自著名的「股市禿鷹案」的〈新聞自由與媒體特權〉一文,終因與金融犯罪關聯性較低,而在這次再版中予以割愛,這是要特彆說明的。
本書雖然是論文的結集,但既然自詡是結閤理論與實務所作的研究,自然應藉由再版的機會,將第一版齣版後有關法令的修訂、主管機關函釋的變更、新的司法實務判決意旨與學術文章的論述,盡可能融入各篇文章中。因此,本書原有各章都已重新修正,僅以〈內綫交易防製法律問題的研究〉一文為例,即大幅增加瞭二萬餘字。這其中包括因應讀者的反應與需求,將內綫交易分成規範理論、行為主體、重大消息、消息有無成立或確定時點、消息公開、主觀意圖、實際知悉或利用等要件或問題,分彆摘錄、選取司法實務上重要的判決意旨,以利讀者閱讀及參考使用上的方便。
必須說明的是,本書第一版齣版後,筆者已於2010年9月轉任颱北地方法院金融專庭法官,專門從事金融犯罪的審判工作。因為有瞭更多金融案件審判的經驗,對於金融法令有瞭更深刻的認識與體會。雖然尚無當事人在法庭從事訴訟攻防時,拿本書的論點希望筆者採納,作為有利於自己論據上理由的問題發生。不過,必須坦白的說:本書原有的各種主張及論點,迄今仍未改變;唯一覺得有再行斟酌之處,即是原書第405-406頁有關銀行法犯罪所得計算的問題。因為這無關該篇文章的宏旨,在未有更明確的心得前,隻好將這段的原有論述予以刪除。
本書的問世及再版的完成,要感謝的人太多(詳見初版序)。首先,與閤議庭同仁鞦宏、煜仁彼此間不斷的激盪、對話,豐富瞭筆者的思維及視野。其次,法務部檢察司司長蔡瑞宗、檢察官邱智宏、林宗誌的邀請,筆者有幸加入該部查扣犯罪所得法令研修小組,纔有機會與林誌潔教授、李傑清教授、吳天雲調查官及其他委員共事,藉由他們認識更多的金融犯罪問題。另外,多次承濛颱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颱買賣中心及證券暨期貨發展基金會的邀約演講,得以對證券交易實務有所知悉。至於相關齣版事宜,則要特彆感謝元照齣版公司。由於眾人之助,本版得以避免許多疏失,如有掛一漏萬之處,還請讀者見諒。
林孟皇
謹誌於雲頂一隅
2011年7月1日
對於《金融犯罪與刑事審判(二版)》,我隻能說,它的專業性與可讀性達到瞭一個驚人的平衡。我本來以為會是一本純粹的學術著作,結果發現它讀起來比很多新聞報道還要吸引人。作者在書中不僅梳理瞭金融犯罪的各種形態,例如集資詐騙、金融詐騙、欺詐發行股票等,更重點探討瞭這些犯罪行為在司法實踐中如何被偵查、起訴和審判。我特彆喜歡書中對那些復雜金融工具和交易模式的解釋,作者能夠用非常淺顯易懂的語言,將那些晦澀的專業術語解釋清楚,讓我這個非法律專業背景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書中對刑事審判中證據規則的討論,尤其讓我覺得耳目一新。例如,在處理涉及大量電子證據的金融犯罪案件時,如何保證證據的閤法性、真實性和關聯性,作者都給齣瞭非常細緻的分析。這種深入到程序細節的描寫,讓我對刑事司法的嚴謹性有瞭更深的認識。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金融犯罪,更是關於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金融秩序和保護投資者權益的生動實踐。
评分哇,拿到《金融犯罪與刑事審判(二版)》這本書,簡直是跌破眼鏡!我本來以為會看到一堆枯燥的法律條文和案例分析,沒想到翻開來,內容比我看的許多推理小說還精彩。尤其是關於那些新型的金融詐騙手法,作者的描述簡直是抽絲剝繭,讓人看得既佩服又心驚。書裏花瞭相當大的篇幅來剖析一些經典的金融犯罪案例,像是那些涉及地下錢莊、非法吸金的案件,作者不僅詳細還原瞭犯罪的發生過程,更深入地探討瞭犯罪分子如何利用人性弱點和法律的漏洞來牟利。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隻停留在“揭露”的層麵,而是花瞭大量筆墨去研究這些犯罪行為在刑事審判過程中所麵臨的挑戰。比如,如何準確地認定犯罪金額、如何追溯復雜的資金流嚮、以及在證據鏈的構建上可能遇到的睏難等等。這些細節的描寫,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仿佛親臨瞭法庭,感受到瞭檢察官和辯護律師的智慧交鋒,也體會到瞭法官在權衡證據、適用法律時的審慎。這本書對於我這個對金融犯罪略有瞭解,但又非專業人士的讀者來說,提供瞭一個非常生動且深刻的視角,讓我對金融犯罪的復雜性和刑事審判的嚴謹性有瞭全新的認識。
评分老實說,我拿到《金融犯罪與刑事審判(二版)》這本書時,心情是有點忐忑的。金融犯罪這個話題本身就夠讓人頭疼的瞭,再加上刑事審判,感覺就像是掉進瞭一個復雜的迷宮。不過,翻開第一頁,我的疑慮就打消瞭大半。作者的寫作風格非常獨特,不像是那種死闆的教科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金融偵探在娓娓道來。書中對那些潛藏在金融體係陰影下的犯罪活動,描繪得淋灕盡緻。我尤其關注到書裏關於“洗錢”這一部分的闡述,作者沒有簡單地介紹洗錢的定義,而是通過幾個具體的案例,展示瞭洗錢犯罪分子是如何一步步地將非法所得“洗白”,以及司法機關在打擊洗錢犯罪時所麵臨的各種睏境,比如跨境閤作的難度、技術手段的更新換代等等。更讓我驚喜的是,作者在分析這些案例時,並沒有迴避其中的法律難題。例如,在證據認定、定罪量刑等環節,都提齣瞭富有洞察力的觀點。這本書讓我意識到,金融犯罪的偵查與審判,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和精妙。它不僅僅是法律條文的機械運用,更是一場智慧、技術與人性的博弈。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讓我受益匪淺。
评分坦白說,《金融犯罪與刑事審判(二版)》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非常“燒腦”但又“解渴”的閱讀體驗。我一直對金融犯罪的隱秘性和復雜性感到好奇,這本書正好滿足瞭我的求知欲。作者在書中對各種金融犯罪的根源、錶現形式以及偵查重點都進行瞭深入的剖析。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的章節印象深刻,作者通過層層剝繭的分析,揭示瞭這些犯罪行為是如何利用信息不對稱和交易規則的漏洞來牟利的。更讓我贊嘆的是,作者在描述這些犯罪行為的同時,並沒有忘記它們在刑事審判中的“後半場”。書中詳細闡述瞭在審判過程中,如何運用刑法理論和證據規則來追究犯罪分子的責任,例如如何認定犯罪意圖、如何界定犯罪行為的範圍,以及在量刑時需要考慮的各種因素。這些內容讓我對刑事審判的專業性和復雜性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看到瞭法律在打擊金融犯罪、維護市場公平方麵的關鍵作用。這本書的內容之豐富,邏輯之嚴謹,絕對是金融法學和刑事法學領域不可多得的佳作。
评分讀完《金融犯罪與刑事審判(二版)》,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如此”。我一直對那些在金融領域發生的“大案要案”感到好奇,但總覺得隔著一層紗,看不清楚內裏。這本書就像是把那層紗揭開瞭,讓我看到瞭金融犯罪背後的真實世界。作者在書中對許多常見的金融犯罪類型,比如內幕交易、操縱證券市場等,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剖析。讓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書裏對於如何識彆和防範這些犯罪的討論。作者列舉瞭許多案例,詳細說明瞭犯罪分子是如何利用信息不對稱、市場波動等機會來非法獲利的。更重要的是,書中對這些犯罪行為在刑事司法程序中的處理,也做瞭詳盡的介紹。從案件的立案偵查,到證據的收集固定,再到庭審中的辯論質證,都進行瞭詳細的梳理。作者在分析每一個環節時,都能夠結閤具體的法律規定和司法實踐,給齣非常有價值的解讀。這本書不僅僅是告訴你發生瞭什麼,更重要的是告訴你為什麼會發生,以及如何去應對。對於希望瞭解金融犯罪運作機製和刑事審判過程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寶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